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朝堂之上爭論的時候,豪格一係的人都盡可能的打擊阿濟格,貶低他的指揮才能。


    但是,豪格在心裏可不敢認為阿濟格就是一個草包,因為這些年阿濟格積累的戰功,與他豪格比之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阿濟格是草包,那他豪格算什麽?


    所以,他豪格現在成了一軍之主將,率領大清一萬兩千精騎去會會那支已經追到察哈爾蒙古的明軍。


    以證明他的能力確實比阿濟格更強,同時也可以證明多爾袞的眼光不行,不會用人。


    而這個機會,還是多爾袞主動給他的。


    很諷刺,也很無奈,因為在朝堂上的爭鋒,豪格再次以慘敗收場,麾下的親信大臣被殺的殺,被放逐的放逐,被貶的貶,失敗的代價太嚴重了。


    現在,豪格有什麽事情想找個人商量都不好找了,而且出了何洛會這件事情,讓豪格的疑心更重,都不敢再輕易的太相信人了。


    而此刻率軍出征,誰都知道這肯定不是件好差事,明軍這支勇衛營絕對有其過人之處,豪格可沒有信心憑借自己一萬兩千人就可以擊敗其三千人和五六千的關寧軍。


    若真有那麽簡單,多爾袞肯定不可能將這種好差事交給他豪格的。


    而且他手上的一萬兩千兵力,還是以漢軍和蒙古兵為主力,滿洲兵隻有兩千左右,平均一個旗抽調三百人都不到。


    稍微有點頭腦的人便知道,這是多爾袞在給豪格下的圈套,拉他下水,一旦豪格戰敗或者出現什麽差錯,多爾袞絕對會借機找豪格的麻煩。


    所以,沒事千萬別得罪多爾袞,除非你有把握將他打壓下去,甚至是除掉,否則你就等著他的瘋狂報複吧。


    要說豪格有沒有後悔,肯定是有的,但他也沒有辦法,他也不想坐以待斃啊。


    畢竟,他就算什麽事情都不做,多爾袞也不會輕易放過他的。


    左右都要被針對,有機會為什麽不爭取一下,難道讓他豪格跪在多爾袞麵前認錯,並乞求原諒不成?


    若是如此,他寧願戰死沙場,也算是沒有辱沒先帝長子的名聲。


    所以此次出征,豪格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此刻,李天龍率領的勇衛營和楊坤率領的關寧軍並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追擊已經所剩不多的建虜潰兵上,而是在廣闊的蒙古草原上四處出擊。


    放出去的錦衣衛探子一旦發現察哈爾部聚集的部落,便立即通過無線電搖人,然後李天龍便迅速的抽出勇衛營和關寧軍去劫掠。


    以前都是蒙古人和建虜入大明境內劫掠,這次終於輪到大明搶迴去了,所以蒙古人根本想不到,甚至不敢相信現在的明軍居然敢出國境。


    若不是各方麵裝扮和建虜相差很大,他們甚至一度懷疑是搶掠成性的建虜不要麵皮而冒充的。


    不過,沈浪早就下令,對察哈爾蒙古,不可造太多的殺戮,因為察哈爾蒙古和科爾沁、敖漢等部不同,對滿清並非那般忠心,心底裏還是很不服的。


    所以,對於這樣的對手是可以拉攏的,先從內部分化滿清的勢力,削弱其力量。


    當然,必要的震懾是必不可少的,反抗者一律強行鎮壓,放下兵器的則可以成為俘虜保命。


    若以後察哈爾部識相的話,這些人也可以放歸,幫助大明一起去攻打滿清。


    至於他們的財產,現在自然全部成為大明的戰利品了。


    勇衛營和關寧軍劫獲了大量的牲畜和戰馬,甚至比擄掠的人口都多多了。


    “什麽?韃子派出一萬多的援軍,已經抵達興中。”


    得到這個消息後,李天龍有些鬱悶,因為他現在不太想與韃子交戰,畢竟手裏可是有超過五十萬頭牲畜和戰馬啊。


    而且還有三萬多的察哈爾部俘虜,若是一旦開戰照顧不過來,讓他們跑了,那豈不是虧大了,一萬多個韃子的腦袋也換不迴來。


    而且,李天龍覺得這裏麵可能並沒有表麵上看起來的那般簡單。


    韃子既然派出了援軍,說明他們已經知道了阿濟格大軍戰敗的消息。


    既然十萬大軍都戰敗了,你卻隻派出一萬多的援軍過來支援,是真的太小看阿濟格的能力,還是覺得勇衛營取勝是僥幸?


    若不是這些原因,那麽建虜肯定還有其他布局。


    於是,李天龍一邊派出探子擴大搜索,一邊將消息向京師方麵匯報。


    反正現在通訊也相對方便,耽擱不了多少時間。


    沈浪和周遇吉得到消息後,也讚賞李天龍的謹慎態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


    不管建虜有沒有布什麽圈套,可以先迴撤,一方麵可以把已經得到的收獲盡快押送迴來,另一方麵也可以誘敵深入。


    若是建虜沒有追擊,或者沒有追擊太遠,那說明他們的作戰意誌並不強,很可能也隻是想引誘己方深入,那就沒必要冒這個險了,不值得。


    得到命令的李天龍沒多作耽擱,迅速的收攏部隊,然後開始迴撤。


    豪格一路上收攏了一些零散的潰軍,進一步證實十萬大軍被明軍擊潰的事情不是虛言,心情很是沉重。


    可讓他意外的是,探子迴來稟報,明軍居然不戰而退了,雙方現在的距離可是相差兩百裏開外。


    “追。”隻是稍作遲疑,豪格便迅速下令。


    因為大清的附屬部落察哈爾部損失慘重,大清的援軍既然已經抵達,若是就這般一走了之,不但會影響大清的威嚴,同時也會讓察哈爾部更加離心。


    所以,不管是為了麵子還是裏子,抑或是為了他豪格自己,他都必須追下去。


    由於勇衛營攜帶著大量的俘虜、牲畜和戰馬,速度相對要慢很多,雙方的距離在不斷的拉近著。


    李天龍依然沒有任何要停下來戰鬥的意思,因為果不其然,建虜還有一支超過三萬人的隊伍在盡量沿著靠近大明邊牆的方向行進,用意很明顯,這是想神不知鬼不覺的包抄自己啊。


    一旦他李天龍與那支建虜萬餘人的先鋒軍交戰,建虜主力肯定會迅速的側後襲殺而來,這必是一場血戰,而且己方失敗的可能性更大。


    畢竟雙方兵力相差懸殊,正常情況下,五六千的關寧軍也頂多隻能對上五六千的建虜,甚至更少,剩下三萬多人就需要勇衛營來對付了。


    建虜的兵力是勇衛營的十倍不止,而且皆是騎兵或者騎馬步兵,機動性非常強,這樣就會大大的限製勇衛營火槍的發揮。


    一旦被其近身,勇衛營便很難打敗數倍於己的敵人。


    沈浪也堅決反對在此刻與建虜進行血拚,完全沒有意義,別說打不過,即便勉強能打贏,也不可取。


    因為以眼下的境況,己方的發展速度肯定比建虜要快上不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己方隻會越發有利,何必爭一時之勇而讓勇衛營的精銳徒增無畏的傷亡。


    豪格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在將雙方的距離拉近到三十裏左右時,他便主動放緩了速度,因為他覺得這是明軍在引誘自己深入。


    反正他豪格的作戰目的也達到了,因為沿途上他收攏零零散散的潰軍,有五百餘人。


    雖然聽起來很少,但也不想想,被明軍瘋狂追殺這麽久,能逃到這裏的潰軍本就不多,能夠收攏五百餘人已經是大收獲了。


    現在明軍主動迴撤,看起來就是被他豪格趕跑的,也算是能給察哈爾部一個交代了。


    既然如此,那何必再去冒險,免得靠得太近而刺激到了明軍,被殺了個迴馬槍就不好了,他豪格輸不起,也不敢輸。


    他自認為應對得當,算計得頭頭是道,卻差點兒把另一個人氣到吐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合夥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加勒比海賊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加勒比海賊王並收藏大明合夥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