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迴到府衙複命,見劉和正在宴會賓客,正準備離去,卻被劉和見到一同邀請入席。
進屋之後才發現,賓客隻有一人,正是荀彧荀文若,上前見禮道:“多年不見,文若還是如此儒雅俊逸,愧煞吾等。”
荀彧笑道:“子遠兄此番立下大功,可喜可賀。”
許攸撫須道:“在下如今棄政從商,隻要不被文若見笑便足矣,何敢居功?”
荀彧搖頭道:“以商為政,非大智之人不能為也,待將來漢室再興,子遠之功,不下於當年陶朱公也!”
“哦?”許攸眉毛一挑,竟被荀彧一句話說得怦然心動,頓了一下大笑道:“隻是在下所為,卻正好與陶朱公背道而馳,豈敢與古人相比?”
當年範蠡是先助勾踐再去從商,如今許攸是從商在暗中幫助劉和,情形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思索之間,郭嘉在一旁笑道:“子遠兄此次見韓馥,不知收了多少錢財?”
許攸在劉和的示意下入座,撫須淡淡道:“倒也不算多,區區兩百……兩百五十萬錢而已!”
他原本想隻說兩百萬,剩餘的一百萬自己私吞,但荀彧剛才一番話,卻讓許攸改變了主意。
此時他的心思更為開闊了一些,要想流芳百世,隻斂財謀利是不行的,還要幫助劉和建功立業,這才是正事。
“兩百五十萬?”郭嘉嘴巴微張,震驚道:“這還不多?”
許攸看到郭嘉的震驚和其餘人臉上的訝然,得意一笑,搖頭道:“比之諸位攻城略地,何足掛齒?”
劉和抬手示意大家不必爭執,笑道:“兵法雲:人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糧草也是極為緊要的,許先生為我籌措錢糧,統籌後方,一樣功不可沒。”
等人都紛紛點頭,各自舉杯敬酒,這場酒宴是郭嘉將荀彧從家中強行拉來臨時準備的,倒也沒有什麽外人,席間輕鬆許多。
郭嘉推了推身邊的荀彧,笑道:“文若呐,我就說君侯善於用人,子遠兄雖有些愛財的小毛病,但做此事卻能如魚得水,如何?”
荀彧微微點頭,向許攸敬酒:“錢財乃國之命脈,子遠兄若能以陶朱公、桑弘羊等為楷模,何愁功名不就?”
“多謝文若提醒。”許攸心中一動,舉杯應承的同時,偷偷看向劉和。
這郭嘉和荀彧一唱一和,是真的誇自己,還是有意暗示,提醒自己不要太貪財?
隻是劉和在那裏低頭夾菜,看不出他臉上的神色,一時間還真不好判斷了。
仰頭將酒飲下,許攸問道:“不知這錢財與誰交接?”
劉和笑道:“先交迴府庫,印刷廠我已打算在鄴城開設,還要等平定魏郡之後再安排。”
“遵命!”許攸點頭答應,卻又眉頭微蹙,原先說在钜鹿,怎得又換到鄴城去了?
疑惑之間,卻聽荀彧說道:“將軍將冀州治所遷至鄴城,北可安定河北,西可威懾並州,隻等中原有變,便可渡河南下,一舉掃平狼煙。”
劉和點頭道:“文若之言,甚合吾意,如今河北將平,人心安定,將魏郡設為軍事重地,正好可以輻射中原。”
許攸這才明白,原來他們是在商議河北大事,如此看來,將來河北的重心難移,印刷廠設在鄴城也就不足為奇了。
想到此處,許攸問道:“如今魏郡被袁紹占領,又被黑山賊攻打,要取此地,恐怕不易。”
劉和笑道:“如今冀州僅有魏郡未平,我正要先生去一趟鄴城,你可敢去?”
許攸問道:“敢莫是要見袁本初?”
劉和點頭道:“正是。”
許攸撫須笑道:“在下與本初乃是故交,來往甚密,君侯若有差遣,定當前往。”
劉和點頭笑道:“此事容後再議,今日為文若接風,吾等不醉不歸。”
郭嘉大笑道:“文若早就饞這宮廷玉液酒了,今日一定要喝個夠。”
荀彧隻喝了三杯,白皙的臉上已經泛紅,隻是眼神一直十分清澈,舉杯笑道:“自與奉孝一別,便從未醉過,今日一醉方休。”
劉和搖頭失笑,荀彧的酒量原本就不如郭嘉,喝這種酒,他更不是郭嘉的對手,畢竟郭嘉已經練了半年多了,酒量見長速度驚人。
許攸在一旁作陪,還未過三巡,荀彧已經醉眼迷離,趴在桌上不省人事了。
郭嘉指著荀彧大笑道:“都說荀文若潔身自好,儀容有度,堪比大賢君子,喝了這杯中之物,也一樣醜態畢露,哈哈哈……”
劉和拍了他一巴掌,笑罵道:“奉孝怎能如此戲嘲文若?”
郭嘉嘿嘿一笑,卻毫不在乎,他和荀彧雖然性格完全不同,卻是知己相交,荀彧早已習慣他的放浪形骸,都是一笑置之,從不介意。
劉和趕緊命人將荀彧扶到後堂去休息,這次說服韓馥讓出冀州,荀彧的作用至關重要,如今他有意為自己謀劃,以後大後方可就穩固了。
雖說冀州之事圓滿解決,但劉和心中還有一點遺憾,就是另一個頂級謀士荀攸,竟跟著董卓遷都長安,不在荀氏一族的遷徙之列。
就在半月前,荀彧得到長安書信,荀攸與議郎鄭泰、長史何顒等因密謀刺殺董卓,不料事未成就被人告發,如今都被關入大獄之中,生死不明。
不過劉和倒也不太擔心,看來謀劃刺殺董卓的人大有人在,按照時間來算,王允也已經在籌劃連環計,如果事情順利,董卓最多活不過兩月。
他已經命人在長安打探消息,一旦有動靜,立刻來報,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平定河北,穩固後方,等關中大亂,如果能接到天子,曹操、孫堅這些人其實也都不足為懼。
郭嘉走後,劉和將僅剩的一壇宮廷玉液酒交給許攸,言道:“此酒你要獻給淳於瓊,就說我仰慕其名已久,是不願與他為敵,一壇酒聊表敬意。”
許攸疑惑道:“淳於瓊雖曾拜西園八尉,實則是用錢疏通張讓所得,君侯何獨重視此人?”
劉和笑道:“此人將來必有大用,先生隻管誇讚其能便是。”
許攸以為劉和要用離間之計,應承下來,又問道:“不知君侯派我去見袁紹,所為何事?”
“當然是要賬!”劉和輕笑道:“袁紹將一家大小留在南皮不聞不問,一百多人吃喝用度,可開銷我可承擔不起。”
許攸眼睛一亮,抱拳道:“此事交給我了。”
進屋之後才發現,賓客隻有一人,正是荀彧荀文若,上前見禮道:“多年不見,文若還是如此儒雅俊逸,愧煞吾等。”
荀彧笑道:“子遠兄此番立下大功,可喜可賀。”
許攸撫須道:“在下如今棄政從商,隻要不被文若見笑便足矣,何敢居功?”
荀彧搖頭道:“以商為政,非大智之人不能為也,待將來漢室再興,子遠之功,不下於當年陶朱公也!”
“哦?”許攸眉毛一挑,竟被荀彧一句話說得怦然心動,頓了一下大笑道:“隻是在下所為,卻正好與陶朱公背道而馳,豈敢與古人相比?”
當年範蠡是先助勾踐再去從商,如今許攸是從商在暗中幫助劉和,情形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思索之間,郭嘉在一旁笑道:“子遠兄此次見韓馥,不知收了多少錢財?”
許攸在劉和的示意下入座,撫須淡淡道:“倒也不算多,區區兩百……兩百五十萬錢而已!”
他原本想隻說兩百萬,剩餘的一百萬自己私吞,但荀彧剛才一番話,卻讓許攸改變了主意。
此時他的心思更為開闊了一些,要想流芳百世,隻斂財謀利是不行的,還要幫助劉和建功立業,這才是正事。
“兩百五十萬?”郭嘉嘴巴微張,震驚道:“這還不多?”
許攸看到郭嘉的震驚和其餘人臉上的訝然,得意一笑,搖頭道:“比之諸位攻城略地,何足掛齒?”
劉和抬手示意大家不必爭執,笑道:“兵法雲:人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糧草也是極為緊要的,許先生為我籌措錢糧,統籌後方,一樣功不可沒。”
等人都紛紛點頭,各自舉杯敬酒,這場酒宴是郭嘉將荀彧從家中強行拉來臨時準備的,倒也沒有什麽外人,席間輕鬆許多。
郭嘉推了推身邊的荀彧,笑道:“文若呐,我就說君侯善於用人,子遠兄雖有些愛財的小毛病,但做此事卻能如魚得水,如何?”
荀彧微微點頭,向許攸敬酒:“錢財乃國之命脈,子遠兄若能以陶朱公、桑弘羊等為楷模,何愁功名不就?”
“多謝文若提醒。”許攸心中一動,舉杯應承的同時,偷偷看向劉和。
這郭嘉和荀彧一唱一和,是真的誇自己,還是有意暗示,提醒自己不要太貪財?
隻是劉和在那裏低頭夾菜,看不出他臉上的神色,一時間還真不好判斷了。
仰頭將酒飲下,許攸問道:“不知這錢財與誰交接?”
劉和笑道:“先交迴府庫,印刷廠我已打算在鄴城開設,還要等平定魏郡之後再安排。”
“遵命!”許攸點頭答應,卻又眉頭微蹙,原先說在钜鹿,怎得又換到鄴城去了?
疑惑之間,卻聽荀彧說道:“將軍將冀州治所遷至鄴城,北可安定河北,西可威懾並州,隻等中原有變,便可渡河南下,一舉掃平狼煙。”
劉和點頭道:“文若之言,甚合吾意,如今河北將平,人心安定,將魏郡設為軍事重地,正好可以輻射中原。”
許攸這才明白,原來他們是在商議河北大事,如此看來,將來河北的重心難移,印刷廠設在鄴城也就不足為奇了。
想到此處,許攸問道:“如今魏郡被袁紹占領,又被黑山賊攻打,要取此地,恐怕不易。”
劉和笑道:“如今冀州僅有魏郡未平,我正要先生去一趟鄴城,你可敢去?”
許攸問道:“敢莫是要見袁本初?”
劉和點頭道:“正是。”
許攸撫須笑道:“在下與本初乃是故交,來往甚密,君侯若有差遣,定當前往。”
劉和點頭笑道:“此事容後再議,今日為文若接風,吾等不醉不歸。”
郭嘉大笑道:“文若早就饞這宮廷玉液酒了,今日一定要喝個夠。”
荀彧隻喝了三杯,白皙的臉上已經泛紅,隻是眼神一直十分清澈,舉杯笑道:“自與奉孝一別,便從未醉過,今日一醉方休。”
劉和搖頭失笑,荀彧的酒量原本就不如郭嘉,喝這種酒,他更不是郭嘉的對手,畢竟郭嘉已經練了半年多了,酒量見長速度驚人。
許攸在一旁作陪,還未過三巡,荀彧已經醉眼迷離,趴在桌上不省人事了。
郭嘉指著荀彧大笑道:“都說荀文若潔身自好,儀容有度,堪比大賢君子,喝了這杯中之物,也一樣醜態畢露,哈哈哈……”
劉和拍了他一巴掌,笑罵道:“奉孝怎能如此戲嘲文若?”
郭嘉嘿嘿一笑,卻毫不在乎,他和荀彧雖然性格完全不同,卻是知己相交,荀彧早已習慣他的放浪形骸,都是一笑置之,從不介意。
劉和趕緊命人將荀彧扶到後堂去休息,這次說服韓馥讓出冀州,荀彧的作用至關重要,如今他有意為自己謀劃,以後大後方可就穩固了。
雖說冀州之事圓滿解決,但劉和心中還有一點遺憾,就是另一個頂級謀士荀攸,竟跟著董卓遷都長安,不在荀氏一族的遷徙之列。
就在半月前,荀彧得到長安書信,荀攸與議郎鄭泰、長史何顒等因密謀刺殺董卓,不料事未成就被人告發,如今都被關入大獄之中,生死不明。
不過劉和倒也不太擔心,看來謀劃刺殺董卓的人大有人在,按照時間來算,王允也已經在籌劃連環計,如果事情順利,董卓最多活不過兩月。
他已經命人在長安打探消息,一旦有動靜,立刻來報,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平定河北,穩固後方,等關中大亂,如果能接到天子,曹操、孫堅這些人其實也都不足為懼。
郭嘉走後,劉和將僅剩的一壇宮廷玉液酒交給許攸,言道:“此酒你要獻給淳於瓊,就說我仰慕其名已久,是不願與他為敵,一壇酒聊表敬意。”
許攸疑惑道:“淳於瓊雖曾拜西園八尉,實則是用錢疏通張讓所得,君侯何獨重視此人?”
劉和笑道:“此人將來必有大用,先生隻管誇讚其能便是。”
許攸以為劉和要用離間之計,應承下來,又問道:“不知君侯派我去見袁紹,所為何事?”
“當然是要賬!”劉和輕笑道:“袁紹將一家大小留在南皮不聞不問,一百多人吃喝用度,可開銷我可承擔不起。”
許攸眼睛一亮,抱拳道:“此事交給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