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率領近十三萬大軍穿過遼西走廊,然後轉而向東,直接往遼東腹地的方向而去。


    大淩河、小淩河、廣寧等城驛的建虜見罷,卻隻敢遠觀,根本不敢出兵阻擊。


    因為他們自知手中那點兵力在十幾萬明軍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鄭親王竟然沒能拖住明軍主力,而明軍主力在這個時候深入遼東腹地,必然有重大圖謀。


    既然無法阻止,便隻能盡快將消息傳送迴去,讓攝政王盡快知曉,以盡早作出防範。


    於是,沿途城驛的建虜,派出一支支傳令兵和探子馬不停蹄的去傳送消息。


    沈浪自然知道自己大軍的行蹤無法隱瞞,那些建虜探子和傳令兵也肯定會避開己方大軍。


    不過,這不用他操心,這是錦衣衛的事情,他隻管率軍繼續向東。


    建虜探子和傳令兵想要盡快的傳送消息,自然是通過戰馬的速度最快。


    但是戰馬目標太大,而且經常要走大路,這想要在錦衣衛的層層截擊中蒙混過關,非常難。


    騎馬的傳令兵和探子損失太大,逼得建虜不得不改用兩條腿。


    這樣他們就可以跋山涉水,穿越樹林,隱蔽性就強了很多,錦衣衛再想全部堵截,那幾乎就不可能了。


    可這樣一來,需要花費的時間就多了幾倍不止。


    而這也是錦衣衛的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拖延時間,讓沈督師率領的主力被多爾袞知曉得越晚越好。


    沈浪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命令在沙嶺驛的周遇吉率其麾下兩萬騎兵至西寧堡。


    然後占據三岔河至平山台一段的邊牆,再從西寧堡至海岸一線,占據要地。


    在一些大軍易通行的開闊地帶挖掘壕溝,構建各種防禦。


    總之,盡可能的將平山台至海岸一線這條長長的通路,給截斷。


    此時的多爾袞十萬大軍還被堵在三岔河西岸,根本不知道身後發生的一切,還以為濟爾哈朗已經將沈浪大軍阻止在了遼西走廊。


    也不會想到,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沈浪就能率領明軍主力長途奔襲而來。


    不過,周遇吉的動向他一直都有派人關注,所以周遇吉的怪異舉動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從作戰地圖上將周遇吉大軍占據的要地,以及正在構建防禦陣地的地方連接起來,立即發現了問題。


    這是從遼東邊牆的平山台,到西寧堡一直延伸到海邊,構建了一條長長的防線。


    這是要幹什麽?這是要堵我多爾袞的後路?


    可是,想憑借兩萬騎兵封堵這麽長一條防線,將大清十萬大軍截住,這恐怕是有些癡心妄想吧。


    雖然周遇吉的舉動怪異,但多爾袞不敢有絲毫大意。


    因為周遇吉不是傻子,不會毫無目的的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構建這樣一條防線可不簡單。


    “這周遇吉是認定本王會向西經過他布置的防線?”多爾袞不由這般認定,而且可能性很大。


    若真如此,多爾袞不由要問了,本王如今一心隻想向東,根本不可能向西,你周遇吉為何這般篤定本王一定會向西。


    “周遇吉,你圖謀怕是不小。”


    多爾袞猜測,肯定是發生了什麽自己不知道的重大事情,所以才讓周遇吉認定自己肯定會率軍調頭向西。


    而明軍卻不想讓自己的大軍向西而去,甚至是準備在周遇吉正在構建的防線前與自己決戰,所以才有周遇吉如今的舉動。


    想到此,多爾袞莫名的有些煩躁,他感覺自己與明軍比起來,好像瞎子一般。


    因為明軍不知道用的什麽手段,各種消息的傳遞好像非常的簡單,每每都會領先自己一步,讓自己一次次的精心布局都功虧一簣。


    無奈之下,他隻得繼續下令道:“探,全力查探……”


    一些精銳探子迅速向西而去,去探查周遇吉的目的,甚至是周遇吉背後發生了什麽,還有錦州那裏究竟怎麽樣了。


    若不是想過河,去救援遼東腹地,多爾袞真想現在就去會會周遇吉,看看他這麽長的防線怎麽守住。


    可遼東腹地之患一日不除,他根本沒有心情向西挪動一步,如今明軍進入遼東腹地已經十天了,不知道給大清造成了多大的損失。


    每耽擱一天,那些明軍就會給大清多帶來一重傷害,甚至將盛京攻破了都不是不可能。


    因為不知道明軍派出了多少兵力深入遼東腹地,而盛京的防守兵力卻隻有不到一萬五千人。


    可現在再著急也沒有用,眼前的這條三岔河仿佛天塹一般,被明軍水師封鎖得死死的。


    多番嚐試都失敗了,各種損失不說,將全軍上下弄得精疲力盡。


    可是一個重磅消息的來臨,讓多爾袞不得不繼續嚐試過河,而且速度要快。


    因為有幾個從遼陽方向逃來的士兵,他們通過幾根木頭艱難的渡過了三岔河,帶來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


    遼陽新城和老城都被明軍占領了,而且是在兩天不到的時間內被占領的。


    海州、耀州等靠近三岔河的城驛被攻陷的消息,多爾袞在幾天前便已經知曉。


    若是算上現在的遼陽,那麽太子河南岸的重要城驛,除了離得比較遠的蓋州、複州和金州幾地,幾乎都已經淪陷於明軍之手。


    明軍既然能夠抵達遼陽,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遼陽攻下,那麽必定會有另一支軍隊繼續向北,去攻擊距離遼陽隻有一百五六十裏的盛京。


    明軍進攻遼陽的兵力有近四千人,那進攻盛京很可能會有八千人,甚至更多。


    而按照時間推算,說不定明軍已經抵達盛京,甚至已經在攻城了。


    哪怕現在就已經過了三岔河,大軍距離盛京還有三百多裏,快的話也要六七天,慢的話十天半月都不止。


    這還沒有算上明軍的圍追堵截,算上的話,時間就要更久,這趕得上嗎?


    更重要的是,還不知道怎麽過河啊。


    一向運籌帷幄的多爾袞,第一次這般的心急如焚,心亂如麻。


    更加可笑的是,自己全力抽調的十萬大軍,大清的大部分主力,到現在都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仗。


    而且連明軍的主力都沒有見到,便弄得這般灰頭土臉,連一條小小的三岔河都遲遲不能過去,全軍上下更是疲憊不堪。


    如今,將整件事情都串想起來,多爾袞總算是知道周遇吉的真正意圖了,而他也不由的嚇出一身冷汗。


    “明軍肯定堅信我多爾袞在過河之前,就能拿下盛京。”


    “盛京都沒了,我多爾袞還有必要過三岔河嗎?肯定隻能調頭向西逃命。”


    “周遇吉全力構建防線,恐怕沈浪已經率明軍主力在趕來的途中吧。”


    多爾袞迅速將明軍的作戰意圖給猜了出來,可這也讓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自我懷疑。


    我多爾袞真不如皇太極嗎?皇太極一手建立的大清,在他手上蒸蒸日上,而為何他死後僅兩年,大清便已直此。


    我多爾袞究竟哪裏做得不好,犯了什麽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合夥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加勒比海賊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加勒比海賊王並收藏大明合夥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