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範言道:“當年孫將軍大意兵敗,抱憾終身,主公更要引以為戒,萬不可輕敵大意。”
孫策點頭道:“子衡盡管放心,某雖視江夏諸將如草芥,但絕不會輕敵大意,此次定要叫黃祖老賊授首。”
呂範這才稍微放心,言道:“此去西陵,渡過赤亭水,沿龜山一帶地勢險峻,既然黃祖在這裏布置,還需小心防備才是。”
“好,傳令前軍,叫他們到了龜山境內,務必小心行軍,多派斥候,以防中計。”
孫策知道呂範也是為大局著想,並不以其言多為惱怒,反而言聽計從。
呂範在孫策還在壽春孩童時候就追隨左右,兩人的關係甚至超過周瑜,甚至時常家中擺宴,孫策也請呂範一同入席,拜見吳母,以兄弟相待。
“還是我親自前去傳信,若有萬一,也好做個接應!”呂範想了想,還是親自前去,若是中計兵敗,挫動銳氣,於軍大為不利。
孫策根本部將黃祖部將看在眼裏,甚至激不起他的鬥誌,便讓呂範前去,自己隨後帶領大軍緩緩而進。
此時吳兵先部已經渡過赤亭水,呂範追上前軍,周泰和黃蓋二人正在往龜山而去,觀察江夏人馬的動靜。
周泰在前方親自查探,黃蓋與呂範隨後跟進,大量斥候查探前路消息,保證周圍沒有伏兵,不覺間已經到了龜山境內。
呂範和黃蓋打馬上前觀看地形,隻見此處左有高山,右有沙洲沼澤,蘆葦叢生,鳥雀盤旋,夕陽將落,正準備歸巢,卻被大隊人馬驚動,驚鳴不已。
呂範心中警惕,提醒前方的周泰小心那一片柳林,正要安排兵馬前後拉開距離,忽然前麵煙塵滾滾,有人馬殺到。
周泰精神一振,對呂範言道:“此必是江夏軍先鋒人馬,先讓我來會他一會。”
呂範策馬迴到本陣,周泰將人馬擺開,有黃蓋壓住陣腳,一人立於陣前,靜靜等候對方兵馬前來。
不多時江夏軍人馬衝到近前,一陣嘈亂之後,當先一人手持大刀,身背弓箭,正是呂介。
周泰看到此人,頓時勃然大怒,當年他正是追隨孫堅攻打江夏,眼睜睜看著主公被一支暗箭射中,放箭之人正是此人,隻因當時人馬大亂,他又躲在半山之上,追之不及。
此時見到呂介,立刻拍馬而出,怒吼道:“暗箭傷人的狗賊,納命來!”
呂介也不答話,微哼一聲揮刀便殺過來,他這次並不為取勝,心中沒有多少壓力。
周泰確實怒滿胸膛,見對方主動殺來,抬槍躍馬,挽個華麗的槍花,直往呂介麵門刺去。
隻聽當啷一聲巨響,呂介原本想擋住這一槍,不料周泰力大,又是含怒出手,竟一招便將他的大刀擊飛。
呂介大吃一驚,慌忙拍馬兜了圈子轉身就跑,周泰哪裏肯舍,緊追而來,怒吼連連。
呂介雖是來誘敵,但並不是來送死,剛才敗得太突然,被周泰緊追其後,頓時驚慌不已。
忽然間急中生智,從背後取下弓箭,向後拉響弓弦,大喝道:“看箭!”
周泰知道這呂介箭法了得,不敢大意,急忙抬槍遮擋,猛地勒住戰馬。
“哈哈哈,驚弓之鳥!”卻見呂介一陣大笑,打馬狂奔而去。
周才才明白對方竟然是空箭,頓時惱羞成怒,領兵緊追上前,忽然前方殺出一支人馬,正是接應的張碩。
周泰怡然不懼,又與張碩廝殺,不到十餘合,張碩也抵擋不住,再次領兵逃走。
此時周泰兵馬已經進了山溝之中,黃蓋也要趕去接應,呂範急忙上前攔住:“隻恐是誘兵之計。”
黃蓋大怒道:“那人分明不是幼平對手,何來詐敗?此人乃是殺害孫將軍之人,此仇豈能不報?”
黃蓋不顧呂範阻攔,自帶麾下兵馬往前追趕,呂範無奈,隻好領兵隨後跟進,傳令各部緩慢而行,結成陣勢,一旦有變,也好從容接應。
周泰在前方急追,忽然來到一片柳林,此時天色昏暗,林中看去陰沉沉一片,前軍逃進林中,竟不見蹤影。
周泰猛地冷靜下來,仔細觀察,見這裏兩旁樹林茂密,山勢陡峭,十分可疑,遂派斥候進入林中查探。
十幾個斥候在裏麵轉了一陣,並未發現伏兵,周泰才明白對方倉促逃走,根本來不及在這裏埋伏,趕緊催兵又追。
穿過柳林便到龜山之中,忽然聽得一聲呐喊,從一旁的山坡上殺出一部兵馬。
周泰微微一怔,勒住戰馬大笑道:“此等伏兵,能奈我何?”
令後軍排好陣型,周泰縱馬殺進敵軍之中,左右衝突,無人能敵,幸好張碩又迴身趕來,勉強抵住周泰,收攏敗軍再次退走。
此時黃蓋也領兵趕到,見這裏伏兵殺出,警惕之心頓時放鬆,見這些人馬不堪一擊,與周泰並肩追敵。
不多時山穀之中,隻見山勢綿延,眼見天色將黑,二人也放緩腳步,多派斥候在前方探路。
呂範一路隨後趕來,見好幾處危險之地竟然沒有伏兵,心中稍微放鬆,看來黃祖還是不會用兵,更不敢貿然出城決戰,畢竟吳兵強大,對守軍極為不利。
他打馬上前喊住了追擊的周泰,距離西陵不到十裏地,不如今夜就在這裏紮營,守住山口,正好可防敵軍襲擊。
周泰卻不滿道:“方才伏兵已被殺散,還有何疑惑,此時正當乘勝追擊,乘江夏軍不曾防備,一鼓作氣殺進城中才好。”
呂範言道:“這柳樹溝狹長曲折,兩旁草木柳樹,如今正值初春之際,雜草枯樹腐朽遍地,若被火攻,無處可逃!”
“如此豈不錯失良機?”周泰皺了皺眉,微哼一聲。
黃蓋也是報仇心切,但也知道呂範謹慎不無道理,言道“不如將計就計,周泰領精兵小心前行,若有伏兵,立即撤退,我在後接應,可保萬無一失。”
“此計最好!”周泰一點頭,也不管呂範說話,立即點起一千兵精兵向前追趕。
呂範看看地形,夜色愈深,山風陣陣,心中愈發不安,等黃蓋帶兵走後,也隨後接應,令一部人馬押糧草隨後而來。
孫策點頭道:“子衡盡管放心,某雖視江夏諸將如草芥,但絕不會輕敵大意,此次定要叫黃祖老賊授首。”
呂範這才稍微放心,言道:“此去西陵,渡過赤亭水,沿龜山一帶地勢險峻,既然黃祖在這裏布置,還需小心防備才是。”
“好,傳令前軍,叫他們到了龜山境內,務必小心行軍,多派斥候,以防中計。”
孫策知道呂範也是為大局著想,並不以其言多為惱怒,反而言聽計從。
呂範在孫策還在壽春孩童時候就追隨左右,兩人的關係甚至超過周瑜,甚至時常家中擺宴,孫策也請呂範一同入席,拜見吳母,以兄弟相待。
“還是我親自前去傳信,若有萬一,也好做個接應!”呂範想了想,還是親自前去,若是中計兵敗,挫動銳氣,於軍大為不利。
孫策根本部將黃祖部將看在眼裏,甚至激不起他的鬥誌,便讓呂範前去,自己隨後帶領大軍緩緩而進。
此時吳兵先部已經渡過赤亭水,呂範追上前軍,周泰和黃蓋二人正在往龜山而去,觀察江夏人馬的動靜。
周泰在前方親自查探,黃蓋與呂範隨後跟進,大量斥候查探前路消息,保證周圍沒有伏兵,不覺間已經到了龜山境內。
呂範和黃蓋打馬上前觀看地形,隻見此處左有高山,右有沙洲沼澤,蘆葦叢生,鳥雀盤旋,夕陽將落,正準備歸巢,卻被大隊人馬驚動,驚鳴不已。
呂範心中警惕,提醒前方的周泰小心那一片柳林,正要安排兵馬前後拉開距離,忽然前麵煙塵滾滾,有人馬殺到。
周泰精神一振,對呂範言道:“此必是江夏軍先鋒人馬,先讓我來會他一會。”
呂範策馬迴到本陣,周泰將人馬擺開,有黃蓋壓住陣腳,一人立於陣前,靜靜等候對方兵馬前來。
不多時江夏軍人馬衝到近前,一陣嘈亂之後,當先一人手持大刀,身背弓箭,正是呂介。
周泰看到此人,頓時勃然大怒,當年他正是追隨孫堅攻打江夏,眼睜睜看著主公被一支暗箭射中,放箭之人正是此人,隻因當時人馬大亂,他又躲在半山之上,追之不及。
此時見到呂介,立刻拍馬而出,怒吼道:“暗箭傷人的狗賊,納命來!”
呂介也不答話,微哼一聲揮刀便殺過來,他這次並不為取勝,心中沒有多少壓力。
周泰確實怒滿胸膛,見對方主動殺來,抬槍躍馬,挽個華麗的槍花,直往呂介麵門刺去。
隻聽當啷一聲巨響,呂介原本想擋住這一槍,不料周泰力大,又是含怒出手,竟一招便將他的大刀擊飛。
呂介大吃一驚,慌忙拍馬兜了圈子轉身就跑,周泰哪裏肯舍,緊追而來,怒吼連連。
呂介雖是來誘敵,但並不是來送死,剛才敗得太突然,被周泰緊追其後,頓時驚慌不已。
忽然間急中生智,從背後取下弓箭,向後拉響弓弦,大喝道:“看箭!”
周泰知道這呂介箭法了得,不敢大意,急忙抬槍遮擋,猛地勒住戰馬。
“哈哈哈,驚弓之鳥!”卻見呂介一陣大笑,打馬狂奔而去。
周才才明白對方竟然是空箭,頓時惱羞成怒,領兵緊追上前,忽然前方殺出一支人馬,正是接應的張碩。
周泰怡然不懼,又與張碩廝殺,不到十餘合,張碩也抵擋不住,再次領兵逃走。
此時周泰兵馬已經進了山溝之中,黃蓋也要趕去接應,呂範急忙上前攔住:“隻恐是誘兵之計。”
黃蓋大怒道:“那人分明不是幼平對手,何來詐敗?此人乃是殺害孫將軍之人,此仇豈能不報?”
黃蓋不顧呂範阻攔,自帶麾下兵馬往前追趕,呂範無奈,隻好領兵隨後跟進,傳令各部緩慢而行,結成陣勢,一旦有變,也好從容接應。
周泰在前方急追,忽然來到一片柳林,此時天色昏暗,林中看去陰沉沉一片,前軍逃進林中,竟不見蹤影。
周泰猛地冷靜下來,仔細觀察,見這裏兩旁樹林茂密,山勢陡峭,十分可疑,遂派斥候進入林中查探。
十幾個斥候在裏麵轉了一陣,並未發現伏兵,周泰才明白對方倉促逃走,根本來不及在這裏埋伏,趕緊催兵又追。
穿過柳林便到龜山之中,忽然聽得一聲呐喊,從一旁的山坡上殺出一部兵馬。
周泰微微一怔,勒住戰馬大笑道:“此等伏兵,能奈我何?”
令後軍排好陣型,周泰縱馬殺進敵軍之中,左右衝突,無人能敵,幸好張碩又迴身趕來,勉強抵住周泰,收攏敗軍再次退走。
此時黃蓋也領兵趕到,見這裏伏兵殺出,警惕之心頓時放鬆,見這些人馬不堪一擊,與周泰並肩追敵。
不多時山穀之中,隻見山勢綿延,眼見天色將黑,二人也放緩腳步,多派斥候在前方探路。
呂範一路隨後趕來,見好幾處危險之地竟然沒有伏兵,心中稍微放鬆,看來黃祖還是不會用兵,更不敢貿然出城決戰,畢竟吳兵強大,對守軍極為不利。
他打馬上前喊住了追擊的周泰,距離西陵不到十裏地,不如今夜就在這裏紮營,守住山口,正好可防敵軍襲擊。
周泰卻不滿道:“方才伏兵已被殺散,還有何疑惑,此時正當乘勝追擊,乘江夏軍不曾防備,一鼓作氣殺進城中才好。”
呂範言道:“這柳樹溝狹長曲折,兩旁草木柳樹,如今正值初春之際,雜草枯樹腐朽遍地,若被火攻,無處可逃!”
“如此豈不錯失良機?”周泰皺了皺眉,微哼一聲。
黃蓋也是報仇心切,但也知道呂範謹慎不無道理,言道“不如將計就計,周泰領精兵小心前行,若有伏兵,立即撤退,我在後接應,可保萬無一失。”
“此計最好!”周泰一點頭,也不管呂範說話,立即點起一千兵精兵向前追趕。
呂範看看地形,夜色愈深,山風陣陣,心中愈發不安,等黃蓋帶兵走後,也隨後接應,令一部人馬押糧草隨後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