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讓劉光遠在一開始不要急著拿出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簽定的《英格蘭王國貿易開放協定》,到一定時機和自己商量之後再做決定。


    可是按理說,如今的查理一世快走投無路了,在這個時候把這個苛刻的協定拿出來讓他承認,豈不是更容易?


    其實不然,因為沈浪詳細的研究過查理一世的資料。


    可以說,此人在某些方麵與宋徽宗有得一拚。


    這兩人都篤信宗教,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而查理一世則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


    兩人都極其崇尚藝術,宋徽宗在字畫上的造詣很高,創立的瘦金體更是獨成一體,傳承至後世。


    查理一世本人的藝術成就雖然不及宋徽宗,但他是一個很好的審美者,舍得為美好的東西花大錢,更是直接把很多優秀的藝術家、文學家都請到宮廷中厚養。


    宋徽宗也是如此,他發展了宮廷繪畫,大肆招攬優秀畫家,成立宣和畫院,並以此培養了一批傑出的畫家。


    除了信仰和愛好,,兩人在執政方麵也有些相似,都憑自己的喜好瞎搞,我行我素。


    宋徽宗結交一批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迷戀聲色犬馬,親近阿諛奉承的小人,疏遠剛正不阿的官員,使得朝廷上下一片烏煙瘴氣。


    所以在被金人擄獲後,被封為昏德公,一點也沒有冤枉他。


    不過在這方麵,查理一世要好些,他沒有宋徽宗那麽多缺點,為人隨和而一本正經,他還是個忠誠的丈夫和父親,不像宋徽宗那樣冷落自己的正宮。


    隻是他為了贏得戰爭,讓自己重新豎立絕對的權威,有些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沒有下限。


    這不隻是在對待敵人,對自己的合作夥伴和部下也同樣如此。


    比如他經常做出各種互相矛盾的承諾,因為他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去遵守,所以完全胡搞。


    這種事情,一般普通人都容易受人詬病,何況他是一國的君主,影響非常不好,漸漸的失去了很多人的信任。


    兩人最終的結局都很慘,隻不過宋徽宗是被異族滅國,而查理一世則是被自己人推翻。


    但是,宋徽宗的下場更淒涼,被擄到敵國受盡屈辱和折磨而死,查理一世倒沒有經曆那麽多磨難,因為他的對手克倫威爾一天都不想讓他多活,所以匆匆審判之後就立即斬了。


    其實,這貨被公開斬首,純粹是自己作的,這與他的頑固不化有著不小的關係,一次次的拒絕向溫和的長老派做出任何妥協,才一步步將自己逼上絕路。


    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長老派在議會中占據著很大的話語權,安撫住了長老派,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根本就沒有機會成長起來。


    要知道,不管是獨立派、長老派還是平等派,互相之間都有著很深的矛盾,加以利用就能夠從他們的內部分化他們。


    可是傲嬌的查理一世卻不屑一顧,演變到最後,當三派在互相內鬥時,隻要支持查理一世的王黨一冒出來,他們就立即放下互相之間的矛盾,然後迅速聯合一起來討伐王黨,可見他是多麽的不得人心。


    所以,這家夥就是一個捉摸不透的怪胎,不能以常理論之。


    你以為他現在走投無路,就會輕易妥協,說不定他會立即翻臉,甚至完全不承認所謂的《英格蘭王國貿易開放協定》。


    你以為他會怕死?他才沒有那麽害怕呢。


    所以,沈浪不想在一開始就刺激他,免得這貨也像對待議會一樣,拒絕任何妥協,采取不合作的態度,那就有些棘手了,總不能直接將他綁架或者幹掉吧。


    這樣的話,就會徹底得罪整個英格蘭王國了,連保王黨都會對明軍充滿敵視,這就太不劃算了。


    畢竟,沈浪這次讓劉光遠來英格蘭王國的首要目的不是為了《英格蘭王國貿易開放協定》,而是為了阻止英格蘭王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取得成功。


    隻要阻止了這一影響英格蘭王國的曆史進程,比十個《英格蘭王國貿易開放協定》都要有意義,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把查理一世這個堅定的封建君主扶上位之後,他接不接受,到時候看情況再說吧。


    而沒有這個協定,雙方之間的洽談就平和多了。


    劉光遠承諾會幫助查理一世擊敗克倫威爾的新規模軍,助他重迴倫敦掌握絕對權威。


    而查理一世則承諾,在英格蘭王國內亂平息之後,就會全力協助明軍進攻荷蘭共和國,並正式開展兩國之間的貿易合作。


    隨即,在劉光遠的要求下,查理一世對外公開宣布明軍為王軍的聯盟軍,算是讓勇衛營可以名正言順的幹涉英格蘭王國的內部事務了。


    翌日,在懷特島休整一晚之後,遠洋艦隊被劉光遠一分為二,他自己親率一支,另一支十六艘戰艦由副將趙長生率領。


    這人稱趙老四的趙長生是沈浪親自點的將,這貨是最早一批跟著沈浪的,開局就是一個大頭兵,還滑頭得很。


    但因為作戰勇敢,軍功不斷的積累下,一步步從小隊長、百總、千總,一直升到了副將。


    雖然滑頭的毛病依然沒變,但作戰經驗卻越來越豐富,沈浪對這貨也是比較鍾愛,越看越覺得這貨有李雲龍的影子,很多性格比較相像,早就將他當成重點戰將來培養。


    可他為何隻是一個副將,反而劉光遠這個後生還是主將?


    因為劉光遠更加穩重,大局觀更好,更願意聽從命令。


    要是換作趙老四,天高皇帝遠,到時候來一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然後自顧自的猛衝猛打,那真的要沈浪的老命了。


    為此,他沒少受沈浪的訓斥和處分。


    因為沈浪很多時候考慮的不是消滅多少敵人,而是要優先考慮戰略目的,如對待多爾袞一般,沒必要現在就趕盡殺絕。


    原本趙老四還有一個同鄉叫劉大虎,也是不逞多讓,此時已經是參將,在沈浪選將之初,他也參加了集訓。


    雖然他非常努力,但實在是適應不了船上的顛簸,到了船上沒多久就上吐下泄,站都站不穩。


    這要是跨越萬裏去往英格蘭王國,除了活受罪,根本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所以,他就隻能被留在了國內,這讓兩人都非常的遺憾。


    對於無拘無束的趙老四來說,離家萬裏也沒有那麽想念,因為他的腦子裏整天隻想著打仗,這幾個月在海上都快憋出病來了。


    正因如此,在得到命令之後,他沒有絲毫耽擱,立即下令艦隊啟航。


    帶著查理一世一行,直接跨越索倫特海峽,在對岸的漢普郡快速登陸,算是真正的踏上了大不列顛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合夥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加勒比海賊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加勒比海賊王並收藏大明合夥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