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安祿山隨即對手下將領一一的數落,威脅之外,也不忘了嘉獎一下這些人的忠心,說他們和死在地上的這九人大不相同,因為他們敢拚命。


    就在安祿山的性子漸漸平複,準備迴帳中和剛剛那位使他“落馬”的中原奇女子鏖戰的時候,孫孝哲哭喪著臉進來了。


    一進來的時候就撲通一聲下跪:“皇上,微臣該死!輕敵大意,結果先鋒兵失利,求皇上殺了我吧!”


    眾將這才看清,這小子原來已經五花大綁,背後還背了一張荊條,嘿嘿,看來是怕死,前來負荊請罪的。


    “你?哈哈,你可是常勝將軍啊,誰會打得敗你,你多能耐啊?老子告訴你在淘河布防,叫你去惹事了嗎?”


    也不知道安祿山怎樣的一閃,忽然之間就到孫孝哲的麵前,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


    此時的他,完全沒有一絲的皇帝風度,一臉的血紅,猶如屠夫。


    “微臣該死!是我沒有聽陛下您的話,貿然進攻,前鋒和合後部隊相距太遠,被郭子儀這廝用閃電戰圍殲了先洪都部,我該死,請陛下殺了我吧!”


    “好好,我就遂了你的心願,來人啊,給我拖出去,……”


    “皇上……”


    孫孝哲聲嘶力竭的叫了起來,一把就抱住了安祿山的腳:“皇上,您要是殺了我,就沒有人替您倒小便了,您要是殺了我,下次鐵慕容再來行刺的時候,就沒有那麽好的運氣了,您要是殺了我,我八十歲的老娘就沒有人照顧啦……嗚嗚……”


    史思明等見狀,再次跪下,跪在九將被殺的血泊中:“請皇上開恩,放了孫將軍,讓他帶罪立功吧。”


    孫孝哲的武功,隻是暗勁的顛峰,指揮的能力雖然不錯,因為年輕論資格,其實還是在田承嗣、崔佑乾、田乾真、華明慶這些人之下,本不足以指揮安祿山手下這支三萬人的騎兵,堪稱中原最精銳的騎兵,可是安祿山就是信任他,因為他可算是他的弟子,他的死士,武功雖然沒有到化境,但是頭腦靈活,善於布陣,處事向來不出差錯。而且手腕很乖巧,善於結交各路將領,這才終於獲得這支三萬人的鐵騎的指揮權。


    當初就是他打破洛陽,生擒盛王李綺,為安祿山在洛陽稱帝立下首功,號稱不敗將軍,將李隆基父子追得四處逃竄。


    要知道,唐朝打破長安的時候,孫孝哲也沒有閑著,而是要直接抓住李隆基父子,結束唐朝的統治,再來和唐朝爭奪天下,自然也不能放過李隆基父子。


    “嘿嘿,兔崽子!自以為天下無敵,所以驕傲了,自以為是了,結果現在怎麽樣,朕給你的三萬鐵騎,現在還剩下多少啊?”


    “迴稟陛下!微臣一時大意,這才中了郭子儀的算計,不過微臣隨後帶領大軍強渡黃河,進攻靈武,和李亨大戰了一場,殺了他三萬人馬,替弟兄們報了仇,不過,算上先前先洪都死傷死傷的三千人,我部損失九千四百三十七名將士,先洪都投降,損傷戰馬三千九百四十四匹,請皇上放心,如果您給我機會,我一定會戴罪立功的男色太多甩不掉最新章節。”


    安祿山哼了一聲:“先洪都這雜碎!居然敢背叛朕,你去抓他迴來,朕要親手垛了他。”


    “是,皇上。”心中歡喜,連聲音都顫抖了。他當然已經聽了出來,安祿山已經有要饒他性命的意思了。


    “平身吧!臭小子,算你還有點種!我還以為死了三千人,你就怕了郭子儀,不敢對李亨這縮頭烏龜下手啦?”


    “謝皇上。”孫孝哲大喜站起,“微臣可不沒有一刻敢忘了大……陛下的教誨,就是死,也要前進,所以和在靈武城外大戰了一場。”硬生生的將一個“帥”字吞下。


    “嗬嗬,臭小子。我知道我不會看錯你的。可笑李亨這個懦夫,到處宣揚,他們打了大勝仗,打了大勝仗,結果是用三倍以上的代價換取了我們不足一萬人的傷亡。其實,勝的是我們,我們才是勝利者,你們說是不是?”


    大“燕”群臣高吼:“是!”


    “好,很好。你迴去之後,迅速從我大軍之中選拔精銳者,充實進入你的騎兵隊伍,務必要保持三萬人的戰鬥力,再次到淘河駐防,不得讓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抄我們的後路,同時和洛陽守軍遙相唿應,隨時策應,明白了嗎?”


    “明白,皇上。”


    ……


    靈武軍中,慶功宴之後,李亨高坐中軍帳。


    “郭子儀何在?”


    “末將到。”


    “你立即帶領十萬經略河北,務必要盡快占領其地,將各地州縣之中的物資、兵馬匯集到一起,聽候調用。”


    “李光弼何在?”


    “末將在。”


    “你帶手下十萬精兵,立即經略河東……”


    “高仙芝何在?”


    “末將在。”


    “你帶領十萬大軍迅速增援潼關的哥舒瀚,和他裏應外合,先解除史思明的威脅。”


    “是,末將遵命。”


    高仙芝叫雖然叫得響,但是心中卻他咪的真不是個滋味:這些硬仗你就讓我去打,卻讓你的嫡係手下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去搶地盤,撈取無窮的好處?而且,安祿山的大軍,豈是那麽好惹的?


    其實,他覺得自己的形勢,反而不如龜縮在潼關的哥舒瀚。畢竟這家夥有堅城可守,而自己現在不僅糧草不足,還要麵臨安祿山手下那無數驍勇無比的軍隊。


    他在安西都護任上這些年,再清楚安祿山的底細不過了,士卒精銳,裝備精良不說,手下的大將史思明、蔡希德、田承嗣這些人,哪一個不是久經沙場,縱橫無比的角色?


    “太子殿下,末將還有個請求。”


    等到李亨將手下的魚朝恩、卜固懷恩、王思禮這些人一個個的都分派了任務完畢的時候,高仙芝再次發話。


    “高大將軍,您還有什麽話嗎?”


    一直以來,李亨對這位縱橫天下的名將都有一種敬畏之心,他的老子李隆基以前也再三告誡過他,要對這位大將有禮,甚至執父之禮都行霸氣遮天。不過李亨當然不會愚蠢到真的尊高仙芝為父,但是禮數各方麵的確是最周到的。


    可以說,在他手下的所有將領中,李亨麵子上最尊敬的人,就是他了。


    “迴稟太子。我去救援哥舒瀚將軍,太子也向他發出了反攻的命令,不過以我對哥舒瀚的了解,他可不是一個喜歡進攻的將領,老臣有個建議,是不是可以讓皇上下一道詔書,命令下盡快反攻,這樣一來,我軍避免了孤軍深入的危險,而潼關之圍也告解除。”


    李亨倒是吃了一驚。這老狐狸果然不想去啊,但迴心一想,畢竟這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史思明、蔡希德、田承嗣這些人驍勇無比,即使將郭子儀派去,也未必一定能成功,索性就成全了他,這樣一來,他也沒有陷入重圍的憂慮。


    哼!李亨在心中想,這家夥看來不是我一路的人啊,都什麽時候了,還認不清形勢。看他的樣子,是覺得父皇不會將大位傳給我吧,所以到這個時候了,還要父皇下什麽狗屁詔書,他才肯賣命。哼,將來有你好果子吃的。


    不過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這些話他也隻能在肚子裏想想,並沒有說出來。


    ……


    就這樣,李隆基再次在劍門關行使了他作為大唐朝皇帝的權力,向遠在潼關的哥舒瀚下了出戰的詔書!


    現在唐朝吞並陽平關,虎視洛陽,而且到處拘集船隻,想要強度黃河與安祿山爭奪天下;而靈武一戰,大大的提升了李家的士氣,連安祿山最精銳的部隊都可以戰勝,更不用說其他。現在高仙芝、封常清這些人的到來,也使李家的軍隊迅速擴展到五十萬眾,重整河山的希望再次出現在李隆基的腦海中。


    他很快的將聖旨下達給了哥舒瀚。


    而得到李隆基聖旨之後的高仙芝,隨即帶領麾下十萬大軍前往潼關。


    一路之上,高仙芝命令部隊緩緩而行,行軍的速度,居然可以用蝸牛的爬行來形容。其子高名揚甚為不解:“父帥。我們曆次作戰,都是雷厲風行,天下還沒有我們戰勝不了的軍隊,父親為何遲遲不行?”


    “蠢材!我是什麽人?我是李隆基眼中的大威脅,如果我勝了,就算他父子不要我腦袋,也會像郭子儀那樣,去幫他練兵。老子為他們立下了那麽多的功勞,當年帶兵打到俄羅斯公國、多瑙河流域,給他們搶了無數的珍寶、美人,你看到他們父子是怎麽對付我的嗎?就是要我去碰史思明。別的人也就罷了,但是這廝我們還不知道他的底細,武功高強,奸猾似鬼,而且手下有二十多萬大軍,都是精銳,朝廷當年用大量的軍餉裝備了他們;而我們呢,隻有區區十萬人,而且隻有三萬才是我們訓練出來的精兵,其餘的都是烏合之眾。我的裝備遠不如敵方,我的士兵更差,我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打不贏這場仗。李亨這小子,是被小小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而且猜疑之心甚重,郭子儀算能幹的吧,淘河之戰,將他的精銳死得差不多了,現在輪到了我。”


    高仙芝這一番話,聲音雖然不大,隻有他的幾個兒子親信聽到。


    “怪不得,怪不得父帥這麽慢的行軍,原來是拖延時間。”


    “不錯!以我方現在的實力,發動反攻為時候尚早。如果我鹵莽去救,死的就是我自己,這樣的事情,我是不會去做的。如果守衛潼關的哥舒瀚是聰明的話,他就應該緊守關口,不要出來退敵,耗他個兩三年,安祿山豈有不敗的道理。”


    手下拜服。


    ……


    此時,前往潼關的騾車隊已經到達潼關,為首的青衣漢子手一揮,製止了手下車隊的騷亂。因為就在這個時候,一支大軍已經向他們圍了上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飛越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空並收藏飛越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