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為了保全家人,最終出賣了兩個同伴,也出賣了靈魂。


    隨即,他接受崇禎的召見,被冊封為東順侯。


    《明報》對此事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皇太極的長子歸降,並接受大明皇帝的冊封,從側麵反應了愛新覺羅一族對大明的臣服。


    此事對整個遼東,以及奴兒幹都司的諸申肯定能起到一個標杆的作用,讓他們盡快的承認被大明征服的事實。


    當然,崇禎和沈浪對豪格施以恩惠的另一個原因是,多爾袞還真的逃出生天了。


    他率部抵達建州衛之後,根本沒有多作停留,將能帶走的物資帶出城之後,就迅速毀城北上。


    並且,他盡量靠近海岸線一帶行進,這就逼迫己方軍隊跨越更遠的路程追擊。


    出了遼東,就進入了原奴兒幹都司的地界。


    對遼東,明軍還相對熟悉一些,但更北方的奴兒幹都司就複雜得多,因為大明失去對奴兒幹都司控製的時間太久了。


    而奴兒幹都司是多民族混雜的區域,蒙古人、女真人、吉裏迷人、達斡爾人等等,民風彪悍,漢人相對較少。


    幾十年來,由於建州女真的崛起壯大,以及血腥征伐,滿清早已經取代了大明在這裏的影響力,他們對滿清自然更加認可。


    甚至直到現在,這裏的很多人還不知道滿清已經被大明覆滅了。


    而即便知道,甚至接觸到了明軍,他們也不可能一下子轉變觀念,立即向大明臣服,所以一路上明軍遇到重重阻力。


    而隨著戰線的持續拉長,補給也越發困難,追擊的難度自然更大。


    考慮到多爾袞逃走也並非完全是壞處,沈浪和崇禎商議之後,便讓周遇吉隻推進到建州女真的腹地即可。


    至於龐大的奴兒幹都司,等穩定遼東之後,再慢慢消化。


    而逃往北方的多爾袞,為了尋求發展,除了各種資源,必然還會覬覦奴兒幹都司的人口。


    長期以來,滿洲族的人口一直是他們的短板,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多爾袞,一直都在努力的壯大滿洲族的人口。


    甚至不惜通過戰爭的形式掠奪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和他們同宗同源種族的人口,然後強行歸化。


    如今,滿清在這次滅國之戰中人口損失慘重,所以多爾袞即便在撤退時,也都盡量的帶走各城堡的人口,可這肯定還是遠遠不夠。


    待他找到合適的棲息地,必然會想辦法爭奪奴兒幹都司,甚至是遼東的人口。


    這種情況下,豪格便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了,這就是留著豪格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豪格在得知多爾袞還活著,甚至已經逃脫明軍追捕後,他不但沒有絲毫欣喜,反而非常的憤怒。


    他和多爾袞之間的恩怨,自然不必多講。


    但這隻是其中一方麵,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認為大清滅亡的罪魁禍首,就是多爾袞。


    是多爾袞用卑鄙的手段竊取了攝政王之位,是多爾袞派出阿濟格征明以致大敗,讓大清的實力大損。


    然後,又是多爾袞親率大清精銳主力在與沈浪的作戰中慘敗,葬送了大清賴以生存的根本,以致大清滅亡已成定局。


    大清不是他多爾袞的,而是他豪格這一脈的,自己的弟弟福臨被逼殉國,自己成為明國俘虜,反倒是導致大清滅亡的多爾袞逃出生天,豪格的心裏能平衡嗎?


    若說之前被逼著效忠大明,豪格心裏還有些不情不願,但現在他的心裏舒服多了,因為他誓要找多爾袞將新賬舊賬一起算一算。


    可他也知道,若得不到大明的支持,自己什麽都不是,根本沒辦法和多爾袞相爭。


    所以,真心的效忠大明,被大明認可就是唯一的選擇。


    相比於多爾袞和豪格的遭遇,還有一個人不能遺忘,那就是多鐸。


    多鐸的悲慘經曆相比於兩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上次因為貪嘴,導致二兄弟被廢,成了沒有淨身的太監。


    可是傷勢在那種尷尬的位置,多鐸根本不能成行,哪怕是被薩克達和阿卜薩兩人抬著趕路,他也是極其痛苦。


    無奈之下,三人隻得躲在分水嶺的茂密山林中,準備待多鐸的傷好了之後再上路。


    這一待就是幾個月,以防再次遇到錦衣衛或明軍,三人謹慎了很多,能不生火就盡量的不生火。


    所以,三人大多數時候隻能以野果充饑,甚至是生食生肉。


    幾個月下來,三人身上早已經破破爛爛,蓬頭垢麵,和山中野人幾無兩樣。


    由於一直躲在與世隔絕的原始山林中,三人與外界斷絕了一切聯係,所以也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


    但他們清楚,整個遼東應該已經被明軍占領了,所以從山林中出來以後,也是盡可能的低調。


    他們晝伏夜出,避開大路,一路向北的打探著消息。


    直到他們活捉了一個進山打獵的獵人,從獵人口中得知多爾袞還活著,並且逃出了建州北上。


    而建州,也已經被明軍控製。


    他們在將獵人滅口之後,就盡量的繞過建州的地界,一路逃到了海西女真生活的區域才稍稍鬆了一口氣,因為明軍占據建州之後就沒有再北進了。


    當然,他們也不敢放鬆大意。


    接下來的重要任務就是盡快找到攝政王的大部隊匯合。


    也許是苦盡甘來,也許是黴運已經過去,他們在烏拉城西南十多裏外遇到了一支百餘人的八旗軍。


    對八旗軍極其熟悉的多鐸經過一番確認,認定這就是自己人。


    於是,他立即掏出一塊腰牌,讓薩可達上前去交涉。


    沒有多久,薩可達就帶著那支八旗軍匆匆趕來。


    為首的竟然是一個梅勒章京,堂堂梅勒章京,麾下隻率領百餘人,太寒磣了。


    看到薩可達沒事,多鐸這才放心的現身出來,立即顯露出了豫親王的威嚴。


    那梅勒章京率領麾下在十丈左右的距離停下,然後迅速的翻身下馬,快步向多鐸走來。


    在多鐸身前幾步外,他停下腳步,小心的打量起來。


    因為此刻豫親王的形象實在是不敢恭維,若是在半年前,他一眼就能認出,可現在真得好好辨認一番了,萬一認錯人了可是非同小可。


    突然,他的臉色猛的一變,完全確認了多鐸的身份。


    他快速的拍打雙袖,單膝跪下行禮道:“奴才那滿,見過豫親王殿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合夥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加勒比海賊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加勒比海賊王並收藏大明合夥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