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自號天子,徐州、青州各地響應,聲勢浩大,頗有當年張角黃巾軍的氣勢,消息傳開,中原震動。
中原雖遭受黃巾之亂的烽火,千瘡百孔,但作為豫州治所的譙縣有精兵守衛,並未受到波及。
沛國作為當年高祖起事之地,曆代都受到朝廷照顧,各縣豪族世家極多,大多都在朝中為官,權勢極大。
若論當今沛國權勢最大的豪族,當屬譙縣曹家,家主曹嵩為當朝大司農曹嵩,曾曆任司隸校尉、大鴻臚,先後掌管國家財政禮儀,位高權重。
曹嵩位列九卿,多年為官,並不像養父曹騰一樣清廉,他因權導利,積蓄家財,曹騰死後,曹家已是富甲一方。
一月前,太尉崔烈被罷免,曹嵩趁機向西園捐錢一億萬,賄賂中官官拜太尉,位列三公,僅次於大將軍何進,從此曹家更是門庭若市,前來拜訪之人絡繹不絕。
許攸來到譙縣,根本無需打聽,很快順著車馬人潮便找到了曹家,負責接待的乃是曹操二弟曹彬,曹操並不在府上。
原來曹嵩買官當上太尉之後,曹操絲毫不以為傲,正值夫人卞氏誕下一子,便搬出曹家府邸,到十裏外的東園去陪夫人,整日與好友讀書弋獵,不問家事國事。
許攸深知曹操嫉惡如仇,常懷大誌,對閹宦和買官之事深惡痛絕,見他連老父親的舉動都如此不滿,心中大喜,看來說動曹操易如反掌。
來至東園,卻見這裏並無多少家丁,莊園外有一間馬廄,裏麵養著七八匹駿馬,另外還有幾個空槽,大概是騎出去了。
邁步進了大門,便是一個極大的練武場,有幾名五大三粗的壯漢,正赤膊練武,兩人打拳,一人在練箭,烈日之下汗珠滾滾,顯得十分剛猛。
尤其那射箭之人,七八十步開外,竟能每一箭都射中靶心,許攸暗自吃驚,隻這幾人,便都是能統兵的悍將。
目光掠過旁邊的涼棚,隻見裏麵正躺著一位瘦弱的青衫文士,三十上下年紀,看到許攸走過來,淡淡地瞟了一眼,翻身朝裏麵側臥。
“哼,什麽東西?”許攸一怔,旋即大怒,低罵道:“區區窮酸儒生,也敢做清高之狀?稍後便叫汝知道吾與阿瞞交情之厚,非爾等可比也!”
甩了甩袖子,許攸略微整理衣領,輕咳一聲背著手昂首走進了大院,憑他與曹操的交情,到這裏還不是和進自家門一樣自如?
“阿瞞,阿瞞在哪裏?”走進大院,許攸便扯著嗓子大叫起來,“曹阿瞞,故友來訪,何故遲遲不見來接?”
“住口,你是什麽人?”正走之時,從門廊中走出一位大漢,怒瞪著許攸,厲聲道:“兄長乳名,豈是爾等隨意便能叫的?”
許攸挑眉打量著這人,撫須傲然一笑:“吾乃阿瞞兒時故交,如此稱唿已有數十年,有何不妥?”
那人噔噔兩步下了台階,眼中兇光閃爍,沉聲道:“放肆,報上名來!”
“子廉,不得無禮!”就在此時,後麵又走出一人。
許攸凝目看去,這人身穿紫色長衫,身材並不高大,大概七尺左右,細眼長髯,正是許久不見的曹操,隻是他懷中還抱著一名嬰兒,不複當年的豪邁之態。
許攸一怔,走上前大笑道:“阿瞞,是我呀,南陽許子遠,多年不見,便不認識了麽?”
“哦?哦……原來是子遠兄,”曹操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一下,邁步走下台階,點頭笑道:“恕我有幼子在懷,不能施全禮。”
“你我之間,無需如此客氣!”許攸上前抱拳,迴頭瞟了一眼剛剛嗬斥他的人,歎道:“隻是你這兄弟,似乎有些不懂待客之道啊!”
“此乃族弟曹洪,不知子遠,失禮莫怪,”曹操笑著,對那人說道:“子廉,還不向許先生賠罪?”
“哼!”曹洪微哼一聲,朝著許攸拱了拱手,大步出門去了。
許儀不以為意,這正是要讓他們那些人知道,自己與曹操交情匪淺。
看著曹操懷中所抱嬰兒,十分白嫩可愛,問道:“恭喜孟德有後,不知可曾取名?”
曹操狹長細小的眼中露出慈愛之色,笑道:“犬子曹丕。”
許攸稱讚了幾句,旋即撫須歎道:“孟德昔日有大誌,如今膝下有子,莫非便沉淪於天倫之樂,喪誌於田舍之中,忘了宏圖之誌麽?”
“子遠此言何意也?”曹操微微蹙眉,招手叫來一名丫鬟,將嬰兒遞過去,請許攸往內堂走去,歎道:“方今朝堂混亂,某不願與之同流,在家賦閑,以待時機也!”
許攸大笑道:“身居田園,常懷千裏之誌,如此方為曹孟德也!”
二人坐定之後,曹操問道:“聽聞子遠在冀州為官,何以又到了中原來?”
許攸問道:“吾聞朝廷征公為東郡太守,又拜議郎,既大誌尚存,何以不為國效命,反而賦閑在家?”
曹操撚須歎道:“如今權臣專朝,貴戚驕橫,吾性剛正,若去朝中,恐又得罪權臣,昔日得罪蹇碩,化險為夷已屬僥幸,豈能屢屢犯上?若長久如此,必會招致家禍,與其膽戰心驚,不如在家以自娛樂。”
許攸微微點頭,緩緩道:“隻是天下危在旦夕,孟德尚自避禍在家,竊以為非英雄所為也!”
“子遠此言,莫非有所指也?”曹操皺了皺眉,扭頭問道:“國家之事,非曹某一人所能為之,閹宦當權,遲早必亡,隻是時機未到,不可逆勢而為也!”
“不然!”許攸搖頭道:“十常侍欺君害民,毀謗正臣固然不假,然根源不在於此,待宦豎自滅,無異於揚湯止沸也!”
“哦?”曹操雙目微眯,撫須問道:“莫非子遠兄另有高見?”
許攸微微點頭,起身到門口四下張望,見院中無人,才迴轉身來到曹操麵前,緩緩說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何如當今十常侍之猖獗,焉能封侯認作國父?此實乃世主不明,天子昏聵所致也,當今之局……不破不立!”
“你說什麽?”曹操驚得豁然起身,眼中精光乍現,愕然看著嘴角親著一抹冷笑的許攸,沉聲道:“你敢行大逆不道之事?”
中原雖遭受黃巾之亂的烽火,千瘡百孔,但作為豫州治所的譙縣有精兵守衛,並未受到波及。
沛國作為當年高祖起事之地,曆代都受到朝廷照顧,各縣豪族世家極多,大多都在朝中為官,權勢極大。
若論當今沛國權勢最大的豪族,當屬譙縣曹家,家主曹嵩為當朝大司農曹嵩,曾曆任司隸校尉、大鴻臚,先後掌管國家財政禮儀,位高權重。
曹嵩位列九卿,多年為官,並不像養父曹騰一樣清廉,他因權導利,積蓄家財,曹騰死後,曹家已是富甲一方。
一月前,太尉崔烈被罷免,曹嵩趁機向西園捐錢一億萬,賄賂中官官拜太尉,位列三公,僅次於大將軍何進,從此曹家更是門庭若市,前來拜訪之人絡繹不絕。
許攸來到譙縣,根本無需打聽,很快順著車馬人潮便找到了曹家,負責接待的乃是曹操二弟曹彬,曹操並不在府上。
原來曹嵩買官當上太尉之後,曹操絲毫不以為傲,正值夫人卞氏誕下一子,便搬出曹家府邸,到十裏外的東園去陪夫人,整日與好友讀書弋獵,不問家事國事。
許攸深知曹操嫉惡如仇,常懷大誌,對閹宦和買官之事深惡痛絕,見他連老父親的舉動都如此不滿,心中大喜,看來說動曹操易如反掌。
來至東園,卻見這裏並無多少家丁,莊園外有一間馬廄,裏麵養著七八匹駿馬,另外還有幾個空槽,大概是騎出去了。
邁步進了大門,便是一個極大的練武場,有幾名五大三粗的壯漢,正赤膊練武,兩人打拳,一人在練箭,烈日之下汗珠滾滾,顯得十分剛猛。
尤其那射箭之人,七八十步開外,竟能每一箭都射中靶心,許攸暗自吃驚,隻這幾人,便都是能統兵的悍將。
目光掠過旁邊的涼棚,隻見裏麵正躺著一位瘦弱的青衫文士,三十上下年紀,看到許攸走過來,淡淡地瞟了一眼,翻身朝裏麵側臥。
“哼,什麽東西?”許攸一怔,旋即大怒,低罵道:“區區窮酸儒生,也敢做清高之狀?稍後便叫汝知道吾與阿瞞交情之厚,非爾等可比也!”
甩了甩袖子,許攸略微整理衣領,輕咳一聲背著手昂首走進了大院,憑他與曹操的交情,到這裏還不是和進自家門一樣自如?
“阿瞞,阿瞞在哪裏?”走進大院,許攸便扯著嗓子大叫起來,“曹阿瞞,故友來訪,何故遲遲不見來接?”
“住口,你是什麽人?”正走之時,從門廊中走出一位大漢,怒瞪著許攸,厲聲道:“兄長乳名,豈是爾等隨意便能叫的?”
許攸挑眉打量著這人,撫須傲然一笑:“吾乃阿瞞兒時故交,如此稱唿已有數十年,有何不妥?”
那人噔噔兩步下了台階,眼中兇光閃爍,沉聲道:“放肆,報上名來!”
“子廉,不得無禮!”就在此時,後麵又走出一人。
許攸凝目看去,這人身穿紫色長衫,身材並不高大,大概七尺左右,細眼長髯,正是許久不見的曹操,隻是他懷中還抱著一名嬰兒,不複當年的豪邁之態。
許攸一怔,走上前大笑道:“阿瞞,是我呀,南陽許子遠,多年不見,便不認識了麽?”
“哦?哦……原來是子遠兄,”曹操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一下,邁步走下台階,點頭笑道:“恕我有幼子在懷,不能施全禮。”
“你我之間,無需如此客氣!”許攸上前抱拳,迴頭瞟了一眼剛剛嗬斥他的人,歎道:“隻是你這兄弟,似乎有些不懂待客之道啊!”
“此乃族弟曹洪,不知子遠,失禮莫怪,”曹操笑著,對那人說道:“子廉,還不向許先生賠罪?”
“哼!”曹洪微哼一聲,朝著許攸拱了拱手,大步出門去了。
許儀不以為意,這正是要讓他們那些人知道,自己與曹操交情匪淺。
看著曹操懷中所抱嬰兒,十分白嫩可愛,問道:“恭喜孟德有後,不知可曾取名?”
曹操狹長細小的眼中露出慈愛之色,笑道:“犬子曹丕。”
許攸稱讚了幾句,旋即撫須歎道:“孟德昔日有大誌,如今膝下有子,莫非便沉淪於天倫之樂,喪誌於田舍之中,忘了宏圖之誌麽?”
“子遠此言何意也?”曹操微微蹙眉,招手叫來一名丫鬟,將嬰兒遞過去,請許攸往內堂走去,歎道:“方今朝堂混亂,某不願與之同流,在家賦閑,以待時機也!”
許攸大笑道:“身居田園,常懷千裏之誌,如此方為曹孟德也!”
二人坐定之後,曹操問道:“聽聞子遠在冀州為官,何以又到了中原來?”
許攸問道:“吾聞朝廷征公為東郡太守,又拜議郎,既大誌尚存,何以不為國效命,反而賦閑在家?”
曹操撚須歎道:“如今權臣專朝,貴戚驕橫,吾性剛正,若去朝中,恐又得罪權臣,昔日得罪蹇碩,化險為夷已屬僥幸,豈能屢屢犯上?若長久如此,必會招致家禍,與其膽戰心驚,不如在家以自娛樂。”
許攸微微點頭,緩緩道:“隻是天下危在旦夕,孟德尚自避禍在家,竊以為非英雄所為也!”
“子遠此言,莫非有所指也?”曹操皺了皺眉,扭頭問道:“國家之事,非曹某一人所能為之,閹宦當權,遲早必亡,隻是時機未到,不可逆勢而為也!”
“不然!”許攸搖頭道:“十常侍欺君害民,毀謗正臣固然不假,然根源不在於此,待宦豎自滅,無異於揚湯止沸也!”
“哦?”曹操雙目微眯,撫須問道:“莫非子遠兄另有高見?”
許攸微微點頭,起身到門口四下張望,見院中無人,才迴轉身來到曹操麵前,緩緩說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何如當今十常侍之猖獗,焉能封侯認作國父?此實乃世主不明,天子昏聵所致也,當今之局……不破不立!”
“你說什麽?”曹操驚得豁然起身,眼中精光乍現,愕然看著嘴角親著一抹冷笑的許攸,沉聲道:“你敢行大逆不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