孫思邈和安慶緒在史思明規定的三日之內迴到徐州軍中。安祿山接著。欣喜萬分。


    藥王卻並不在意什麽虛禮。指定要安慶緒陪著。一一到寨中治療。


    唐朝派黃俊彥押送的藥草。在這個時候顯示出了極大的威力。在藥王的神技之下。化腐臭為神奇。居然都一一的發揮出作用。


    三天不到的時間。安祿山軍中的疫情算是被遏製住。


    雖然如此。安祿山的一百餘萬大軍。經曆此次大瘟疫之後。死亡近半。隻有六十萬的兵力。


    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損失如此慘重。是大燕眾臣始料未及的。


    中軍帳中。孫思邈向安祿山抱拳為禮:“多謝陛下。”


    畢竟。以安祿山現在的身份。還要再三的在龍椅上請孫思邈坐下。待遇之隆。可算是舉朝無雙。但是藥王配得上這樣的禮遇。


    若不是孫思邈的及時到達。大燕軍隊至少還有三成之中一成的人死於斯役。而且難以控製住疫情。


    “先生天下第一神醫。果然是名不虛傳。請接受我大燕國名譽國師之職。”


    安祿山的話聲剛落。一道黃紙的詔書已經由太監交到了孫思邈的手中。


    孫思邈微笑搖頭:“陛下的好意。老朽心領啦。隻是到我現在的年紀。早已經把虛名看得極淡。老朽萬萬不能接受。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安祿山微微惱怒。他不是笨蛋。自然早已經思考過。孫思邈有唐朝那樣的徒弟。自然不可能在自己的麾下效力。所以才封他榮譽國師之職。


    但是這老糊塗居然如此忤逆自己。換了是其他人。早已經一怒斬首。


    不過想到他的絕世功勞。他強壓下怒氣。堆起一張笑臉。居然在朝堂上開始了勸說:“老前輩。朕知道您的意思。可是這隻是名譽上的。您盡管接受。不會有半點約束到您。”


    “老朽是為救命而來。絕不能受。還請陛下諒解。”


    安祿山漸漸惱怒。在他的朝堂之上。居然有如此不識時務的人。偏偏他又不能立即的殺人。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他就算是再蠢笨。也不會殺這麽多人的恩人。犯下眾怒。


    “好。哈哈。老先生真是無欲無求。佩服。佩服。”


    說完這話。他就準備退朝。迴去好好的和自己那幾個貴妃發泄一下。但是孫思邈還有話說:“陛下。大燕軍中疫情。已經基本控製住。而且藥方和藥物的使用方法。老朽已經傳授給了大燕眾軍醫。老朽這就準備告辭。”


    “什麽。先生要走。”安祿頓時就有點掛不住了。


    “是的。我聽說李隆基軍中疫情現在兀自橫行。死傷無數。這就準備前往他軍中看看。看是否能盡一份綿薄之力。”、


    孫思邈以一個濟世救人的醫生。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說這番話。自然沒有想其他的諸多關係。他隻是想到什麽就說什麽。一切光明磊落。


    但是安祿山一聽。卻是惱怒異常:你直接迴長安也就罷了。卻偏偏在這裏壞朕的好事。


    這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想到這裏的時候。他的臉上卻反而露出笑意:“先生的菩薩心腸。實在是令人敬佩。先生的大恩。我大燕國無以為報。謹備上水酒一杯。給先生壯行。”


    說到這裏的時候。安祿山哈哈大笑的向身後喝道:“藥膳司。還不備酒。”


    當下傳遞出一片的應諾聲。


    “陛下不必多禮。況且救人如救火。第一時間更新我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不知道那裏的疫情怎麽啦。”孫思邈想立即走。


    安祿山向身後兩名貼身侍衛使了一個眼色。兩人會意。哐啷一聲。兩柄腰刀同時出鞘。一左一右攔住了去路。


    其時中軍之中隻有孫思邈一個外人。其餘的都是安祿山手下的心腹親衛。


    “陛下。你這是什麽意思。是對待恩人的態度嗎。”孫思邈大怒。他再也想不到。自己為他立下了如此大功。而今自己隻是要走。安祿山居然做出如此醜態。


    他甚至有點氣急敗壞。


    他一生受人尊重。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不要臉的人。


    “恩人。”安祿山笑了一聲。“除非你救我手下的軍隊。不救李隆基。可你現在要去救他是不是。”


    “是。我是要去救。可是我就是不明白。我這樣做為什麽就不再是你恩人了呢。”


    安祿山笑起來:“孫先生。那我告訴你。兩邊都救。就等於不救。我問你。我和唐朝聯盟一心。要對付的是舊唐的勢力。你救唐朝和我的部隊。我們自然感激。可是你救李隆基。這是什麽意思。”


    “我不管這些。我也不想知道你們那些勾心鬥角的事情。我隻知道。作為一個醫人。知道有病患。一定要想盡辦法救治。”孫思邈迴答。


    安祿山一聽。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臉色真正的沉了下來:“我明白了。孫先生。既然你執意要如此的話。我也不能客氣啦。”


    隻見安祿山眉毛一揚。向身邊的一個隨從小聲的說道:“把他給我關起來。半月之後再放了他。記住。若是這期間他逃走了。我會把你的首級掛在轅門之上示眾。”


    這個隨從打了一個哆嗦。但是立即聲音洪亮的迴答:“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盡心看守。”


    安祿山吩咐完。早已經轉入後堂。


    孫思邈年紀雖老。但是耳聰目明。將安祿山剛才的話聽得清楚。高聲喝道:“安祿山。老朽這一輩子什麽人都見過。但是就是沒有見過你這麽無恥的人。恩將仇報的人。”


    可是安祿山充耳不聞。隨即不見。


    ………


    ……


    長安大明宮中。唐朝大發雷霆。將專信狠狠的罵了一通。


    對於舍瓦。由於是自己的義父。他隻是詢問了一下李白的主意。


    當然。在這樣的時候。舍瓦知道沒有隱瞞的必要。將李白的計劃一一的坦白。


    唐朝罵完之後。隨即又覺得不對。賜專信坐。口氣鬆動了下來:“是的。我知道你們都是為了朝廷。都是為了大局。我其實。也不怪李白了。隻是我十分生氣的是。你們難道不知道。師傅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就是死。也不能違背師傅的心願。而且說實在的。他這個心願。為的是天下蒼生。我們為什麽要阻止他。”


    “陛下。我知道您生氣。可是您知道嗎。若非這場天賜災難。我們新唐想要統一中原。卻要受到天大的阻撓。這樣一來。李隆基被大大的削弱。我們隻要盡快出兵。一定可以拿下徐州。”專信早已經將唐朝的罵聲忘到了背後。


    在專信的眼裏。唐朝不管怎樣對待他。他的忠心都是一樣的。


    “專信的話不錯。陛下。我們該立即出兵進攻徐州。”


    舍瓦當然希望早一點能拿下李隆基。到時候他能早一天解脫。


    “兩位的話是不錯的。我早已經命令在西南休整的狼正軒帶領二十萬大軍到長安取齊。估計就在這數日之中到達。二位也去準備一切。克日出征。”


    唐朝的話絲毫不帶一絲煙火氣。但是使兩人感受到唐朝的智慧。兩人相視一笑。都知道這個年輕皇帝不是笨人。一切都在他的考慮之中。


    兩人一起辭出。在太級殿過道處。專信問舍瓦:“國師以為陛下是真在生李白的氣嗎。”


    “非也。他必須這麽做。他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他寧願以後奪取天下的時候充滿了困難。也不願意做出忤逆師傅的事情。”


    ……


    唐朝的神色比較平靜。眼神之中充滿隱憂。


    他在擔心一件事。安祿山會不會搶先進攻徐州。


    不管怎麽說。有了孫思邈的幫助。安祿山當能搶先緩過氣來。


    李隆基受到如此嚴重的摧殘。軍隊勢必嚴重的減員。就算有郭子儀、李光弼、高仙芝這樣的大將。但是疫情橫行。軍無戰心。徐州被破隻是時間的問題。


    “報。十萬火急。”


    正在唐朝憂心如焚的當兒。鳳簫的消息使唐朝眉頭緊鎖。


    “陛下。這該怎麽辦。”楊玉環靠在唐朝的懷裏。


    孫思邈被安祿山扣押在軍中。


    “無恥。世上居然有無恥到了這種地步的人。”唐朝臉色發綠。一掌按出。


    轟然大響之中。堅硬的大理石地麵出現了一個麵盆大小的深坑。


    楊玉環花容失色。抱住了唐朝:“陛下。您一定要冷靜。”


    唐朝抬頭仰望長生殿高懸的屋梁。喃喃的念道:“人有菩薩心腸。虎有傷人惡意。我該怎麽做。”


    ……


    半個時辰之後。舍瓦和專信再次來到勤政殿中。


    兩人的臉上都是鐵青的顏色。專信首先道:“陛下。我們首先發兵攻打安祿山這個無恥小人。”


    舍瓦的意思一樣:“陛下。我們新唐絕不允許這樣荒唐的事情發生。真的是無恥之尤。”


    唐朝的眼神早已經冷靜下來。問:“若我們勝。我相信以我軍現在的戰力。勝在情理之中。可是如此一來。李隆基卻會得到喘息的機會。瘟疫對他的影響將降到最低。這是漁翁得利的結果。”


    兩大愛將頹廢的點頭。他們當然深知這一點。隻是氣憤之下。這才什麽都不顧了。真要做事。卻絕不能鹵莽。


    “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我親自到徐州。設法營救師傅。而且。派出我朝中官員。責令安祿山不要進攻徐州。因為我們相約的是半個月。既然他不能在指定的時間之內攻下徐州。則該是我們進攻徐州。”


    兩員愛將一起點頭:“陛下英明。先以此相責。我們再視其行止而定奪。”


    他們當然也知道。眼前的這個年輕皇帝。說到這種單槍匹馬的救人。未必比他決斷大事的時候做得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飛越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空並收藏飛越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