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設宴的時候叫來的說書人說了一節《薄生傳》,這就成了之後幾天晨昏定省時大家通用的話題。一時沒了話說,提兩句《薄生傳》,看得少的問兩三個問題,看得多的再講解一番,再加上旁邊的人間或插兩句話,這氣氛也就熱鬧起來了。

    這日天氣好,早上季念然帶著石斛進堂屋的時候,就看見範夫人也坐在小花廳裏,範良生竟然也在,是小花廳裏唯一的男孩子,安靜地坐在範夫人下首的座位上,盯著自己手裏的茶杯猛瞧。

    倒是大太太還沒帶著季初然和季慧然過來。

    季念然給老太太和範夫人問了安,就坐在自己日常慣坐的位置上,和季嫣然隔了一把椅子。

    “四妹妹,我聽說你屋裏有幾本《薄生傳》的話本子?姐姐倒是想找你借一本來看看。”季嫣然少見地先和季念然搭話。

    季念然也客氣地迴應:“二姐倒是真的喜歡這個故事。”

    “是啊。”季嫣然笑著點頭,“我也有心想找人給我帶幾本進來看看,隻是不知道該找誰,聽說四妹妹屋裏有,隻好想著找你借了。”

    這話就說得很有內涵了,引得老太太和範夫人都轉頭看了兩位小姐一眼。季念然倒是一副沒聽懂的樣子,“我聽說這書三姐姐和二哥哥也都很愛看,母親也不說什麽,就讓院子裏的小丫鬟去和采辦上的人講了。二姐姐若是想買,讓下麵的人去和采辦說就是了,不過是給點錢的事。”

    《薄生傳》火遍大江南北,又是少有的不涉及男女之情的話本子,老太太和大太太都默許家裏的少爺小姐們能看這書,對此也不會多說什麽。季念然讓授衣的哥哥私下帶這書進來,原本也沒想著能瞞過誰,又不是不能看的□□,做的也說不上什麽錯事。因此季嫣然問起來,就大方的承認下來。

    “原來如此。”季嫣然用帕子掩住嘴角輕笑,看了一眼正在說著閑話的老太太和範夫人,轉頭看向了範良生,“範家表哥看過這《薄生傳》沒有?那天說書的人講起來我才剛知道這個故事呢,隻聽了一節就喜歡上了。”

    範良生聽到季家的小姐主動和他搭話,不禁愣了一下,他看了範夫人一眼,又轉頭坦然地看著季嫣然,並不迴避她的問話,“倒是看過幾本,不過現在家父布置的事情多,新出的幾本看的就少了。”

    季嫣然還要再問,外麵丫鬟們的聲音已經傳了進來,“大太太來了。”“大姑娘和三姑娘來了。”隨著一連串的腳步聲響起,大太太領著兩個女兒

    帶著幾個丫鬟婆子走進了小花廳。

    “老太太。”大太太帶著兩個女兒給老太太行了禮,“今兒一大早就有沈閣老家的幾個婆子過來送帖子,媳婦被她們絆住了,才來晚了。倒要給老太太賠不是了。”

    “還是正事要緊。”老太太頓了一下,又轉過頭問,“沈家怎麽這個時候來送帖子?”

    大太太剛送寶傘手裏接過一杯茶,隻喝了一口,聽到老太太的問話連忙放下杯子,解釋道:“聽說是沈閣老年後就向皇上遞折子辭官了。他本家雖然不在江寧,但是從小在江寧長大。這次迴來,除了在京裏做官的二兒子一家和在外地做官的四兒子一家,其餘兩房都陪著閣老夫婦一同迴來了,剛收拾好住處,打算過幾日在他家園子裏開個賞花會,邀請了一些江寧城裏有頭有臉的人家的夫人小姐們前去賞玩,也是和江寧城裏的地頭蛇們都親近些的意思。”

    老太太上了年紀之後精力不濟,就不大耐煩應酬,聽了這事卻很有興致,“沈閣老的事我倒是聽你公公提過一兩句,他年紀比你公公還要小上一歲,沒想到這就告老了。”對於朝堂上的事,當著孫女們的麵,她隻稍微提了一句就不再多說,點到為止。“這倒是件熱鬧事,日子定了哪天?到時候你就把咱家的姑娘們都帶去,也熱鬧一日。”

    聽到老太太許了可以出去玩,幾位小姐眉宇之間都帶上了些許喜色,隻有大太太有些犯難,“他們那日子倒是有些不巧呢,定在五月十二日,剛巧二弟妹又不在。”老太太的生日在五月十六,前後幾日都是忙的時候,今年又有親戚做客,大太太就有些不敢走開。

    “老大媳婦,這就是你想的差了。這些年咱家不在京裏,你怕是不知道,這沈閣老在皇上心裏的分量也不一定就差了咱家老太爺多少,不然也不會中年發跡,卻升得那樣快,後來入閣又當上首輔。他家特意遣人來送帖子相請,是給咱家麵子,就算老二媳婦在府裏,也得是你這個當家主母親自前往。不然,少不得讓人家在背後說咱們家看不起人。”

    大太太連忙站起來,微低著頭,恭順地接受婆母的教導。見大太太起身聽訓,幾位小姐也不好繼續坐著,一個個忙跟著站了起來。幸好範良生給大太太請安之後就借口有功課要做避出去了,倒是少了一些尷尬。

    老太太瞄了一眼一臉事不關己的微笑顯然並不覺得眼前情形有任何不對的範夫人,微眯了眯眼。她又看向大太太,這些年她事事做得妥帖,很多事自己也就不大過問了。沒想到,她倒是在這事上這

    麽拎不清。

    “咱家這些年都在江寧,往來應酬的隻有那麽幾家,你怕是也沒經曆過。若是在京裏,同一日裏這家喜事那家喪事,或是同時三家有事的時候也是有的,總要想辦法安排得妥妥帖帖。大家都是簪纓世族,人家可不會總是避著你家的事。”

    大太太的認錯態度很好,“是媳婦不懂事,讓老太太費心了。”當家主母被老太太訓誡,幾位小姐也都低著頭,平息屏氣,不敢多動一下。

    “老太太的見識自然是多的。我們年紀輕不懂事,做事有些疏忽的地方,老太太多教教,也就是了。”範夫人也適時地在一旁打圓場。

    老太太就在心底微微歎了口氣,兒子不是她的親兒子,在教導兒媳這件事上,她往日就有些沒那麽上心了。這些年家裏交往環境簡單,她就確實是有些疏忽了。況且……她看了看小花廳裏的眾人,老大媳婦已經是兒女都要準備親事的年紀了,也不好在她娘家妹妹和小輩麵前太給她沒臉。

    “我倒不是生氣。”她示意大家都坐下,又看向範夫人,有幾分解釋的味道:“姨太太不知道,你這姐姐倒是個真妥當人,這些年管著府裏的中饋也沒出過什麽岔子。”這話說出來,也是為了安撫大太太,“隻是這沈家剛從京城迴來,行事做派必然是依足了京裏的規矩的。你這姐姐,我這些年在一旁看著,哪裏都好,隻在這人情往來上稍差些。在江寧到沒什麽,若是日後到了京裏還這樣,可就不成了。”

    大太太又忙站起來對著老太太福了福身子,“媳婦讓母親多費心了。”

    範夫人也笑道:“有老太太看著呢,哪裏就走岔了!”

    老太太擺了擺手,讓大太□□心坐在椅子上,“到了那天,你就帶著孩子們過去。若是這府裏一天少了你這主母就不行,那還要下麵的人做什麽?家裏的事,總不如外麵的事重要。”她又看了看在座的幾位小姐,“咱家的幾個姐兒年紀也漸漸大了,這話也是說給你們聽的。家裏再有什麽事,在外人麵前,也不要丟了季家的臉麵。”她邊說邊著重盯了季嫣然一眼。

    幾位小姐倒像是對此一無所覺一般,一齊起身,鄭重地福身道“孫女受教了。”剛剛聽說可以出門時心底升起的喜悅,已經煙消雲散。

    範夫人在一旁看了,倒是覺得這才是季府的家教,很有大家風範,在心底也總有幾分羨慕。但是又想到剛剛親姐姐在嫡女庶女侄女還有自己這個前來做客的嫡親妹妹麵前低頭被婆母訓誡的樣子,又有些慶幸自己

    沒有生活在這樣的人家。

    王家也是官宦人家,雖說不在京城,但是在地方上也是有頭有臉的大戶。自她嫁到範家,公公婆婆待她就很客氣,丈夫也算得上體貼,家裏的姨娘通房也都小心謹慎,比起姐姐的日子,倒是顯得更舒服一些。

    她這些年心底微微的不平,就忽然變得淡了些。

    經過剛剛一事,小花廳內的氣氛一下變得沉悶起來。老太太也覺得有些沒意思,“這樣看來,上迴一次給姐兒們每人做了五身衣裳,倒是對了。”她隻好隨便找了一個話題。

    大太太也連忙搭話,“是了,老太太,上次媳婦讓人去點睛坊給咱家五位姐兒都打了新的瓔珞項圈,想是這兩日就能送來了,原想著在老太太生日那天讓她們姐妹們一起戴出來的,不如十二那天就讓她們戴了出去,也更整齊些。”

    對於大太太這個安排,老太太很是滿意,“你想得很周到,依我看這樣就很好。”範夫人又在一旁湊趣,又說笑了一刻鍾,老太太才讓大家散了。

    季念然今天是第一次聽家裏人情往來上的事情,又因著這沈家鬧出了這些事,一時對這個沈家又有了很多好奇。等到上午上課迴來之後,趁著還沒到用午飯在自己房裏休息的那點時間,就向石斛打聽,“這沈家你知道不知道?”

    石斛雖然喜歡八卦,知道的也不過是這季府後院中的事,對於府外就有些無能為力了,“這奴婢就不清楚了。”

    季念然點點頭,到沒有難為石斛,而是倚在美人榻上,若有所思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很像去遠一些的地方走走,但是近期應該是不能了

    希望大家多鼓勵,多支持!

    最好是多留言,多收藏!可以有更多動力繼續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女的八卦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捌葆桂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捌葆桂圓並收藏穿越女的八卦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