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走後,劉和立刻向徐榮傳令,命他把所剩的錢糧全部運往範陽,兵馬緩慢向無極撤退,等冀州的第二批錢糧送到之後再往下曲陽行進。
既然答應了許攸要親自出兵,就不能繼續留在涿縣,安排縣諸事之後,劉和也收拾起程去範陽,這是下一個重點發展區域,必須要好好準備一番。
正在家中與二位夫人道別,忽然高旺來報天使帶聖旨來到,請劉和帶關張到府衙接旨。
劉和吃了一驚,不知道什麽聖旨,竟然會提及關張,該不會哪裏賊軍實力太強,要把這兩人都調走?
心中想著對策,命人將關羽叫來,一同往縣衙去,張飛早在府門外等候,三人相視一眼,來至府衙。
見來的又是左豐,劉和心中稍安,看來這家夥是嚐到甜頭了,每次都不顧路途遙遠親自跑來幽州傳信。
左豐能來,應該就是好事,也不至於要挖自己的人!
劉放早已命人擺下香案,三人上前接旨,卻是一道封賞詔書,原來是朝中重封賞討黃巾的功臣,升劉和為度邊將軍,關羽、張飛為騎都尉,並封關內侯。
三人大喜,接了聖旨,劉和命人擺宴接待使者一行,給左豐特意準備了一壺新釀的酒。
劉和的度邊將軍是個雜號將軍,銀印青綬,秩二千石,俸祿與原先的中郎將相同,但帶兵的責權稍微大了一些,緊急時刻,從幽州到並州邊境的雲中一帶的守軍都可調動。
但此時雲中等地早已荒廢,他的職權和原先沒有多大區別,這隻是靈帝安撫人心而已,倒是關羽和張飛的這個關內侯還算稍微實用。
關內侯比劉和的列侯低了一個等級,隻有名號,但無封國,一般是對立有軍功將領的獎勵,封有食邑數戶,按規定戶數征收租稅之權。
漢代分二十級爵位,真正地位尊崇的是最高的第二十級徹侯,後來避漢武帝諱改為列侯,次高的是第十九級關內侯,列侯享有封地權力,可以對封地的農戶享有很高的支配權,關內侯則隻能享有俸祿食邑,不能支配農戶。
雖說關張的侯爵沒有食邑,俸祿也是劉和給發,但這個爵位卻是實實在在皇帝給封的,意義重大。
漢代人都把封侯視為人生巔峰,不管爵位如何,總歸是封侯了,這對關張來說,無疑將身份拔高了一大截。
原本關羽還在為是否要恢複祖姓糾結,這封侯的詔書發下,也徹底斷了念頭,天子認定,便是天命,是無上的榮耀。
這次靈帝也沒有賞賜什麽錢財布帛,依然命人運來三十幾車書簡,卻是南宮失火之後搜集出來的典籍,有些已經燒毀大半,也懶得整理,全都送到涿縣來了。
劉和聽得一陣無語,自己先前說需要一些典籍,是為了搞個好名聲,順便借此來吸納一些人才,為將來印刷書籍做準備。
這劉宏可倒好,不知道是當真了,還是故意裝糊塗,幹脆將那些書籍全都送來了,做個順水人情,連關羽、張飛的賞賜也包含其中。
左豐喝了半壺酒,暗青色的臉龐也泛起了紅光,問道:“哎呀,此等佳釀,便是瑤池玉液也不過如此了,不知從何而來?”
劉和神秘言道:“此酒是從遼東外的東海山中偶爾得來,為數不多,特意獻給使君的。”
左豐咂咂嘴,點頭讚道:“將軍千裏之外,還能想著咱家,這份恩情我一定記著,這半壺不能再喝了,我得留給張常侍!”
劉和笑道:“使君盡管放心喝,張常侍那裏我專門留了二兩,此酒有暖身壯陽的功效……”
“哦哈哈哈——”左豐翹著蘭花指,指著劉和會心笑道:“將軍果然是有心人。”
“此佳釀或許來自東海仙山,中原極為罕見,僅有這些,可是價值千金呐!”說到這裏,劉和湊近左豐,低聲道:“說句偏心的話,使君帶迴去之後,千萬不可讓其他人知道,尤其是陛下……否則我便有欺君之罪。”
“明白,明白!”左豐連連點頭,會意道:“此事我隻會私下裏告知張常侍,卻不知將軍你……還有什麽忙需要咱家幫的?”
果然皇宮裏待過的人就是不一樣,一點就透。
劉和心中感慨,卻搖頭道:“我父子二人奉命鎮守邊境,隻要胡人不犯境,便別無所求,隻是陛下賜下如此多書籍,且大多殘缺,我恐怕難以整理出來。”
左豐一怔,沒想到劉和居然不是討要爵祿官職,反而關心那些書籍,隻好幹笑道:“若是整理書籍,恕咱家無能為力。”
劉和歎了口氣,說道:“我倒是知道一人,或可助我,此人曾校書東觀,因懼怕王甫舊黨報複,避亂江湖,遠走吳會之地,若使君能請張常侍向陛下進言,將其召至涿縣勘校書籍,便是莫大的人情了。”
“將軍所說之人莫非是蔡伯喈?”宮裏的事情,左豐可是如數家珍,蔡邕當年被害,他還隻是個小太監,劉和一說便明白。
當年蔡邕因得朝中大臣和宦官被流放至朔方,遇赦後又因得罪五原太守王智,又密告蔡邕因囚放懷怨,誹謗朝廷,這王智是王甫的弟弟,王甫自然也誣陷蔡邕。
蔡邕擔心靈帝聽信讒言,無法幸免於難,於是亡命江海,遠走吳會之地,算起來也有十多年了,如今王甫這一批宦官早被清除幹淨了。
劉和點頭道:“正是蔡中郎,其學識淵博,曾與盧尚書一起在東觀校書,他二人再次聯手,或可將這些書籍重新校正補缺。”
左豐聞言笑道:“此事易耳!那王甫早已死去多時,朝中黨羽鏟除幹淨,蔡中郎其實無需憂慮了。”
劉和歎道:“既然陛下一片苦心將這些書籍送來,我打算建一座學宮將其收藏,並請飽學之士前來相助,將來書籍整理完畢,再送迴洛陽,以報陛下厚恩,還望使君能美言幾句才是。”
“這有何難?”左豐拍著胸脯保證,忽然低笑道:“實不相瞞,陛下正欲封張常侍他們為列侯,唯恐有人反對,此時若能再下詔修書,倒也不失為一件大事,可分散那些人的注意力。”
劉和眉頭暗皺,忽然明白靈帝為什麽重提黃巾軍的事情,給他們封賞,原來是為了給張讓他們封侯做鋪墊,不過這種事也不是自己所能阻止的,眼下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索取好處。
想到這裏,劉和心中一動,對左豐言道:“聽使君方才之言,我有一計,可為使君做成一件大功勞。”
左豐趕緊言道:“將軍快講!”
既然答應了許攸要親自出兵,就不能繼續留在涿縣,安排縣諸事之後,劉和也收拾起程去範陽,這是下一個重點發展區域,必須要好好準備一番。
正在家中與二位夫人道別,忽然高旺來報天使帶聖旨來到,請劉和帶關張到府衙接旨。
劉和吃了一驚,不知道什麽聖旨,竟然會提及關張,該不會哪裏賊軍實力太強,要把這兩人都調走?
心中想著對策,命人將關羽叫來,一同往縣衙去,張飛早在府門外等候,三人相視一眼,來至府衙。
見來的又是左豐,劉和心中稍安,看來這家夥是嚐到甜頭了,每次都不顧路途遙遠親自跑來幽州傳信。
左豐能來,應該就是好事,也不至於要挖自己的人!
劉放早已命人擺下香案,三人上前接旨,卻是一道封賞詔書,原來是朝中重封賞討黃巾的功臣,升劉和為度邊將軍,關羽、張飛為騎都尉,並封關內侯。
三人大喜,接了聖旨,劉和命人擺宴接待使者一行,給左豐特意準備了一壺新釀的酒。
劉和的度邊將軍是個雜號將軍,銀印青綬,秩二千石,俸祿與原先的中郎將相同,但帶兵的責權稍微大了一些,緊急時刻,從幽州到並州邊境的雲中一帶的守軍都可調動。
但此時雲中等地早已荒廢,他的職權和原先沒有多大區別,這隻是靈帝安撫人心而已,倒是關羽和張飛的這個關內侯還算稍微實用。
關內侯比劉和的列侯低了一個等級,隻有名號,但無封國,一般是對立有軍功將領的獎勵,封有食邑數戶,按規定戶數征收租稅之權。
漢代分二十級爵位,真正地位尊崇的是最高的第二十級徹侯,後來避漢武帝諱改為列侯,次高的是第十九級關內侯,列侯享有封地權力,可以對封地的農戶享有很高的支配權,關內侯則隻能享有俸祿食邑,不能支配農戶。
雖說關張的侯爵沒有食邑,俸祿也是劉和給發,但這個爵位卻是實實在在皇帝給封的,意義重大。
漢代人都把封侯視為人生巔峰,不管爵位如何,總歸是封侯了,這對關張來說,無疑將身份拔高了一大截。
原本關羽還在為是否要恢複祖姓糾結,這封侯的詔書發下,也徹底斷了念頭,天子認定,便是天命,是無上的榮耀。
這次靈帝也沒有賞賜什麽錢財布帛,依然命人運來三十幾車書簡,卻是南宮失火之後搜集出來的典籍,有些已經燒毀大半,也懶得整理,全都送到涿縣來了。
劉和聽得一陣無語,自己先前說需要一些典籍,是為了搞個好名聲,順便借此來吸納一些人才,為將來印刷書籍做準備。
這劉宏可倒好,不知道是當真了,還是故意裝糊塗,幹脆將那些書籍全都送來了,做個順水人情,連關羽、張飛的賞賜也包含其中。
左豐喝了半壺酒,暗青色的臉龐也泛起了紅光,問道:“哎呀,此等佳釀,便是瑤池玉液也不過如此了,不知從何而來?”
劉和神秘言道:“此酒是從遼東外的東海山中偶爾得來,為數不多,特意獻給使君的。”
左豐咂咂嘴,點頭讚道:“將軍千裏之外,還能想著咱家,這份恩情我一定記著,這半壺不能再喝了,我得留給張常侍!”
劉和笑道:“使君盡管放心喝,張常侍那裏我專門留了二兩,此酒有暖身壯陽的功效……”
“哦哈哈哈——”左豐翹著蘭花指,指著劉和會心笑道:“將軍果然是有心人。”
“此佳釀或許來自東海仙山,中原極為罕見,僅有這些,可是價值千金呐!”說到這裏,劉和湊近左豐,低聲道:“說句偏心的話,使君帶迴去之後,千萬不可讓其他人知道,尤其是陛下……否則我便有欺君之罪。”
“明白,明白!”左豐連連點頭,會意道:“此事我隻會私下裏告知張常侍,卻不知將軍你……還有什麽忙需要咱家幫的?”
果然皇宮裏待過的人就是不一樣,一點就透。
劉和心中感慨,卻搖頭道:“我父子二人奉命鎮守邊境,隻要胡人不犯境,便別無所求,隻是陛下賜下如此多書籍,且大多殘缺,我恐怕難以整理出來。”
左豐一怔,沒想到劉和居然不是討要爵祿官職,反而關心那些書籍,隻好幹笑道:“若是整理書籍,恕咱家無能為力。”
劉和歎了口氣,說道:“我倒是知道一人,或可助我,此人曾校書東觀,因懼怕王甫舊黨報複,避亂江湖,遠走吳會之地,若使君能請張常侍向陛下進言,將其召至涿縣勘校書籍,便是莫大的人情了。”
“將軍所說之人莫非是蔡伯喈?”宮裏的事情,左豐可是如數家珍,蔡邕當年被害,他還隻是個小太監,劉和一說便明白。
當年蔡邕因得朝中大臣和宦官被流放至朔方,遇赦後又因得罪五原太守王智,又密告蔡邕因囚放懷怨,誹謗朝廷,這王智是王甫的弟弟,王甫自然也誣陷蔡邕。
蔡邕擔心靈帝聽信讒言,無法幸免於難,於是亡命江海,遠走吳會之地,算起來也有十多年了,如今王甫這一批宦官早被清除幹淨了。
劉和點頭道:“正是蔡中郎,其學識淵博,曾與盧尚書一起在東觀校書,他二人再次聯手,或可將這些書籍重新校正補缺。”
左豐聞言笑道:“此事易耳!那王甫早已死去多時,朝中黨羽鏟除幹淨,蔡中郎其實無需憂慮了。”
劉和歎道:“既然陛下一片苦心將這些書籍送來,我打算建一座學宮將其收藏,並請飽學之士前來相助,將來書籍整理完畢,再送迴洛陽,以報陛下厚恩,還望使君能美言幾句才是。”
“這有何難?”左豐拍著胸脯保證,忽然低笑道:“實不相瞞,陛下正欲封張常侍他們為列侯,唯恐有人反對,此時若能再下詔修書,倒也不失為一件大事,可分散那些人的注意力。”
劉和眉頭暗皺,忽然明白靈帝為什麽重提黃巾軍的事情,給他們封賞,原來是為了給張讓他們封侯做鋪墊,不過這種事也不是自己所能阻止的,眼下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索取好處。
想到這裏,劉和心中一動,對左豐言道:“聽使君方才之言,我有一計,可為使君做成一件大功勞。”
左豐趕緊言道:“將軍快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