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奐驚魂未定,跑出十餘丈才迴過頭來,見來人攔住敵將,驚叫道:“高將軍,你來得正好!”


    太史慈穩住坐騎,打量著來人,隻見此人身形高大,手握大刀,一臉胡須顯得威猛雄壯,沉聲喝道:“來者何人?”


    “河北高覽是也!”那人也在審視太史慈,雙目微凜:“來將通名!”


    剛才他飛馬殺到,力道何止數百斤,本以為能將此人一刀掃落馬下,不想對方竟然擋住了他這誌在必得的一招,反震得自己虎口隱隱發麻。


    “東萊太史慈,看槍!”


    太史慈被激起鬥誌,大喝一聲殺向高覽,二馬相交,戰在一處,一時間難分勝負。


    原來高覽得到韓馥將令之後,領兵兼程馳援下曲陽,今早剛剛趕到,還未進城便聽得北城廝殺,趕忙引兵前來,正好救了程奐。


    此時高覽敵住太史慈,二人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高順已經奪了營寨,引兵前來接應。


    高覽見前方喊聲起處,人馬精壯,不敢久留城外,逼退太史慈之後,讓人馬穩住陣腳,徐徐退入城中。


    都督從事趙浮早已進城,弓箭手把守城頭,將人馬迎接進城,眾人來至府衙議事,程奐自覺沒臉見人,以療傷為由退至後衙去了。


    曲陽縣令等將城中之事向西稟告,高覽聽罷麵沉似水,歎道:“隻以為劉和麾下關張等去了他處,吾等足以抵擋,不想又收了太史慈此等猛將,何獨劉和能得人也?”


    趙浮言道:“為今之計,當先死守城池,整頓兵馬,請韓將軍再發援軍,否則這下曲陽恐難守住。”


    高覽點頭道:“先多備守城之物,我馬上派人向癭陶報信。”


    傍晚時分,劉和領大軍趕到,在城北紮營,太史慈和高順鎮守程奐所在大營,兩座營寨形成掎角之勢、


    翌日太史慈、高順、於禁先後交戰,高覽隻是死守不出,叫全城準備器械,隨時防備劉和攻城。


    天黑之後,眾將齊聚中軍大帳,眾將請求明日強攻,下曲陽城池並不算高大,三麵攻打,一早上應該能夠拿下。


    劉和卻歎道:“昔日來下曲陽,是為討賊平叛,如今又來下曲陽,不想卻與官兵為敵,非到萬不得已,不必強行作戰。”


    郭嘉見劉和不忍將士折損,笑道:“君侯既不想強攻下曲陽,又何必駐軍於此?”


    劉和一怔:“韓馥派高覽領精兵鎮守此地,不在此駐軍,還能去哪裏?”


    郭嘉笑道:“此次出兵,意在韓馥,君侯何不留一支人馬牽製高覽,大軍繞道南下,直取癭陶?”


    劉和蹙眉道:“這……可行嗎?若高覽斷吾之後,豈不危險?”


    郭嘉搖頭笑道:“君侯多慮了,向者用兵,取城是為防斷後,以致錢糧無法供給!然下曲陽兵力不足,高覽一心死守,隻需一軍在此牽製,待徐榮這一路拿下河間,下曲陽便如海中孤島,高覽此舉,其實是作繭自縛罷了!”


    “妙啊!”劉和聞言恍然大悟,拍手笑道:“此舉與圍魏救趙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郭嘉果然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主,現在冀州沒有大將領兵,隻有高覽一人,而河間還有一路人馬南下,河北平原一馬平川,根本不用擔心被斷後路,也就不必要在下曲陽糾纏了。


    眾人都紛紛點頭,各自迴營整備,劉和與郭嘉、劉曄繼續商議軍情。


    翌日劉和營中按兵不動,隻將太史慈大營移到城西下寨。


    高覽在城中防備兩日,見劉和隻是屯兵,卻不來戰,正自疑惑,忽然細作來報,劉和已經領兵到了趙縣。


    高覽大驚道:“劉和竟不顧後路而去常山,好大的膽子。”


    趙浮蹙眉道:“趙縣既連接常山,又威脅癭陶,劉和此舉雖看上去孤軍深入,實則牽製兩郡,若常山無人領兵壓製,癭陶危矣!”


    高覽焦急道:“若如此,守下曲陽便無用處,待我擊退城外之兵,馳援癭陶。”


    當下留趙浮守城,高覽引軍出城,正準備與太史慈一決勝負,卻見其營外左首有一大片蘆葦蕩。


    此時剛剛立春不久,葦杆幹枯雜亂,有水鳥驚飛而起,蘆葦叢被風吹動,嘩啦啦作響。


    高覽驚疑不定,恐有伏兵在其中,不敢攻打營寨,領兵而迴。


    趙浮剛剛迴到府衙,便見高覽轉迴,問道:“將軍何故去而複返?”


    高覽歎道:“太史慈將營寨安劄在一處蘆葦叢之後,某恐其中有伏兵,若貿然進兵,伏兵殺出,首尾難顧。”


    “劉和多詭計,不可不防……”趙浮微微點頭,沉吟片刻言道:“如今剛剛立春,蘆葦幹枯,將軍不如用火攻,可破伏兵。”


    高覽大喜道:“真乃妙計也,明日我必擒太史慈。”


    遂傳令兵卒準備點火之物,每人攜帶一束柴草,浸泡火油,連同火箭等等,次日明早又來攻營。


    次日高覽又引精兵出城,果然隱約看到蘆葦叢中有旗角隱現,人影晃動,心中暗喜,立刻催兵大進,將蘆葦叢四麵包圍。


    士兵早有準備,點燃柴草,先以火箭亂射,隨後將火把全部拋入蘆葦之中,轉眼之間,便見整個蘆葦叢燃起大火,黑煙滾滾。


    高覽正自竊喜,卻見裏麵竟無一人殺出,也不見慘叫之聲,隻有無數鳥雀飛起,疑惑道:“怎得無人出來?”


    正自疑惑之時,忽聽得前方營中鼓聲大震,人聲呐喊,急忙列陣備戰,不料前方無人,卻從背後殺出一彪軍馬。


    高覽大驚,急忙掉轉馬頭,見正是太史慈殺來,後部已被衝得陣型大亂,怒吼一聲上前迎敵。


    太史慈縱馬趕來,又與高覽戰在一處,而在此時從寨中又有幽州兵殺到,高覽見背腹受敵,知道抵敵不過,獨自落荒而走。


    太史慈隨後緊追不舍,還未到城下,忽見前方田地裏旌旗飄展,煙塵滾滾,竟有伏兵阻攔去路,高覽不敢迴城,帶著數百殘兵南下逃迴癭陶去了。


    幽州兵隨後掩殺,大叫“投降不殺”,一路上守軍奔逃無路,紛紛跪地請降,太史慈一馬來至下曲陽城下,大叫開城。


    程奐正在城中養傷,不見高覽迴轉,太史慈引兵殺到,知道必定中計,急忙上城來看,剛在城樓下正要答話,卻被太史慈一箭射死,守軍頓時大亂。


    此時有敗卒從東門迴城,迴報趙浮,趙浮大吃一驚,歎道:“大軍盡被高將軍調走,空城難守,速速撤退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挽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