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她心中也曉得,這個年代不比現代,交通發達,到再遠的地方,打個飛的一兩日也能有個來迴的。作為最快的交通工具馬,這到京城一來一往的,光在路上就得消耗個半個來月的功夫呢,更別說是怎麽著也得在京城逗留個幾日吧。所以他說的這很快的就迴來,估摸著也得一個月的功夫兒了。


    隻要一想到這,林瓊玉未免的就覺得心裏有些悶悶兒的。


    心裏一不高興,連帶著身子也就逐日的覺得有些懶散了起來。


    端午已過,天氣逐日的炎熱了起來,林瓊玉於是就越發的懶待動了,隻是整日的待在蒹葭苑裏不出門。或是沒事的時候看看書,或是坐得乏了,在院子裏四處走走,看一看那些樹上的桃子又長大了多少。


    懶待動自然是一方麵,但另一方麵,她也是真的不想出門。


    那日在李老太太的院子裏那樣的場麵兒,她就曉得,這個李家隻是麵上看著平靜罷了,其實不曉得內裏到底是暗潮洶湧到了個什麽程度呢。


    所以林瓊玉想的就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省得出門碰到了誰,沒的倒招惹了一堆麻煩上身。


    但是她光想著不出門就不招惹麻煩,可從來就沒想過,這麻煩會主動的找上她。


    一日她正側躺在窗前的美人榻上看書,拾翠就過來稟報,說是李老太太那邊遣了個丫鬟前來叫她過去。


    老太太傳喚,她自然是不敢不去的。


    當先她就讓拾翠和阿棠急急的給她揀了一套出門的衣服穿了,而後就去了李老太太的屋子。


    等她到的時候,隻見屋子裏已經是坐著李太太和吳玉梅了。


    林瓊玉便是心中再不願,可還是對李太太行了個媳婦禮,再是和吳玉梅以平輩禮相見了。


    等到她和這兩個人打完招唿剛坐下來的時候,李老太太在丫鬟的攙扶下也出來了。


    於是林瓊玉便又起身站了起來,對著李老太太行了個禮。


    等到這一切做完,她終於可以安安穩穩的坐到椅子上的時候,她暗中的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真是,折騰死老娘了。


    李老太太在正座上落座了,先是開口說了一篇閑話,大有今日叫了你們來,無非隻是老太太我想你們了,咱娘兒們幾個今日好好的坐在一處嘮嘮家常罷了。


    但包括林瓊玉在座的三個人都曉得,你妹的你這就是扯淡。沒的這麽熱的天氣,你叫了我們三個來,隻是想我們了,然後想很親切的和我們嘮叨些家常的事。


    老太太一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要說,不然不至於將她們三個都叫了過來。


    而上頭,李老太太已經是扯到了最近不曉得為什麽,覺得自己的身子骨大不如前了,隻怕是過不得多少時日就要去地底下見你們的公公/祖父去了。


    於是由著李太太牽頭,她們三個都笑著說著,娘/祖母你這是想多了。娘/祖母你身子這般的硬朗,定然就會是個老壽星。


    說到這裏的時候,李太太還特意的望了一眼林瓊玉和吳玉梅,說著娘你還沒有抱上曾孫子呢,哪裏能說這樣的話。


    她這話裏其實是有責怪的意思在內的。


    林瓊玉倒還罷了,她嫁過來不過才兩個月的功夫,你便是再急,那也不能要求她現下就生孩子不是。倒是吳玉梅,嫁過來好歹也是有個幾年的功夫了,這當會聽得李太太這般說,掙紅著一張臉就垂下了頭去。


    而上頭,李老太太說完了這麽多的鋪墊,終於是慢慢的轉到了正事上麵去了。


    李老太太今日叫了她們來要說的事,果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因著她想將自己掌管著的李家的權利下放了。


    李太太當時就坐直了身子,麵上也有了笑意。


    嫁到李家這麽多年來,等這一刻也不曉得是等了多少年。睡裏夢裏的都忘不了這事。


    但接下來李老太太說的一番話,讓她的麵色刷的一下就由晴轉陰了。


    其實非但是陰,簡直就是彤雲密布,都快要下雪了。


    因著李老太太說的是,要將掌管李家家事的權利傳給林瓊玉。


    李太太先是不可置信的望了一眼李老太太,而後便是轉過頭來,滿眼怨毒的望了林瓊玉一眼。


    自然,吳玉梅此刻也是難掩訝異的目光直直的望著林瓊玉。


    而作為當事人的林瓊玉,這當會已經被這忽然砸過來的餡餅給砸得有些暈頭轉向了。


    所以,天上掉餡餅這事,你得首先保證你沒被這個餡餅給砸死,而後才能考慮怎麽吃這餡餅的事。


    林瓊玉趕忙的就站了起來,對李老太太說著:“祖母厚愛,瓊玉自然是惶恐若驚的。隻是祖母,孫媳還年輕,這樣的事如何擔得起?還是請祖母將這掌管家事的事交由母親更妥當些。”


    開玩笑,她要是接下了這檔子事,那往後她在這李宅,李太太還有好臉子給她?隻怕不是就要當她是個眼中釘肉中刺了。


    但李老太太聞言,卻是笑道:“論到讀書識字上麵,你婆婆自然是厲害的。畢竟祖上是出過翰林的人家,闔宅裏誰能比得上她?但說到掌管家事上,她就是比不上你了。整日的隻曉得琴棋詩畫,哪裏能曉得柴米油鹽上麵的事?可是我聽說,你在娘家的時候,你家裏的家事就是你掌管著的?而且據我聽說,還是掌管的很好的。正好,現下賢兒是管著咱們李家所有大大小小的生意上的事,他主外,你就主內罷。你們夫妻兩個齊心協力,咱們李家往後才會更繁榮昌盛才是。”


    李老太太這一番話,明著看起來是沒有什麽,但其實可不就是暗地裏嘲諷了李太太一番?


    她自然是曉得李太太因著她自己是翰林家出身的小姐,對於嫁給了他們李家是各種不情不願,也是各種的看不起他們李家的,這些年來她雖說是一直都沒說,可到底眼裏還是看著呢,心裏也是記著呢。


    李太太當下就是氣得發昏,放在膝蓋上的兩隻手都緊握成拳了。


    林瓊玉自然是看到了李太太的這一係列反應,於是這也就更加的堅定了她無論如何都不能接下這檔子事的決心。


    隻是她正要開口再推辭的時候,李老太太已經是先發製人的說道:“這事呢,就這麽定了。往後賢兒媳婦當家,你們可別瞧著她年輕,便都把她的話不當一迴事。我老婆子雖說現下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可但凡隻要是有一口氣在,聽了些不好的話,那我還是要出來管上一管的。”


    其實她這話主要的不還是說給李太太聽?


    說罷,她就起身站了起來,扶著身旁的丫鬟,撂了一句我乏了,你們也迴去吧,然後轉身就進了內室。


    剩下林瓊玉一個人站在那裏,都不曉得是要怎麽辦了。


    不是,這還沒有征得她的同意呢,然後這麽一大檔子的事就撂給她了?


    李老太太一進了內室,李太太就猛然的起身站了起來,而後是看也不看林瓊玉的,轉身一陣風似的就走了。


    剩下吳玉梅在那裏,倒是好脾氣的對著林瓊玉笑了笑。


    她雖說是年歲比林瓊玉大,而且也是較林瓊玉先嫁進李家,但怎麽說她嫁的都是李家的老二,她也曉得,這掌管家事,甭管是落到李太太身上,還是落到林瓊玉身上,反正怎麽著的就是不會落到她身上。


    所以她不過就是吃驚了一會兒的功夫,這當會就已經是恢複正常了。


    見林瓊玉還站在那裏沒有走,她倒是主動的走了過來,笑著說了一句:“祖母和母親都走了,大嫂,我們也迴去吧。”


    林瓊玉望了她一眼,隨即便從善如流的和她一起轉身走了。


    根據拾翠得來的情報,這個吳玉梅,其實是個很好,也很苦逼的人。


    她生的柳葉眉,杏仁眼,渾身一種小家碧玉溫婉動人的氣質。


    想她爹原也是個舉人,若是混得好,考了個進士,撈了個官做做,她說出去怎麽也會是個官家小姐了。可偏偏她父母經不住李太太的死纏爛打,開口就把她許給了李家。隻是沒料想李見賢打死都不同意這門婚事,如是最終便將她嫁給了李思齊。想她和李思齊同年,後者也是很陽光燦爛的一個少年,無論是從相貌還是從性格人,這兩個人也是很般配的。隻是她嫁過來還沒有過上三個月的好日子,李思齊出門的時候就被馬車給撞折了腿,成了個瘸子。


    於是一時之間,克夫,掃帚星諸般之類的名頭就全都落到了她頭上。而且她的夫君李思齊接受不了自己變成了個瘸子的事實,性子日漸的孤僻起來,也打心裏認為是她害了他,所以對著她也是越發的沒有好言語好臉色起來。


    所以林瓊玉心裏對著吳玉梅,其實還是蠻同情的。


    吳玉梅和林瓊玉並排的走著。論起來,雖說林瓊玉是大嫂,但其實吳玉梅的性子卻更是沉穩些。


    她一麵的走著,一麵就淺笑著對林瓊玉說道:“想不到祖母竟然是會將掌管家事這事交給你。不過也好,大哥掌管著李家的生意,你掌管著李家的家事,正好相襯。”


    林瓊玉對著她倒也沒有裝什麽,直接的就說道:“可是我不想接這檔子事。”


    她就想當一隻米蟲,吃吃喝喝悠悠閑閑的過完這一輩子不好嗎?不說李見賢能養得活她,隻說林太太給她的嫁妝都足夠她幾輩子吃喝不愁了。


    吳玉梅又詫異的望了她一眼。


    畢竟她一開始以為林瓊玉在上房的時候開口推辭的時候不過隻是做做樣子罷了,但想不到她竟然是真的不想。


    吳玉梅沉默了片刻之後,又道:“隻怕這事由不得你了。祖母定了的事,誰能更改呢?論起來,母親倒是很想接管這事,可我覺得祖母說得也對,母親在這事上,隻怕未必就是很擅長的。而且現下父親身體不好,早就是將家裏的生意全都交給大哥了,母親其實也該想開些,早些放手才是。”


    可甭管是什麽理由,林瓊玉她還是真的不想接管這事啊。


    就讓她混吃混喝的過一輩子不成嗎?


    於是接下來的這幾日,林瓊玉心裏很是不得勁。


    拾翠就勸著她:“夫人,不就是管管家事?你在娘家的時候不也是管過?我瞧著也不是很難的啊。咱接著管也是就了。”


    林瓊玉望了她一眼。


    哪裏是難管不難管的事了?


    在林家的時候,她管著家事,甭管她是做了什麽事,哪怕就是做了什麽錯事呢,林太太那也不會說她,還會在背後支持著她。可李家哪裏能一樣?嫁過來才多長的功夫兒?上上下下的又多少的人口?她但凡是踏錯了一步,有的是人蹦出來挑她的錯。


    俗話說的好,管家三日狗也嫌,到時她怕不是就要落得個吃力不討好?


    而她就是再不樂意,李老太太那邊已經是遣了人過來交接了。


    林瓊玉有時候都覺得,這李老太太隻怕就是誠信的想膈應著李太太,所以這才她進門不過這麽兩個多月的功夫,就當著李太太的麵宣布了她的這個決定。


    你想呐,李太太都進門二十多年,快三十年的功夫了,李老太太在掌管家事上一直都沒有鬆手,可這當會林瓊玉不過才進門兩個多月,她就直接放手了。


    若她是李太太,隻怕也是要氣個半死的。


    但不管如何,這事好像也都是板上釘釘了的事了,所以林瓊玉也隻能不甘不願的接過了這茬子麻煩事來。


    而果不其然,李太太很快的也就開始找起了她的茬來。


    其實不過是件很小的事罷了。


    無非是李老太太先前就定下的規矩,說是李家人多,開銷也大,那些沒要緊的開銷就省些也好。於是在夏季的時候,供應各房裏的消暑之類的湯飲和糕點就都減半了。


    主意是李老太太出的,但黑鍋卻都是林瓊玉背了。


    李太太那屋子裏的丫鬟就首先的跳了出來。但也沒有明著的當著林瓊玉和她鬧,畢竟說起來她是大少奶奶,她們隻是丫鬟,沒那個膽子。但暗地裏卻是各種說林瓊玉小氣,摳門,刻薄。不過就是剛剛掌管著李家的事罷了,上來就是這樣,沒的不當她們丫鬟是人了。這是想著討好誰呢?可著卻克扣她們丫鬟的東西去借花獻佛了。


    也不曉得是不是有人有意的讓這些話吹到林瓊玉耳中,總之很快的,這些風言風語說得蒹葭苑這邊都曉得了。


    拾翠聽了這些話,當即就氣得恨不能擼袖子出去找那些丫鬟幹架,但被林瓊玉攔住了。


    她早就是曉得她接下了這檔子事,肯定會是上下不討好的。不過就是說她不好罷了,那就由著她們去說。難不成她們說她不好,她就要氣得去跳井了?


    管你怎麽說,我隻當沒聽見,照樣過我的小日子就是了。


    而自打接下了李家的家事之後,她白天都是各種忙忙碌碌的,一刻都不得個閑。隻是到了晚間,孤枕冷被,難免的就會覺得冷清。


    縱使她再是不願意承認,可她真的是很想念躺在李見賢懷中睡覺的日子。


    而這種想念,隨著李見賢離開時日的增加,就越發的濃鬱了起來。


    一日晚間,林瓊玉又一個人孤枕冷被的睡著了。半夜時分,她模模糊糊的醒過來,恍惚中聽見了屋外似是下雨了,屋簷上水滴滴滴答答的打在地麵上,甚是好聽。


    她將被子往上拉了拉,不去理會這些聲音,轉過身去又想接茬睡。


    但不過才睡得一會,迷迷糊糊中,怎麽覺得有人掀開了被子鑽了進來,而後自後麵抱住了她呢?


    ☆、第64章 小別重聚


    林瓊玉吃了一驚,立時就轉過了身望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記大宅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溝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溝落月並收藏林記大宅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