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公孫無依身上的爆響很快的黯淡了下去,漸漸的隻剩下囈語一般的聲音,顯然,他身上的骨節肌肉還在輕微的跳動,但他的眼神,卻是無比的堅定。


    梵唱清音。


    唐朝的心中閃過師傅的話,他們這一門內功,練到明勁的顛峰,隻有發出梵唱清音,才證明武功練入了暗勁層次。


    唐朝再吃一驚:這人的武功,明顯比我為高,我該怎麽辦。


    但就在一瞬息之間,唐朝的意誌堅定起來,因為他看到了孫思邈那關切的眼神。


    師傅為我做了這麽多,我唐朝就是賠了這條命,那也沒什麽?這樣一想之後,他的心定了下來,單刀一揮,蛇形刀發出,嘶嘶有聲,就似毒蛇吐信一般,將公孫無依攻上,同時心中冷笑的想:哼,我就不信你的手能比得上純鋼的刀鋒利。


    公孫無依果然不敢硬接,斜退一步,卻從側麵攻上,進攻的全是側線,有點像民國時候形意門的打法,中線不能直纓其鋒的話,就從側線進攻,重點進攻腿、踝、胯之間的關節。


    公孫無依的招迅猛,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連出六腿,分襲唐朝上中下三個部位,取的都是關節位置。


    像唐朝這樣身有不錯內功的人,每一拳出至少多達五百斤,腳上的力量當然更加沉猛,一千斤是等閑之事。


    所以,一個暗勁高手完全可能被一個明勁高手擊敗,因為,人的身體,別說是五百斤的重量,就是兩三百斤擊中了心髒等要害部位,和一千斤擊中,效果是一樣的,都是一個死。


    所以公孫無依明明覺得自己的武功比唐朝為高,卻也一點都不能留手,畢竟,他現在也是初窺暗勁的門楣,不能連續出暗勁,要是傷殺不了對手的話,內力消耗巨大,一時之間肯定會出現體力衰竭的現象,危險之極,很可能就在這個時候被敵人發動雷霆的攻擊一擊而殺,所以,暗勁還沒有達到隨心所欲境地的人,是不能輕易勃發暗勁的,一個不小心,反而常常會為明勁的高手所殺。


    唐朝知道,這雖然表麵上是一種切磋,輸贏隻關兩方的聲望,但其實場中的兩個人都知道,就是生死之間的較量。


    唐朝就在這一秒的時間內連閃了六步,剛好是一個八卦圖形,閃開了公孫無依的六腳,這個時候,唐朝的單刀就劃出一道殘影,直霹公孫無依的中路,頭胸和小腹都在自己的刀勢籠罩之下。


    任何人,就算是鐵布衫功夫練得沒有罩門的高手,都不能硬接這一刀,因為,唐朝這一式就隻一刀,是取法華山派的“力霹華山”,但融會了各種技法,不管對手躲向何方,都不能脫離這一刀的刀勢,這一刀不隻一刀,取的是連綿不盡的刀勢,一旦躲避,氣勢頓時弱了,很可能就喪生在一係列的後續手段上。


    用刀用劍的人,其實並不一定非要達到暗勁或者是化境的高度,隻需要體力充沛,劍法招數高強,一樣能武功高強,令狐衝學會了獨孤九劍之後,就連那師傅嶽不群那樣的內家高手都不是對手,器械的力量從來都是無可估量的,人的身體,畢竟是血肉之軀,就算將鐵布衫那樣的橫練功夫練到絕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沒有罩門,也隻不過是能在棍棒和鈍兵器的打擊下能夠承受,有的甚至能夠震斷一般的鋼刀,但遇上寶刀寶劍就不行了,所以,精熟器械雖然會分人的神,但卻不會因此影響一個人武功的進境。


    一個精研拳腳的人,至少要比使用器械的人少成名十年,因為拳腳要達到頂峰,不管內力如何高強,但要將拳腳練到暗勁的顛峰,在硬度方麵等同於一般的刀劍,非要時間來錘煉不可,不過,拳腳武功高強的人一旦成名,幾乎都是化境層次的高手,往往享有盛名,鐵慕容就是其中的一位。


    但公孫無依並不後退,卻圍繞著唐朝轉起了圈子,以躲避他的刀勢,以他的修為,當然知道,直接硬接,那等於就是以自己的拳頭抵擋唐朝的鋼刀,就算擋得住一下,真氣也會被震散,勢必也會死在唐朝的後續手之下。


    其實,鐵布衫這樣的武功,並非很神奇,能夠真的刀槍不入,而是在敵人的刀劍及身的一刹那間,在將要接觸的肌肉上布滿真力,刀劍擊下,是擊在肌肉上,而不是砍在表皮上,大家都知道,韌帶和肌肉的柔韌性非常的強,一般的鋼刀都無法傷害。


    練鐵布衫和十三太保橫練的人,到了極高境界,一運功的時候,全身隻能見到一片墨黑,條條青筋如蟒蛇般的纏繞在身上,就如鋪上了一張黑鐵一樣的布,鐵布衫這個名字,其實就是因為這樣來的,公孫無依雖然沒有將鐵布衫功練到這樣的境地,但也已經相差無幾,不過也不敢輕易的挨上一刀,因為在挨刀的時候,全身功力集於一點,一旦勁力因為抵抗刀而在刹那間被震散,兇險無比,敵人隨便一刀一劍就可能要他的命,並不像武俠小說中說的隨便怎麽砍都沒事,一個絕頂的拳腳高手,皮膚的顏色,其實是深黑的,以前的李小龍,還有一些打拳擊的拳王,全身都是黑鐵一樣,都是這樣的道理,並不是他們的皮膚本來就這樣黑,而是因為練習暗勁之後,筋骨無比的強大,條條靜脈血管才如巨蟒一般的纏繞身周,露出青黑的色澤。


    這就是鐵布衫或者橫練功夫達到了顛峰的表現,這個時候,全身抗擊打能力異常的強悍,拳王泰森的拳頭,重達千鎊,但打在同級別的高手身上,卻往往不能造成致命的傷害,就是因為對手的橫練功夫已經很深,抗擊打能力超強的緣故。


    這個時候,唐朝覺得,兩人這樣的交手,已經和比武大相徑庭,而是一個追,一個跑。


    自己的刀勢展開,似乎有千招萬招,自從從李白大哥那裏得到刀法的指點後,唐朝對刀的理解,已經到達了一種深邃的境界,再加上孫思邈的醫術,治好病之後,內功更是平添四十年功力,自然而然的將刀術運用到了一種圓潤的境界。


    公孫無依也是托大,他本可以用兵器的,雙方比武,一方用刀,另外一方自然也可以用刀,但鐵慕容門下都是拳腳高手,向來不用刀,如果夾上刀劍,武功反而不純,勢必要打個折扣,所以經過一番權衡之後,公孫無依還是決定空手迎敵,這樣一來,不免被唐朝大占便宜,因為唐朝本身就喜歡刀術,實戰的機會雖少,但胸中所學,竟是異常的廣泛,隻因《括蒼山武經》是一部包羅極廣的武功秘籍。雖然駁雜不全,屬於偷竊而得的形勢,但辛龍子武功本就高強,隻需要略微一看別門別派的招數,就知道招式中的巧妙,所以都是真傳。


    唐朝得經已經一年有餘,朝夕習練,已經是熟練無比,不然的話,哪裏敢出來對敵,再加上他這樣經過南詔血與活考驗的人,經驗雖然還少,但憑借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竟將這一招後世扶桑最為著名的“迎風一刀斬”施展到淋漓盡致,忽然間心中大喜,體會到了餘意不盡,刀勢綿綿的道理,一掌握這點先機,竟是絕不放鬆。


    公孫無依知道,自己這樣一再的躲避。雖然是在圍著唐朝轉圈子,但精明的人都看了出來,自己就是在逃跑。


    在這樣的時候,變成了一種輕功的較量,隻要唐朝的輕功略高,就可以追上公孫無依,那時候攻勢一出,他很可能就敗在自己的手裏;隻要公孫無依的輕功略高,也可以擺脫唐朝,扳平劣勢。


    但好笑的是,這兩人的輕功,竟然不分上下,一個追不上,一個擺不脫,就這樣耗著。


    其實,唐朝現在這樣追敵,全身破綻甚多,要是公孫無依拚死接招,唐朝全身都是空門,極有可能是兩敗俱傷的局麵,但公孫無依知道,刀劍無眼,自己雖然自信能在唐朝身上擊出一個窟窿,但自己這條命,恐怕也是陪上了,所以雖然這樣的狀態極端尷尬,他還是不願意以身試險。


    這個時候,旁邊觀看的鐵慕容和孫思邈都很是焦急,但心情雖然如此,不過一喜一憂,卻是大大不一樣。


    孫思邈心中自是喜悅了,他本擔心唐朝沒有經驗,武功又明顯弱於對手,害怕他膽怯落敗,想不到唐朝竟像是個老手一般,一上手就取了攻勢,而且似乎妙悟上乘刀術的真諦,純以招數和器械取勝,這雖然看似不雅,但他武功本就不及,施展這招乃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最是恰當不過,就是孫思邈自己,也想不出比這更好的辦法,哼,心想,要是公孫無依一直這樣忍耐下去,那就看誰的內力強,誰的輕功高了,反正,現在的形勢,就是打成平手,自己這方已經是長足了臉麵。


    另一方的鐵慕容,心中可是惱怒之極,心想這唐朝也真是奸猾,不知道從哪裏學了一招高明的刀術,我徒兒竟是始終擺脫不開,這樣下去,要是我徒兒一個忍耐不住,那不就危險了,再說,就算我徒兒能夠忍受得住,但這樣下去,以這樣的方式和孫老兒鬥成平手,肯定大大的失去臉麵,我聲音受損不小。


    當下也不管什麽助拳不助拳,口中喝喝哈哈的發出一些怪聲,似乎是“切列黑達卡來米”。


    公孫無依正處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本來已經有些心浮氣躁,待聽到這樣的怪聲,立即一個筋鬥翻了出去,用的是“懶驢打滾”的地趟身法。


    這個姿勢雖然難看,但卻是解救這一招的不二法門,一旦不敢硬拚,那就隻有擺脫,姿勢雖然不雅,但隻要能夠擺脫,公孫無依拳腳上的威力就能顯現出來。


    孫思邈大怒,知道鐵慕容這是在用聲音示警,幫助自己的得意弟子,怒道:“鐵慕容,你這不是明著幫你弟子嗎?來來來,他們還比什麽?我這把老骨頭陪你玩玩!”


    說著白須飄動,憤怒已極。


    鐵慕容本是一個宗師級別的人物,知道自己理虧,也不來理孫思邈的挑戰,隻是笑道:“孫前輩,你這就是誤會我了,我什麽時候明著幫我弟子!”


    孫思邈本來知道下場動武肯定是敗的命運,剛才這樣裝裝也是不得已的所為,聞言從鼻子中冷哼一聲,卻不真的動手,說道:“你小子剛才唧咕呱呱的叫什麽來著,這不是在教你這其笨如驢的弟子嗎?哼,要是他不得你的指點,這個家夥能使出懶驢打滾這樣的招數嗎?”


    鐵慕容被他一語說中,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孫前輩誤會了,我剛才這樣叫,隻是覺得觀看這樣的比武毫無意義,心中鬱悶之下,用聲音發泄一下心中的煩悶,誰指點我弟子了,孫前輩,既然你說我指點我自己弟子,那你說說看,我剛才說的是什麽?”


    孫思邈被這樣一問,頓時說不出話來。


    原來,鐵慕容剛才所說的,是鮮卑族的土話,非鮮卑本族人,是不能夠聽懂的,而且鐵慕容十分謹慎,還怕在場的專信等人知道鮮卑語言,竟在指點自己弟子的時候用上了西藏佛教迷宗的咒語形式喝出來,自然怪異難言,即使是鮮卑本族人,也不易聽懂,更不要說孫思邈這樣隻通漢話的人了。


    唐朝吃了一驚,想不到敵人竟用這樣難看的姿勢擺脫了劣勢,。


    就在這一塄之間,眼前拳影飄飄,拳頭挾帶著風聲,四麵八方的向唐朝壓了過來。


    這套拳法有一個名目,叫做泰山十八盤,乃是依照泰山十八盤的形狀化入了武功之中,盤旋環繞,使人琢磨不定,十招實招之中,難得有一招是虛招,變幻莫測。


    唐朝本能的用單刀橫砍直批,但公孫無依早有應對之法,拳掌指的進攻層出不窮,一旦搶迴攻勢,也絕不給唐朝緩手的機會,劇戰真正的展開。


    使唐朝驚駭的是,明明有好幾次,自己的刀已經砍在公孫無依的身上,但不知道為什麽?刀一砍到了他身上,他就覺得好象砍到的是一條十分滑溜的魚,被他身上的鱗甲一彈,受不到半分力氣。


    而每當這個時候,公孫無依拳腳上的威力就體現了出來,竟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之內連出七拳,追風逐電一般,使唐朝來不及使刀格擋。


    這樣的形勢,使得唐朝不敢直纓其鋒,連連後退,形勢發生了逆轉。


    但唐朝的心中,卻在暗暗的微笑,這小子終於要中記了。


    他知道,以自己現在的武功,別說和公孫無依這樣已經幾乎達暗勁層次的高手交手絕無勝算,就是和明勁中稍微上乘的高手交戰,也討不了絲毫便宜,剛才隻是仗著自己刀法精妙,又不怯場,將自身武功超常發揮了出來,這才使得自己一時之間占了上風,但經過鐵慕容的這一指點,公孫無依立即從劣勢中扳轉過來,連綿不斷的招數使出,而且都是硬功夫,並且他本身的橫練功夫就是厲害,就是肩膀這些氣機聚集的地方,挨上唐朝一刀也算不了什麽?並且可以乘著這樣的機會搶攻唐朝,要不是忌憚唐朝身上所顯示出來的深厚功力,早就已經直搗唐朝的門戶重地,強行轟開缺口,一戰而勝了,但公孫無依是鐵慕容的首席大弟子,鐵慕容平時對他極是嚴格,平時教導他的就是絕不能冒險輕進,因為他這一門的武功,靠的是深厚的功力取勝,像“泰山十八盤”這樣的拳術,並不是他之所長,隻是在師傅的指點下用出,果然成效顯著,而他自己本身,卻並無臨敵製勝,妙參造化的功夫。


    他就在這一點上失去了大好的機會。


    這個機會被唐朝這樣的人抓住,立即就差點取了他的性命。


    空門,又是一個致命的空門。


    唐朝似乎已經閃避不及,接連露出了第三個空門。


    前麵露出的兩個空門,公孫無依還有些猶豫,還以為是唐朝故意暴露出來的,但當第三個空門露出來的時候,公孫無依心中升起一種輕蔑的情感:我本以為這小子武功多高,卻想不到已經黔驢技窮,要是他內力真的強橫的話,就不應該在這樣的時候露出這樣致命的破綻。


    於是他一拳轟出,用的是虎形拳,拳一出手,已經爆發出尖利的風聲,這就是殺手,定乾坤的一擊,所有的武林高手都必須有的能力,奪命殺招。


    鐵慕容一見,在心中歎息一聲,完了,忽然飛掠而出。


    就在公孫無依的拳頭就要擊實的一刹那間,一聲大響,唿啦的一聲,鐵慕容硬生生將公孫無依拉出了戰圈之外,麵不紅,氣不喘,如雷轟電閃。


    但所有的人見了這樣強橫的一招,心中都升起一種天神一樣的感覺,像公孫無依這樣的人,無疑已經是一個高手,但卻被他在轉瞬之間抓走,不僅躲開了唐朝必殺的一擊,而且來去自如,真的是武功入化,已經到了所欲隨心的地步。


    唐朝也及時停下,喘息了兩口氣:“鐵大俠,這場比武,就算是平手如何!”


    鐵慕容眼睛定定的看著他,半晌,忽然笑道:“中原出了你這樣的少年英雄,我鐵某事先竟然不知,是我失眼了,好,這場比武,算是平手,孫前輩,我們之間的恩怨,算是清了,我自當傳書天下武林,說明這件事情!”


    孫思邈就皮笑肉不笑的道:“好,老朽也是一樣,算是平手!”


    鐵慕容一旦將話交代完,幾個起落,消失在山道盡頭,他的幾個弟子也飛快的跟了下去。


    隻有唐朝自己,才知道剛才這一刻的兇險,也知道鐵慕容高強的眼力,他知道,如果他不出手,這終南山上,一定會留下他徒弟的一具屍體。


    不然的話,他也不會這樣破壞武林規矩出手救自己這徒兒一命。


    請有鮮花的支持一下,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飛越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空並收藏飛越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