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帶著郭嘉去找劉曄,剛出了大廳,便見有人在演武場打鬥,兩人圍著一位白發老者,刀槍迭起,寒光閃閃,圍觀之人紛紛叫好。


    “怎會兩人欺負一個老人家?”


    劉和微微蹙眉,先到了演武場,典韋就要上前,被劉和攔住,先看看發生何事。


    圍攻的那兩人一個身形高大,黑麵虯髯,手使破風刀,另一人高大消瘦,用一把寶劍,兩人一快一慢,進退之間配合得十分精妙。


    再看那老者,須發灰白,長眉入鬢,留著一撮山羊須,一把劍熟練在他手中如靈蛇一般,招式極快,看來令人眼花繚亂。


    劉和曾隨童淵苦練劍法,就是為了自保,自認為武藝還算不錯,此時見了此人劍法,頓覺山外有山,看得他目瞪口呆。


    韓龍在一旁低聲讚道:“想不到此人劍法如此高明,竟到了如臂使指、隨心所欲的境界。”


    劉和也微微點頭,這人看上去將近花甲之年,但身法十分靈巧,騰挪之間絲毫不見老態,隻論劍法,此人或許還在童淵之上。


    正觀察之時,隻見那老者一身沉喝,忽然劍光暴漲,一串金鐵交鳴聲中,那兩人驚叫後退,瘦長那人手中的劍更是掉在地上,抓著手腕一臉痛苦。


    老者倒提寶劍,抱拳道:“承讓了!”


    持刀大漢氣喘籲籲,抱拳道:“劍俠果然名不虛傳,領教了。”


    “他……他是王越!”韓龍猛地明白,快步進入場中,抱拳道:“敢問閣下可是王大俠?”


    老者轉過頭來,頷首道:“在下王越。”


    “果然是你!”韓龍驚喜道:“兩年前在下到洛陽尋訪前輩,卻毫無音訊,不想竟到了範陽。”


    王越將寶劍還鞘,打量著韓龍,抱拳問道:“你便是劉將軍委派之人嗎?”


    “正是!”韓龍連連點頭,指著人群中的劉和說道:“劉將軍就在這裏。”


    劉和此時也知道了王越的身份,上前笑道:“前輩之名,家師曾多次提及,今日有幸相見,果真是老當益壯。”


    “承蒙將軍掛懷!”王越也早已打聽過劉和的身份,抱拳歎道:“歲月不饒人,早已不複當年之勇矣!”


    劉和笑道:“前輩當年匹馬入賀蘭山,隻身取羌族首領首級而歸,無人敢當其鋒,何其壯哉?”


    “往事不提也罷!”王越擺擺手,歎道:“老朽先前正好有事去了一趟南越,五月迴到洛陽,聽道上有人說將軍派人尋覓,正好中原盛傳黃金台之事,便北上來此觀摩,有幸見此盛舉,將軍方為少年英雄也!”


    正說話之時,郭嘉也帶著一個文士走過來,眉宇之間透著一股英氣,唇上留一撇髭須,麵帶風塵之色,身後跟著的正是剛剛被王越打敗的那兩人。


    那人當先行禮道:“劉曄見過君侯。”


    劉和笑道:“兄長自淮南千裏奔赴而來,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劉曄抱拳道:“罪不在君侯,是我不曾先來拜見,慚愧!”


    郭嘉失笑道:“你二人都是自家兄弟,就不必如此客套了吧?”


    劉曄微微頷首,又向王越抱拳道:“二位隨從不知天高地厚,挑釁先生,還望先生莫怪。”


    “不過是切磋而已!”王越撫須笑道:“綠林中人,向來如此,這二位也是好手,承讓了。”


    劉和大笑道:“正所謂不打不相識,今日會麵,便是有緣,我們到後堂再談。”


    眾人紛紛點頭,一起往後堂而去,劉和讓韓龍找人重新擺宴,為劉曄和王越二人接風洗塵。


    路上劉曄介紹那兩人,原來他們也是揚州的豪傑,用刀的名叫張多,使劍者為許幹。


    這二人與鄭寶曾稱雄淮南,擁兵自重,為患一方,劉曄用計斬殺鄭寶,匹馬到鄭寶營門前,當眾陳說禍福利弊,張多、許幹二人被其感動,率眾迎納劉曄。


    眾人本想推舉劉曄為新首領,但劉曄以自己是皇室宗族,不想落草為寇,正好得到郭嘉的書信,便遣散賊人,選五百精銳一同北上範陽。


    黃金台的事情早在五月份就已經在《燕京雜誌》上宣傳造勢,劉曄一直沒有透露身份來見劉和,就是想見識一下這黃金台到底如何,沒想到不僅場麵宏大,而且還別出心裁,對劉和更是另眼相看。


    剛才的比武,正是因為王越看到那句“是金子總會發光”一句時慨然長歎,被張多恥笑老邁無能,才有了一番較量。


    眾人來到後堂,把酒言歡,劉和笑道:“黃金台是為招羅天下英雄,遊俠豪傑也為其中之一,我正愁這綠林中人不好管製,王大俠來此,正好解吾心中之患。”


    王越聞言大喜,趕忙問道:“將軍若有所用,老朽這把殘軀,甘願效命。”


    他雖然名重京師,但因為出身綠林,始終不為世家大族看重,最後在洛陽以開武館維持生計,盤桓帝都,依然不能討得一官半職。


    眼看靈帝病重,荒淫無度 ,知道出仕無望,心灰意懶之下遠走南越,迴來之後聽說劉和派人相請,便欣然趕來範陽,說是觀摩盛會,實則還是想出仕。


    劉和笑道:“前輩曾在洛陽為虎賁,不如就做虎賁將軍,訓練豪傑護衛,將來我自有大用。”


    王越大喜,起身抱拳道:“多謝君侯信任。”


    劉和示意王越坐下,言道:“隻要前輩培養的弟子,他們立功都算前輩一分,如此累積,人才越多,前輩便功勞越大,豈不妙哉?”


    王越眼睛一亮,撫須道:“此法倒也新穎,能為君侯培養人才,為朝廷效命,老朽定當全力而為。”


    劉曄在一旁笑道:“黃金台一事,早已傳遍中原,如今名豪大俠,英雄名士,都聞訊而來,不遠千裏相赴盛會,可謂風雲際會,但不少人還在觀望,君侯要早做安排才是。”


    “我已命人在各堂登記篩選,”劉和微微點頭,看向王越說道:“至於綠林中人,明日便布置做俠義堂,先選有誌之士,再調查其背景,量才錄用,不知前輩需要多少人手?”


    王越沉吟道:“老朽還有一徒名叫史阿,可從旁協助,再有兩名書吏足矣。”


    劉曄言道:“張多、許幹出身綠林,跟著我無處施展本事,不如就請王大俠代為管教,他們在俠義堂也可謂得其所歸。”


    張多、許幹二人對王越傾慕已久,知道劉曄肯定另有重用,他們繼續跟著也無大用,如此安排正中下懷,便欣然從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挽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