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安祿山頒布命令之後隨即命令孫孝哲帶五萬大軍為前驅前往淘河前線做好準備防備唐朝帶兵強渡黃河威脅洛陽


    實在話這也是安祿山最大的隱憂他現在對於龜縮在潼關的哥舒瀚並沒有太大的擔憂畢竟這人的戰力他是清楚的


    在就任範陽、盧龍、河東節度使這麽幾年他可說是對這些唐朝的將領摸了個透哥舒瀚膽小不過本身就是個莽夫;封常清則是狐狸性格做事猶豫不是當將領的料相比而言他覺得威脅最大的是高仙芝這人本身武功強悍不說行軍打仗更是有獨到之處這就是他為什麽派崔佑乾和田乾真這兩名得力大將合擊他的緣故


    在自己的重重包圍之下高仙芝知道自己手下的那不足十萬的人馬無法與自己抗衡最終選擇了退卻東下靈武與太子李亨會合


    現在的形勢是黃河北岸全部在自己的控製之下哥舒瀚雖然勇猛但攻打下來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


    此時的安祿山並沒有帶大軍遠離他知道得很清楚一旦三日之內攻打不下潼關以史思明的性格則一定不會束手就擒為了防止他搞兵變自己必須就在這可控的範圍內監視著他攻打潼關一旦這小子有絲毫的反叛之意則立即剿滅


    這支軍隊雖然是史思明統帥但是他手下的這些將領大部分都不是他的嫡係一旦史思明想搞叛亂隻要自己一現身史思明肯定不成


    當然數十年的交情也使他不能完全的相信高尚和嚴莊的話不過以防萬一他還是決定親眼看看史思明這一次是怎樣進攻潼關的


    ……


    靈武軍中中軍帳


    太子李亨坐在帥椅上臉色之中很有點得意的味道


    他也不明白自己什麽事情也沒有做就這麽龜縮在城裏卻有無數的唐朝舊將前來投靠最先來投靠他的是郭子儀和李光弼然後是魚朝恩再後來又是高仙芝再後來則是卜固懷恩、王思禮最後是封常清這些大將來的時候無不帶著豐足的錢糧兵馬有的數萬人有的幾千人加上這段時間郭子儀等人出去抓壯丁、強征入伍的人加上潼關的那十萬守軍算起來他現在的兵力足足有四十萬之眾這不僅和唐朝的軍隊數量相當而且和安祿山的軍隊數量也是差相仿佛似乎足可以應付安祿山的進攻


    這段時間孫孝哲部經常在靈武挑戰


    剛剛開始的時候郭子儀、李光弼雄心勃勃帶兵出城作戰但不幸的是連續的幾場廝殺最終都以郭、李的失敗告終


    原因再簡單不過了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都是大將之才武功更是高到化境的初期有萬夫不擋之勇但戰場上的交手卻不是一兩個化境高手能解決問題的靠的是團隊的作戰能力孫孝哲是安祿山的大將武功比郭李兩人都要稍遜但是一旦對決卻往往一敗塗地死傷無數


    好幾次的交戰要不是郭子儀、李光弼死戰殿後恐怕靈武早就被攻下來多次了


    戰鬥力訓練有素的精兵哪裏是說有就有的安祿山為了叛亂早就秘密的訓練士卒尤其是孫部更是驍勇無比自從進兵中原以來還從來沒有失敗過一次


    不過就算是這樣安祿山對孫孝哲也不是太滿意這小子帶著他可以稱為最精銳的的部隊屢次進攻靈武都是功敗垂成可算是丟臉


    但是高尚的一番話打消了安祿山集結部隊強攻下靈武的打算他的話是這樣說的:“陛下您帶最精銳之兵進攻靈武估計李亨肯定是守不住的到時候他自然是學他老子跑到那些深山老林之中和陛下您捉迷藏這樣一來就失去了將李亨一舉全殲滅的機會若是鹵莽的攻下靈武恐怕這場仗要打很多年一旦遷延日月有什麽變數我說不準不過肯定是便宜了在長安的唐朝到時候他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可是陛下您不願意看到的”


    真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安祿山隨即帶領大軍清查府庫到處拉壯丁訓練兵馬以應付來自於唐朝和李家的勢力


    當時的杜甫正好在石壕村見到官兵到處拉丁拉夫的情況寫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別》其中最出名當數《石壕吏》


    這樣一來蜀中李隆基的勢力逐漸削弱大部分的將領都選擇了投奔他兒子李亨其實自從盛王李綺死在史思明的手中唐朝未來的皇帝不管是大臣還是眾多的將士都覺得非太子李亨莫屬看看李隆基年紀老邁又斷了一臂更是堅定了許多將領和大臣的心願為唐朝早日另立國主


    這暫且拋開要說的是現在的安祿山本身有四十萬訓練有素的大軍不說現在更是將軍隊的數量擴張了一倍足足八十萬俯視天下


    這也就是為什麽現在安祿山放心的在潼關督戰而不擔心洛陽的原因因為洛陽有田乾真和崔佑乾這兩名大將帶兵二十萬駐守可謂是銅牆鐵壁


    ……


    此時的史思明心中異常的惱怒他想不到這個一直以來對他信任有加的大哥這次是把從死裏逼哼看在結義之情不殺我的頭隻殺一眾將士的頭


    鬼才信你的話到時候恐怕就會要這些將士來取了我項上人頭吧


    他一直是個乖覺的人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都十分的老到他現在幾乎可以肯定一件事情有人在這鹵莽的“大燕皇帝”麵前進了自己的讒言不然的話以自己和安祿山的交情他不可能這樣對自己


    三天三天就要攻下潼關這和直接說殺你的頭有什麽分別呢


    其實史思明清楚得很這段時間雖然自己的部下到處殺人放火搶奪金銀美女但打仗的時候卻絕不含糊


    是哥舒瀚這蠢貨拚死堅守以潼關天險真的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剛開始那一陣損失了不少人馬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強攻潼關即使付出全軍覆沒的危險也不一定能成功


    天時不如地利這句儒家的話他雖然沒有讀過但是他知道這是不可改變的至理除非是哥舒瀚改變了主意主動出擊否則他就算現在手下有二十萬的精兵但一樣的是一籌莫展他知道即使是安祿山親自來恐怕結果還是差不多


    但僅僅如此這狗皇帝就想要砍了自己的頭


    這可怎麽辦


    平生第一次史思明麵臨著一生之中最大的考驗反叛是下下之策自己以前擊敗高仙芝、擊敗郭子儀擊敗牛僧孺這些帳李家是記得清清楚楚的;若是要投靠唐朝卻是他十分不願之事他平生最大的失敗就是在範陽的時候中了唐朝的暗算連自己最得意的兵器玄鐵劍也給這小子搶了去仇恨很大自然也不能投靠;而除此之外投靠外族雖然以自己的能力不愁升遷卻和自己的誌向相差甚遠現在自己是安祿山的天下兵馬元帥一旦得了天下就是位極人臣的角色怎麽能輕易舍棄


    思前想後史思明將牙齒一咬拚了雖然隻有三日但是隻要全力以赴也未必沒有攻下潼關的可能如果到了那時候還攻打不下則再說以後的事情


    他心中冷笑一聲反正以我的武功再加上這八百我親自訓練出來的親兵要想從安祿山的手下出走卻還是簡單的一件事情


    主意一定立即派自己的兒子史朝威帶著自己的秘信前往潼關潛伏進入


    ……


    這日潼關之中哥舒瀚親自視察了各處防務之後甚為滿意哈哈大笑:“史思明小兒你以為我那麽笨出來和你拚命我才沒有那麽傻我就在這裏守著等到皇上的大兵到了我們到時候再內外夾攻將你們這些叛賊一舉消滅”


    這段時間以來尤其是接連打退了史思明的叛亂以後這使得潼關守兵更加堅定了穩守的決心雖然十萬大軍的消耗巨大但是潼關之中糧草豐富最少都可以支撐一年所以並不驚慌而史思明打的主意其實就是一直包圍等到他關中糧盡的時候自然會棄關投降


    “報告大帥我們抓到一個奸細”


    “帶上來”哥舒瀚左右無事正好審問


    不一刻奸細帶到卻是史思明的大兒子史朝威


    哥舒瀚大笑:“你以為我不認得你你是史思明的大兒子史朝威左右給我拖下去砍啦”


    “是”左右將校暴雷也似的答應了


    “且慢大帥我有重要軍情相報”


    哥舒瀚使了個眼色示意手下不要再動問道:“什麽軍情說來聽聽”


    “迴稟大帥這是李隆基和太子李亨之間的書信被我父帥拿住送信之人您先過目吧”


    說著呈上好些書信


    哥舒瀚接住一看臉色頓時變了奶奶的本來以為這家夥騙人但是書信上的內容明明就是李隆基的親筆他是李隆基手下的愛將自然有皇帝的親筆信而且末尾還有李隆基的玉璽印章哪裏還有假的


    一看其中的內容使他的心中涼了半截看來太子李亨是想奪權的樣子了怪不得怪不得我被困在潼關李亨不派手下的大將來支援我原來這小子知道我是忠心於他老子的所以故意不救我卻正好靠我來牽製安祿山他好發展自己的實力


    孽種這這種情況下我該何去何從


    ∷更新快∷-<>-∷純文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飛越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空並收藏飛越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