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隆多本覺得自己已經是個死人,可想不到的是,他頭上這柄刀就是不切下來,他知道,隻需要輕輕的用力,在這樣不足咫尺的距離,殺人有很多種方式,並且都是被殺者無可阻擋的!


    可唐朝並沒有殺他,忽然微微一笑,將刀從他的脖子上撤開了:“隆多將軍,我不殺你,你走吧!”


    隆多顯然不相信戰場上還有這樣的事情,敵人竟然放自己走,但他也不是笨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你是在向我示恩?”


    唐朝就搖頭,臉色鄭重起來:“非也!你今日受傷,非我敵手,等養好傷之後再和我一決高下吧!”


    “這,這是你的真心話?”


    唐朝就道:“當今天下,要是沒有你這樣的人,我唐朝活著會覺得沒有意義的?”


    隆多的眉毛皺了起來,露出奇怪的神色:“我還是不懂你的意思?”


    “你今天多少歲?”


    “我今年十七。”


    “好,很好,十七歲就能有這樣的武功,比你大了三歲,你將來的武功不可限量,我不忍心扼殺一個天才,那樣的話,我唐朝的人性就太過卑汙,我就等著你來越我,隻有這樣,我才能找到生活的意義。”


    這樣的話,就是二十一世紀的人聽了,恐怕都有點費解,隆多出生在土著豪門,平生殊少受教育,自然聽不太懂他的話,但是一種唐朝對他的佩服和讚賞之意,他還是聽出來了。


    正在這個時候,舍瓦已經引軍而迴,招降土著叛軍三千人,大獲全勝,繳獲戰馬近萬匹,孟笑再次逃入深山,落草為寇,舍瓦命令專氏四虎和班林辛白江一起打掃戰場,自己卻先行而迴。


    舍瓦一問,立即知道生了什麽事,知道唐朝已動了愛才之念,想要收隆多入帳下,於是說道:“隆多,你傷好之後敢再和唐大帥一決高下麽?”


    “有什麽不敢?”隆多昂然答道。


    舍瓦道:“很好,既然敢,那麽敢不敢留在軍中,以待決戰,你放心,唐大帥乃是篤信之人,不會暗中加害於你,你相信嗎?”


    隆多點了點頭:“我當然相信,唐大帥要是加害於我,我已經活不到現在了。”


    唐朝本以為這小子冥頑不化,但想不到這樣他竟然知道自己對他已經是手下留情,沉默了半晌,忽然拜服在地:“唐大人,小子願意歸順朝廷!”


    舍瓦的這些話,他焉有不知,乃是暗中責備他不知道感激唐朝不殺之恩,現在一想,我還和唐朝爭什麽,我的命都是他饒的,以後隻能給他賣命了,談什麽以後和他決戰,那不是忘恩負義是什麽?


    唐朝本以為要花很多精力才能使這小將歸順自己,想不到這小子倒是一個熱血漢子,趕緊握住了他的手,將他扶起來,解下自己身上錦襖和盔甲遞給他:“隆將軍真是識時務之人,今後你我戮力同心,有如生死兄弟!”


    隆多跪謝,穿上錦襖和盔甲,從此歸順唐朝。


    當舍瓦告訴他其父鐵信部已經死於亂軍之中的時候,他甚為傷感,但既已降唐,自無異心,也就聽舍瓦的話,給盤踞在卵石穀的自己族人寫了一封信,要他們歸降朝廷。卵石穀手將見信之後,知道大勢已去,以孟笑這樣的人尚且敗得逃走深山,要想抵擋,那是以卵擊石,遂降――


    至此,嶺南叛亂平息,計時十八天,唐朝大喜,大賞三軍,寫表奏聞朝廷,派舍瓦親自押送一幹戰犯迴京,務必要使李隆基無法抵賴,兌現之前的承諾。


    哈哈大笑三聲,唐朝的內心之中仿佛已經看到新靈公主成了自己的命婦,其樂洋洋。


    但唐朝知道,自己現在是獲取戰爭勝利品的時候了,卻也不願意急著迴朝廷要李隆基兌現諾言。


    從現在開始,唐朝命令三千名土著匠人在紅石洞和柳州城以及鐵信部所盤踞的三處最重要的產金產銀礦裏日夜工作,生產出的金銀巨萬,除了民工的挖掘淘金費用之外,其餘的全部進入了自己的腰包。


    媽媽的,既然皇上不給我軍餉,那我隻好自己尋找軍餉了,想到先前自己白白的花費了自己的家私數百萬兩銀子,現在也是該收迴利息的。


    令唐朝瞠目結舌的是,僅僅半月的功夫,已經獲得黃金三千兩,白銀五十萬兩。


    舍瓦這個時候早已經將戰犯押解到了京城,向朝廷具體的報告了唐朝平息嶺南叛亂的經過。


    滿朝文武一聽唐朝取得了這樣的軍功,都是油然起敬,先前還有許多人把他看成是玉真長公主的麵,看不起他,想不到唐朝竟然能在邊疆立下大功,於是都改顏相向,先前許多以為他已經失勢的人,都重新看好他,送禮之人,絡繹不絕,專信按照唐朝先前的吩咐,也就老實不客氣的收下,共得金銀價值百萬兩白銀。


    李隆基實在頗為意外,想不到唐朝這乳臭未幹的小子竟能立下這樣的大功,收起了嫉妒之心,心想,這小子如此能幹,倒不得不賞賜他,當下將舍瓦親自召見在勤德殿,仔細的問了唐朝平定嶺南叛亂的經過,終於說了一句中肯的話。


    “唐朝的確是一位將才!”


    就因為這一句話,使得唐朝官複原職,重新當上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威震朝廷。


    李隆基心中又是嫉妒,又是喜歡,他知道,有了這樣的臣子,用以鎮攝敵國,那是再好不過了,但是,為將則已,卻不能使之為宰相,不然的話,怕不又是一個董卓一樣的人,心中好聲鬱悶。


    因此迴到後宮之中,悶悶不樂,新靈公主是他的小女兒,長得風華絕代,妙韻天成,他本想給她選擇一個盧巡一樣的男人當她的丈夫,想不到現在按照約定,自己得將自己最喜歡的女人嫁給這家夥!


    盧巡是兵部侍郎,長得人才一表,武功也不錯,但是被李林甫排擠,掉到京城以外去了。


    楊貴妃一見李隆基的臉色,就知道他今天在勤得殿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於是溫言安慰道:“三郎,有什麽煩心的事情嗎,給妾說說吧?”


    “哎,還不是為唐朝的事情。”


    “他怎麽啦?”楊玉環頓時留意起來。


    “你知道嗎,我以前叫他去當嶺南節度使,當他初次打敗孟笑的時候,那時候他到洛陽來見過我,提了一個條件,要是我不給他軍餉他仍然能平息嶺南叛亂,我就實現當時的諾言,將新靈這丫頭嫁給他。我本以為,這件事情非常的困難,幾乎不可能,但是現在唐朝居然真的平息了嶺南叛亂,並且將戰犯送到了京城,你說說看,我該怎麽做?”


    楊玉環溫柔的一笑:“你就那麽討厭唐朝,其實,他這個人,給你立的大功可不止這一件,你想怎麽處置他?”


    李隆基微微奇怪,怎麽楊玉環也幫著他說話,哦,對了,這小子以前到玉真觀將她勸迴來過,因此有些交情也說不頂,微笑道:“愛妃啊,朕可是有功必賞之君啊,就在剛才,我已經布了讓唐朝官複原職的命令,但說句實話,我不想將我女兒嫁給這樣的人!”――


    “為什麽?公主不是喜歡他,主動央求我給她提親嗎?”


    李隆基搖頭:“我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總之,我覺得這小子不適合我家靈兒。”


    楊玉環就微笑了,她立即明白了李隆基的心,他這是在嫉妒唐朝,覺得他小小年紀就已經這樣厲害恐怕將來對他的皇位不利,於是說道:“皇上,你金口玉言,既你有約言,還是便宜這小子一下,將來有的是機會整治他!不是嗎?”


    李隆基隨即哈哈一笑:“愛妃說得對,朕隻能將新靈公主嫁給他,不然的話,恐失信於天下,整治不整治他,就要看他以後的表現了!”――


    朝廷信使早已經將唐朝官複原職的詔書送到嶺南,但唐朝卻是遲遲不肯動身,自己的繼任節度使許喬早已經到來,但是唐朝總是借口拖延,不和他進行權力交接,原因很簡單,紅石洞等處的金銀每日出產近十萬兩,有這麽多銀子,唐朝怎麽舍走?


    一個月過去了,唐朝早已經是過度開礦藏,甚至可說是掠奪式的開,漸漸的產金銀量銳減,唐朝這才罷手。但就算是這樣,唐朝總共已經獲得黃金一萬兩,白銀五百萬兩,富甲一方,就是京城中那些王爺也沒有自己的家底雄厚!


    唐朝終於明白了李隆基不給自己軍餉的原因了,原來嶺南本就是盛產金銀之地,以前每年給朝廷巨大的供奉,就是這個原因,隻是因為孟笑的叛亂,中央財政銳減,李隆基才派自己重新奪迴礦藏,自己隻要奪取了礦藏,何愁沒有軍餉?


    唐朝知道,換了在其他的時候,當這個嶺南節度使,不僅要給朝廷巨大的供奉,還要給朝廷裏當道的官員不少的禮金,但現在自己剛剛平息大亂,給朝廷立下蓋世之功,撈幾筆錢財,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也不怕李隆基來查自己,反正以前在孟笑山洞中繳獲的輜重金銀無數,早已經論功行賞給了大批手下的士兵,嶺南官員自是跟著唐朝財,唐朝也不製止,守著有錢大家使,有衣大家穿的想法,搞了皆大歡喜!


    他知道,經過自己這一掠奪性的軍事開之後,嶺南金銀出產量必當銳減,除非找到新的礦藏,再留在嶺南已經沒什麽意思,想著新靈公主絕美的容顏,在平定嶺南叛亂三個月之後,他帶領親兵八百人迴到了朝廷。


    這八百人就是他以後府兵的班底,除了舍瓦專氏四虎這樣的舊人之外,加上了班林辛白江以及隆多三員幹將,實力更是不可小視,決心在京城成就一方勢力!


    李隆基為表彰其軍功,親自在午門外迎接!唐朝的事業,達到了頂峰!


    請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飛越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空並收藏飛越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