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之內,一眾文武都在焦急等待,看得出他們目光熱切,都在為這即將到來的一戰充滿期待。


    一旦冀州拿下,劉和將基本平定河北之地,占據半壁江山,地廣糧足,兵精將勇,中興漢室指日可待。


    劉和走進府衙,看著田豐、程昱、陳宮、郭嘉等謀士,還有關張、趙雲、太史慈等武將,不禁意氣奮發。


    這可都是三國時期的頂級精英,當初這些人在各自勢力大放異彩,卻也因為種種原因留下了遺憾,讓後人扼腕歎息。


    如今被劉和搜羅,他將為眾人提供更好的平台,讓他們各盡所長,取得更高的成就,完成更大的偉業。


    程昱負責情報整理,當先起身言道:“將軍,今早細作來報,黑山軍忽然出兵攻打魏郡,韓馥派兵兩萬征討,袁紹也在河內調兵,很可能要趁機進入魏郡。”


    劉和點頭道:“袁本初不迴渤海當他的太守,一直虎視眈眈,終於還是被他等到機會了。”


    田豐言道:“韓馥怯懦,此次引狼入室,定會鳩占鵲巢,將軍宜盡早發兵,不必再遲疑了。”


    劉和笑道:“光是於夫羅那幾封書信,就足以讓袁紹和韓馥在冀州寸步難行,此次取冀州,我們籌備三月,就是為了這雷霆一擊,不可再讓百姓遭受戰火紛擾。”


    陳宮撫須道:“將軍所言甚是,冀州錢糧廣盛,數年發展,已然民殷國富,光武因之以中興漢室,此乃天賜將軍之地。”


    張飛不耐煩道:“不必說這些大話,君侯隻管下令,我這一路人馬,保證人到城破,絕不給那袁紹絲毫機會。”


    太史慈和徐晃等人也都摩拳擦掌,他們才加入軍中不久,立功心切,冀州這麽大一塊地盤,正好可以大展拳腳。


    程昱點頭笑道:“如今冀州自官員到百姓,無不厭恨韓馥,思盼明君,將軍乃光武之後,恩義早布於河北,此次出兵,吾料各郡定會望風而降。”


    關羽也撫須冷笑道:“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豈有不戰之理?”


    劉和指著桌上的冀州地圖,上麵其實早已計劃好了出兵路線,對眾人言道:“此番我打算三路出兵,一舉拿下冀州之地,還需兩路大將,誰敢領命?”


    眾將還在思索,張飛便第一個站出來,在眾人吃驚的目光之中,卻伸手指向關羽,大聲道:“我二哥文韜武略,足以勝任。”


    關羽虎目微開,頓了一下終於起身,抱拳道:“雲長願領一軍!”


    “壯哉!”劉和滿意點頭,言道:“雲長這一路去取渤海,此處還有一些袁紹親信,料想不會輕易而降,雲長虎威正好震懾。”


    “遵命!”關羽眼中寒光一閃,領命退下。


    張合忙問道:“末將料想中山必有一路人馬,另一路兵莫非是取河間?”


    “儁乂所言甚是!”劉和微微點頭,現在的張合比曆史上進步了不少,看來盧植他們的教導頗見成效,言道:“中山與钜鹿、常山相鄰,可直逼癭陶,這一路由我親自掛帥,尚有河間一路……”


    張合忙道:“末將願往!”


    張合乃是河間郡鄚縣人,曾做都尉帶兵抵抗黃巾軍,對這一帶再熟悉不過。


    “君侯,我也可取河間!”正在此時,顏良也站出來,抱拳道:“末將雖是安平人,卻在河間習武長大,頗有些人脈,可事半功倍。”


    張合不滿道:“顏將軍,你隨君侯取了钜鹿,再領軍取安平,豈不更好?”


    顏良一瞪眼:“我取了河間,再取安平,也是一樣!”


    “好了,二位不必爭執!”劉和看他們爭吵起來,笑道:“河間這一路兵馬,就由徐榮統帥,你二人為副將,如何?”


    顏良、張合二人相視一眼,抱拳道:“遵命!”


    徐榮自涿郡到範陽,一直主要在軍中負責練兵,劉和手下一半以上的兵馬都是出自他手,而且徐榮為人持重沉穩,在眾將中威望較高,他二人自無異議。


    徐榮不與眾將爭功,但劉和既然點將,也出列抱拳道:“徐榮領命!”


    劉和環顧眾將,言道:“出兵打仗,料敵方能致勝,諸位萬不可隻憑勇武,置三軍性命於不顧。”


    眾將點頭,劉和又道:“今後出戰,每軍當派軍師參讚軍事,凡事當需商議而行,若有爭執,以軍師之計為先,不到非常之際,不可違令。”


    眾將抱拳道:“遵命!”


    劉和這才擺擺手,對程昱幾人笑道:“這兩路人馬,諸位誰願為軍師前往?”


    陳宮馬上抱拳道:“吾與雲長意氣相投,軍略之上,頗多共鳴之處,願往渤海助之!”


    關羽點頭笑道:“有公台為謀,某取渤海無憂矣!”


    田豐也出列言道:“河間、安平一帶我最熟悉,不忍再叫鄉親受戰亂之苦,我願往河間這一路,以攻心勸說為上,盡量減少刀兵之禍。”


    徐榮抱拳道:“先生熟悉地理民情,郡縣官吏皆知先生大名,有先生相助,定能兵不血刃取下此地。”


    顏良、張合也都欣然而笑,他們都出身在這裏,自然不想與鄉親們兵戎相見,最好能夠順利歸降,皆大歡喜。


    主將、軍師定下之後,劉和正式傳下將令,兵分三路直取冀州:


    東路以關羽為大將,陳宮為軍師,張飛、趙雲、張遼、徐晃為副將,這一路取得渤海之後,還要防備青州的公孫瓚兵馬!


    中路以徐榮為大將,田豐為軍師,顏良、張合、華雄、韓當為副將,主要以攻心為上,勸降各郡縣官員,盡量減少殺戮。


    劉和自領大軍前往中山,以程昱、郭嘉、劉曄為參軍,太史慈、於禁、高順、麹義為將,自下曲陽直逼癭陶,若能壓製韓馥歸順,則可事半功倍。


    後方由顧雍、賈逵調度統籌,朱靈督運糧草,三軍嚴申軍令,不得擾民,最好能在春耕之前拿下冀州北部區域。


    軍令傳下,劉和又到燕京學宮來找蔡邕,請他親自撰寫一道檄文,痛斥韓馥勾結賊人,殘害冀州百姓,以顯出正義之師。


    蔡邕本就痛恨韓馥算計蔡琰,如今劉和又是女婿,雖然他並不讚成征伐,但這次卻毫不猶豫,欣然動筆,痛罵韓馥的同時,盛讚劉和順天意、應人心興兵討逆。


    檄文一氣嗬成,卻要求劉和必須賦詩一首,以示決心。


    出征之作,卻有點為難劉和了,他背的那些唐宋詩詞都是以寫景詠物為主,慷慨陳詞的不多,在書房憋了一個多時辰,才湊出了一首詩。


    黑雲欲摧城,甲光向日開,


    角聲春風裏,旌旗臨京畿。


    棄身鋒刃端,報君黃金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蔡邕看罷讚口不絕,尤其最後兩句更顯男兒報國雄心,喜滋滋地拿著向鄭玄等人炫耀去了。


    這可是曹子建的大作,雖然他還沒有出生,劉和也覺心虛,拿著文稿趕緊離開了學宮。


    到了府衙,將檄文交給程昱,命人印刷數千封,由細作連夜分發到冀州各郡縣,廣泛傳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挽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