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唐朝哈哈一笑:“很好,我就射他一箭試試!”


    從李白手裏取過弓,搭上箭,颼的射了下去,歪斜無力,準頭更是奇差,距狼正軒居然有近百步距離,城上城下士兵見了,都覺有趣,哈哈大笑起來。


    唐朝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趕緊將扣在手裏的第二支箭斜斜的射了下去,這一次,他在箭上做了點古怪,將早已準備好的麻醉藥瓶附在箭頭上,這一次準了一點,但仍然隔著狼正軒十餘步,全然的不成章法,箭法竟是差得離譜。


    狼正軒嗬嗬大笑:“小子,隻有一箭了,我就站在這裏不動,要是你逼得我動了一動身子,那便算我輸了!”心想,這樣的箭法,居然也敢拿出來現世,那不是要笑歪了別人嘴巴嗎?


    但剛說了這句話,忽然感覺到頭腦昏暈,一陣天旋地轉,原來唐朝的麻醉藥此時發生了效用,任他狼正軒武功再高,也是抵受不住。


    就在這時,唐朝的第三箭如飛射至,這一次,準頭卻是出奇的準確。


    原來,唐朝這幾日中跟隨李白這樣的大明師苦練箭法,由於毫無內功,勁力自然毫無可取之處,但準頭已經不錯了。


    當然,這是李白的評語。


    要知道,李白絕世高人,但對唐朝卻是說不出的喜歡,說這話。雖然有讚美的成分,但唐朝在射箭上有些天分,卻是不爭的事實。


    狼正軒心中大叫糟糕,但數十年來苦練的功力在這時候發揮了作用,隻見他強行閉住一口氣,不使毒氣繼續傷害自己髒腑,揮手一格,將唐朝的第三箭格開了。再一閃,閃到丈許開外,知道中毒不輕,呈打坐姿勢,吐納調息,竟是絕不敢說一句話。


    李白大喜,高聲喊道:“狼正軒,你身子已動,算不算輸?”


    城上城下三軍見唐朝箭法稀鬆平常,本來都在訕笑,卻想不到為什麽這第三箭卻逼得狼正軒這樣的高手也隻能閃避逃竄,更打坐不起,心中雖然驚疑萬分,但狼正軒身子果然移動,那就是自毀誓言,自然算是輸了。


    李格桑等自然知道唐朝又是使用了詭計,相視一笑,很是感激。要知道,李格桑和狼正軒公平比箭的話,李格桑必輸無疑,唐朝這是代替自己嶽丈保住了臉麵,更使三軍銳氣不失,功勞很大。


    李格桑見狼正軒忙於吐納調息,趁機說道:“狼正軒吾弟,你雖然敗了,但為兄念在兄弟之情上,不用十響連弩射殺你,今日罷戰,明日決戰如何?”


    舍瓦知道狼正軒又是中了唐朝的麻醉藥,心中惱怒,但為保持軍心穩定,代狼正軒答道:“好,李格桑,我和太尉來日決戰!”


    榮公扶起狼正軒,迴到營帳,調養多時,身體才複原,駭然道:“我曾聽舍瓦說唐朝會使毒,可想不到他的毒藥居然厲害至斯,舍瓦昨晚損失數百人在這毒藥上,果然不虛。”命令所有親兵士都注意敵人放毒,隨時準備堵塞鼻孔。


    舍瓦因為兩戰俱敗,軍心鬆動,命兵士好生在營中調養,準備明日大舉進攻,以消耗戰拖垮李格桑。


    就在這個時候,隻見遠方塵頭大起,一彪人馬衝來,旗幟上大書一個“李”字,卻是狼正軒終於調動心腹李鐵將領,帶朝廷大軍三萬來援。要知道,狼正軒貴為南詔太尉,在軍中素有威望,更囚禁了滿朝公卿,在這樣的形勢下,李鐵等終於被狼正軒的心腹說動,帶領大軍前來。


    李格桑遠遠看見李鐵的軍隊漫漫而來,知道城破隻在旦夕之間,仰天歎息道:“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李白等一見形勢,亦知道堅守無望,臉上都是失色。


    李格桑就沉痛的說道:“諸位,本王本欲蕩平叛亂之後,和諸君同享富貴,但今日時勢,勢不可為,唯一的辦法,那就是棄城而走,或許還有一條生路,不然,困守孤城,縱然守得一時,但敵我力量懸殊,恐一旦城破,諸君皆隨本王枉死耳!”


    唐朝就哭道:“陛下,萬萬不可!”


    眾皆驚愕,不知道唐朝為何會這樣說,一起看著他。


    唐朝就跪下奏道:“陛下,大理城池堅固,足可堅守,陛下也曾說過,似此天險,縱有雄兵百萬,一時也難以攻下,何不據險而守,以疲敵軍,以待勤王之師?想陛下仁慈英明,軍中必有不少陛下的死士,小婿見心悅法王已久,而法王當日正是為了到彝部軍中相救陛下,而今陛下獲救的消息早已傳開,法王大才,在國中素有威望,要是小婿猜得不錯的話,他當仗著絕世武功,悄入軍部遊說勤王將領,陛下也派出不小心腹秘密潛入軍部,想必會有些效果的,陛下可堅守三日,若三日之後援軍還不到達,那再逃不遲!”


    李格桑一聽,深覺有理,心想,本王一旦逃走,滿朝公卿在狼正軒挾持之下,肯定擁他為王,狼正軒才能卓越,那時候再調動南詔大軍圍剿於我,恐反為所製。


    當即說道:“唐朝說的不錯,大理禁城堅厚,舍瓦隻有二萬餘人馬,但之前兩仗下來,死傷一萬有餘,逃散甚多,現在來援敵軍不過數千之眾,又是我昔日提拔的舊將,進攻必不盡力,我等隻要扼險而守,狼正軒自然急切難下,三日之後,再做打算!”


    眾將領一聽李格桑的分析,心中都舒了口氣,敵軍加起來不過是二萬人馬,各自領命帶兵堅守。


    唐朝一直待在李格桑身邊,直到眾將領一一離開,這才進言道:“陛下,城池萬分緊急,小婿以為,須急請天龍眾高僧護國,方保無虞?”


    李格桑沉吟半晌,終於道:“也好,你跟我來吧!”


    李格桑帶著唐朝迴到寢宮,命令丫鬟拿出兩套普通的袍子,一人穿了一身,從密門而出,來到大理街道上。


    其時正是三月天時,春寒料峭,唐朝吹了吹手,向街道兩邊看去,隻見市廛冷清,青石的街道上滿地黃葉,顯然因為戰爭之故,街市不興。


    李格桑見此情景,搖頭歎息了一聲,領著唐朝向街道筆直的走了下去,大約走了三數裏,遠遠看到一座高塔,背靠蒼山,麵臨洱海,正是崇聖寺千尋塔。而這裏,也是南詔的皇家寺院,構建宏偉,氣勢磅礴,有一種另類的君臨天下的氣概。


    李格桑來到山門外,向小沙彌打了一個稽首,說道:“你去稟報元元長老,就說故人李邏相訪。”


    李邏是李格桑的小名,隻有元元長老等少數僧人知道。


    這小沙彌進去不久,一個六十上下的老僧手摸念珠,在一眾僧人的陪同下迎出寺來。


    隻聽元元長老口宣佛號,說道:“陛下,你怎麽來啦?”


    李格桑一臉焦急之色:“小子不得不來!”


    元元長老立即會意:“請,方丈待茶!”


    本來,心悅法王在的時候,這裏是由他主持,但他一旦離寺,就由前任法王元元長老暫時主持。


    元元長老將李格桑和唐朝兩人肅進方丈,命令小沙彌上了茶,然後說道:“陛下有話請說!”


    李格桑就將現下情勢大致說了一下,最後說到搬取救兵之意。


    元元長老慨然道:“陛下遭此大難,崇聖寺願出微力!”


    李格桑心中稍安,知道寺中僧眾武功均不弱,有之相助,堅守三日當大有希望。


    李格桑再三致謝,走的時候,帶走了十九名僧人,由心悅的大弟子方智帶隊,仍從遠路而迴。


    唐朝等再迴到城上的時候,遙遙聞得喊殺聲震天,兩軍交戰得甚是激烈,趕緊迎了上去。李格桑罵道:“舍瓦無信之徒,明明說好明日決戰,現在自己援軍一到,竟然提前看戰!”


    但也顧不得罵,指揮眾將士奮勇殺敵。


    狼正軒此次進攻果然兇猛,竟是一波接著一波,絕不讓李軍有片刻休息,存心要以兵力上的優勢取勝。


    李白等激戰數個時辰,漸感心力交瘁,猛然得到天龍寺十九僧的援助,精神大震,軍心又安。


    要知道這十九名僧人年齡最小的都是四十七八歲,個個武功不錯,更有兩人武功尤其出眾,一是方智,一是元元長老的弟子本空,武功絕不在禦林軍總管鐵凝之下。


    這一來,李白和伏虎太子等人才能輪番休息,補充體力,形勢得以控製。


    唐朝暗暗心驚,想不到戰爭如此殘酷,向城下望去,隻見屍如山積,但狼正軒仍然命令士兵攻城,絕不罷休。


    那邊舍瓦帶著彝部士兵攻擊城門,用一根根的大木向城牆撞去,想直接擊破城門,李軍早有準備,將準備好的火油點燃了投擲下去,巨木頓時劈啪的燃燒起來,燒得進攻的士兵哇哇大叫。這火油乃是取自大理深山之中,遇水不熄,舍瓦等用水撲火之時,反而越救越糟,火勢更加大了。


    舍瓦隻得命令士兵先退出火窟,再謀別法。


    這一日一夜,狼正軒竟然並不休息,命令士兵日夜攻城,兩邊消耗都是巨大。但狼正軒手握數萬兵馬,並不體恤士兵的傷亡,但李格桑這邊,計點人馬,加上先前損失的一千六百人,到現在為止,已經損失了二千五百人,禁城軍隊隻剩下二千左右,且多帶傷。


    要不是天龍寺僧人身先士卒,奮勇戰鬥,恐怕早已經堅持不住了。


    李格桑和唐朝都是滿腹智計之人,但見了這樣的情景,也是暗中搖頭,知道軍心已經動搖,禁城恐怕是守不住的了。


    唐朝其時正站在李格桑的身邊,低聲道:“陛下,依您看,我軍還能堅守多少時候?”


    李格桑就道:“隨時都有城破的可能!”


    唐朝就歎息的說道:“陛下,孟子說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看現在的形勢,堅守三日,甚為艱難,不如趁現在撤出京城,以圖東山再起?”


    李格桑心中其實早有這樣的看法,聽唐朝這樣一說,歎息的說道:“好,我這就去吩咐各位將領!”


    “咦,那是什麽?”正在這個時候,唐朝驚喜的叫了起來。


    李格桑順著唐朝的指間望去,就看到遠方黑壓壓的一片,塵頭遮蔽了天日,顯然是大批軍隊馳來。


    唐朝心中激動:“莫不是心悅法王來助我們啦?”


    請大家有鮮花的支持一下,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飛越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空並收藏飛越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