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兵主將被擒,又被前後夾擊,全軍一片大亂,眼看抵擋不住,各自逃散,人馬擠作一團,還不等衝殺,便倒下一大片。


    張飛、徐晃領兵衝殺,追出十餘裏,沿途截獲物資無數,押迴三千多俘虜,大勝迴城。


    原來徐晃剛取了般縣迴城複命,正好碰到鄒丹大軍來犯,便從側翼殺出,將青州兵殺了個措手不及。


    關羽命人犒賞軍卒,收編降卒,將鄒丹暫時關押在囚牢之中,等候發落。


    徐晃言道:“公孫瓚為報弟仇發兵,如今失了前部,大軍不日即到,還需早思對策。”


    陳宮笑道:“公孫瓚雖勇,然其人性狹躁烈,用計可破之。”


    關羽撫須問道:“軍師有何妙計?”


    陳宮言道:“今擒了鄒丹,正好用激將之法,將軍可下書公孫瓚,叫他拿錢來贖,笑其帳下無人,公孫瓚必不肯相從,定會發兵來攻,將軍於商河下寨迎敵,以計破之。”


    關羽笑道:“此計甚妙,雖不必公孫瓚贖人,然其部下將士必定寒心,一舉兩得。”


    遂親自寫下書信,放迴十名俘虜迴報公孫瓚,笑其乃無能之輩。


    公孫瓚正領大軍屯駐鄒平,忽然敗軍逃迴,稟報前軍大敗,鄒丹被擒,公孫瓚大怒,就要出兵報仇,卻被關靖勸阻。


    正懊惱之時,俘虜迴城,帶迴關羽書信,公孫瓚看罷,氣得臉色漲紅,青筋直冒,將書信恨恨擲於地上。


    拍案大喝道:“關羽小兒,笑某帳下無人,安知我白馬義從乎?”


    關靖撿起書信看罷,言道:“將軍息怒,此乃關羽激將之法,如今鄒將軍被擒,當先以救人為上。”


    公孫瓚怒極反笑,咬牙道:“哈哈哈,鄒丹技不如人,敗於陣前,折損我許多人馬,若是知羞知恥,當自殺謝罪,焉有顏麵等我以金贖人?”


    關靖大驚,忙上前勸道:“如今劉和出兵,必有意青州,將軍正是用人之際,若不救人,隻恐……”、


    “哼,此事不必多言!劉和這一套,在我這裏不管用,”公孫瓚抬手打斷了關靖,冷笑道:“鄒丹臨行時立下軍令,就算贖迴來,按律當斬,豈非白費周折?”


    關靖愕然,看著公孫瓚暗自歎息,言道:“如今兵敗兩陣,士氣不振,還請將軍嚴守各地,操練人馬,等聯合曹孟德,才好再興兵北上。”


    公孫瓚冷笑道:“某為弟報仇,安有借外人之手之理?若按兵不動,豈不正叫關羽笑話?如今士氣不振,正需一場大勝鼓舞人心,待某殺退關羽,再與劉和一較高下。”


    遂不聽關靖之言,即日領兵北上,五萬兵馬浩浩蕩蕩,直奔商河而來。


    公孫瓚來到商河,見關羽也早已領兵出營,在河岸邊立下三寨,互為照應,但此時正值天氣炎熱之時,商河淺窄,並不能為屏障,暗笑關羽不過如此。


    此時關羽正在中寨坐鎮,聽聞公孫瓚兵到,與眾將出營觀看,隻見青州兵陣勢整齊,旗幟鮮明,刀槍森嚴,比之袁譚的兵馬強盛許多。


    陳宮撫須歎道:“公孫瓚威震邊塞,觀其人馬,果然雄壯。”


    關羽在赤兔馬上冷眼相看,撫須淡淡說道:“以某觀之,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


    再看對麵門旗之下一員白袍大將,金盔銀鎧,手執狼牙槊,立馬陣前,顯得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周倉指著那人嗡聲道:“又一個白袍白馬的,想必就是公孫瓚。”


    關羽冷然一笑:“舍卻君侯與子龍,吾觀白袍將領,皆如墳頭白幡,未戰已死矣!”


    正觀察之際,公孫瓚催馬來到岸邊,指著關羽大罵道:“紅臉賊,你扣押印綬,驅逐朝廷命官,罪同謀反,又害我兄弟,此仇不共戴天,速來受死。”


    關羽神色一冷,命周倉出戰,周倉領命,催馬來至橋上。


    公孫瓚提大槊直殺過來,二人在橋上廝殺,對戰十餘合,周倉抵擋不住,向後敗走。


    關羽大怒,催馬殺出,赤兔馬宛如一道火光,直撲向公孫瓚。


    公孫瓚怡然不懼,狼牙槊當頭便砸了下去,隻聽咣的一聲巨響,二人身形搖晃,兩馬人立而起,在橋上並足而立。


    關羽橫刀斬來,公孫瓚以槊架住,竟將其大刀震開,不由膽氣大增,舞動大槊連連進攻,逼得關羽不斷後退。


    兩人交戰三十餘合,關羽似乎抵擋不住,撥馬便走,公孫瓚仰天大笑,將手一招,大喝道:“白馬不出,更待何時?”


    岸邊早就蓄勢待發的白馬義從悍然發動,隻見近百匹白馬同時奮蹄而起,竟是趟入水中,從商河縱越而過。


    水花飛濺,竟在陽光下出現了一道彩虹,白馬義從仿佛天兵從拱門而出,直衝向敵軍大寨。


    “神呐——”


    “天助我等!”


    後麵的青州兵見狀,不由士氣大增,高聲歡唿著也隨後而動,白馬義從的衝鋒,就是他們進攻的信號,這也是公孫瓚早已傳達的將令。


    霎時間數萬人馬同時出動,隻見漫山遍野都是旌旗人影,遮天蔽日衝過商河,河水竟被士兵淌得斷流。


    公孫瓚在橋上看到彩虹,也是一愣,旋即狂喜不已。


    如此祥瑞之兆,豈非預示著他此番出兵,將會氣勢如虹?


    此時青州兵已經殺到關羽寨前,公孫瓚也怒吼一聲,從橋上飛馬而下,直衝向大寨。


    幽州兵本就數量少,氣勢上又被公孫瓚人馬壓製,青州兵來勢兇猛,關羽抵擋不住,全軍大敗,棄了營寨而走。


    公孫瓚衝進寨中,招唿白馬義從,尾隨追殺,直到四五裏外,見前方還有一座營寨,一名黑臉大漢正在營門口接應敗軍,這才退兵迴營。


    此時營中的士兵都在爭搶軍器物資,一片喧鬧,公孫瓚並不阻止,他在邊塞與胡人交戰,都是如此對待胡人,到了中原習性難改,搶掠百姓也時常有之。


    關靖等人都曾勸過,但公孫瓚卻不以為意,將士們浴血廝殺,若不讓他們搶奪戰利品,如何鼓舞士氣?


    不過最讓公孫瓚高興的,還是所有士兵在爭相討論那一道彩虹,如此異象就連天子出行都不曾有過,豈非預示著他將成為平定亂世之人?


    此時三軍士氣大增,已經無需他再多言了,看著隨後趕來的關靖,公孫瓚策馬來到橋頭之上,朗聲大笑道:“此戰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挽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