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降服公孫瓚,全取青州,也意味著將整個河北之地納入麾下,一時間軍心大振,百姓歡慶。
盧植來到青州,也讓剛剛平定的青州士子聞風而動,紛紛趕到濟南來拜謁,盧植雖不願應酬,但這些人以北海孔融為首,這個麵子卻不得不給。
一場以酒會文的宴會再次擺上,孔融不愧為三國名士,孔氏傳人,在青州的名望絕不低於盧植,雖然比鄭玄他們矮了一輩,卻也是當代大儒。
酒席之上談論文武,抨擊時弊,一眾文士不亦樂乎,到後來吟詩作賦,更讓劉和頭疼不已,尤其漢賦辭藻華麗,引經據典,很多他根本聽不懂,但還要附和點頭鼓掌,以示欣賞之意。
酒至半酣,盧植知道公孫瓚與孔融有些過節,當麵為二人說和,孔融早知公孫瓚要去塞外對付胡人,也就不與他計較,甚至還賦詩為公孫瓚壯行。
作完之後卻自謙拋磚引玉,非要劉和也來一首,先前劉和的幾首詩在士林中廣為傳播,甚至還被編成曲來傳唱,可謂膾炙人口。
劉和見眾人一致請求,又有盧植這個老嶽父催促,等著為他長臉,無奈隻好再違心偷詩一首,也算是對公孫瓚的勉勵。
詩曰:“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醉生夢死誰成器,拓馬長槍定乾坤。
揮軍千裏山河在,立名揚威傳後人!”
這首詩與漢代流行的五言詩不同,但氣勢雄渾,豪情壯誌,正符合公孫瓚起伏波瀾的人生,贏得一片喝彩之聲。
公孫瓚大受鼓舞,抱拳道:“將軍一首詩,可謂道盡英雄本色,末將銘記於胸,作為家訓傳於後代,以為共勉。”
劉和一首詩,頓時讓在座眾人作詩的興致大減,誰也不敢再班門弄斧,隻好又轉到辭賦上來,各盡其能,想在盧植麵前好好表現一番。
劉和見此情形,假裝不勝酒力先行退席,到了府外正準備去找關羽商議組建水軍之事,卻見親兵急匆匆跑來,稟告道:“將軍,大事不好,典護衛和許護衛打起來了。”
“典韋?”劉和一怔,對趙雲笑道:“果然如翼德所料,他還是趕來了。”
今日赴宴的都是文人,劉和覺得許褚的形象不適合這個場麵,便帶了趙雲隨同,沒想到正好典韋趕到,這兩人想必又是一場龍爭虎鬥。
當下快步走向府衙,才走出後院的廊亭,便聽到一陣陣怒吼之聲從前庭傳來,偶爾夾雜著砰砰的肌肉碰撞聲。
劉和來至前庭,便見一群人圍在旁邊看熱鬧,關羽、張飛、趙雲幾個都在,不時拍手叫好,甚至感覺到地麵都在顫抖。
劉和來到趙雲身旁,便見場中兩個高大雄偉的人影正扭打在一起,正是典韋和許褚,這兩個家夥互相抓著對方的胳膊角力,宛如兩頭黑熊一般。
這裏是府衙的前庭,地上原本還有個石桌,此時已經變成粉末,竟被這兩人給打碎了,渾身沾著塵土,一個發髻散開,一個衣服被扯破,都氣喘如牛。
“打啊,別揪著,伸腿……唉呀,你倒是抬腿踢他,踢呀!”
張飛在旁邊看得十分著急,揮舞著拳頭大聲指揮,恨不得自己上場。
關羽在一旁撫須笑道:“他二人均有千斤之力,此時雙臂把住,下盤沉重,如何還能抬腳?”
張飛不屑道:“哼,那是他本事不濟,若是換做俺,一腳便將那胖子踢翻。”
顏良低聲道:“我記得上次翼德不曾抬腳,就被惡來給放翻了……”
“你說什麽?”張飛猛地轉過頭,卷袖子瞪著顏良:“你可要與俺大戰三百迴合?”
“不不不!”顏良連連擺手,幹笑道:“我哪裏是三將軍的對手。”
張飛哼了一聲,抱著胳膊看向場中,片刻之後,又忍不住叫喊起來:“唉呀,這一拳怎麽這麽打?”
“要是換做我,肯定從左邊出手……”
他身邊顏良和文醜也跟著指指點點,說二人哪裏做得不足,該如何如何等等。
劉和在一旁看得搖頭失笑,張飛幾人的行徑,和後世的彈幕教練何其相似,隻憑自己的認知來指點場上之人,真要換了他們,可能還不如對方做得好。
倒也不是說張飛幾人實力不濟,而是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每個人的承受的壓力也不同,這不隻是實力發揮,還有心理作用等等,豈能一概而論。
隻是人性向來如此,總喜歡好為人師,指點江山,連張飛這些高手都不能免俗,更何況那些普通人?
兩人也不知打了多久,但都滿頭大汗,劉和擔心他們有個閃失,畢竟這麽大的力量在身上,一個穩不住,很容易出意外,便上前打斷二人。
典韋收了力,二人各退兩步,許褚抱拳道:“久聞閣下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典韋重新打量著許褚,抱拳迴禮,轉身卻向劉和單膝跪倒:“將軍可是因為張寧之事,不再信任屬下了?”
劉和急忙將他攙起,笑道:“惡來此話從何說起?”
典韋指向許褚問道:“若不是將軍生疑,如何又以許褚為護衛?”
劉和搖頭笑道:“非也,今後你二人皆領中軍宿衛,不分高下,若臨時有事,也方便脫身去做。”
典韋再次問道:“將軍當真不是為張寧之事?”
劉和失笑道:“惡來多慮了,若是我還擔心張寧,又如何讓你帶她迴钜鹿養病,我向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隻管放心好了!”
張飛邁步來到場中,抓起二人的手臂,大笑道:“俺前幾日與仲康拚酒,還未分出高下,惡來來得正好,我們三人再來比一比。”
典韋眼睛一亮,卻看向劉和:“將軍……”
劉和擺手笑道:“去吧,權當代我給惡來接風了。”
“走吧!”張飛拉著二人,三人勾肩搭背走向後院。
到了花園門口,那圓形的拱門竟容不下他三人並肩通過,撞得歪歪斜斜,看得眾人掩口而笑。
劉和轉身對關羽說道:“雲長、公明,你二人隨我到來,有事與你們商議。”
關羽、徐晃對視一眼,跟著劉和前往府衙大堂,大家也都明白青州新定,又與徐州、兗州相接,必須要大將鎮守,這個人選恐怕非關羽莫屬。
盧植來到青州,也讓剛剛平定的青州士子聞風而動,紛紛趕到濟南來拜謁,盧植雖不願應酬,但這些人以北海孔融為首,這個麵子卻不得不給。
一場以酒會文的宴會再次擺上,孔融不愧為三國名士,孔氏傳人,在青州的名望絕不低於盧植,雖然比鄭玄他們矮了一輩,卻也是當代大儒。
酒席之上談論文武,抨擊時弊,一眾文士不亦樂乎,到後來吟詩作賦,更讓劉和頭疼不已,尤其漢賦辭藻華麗,引經據典,很多他根本聽不懂,但還要附和點頭鼓掌,以示欣賞之意。
酒至半酣,盧植知道公孫瓚與孔融有些過節,當麵為二人說和,孔融早知公孫瓚要去塞外對付胡人,也就不與他計較,甚至還賦詩為公孫瓚壯行。
作完之後卻自謙拋磚引玉,非要劉和也來一首,先前劉和的幾首詩在士林中廣為傳播,甚至還被編成曲來傳唱,可謂膾炙人口。
劉和見眾人一致請求,又有盧植這個老嶽父催促,等著為他長臉,無奈隻好再違心偷詩一首,也算是對公孫瓚的勉勵。
詩曰:“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醉生夢死誰成器,拓馬長槍定乾坤。
揮軍千裏山河在,立名揚威傳後人!”
這首詩與漢代流行的五言詩不同,但氣勢雄渾,豪情壯誌,正符合公孫瓚起伏波瀾的人生,贏得一片喝彩之聲。
公孫瓚大受鼓舞,抱拳道:“將軍一首詩,可謂道盡英雄本色,末將銘記於胸,作為家訓傳於後代,以為共勉。”
劉和一首詩,頓時讓在座眾人作詩的興致大減,誰也不敢再班門弄斧,隻好又轉到辭賦上來,各盡其能,想在盧植麵前好好表現一番。
劉和見此情形,假裝不勝酒力先行退席,到了府外正準備去找關羽商議組建水軍之事,卻見親兵急匆匆跑來,稟告道:“將軍,大事不好,典護衛和許護衛打起來了。”
“典韋?”劉和一怔,對趙雲笑道:“果然如翼德所料,他還是趕來了。”
今日赴宴的都是文人,劉和覺得許褚的形象不適合這個場麵,便帶了趙雲隨同,沒想到正好典韋趕到,這兩人想必又是一場龍爭虎鬥。
當下快步走向府衙,才走出後院的廊亭,便聽到一陣陣怒吼之聲從前庭傳來,偶爾夾雜著砰砰的肌肉碰撞聲。
劉和來至前庭,便見一群人圍在旁邊看熱鬧,關羽、張飛、趙雲幾個都在,不時拍手叫好,甚至感覺到地麵都在顫抖。
劉和來到趙雲身旁,便見場中兩個高大雄偉的人影正扭打在一起,正是典韋和許褚,這兩個家夥互相抓著對方的胳膊角力,宛如兩頭黑熊一般。
這裏是府衙的前庭,地上原本還有個石桌,此時已經變成粉末,竟被這兩人給打碎了,渾身沾著塵土,一個發髻散開,一個衣服被扯破,都氣喘如牛。
“打啊,別揪著,伸腿……唉呀,你倒是抬腿踢他,踢呀!”
張飛在旁邊看得十分著急,揮舞著拳頭大聲指揮,恨不得自己上場。
關羽在一旁撫須笑道:“他二人均有千斤之力,此時雙臂把住,下盤沉重,如何還能抬腳?”
張飛不屑道:“哼,那是他本事不濟,若是換做俺,一腳便將那胖子踢翻。”
顏良低聲道:“我記得上次翼德不曾抬腳,就被惡來給放翻了……”
“你說什麽?”張飛猛地轉過頭,卷袖子瞪著顏良:“你可要與俺大戰三百迴合?”
“不不不!”顏良連連擺手,幹笑道:“我哪裏是三將軍的對手。”
張飛哼了一聲,抱著胳膊看向場中,片刻之後,又忍不住叫喊起來:“唉呀,這一拳怎麽這麽打?”
“要是換做我,肯定從左邊出手……”
他身邊顏良和文醜也跟著指指點點,說二人哪裏做得不足,該如何如何等等。
劉和在一旁看得搖頭失笑,張飛幾人的行徑,和後世的彈幕教練何其相似,隻憑自己的認知來指點場上之人,真要換了他們,可能還不如對方做得好。
倒也不是說張飛幾人實力不濟,而是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每個人的承受的壓力也不同,這不隻是實力發揮,還有心理作用等等,豈能一概而論。
隻是人性向來如此,總喜歡好為人師,指點江山,連張飛這些高手都不能免俗,更何況那些普通人?
兩人也不知打了多久,但都滿頭大汗,劉和擔心他們有個閃失,畢竟這麽大的力量在身上,一個穩不住,很容易出意外,便上前打斷二人。
典韋收了力,二人各退兩步,許褚抱拳道:“久聞閣下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典韋重新打量著許褚,抱拳迴禮,轉身卻向劉和單膝跪倒:“將軍可是因為張寧之事,不再信任屬下了?”
劉和急忙將他攙起,笑道:“惡來此話從何說起?”
典韋指向許褚問道:“若不是將軍生疑,如何又以許褚為護衛?”
劉和搖頭笑道:“非也,今後你二人皆領中軍宿衛,不分高下,若臨時有事,也方便脫身去做。”
典韋再次問道:“將軍當真不是為張寧之事?”
劉和失笑道:“惡來多慮了,若是我還擔心張寧,又如何讓你帶她迴钜鹿養病,我向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隻管放心好了!”
張飛邁步來到場中,抓起二人的手臂,大笑道:“俺前幾日與仲康拚酒,還未分出高下,惡來來得正好,我們三人再來比一比。”
典韋眼睛一亮,卻看向劉和:“將軍……”
劉和擺手笑道:“去吧,權當代我給惡來接風了。”
“走吧!”張飛拉著二人,三人勾肩搭背走向後院。
到了花園門口,那圓形的拱門竟容不下他三人並肩通過,撞得歪歪斜斜,看得眾人掩口而笑。
劉和轉身對關羽說道:“雲長、公明,你二人隨我到來,有事與你們商議。”
關羽、徐晃對視一眼,跟著劉和前往府衙大堂,大家也都明白青州新定,又與徐州、兗州相接,必須要大將鎮守,這個人選恐怕非關羽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