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便到春節,整個範陽城一片喜氣洋洋,街頭上摩肩接踵,車水馬龍。


    雖說漢代的春節還沒有煙花爆竹,對聯門楣,但家家戶戶都貼起了門神,有些沒有紙張的,也用紅墨在門上重新塗刷,以示喜慶。


    自去年遷徙了青州逃難的二十多萬百姓,經過一年安置整頓,範陽的發展已經超過涿郡。


    雖說剛剛遷徙來,但百姓對於過年還是盡量置辦得熱鬧一些,哪怕身上沒有一個銅子,每日也要上街去逛一圈,感受過年的氛圍。


    這一點和後世的情況截然相反,到了文明時代,一到過年,反而熱鬧的城市變得空無一人,空蕩的大街上寒風淒淒,店門緊閉。


    在那個連左鄰右舍都不認識的時代,年味早已失去了意義,人情世故都被鋼筋水泥阻隔,與風雲變幻的城市變遷一樣轉瞬即逝。


    看著大街小巷擁擠的人群,到處都是吆喝聲,劉和不禁搖頭感歎,這樣熱鬧的場景,隻存在於他兒時的記憶之中。


    如今範陽城內的米行、屠行、油行、炭行、磨行、絲帛行等都十分齊全,甚至還有兩家較大的騾馬市,東城外的屠宰行也生意火爆,再也不是往昔物資缺乏的貧寒之地。


    韓龍買了兩個驢肉火燒,二人就在街邊的小攤上坐下,喝一碗北方特有的酸菜疙瘩湯,渾身暖洋洋,別提多舒服了。


    劉和滿足地長出一口氣,問道:“冀州的消息都散布出去了嗎?”


    韓龍言道:“尾敦已傳令飛燕堂的人集體出動,在冀州各地散播流言,同時前來範陽的幾個商隊和幾家豪族,也安排在茶肆之間宣傳,整個範陽已然傳開了。”


    劉和笑道:“很好,我倒要看看,袁紹勾結黑山軍作惡,縱容匈奴人劫掠,他還如何能進入冀州。”


    飛燕堂就是尾敦在五年前組建的情報組織,大多都是以劉和招納的流民中選拔培養,已經初見成效,他們以各種身份潛伏到各地查探情報,目前以冀州最多。


    韓龍低頭喝著湯,忽然說道:“主公,剛才似乎有人在跟蹤我們。”


    劉和不動聲色,問道:“你確定沒有看錯?”


    韓龍蹙眉道:“隻是一種感覺,現在卻又消失了。”


    劉和邊吃邊四下張望,笑道:“或許有人認出我來,好奇跟了一段路吧!”


    韓龍蹙眉道:“主公還是小心為妙,年關之際,人多眼雜,範陽的治安可不敢保障。”


    劉和失笑道:“我也不曾和人結仇,跟蹤我有何用?”


    正閑聊之時,田豐帶著兩人從西門走來,劉和將他招唿過來,請他一起喝湯。


    田豐詫異道:“想不到君侯還有如此閑情,竟喜歡這市井之物。”


    劉和笑道:“這才是真正的人間煙火,唯有這煙火氣息,才能讓人完全放鬆下來。”


    田豐搖頭笑道:“你們諸位倒是閑暇了,我和諸位黃金台的官員,至今還忙得四腳朝天。”


    劉和問道:“明天便是大年三十,黃金台還有人盤桓麽?”


    “每日都有人前來應招,但大多都是華而不實,自以為是之徒,”田豐無奈一笑,從隨從手中拿過一張紙,“這是這幾日遴選的名單,正要拿來給君侯過目。”


    劉和展開紙張,隻見上麵寫了兩排十幾個名字,一眼看去,並沒有什麽名人,這幾年河北一帶能叫上名字的名士,基本都被挖光了,劉和倒也沒有失望。


    “這些人都安排到範陽吧,先考察一年,便可派往冀州上任。”


    將紙張疊起來,正準備交給田豐,卻看到背麵還寫著幾個名字,劉和忽然眼睛一亮,問道:“這幾個人作何用處?”


    田豐言道:“這幾人都年紀尚輕,不過二十歲,正準備安排到燕京學宮去!”


    “這兩人就不必了!”劉和指著上麵的兩個名字,“徐邈、孫禮,此二人可安排曹緣之職,曆練一年便可見效。”


    田豐也不知道劉和從哪裏就看出這兩人的本事,見他如此肯定,隻好說道:“明日我讓二人來見君侯。”


    劉和問道:“他們不迴家過年麽?”


    田豐言道:“這徐邈乃是薊城人,頗有才學。數年前黃巾之亂,幸蒙君侯救援及時,才保住一家人性命,此次來範陽,便是受家人囑托前來報恩,料想不會再迴了。”


    劉和點頭道:“既如此,將他分派到鄭渾處,明年整修整個幽州到冀州的漕運和水利,人手不足,可叫他去曆練一番。”


    徐邈在西北時,興修水利、廣開水田,讓他跟著鄭渾學水利,必定事半功倍。


    田豐微微蹙眉,又說道:“這孫禮乃涿郡容城人,剛到弱冠之年,與馬台一同前來,可要一同安置?”


    劉和看著孫禮下麵的一個名字,問道:“馬台和孫禮是同鄉麽?”


    “不錯!”田豐言道:“年初因鄉間被賊人襲擊,孫禮與其母親失散,所幸鄉人馬台與賊人相識,救護其母,孫禮感念其恩,散盡家財贈予馬台報恩,二人自此結為知己,便一同來到範陽。”


    “看來這二人都有勇略!”劉和略加思索,言道:“張合部下還缺副將,容城與河間相鄰,他們也算是同鄉,就安排到張合部下吧!”


    田豐疑惑道:“此二人皆未從軍,如此安排到軍中,恐怕……”


    劉和卻笑道:“可先安排軍中訓練,再慢慢觀察不遲。”


    “也好!”田豐隻能答應。


    一直以來,他對劉和看名單提拔人的舉措十分不解,但每每卻總是物盡其用,這讓田豐疑惑不解,甚至懷疑劉和精通周易,懂得測字相麵之術。


    吃喝完畢,劉和起身大笑道:“哈哈,有此二人,我又能過個好年了。”


    見到這份名單,劉和這段時間因為荀彧被韓馥攔截的鬱悶衝淡了許多。


    孫禮也是三國後期文武雙全的大將,與郭淮同受司馬懿器重,與蜀軍交戰中,多次為曹真獻策,雖不算特別出眾,但做副將卻是綽綽有餘。


    據劉和所知,幽州名士還有田豫和田疇,田疇已被劉虞征辟為從事,但田豫至今還無消息。


    這個三國最長壽的鎮北名將,不知道去了何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挽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