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春迴大地,天氣漸暖,田地間的百姓也逐漸多了起來。


    涿郡一道官文發下,各地一片嘩然,豪族大戶炸開了鍋,按照去年上報的田產,誰也無法接受,紛紛到官府告狀,但都被駁迴。


    涿縣的幾家人鬧得最兇,被劉和直接關進了大牢,並派人清查家產,以漏稅瞞報之罪抄家,其餘各家才有所收斂。


    有人看見劉和不好對付,偷偷跑到薊城去向劉虞告狀,卻被劉和痛叱一頓,反傳令各郡按照此法執行,幽州各地的土豪對這幾個告黑狀的無不痛恨,直接和他們斷絕來往。


    消息傳出,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而平日裏配合政令,積極交糧納稅的人家分到土地,都羨慕不已,各家都紛紛效仿,各地風氣為之一振。


    這一日劉和帶著張合和韓龍出城,隨行三十多人直到涿水岸邊,才為二人斟酒踐行。


    先對張合言道:“儁乂此去琅琊,一定要將郡守家屬安全護送來此,如果……如果遇到危險,誓死也要保住諸葛亮,你可明白?”


    張合抱拳道:“君侯放心,哪怕在下送命,也會保住他們。”


    “你沒命了還怎麽保護他們?”劉和正色道:“此去中原,要見機行事,萬事以安全為上,若遇到賊亂,哪怕多走百裏路,也要繞路而行,千萬不可逞能冒險。”


    “遵命!”張合飲過酒,帶著三十名精兵,在諸葛珪家臣的帶領下揚長而去。


    春風卷著塵土,一年前正是在這個地方堵到關羽,望著重新修葺的官道,劉和慨然一歎,在幽州最大的不便,便是招納人才。


    “韓龍!”望著張合消失在山坳之後,劉和才迴頭看向韓龍。


    “在!”韓龍背著劍,不近不遠地跟在劉和身後,一直以親兵護衛自居,平日裏也少言寡語,聽到招唿才近前來。


    劉和笑道:“我也派你去一趟中原,你可敢去?”


    “主公差遣,在下萬死不辭!”休息了半月之後,韓龍氣色恢複,顯得愈發冷峻,整個人仿佛就是一把即將出鞘的利劍。


    “怎麽一個個都要死要活的?”劉和無奈一笑,言道:“此去倒也不算危險,我讓去你找兩個人!”


    “找人?”韓龍抬起頭來。


    劉和問道:“你可聽過王越?”


    韓龍眉毛一動,點頭道:“大俠王越,擅使劍術,乃遼東燕山人士,十八歲匹馬入賀蘭山,隻身取羌族首領之首而歸,無人敢當其鋒,後來周遊各州,綠林中無人是他對手,隻是……名聲有些不好!”


    劉和沒想到韓龍對王越如此熟悉,看來王越在道上卻確實闖出了一番天地,聽到後來卻又十分詫異,問道:“我聽說此人劍術超群,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為何反而名聲不好?”


    “隻因……”韓龍抿了抿嘴,低頭道:“隻因他一心要仕官,投靠朝廷,所以為同道所不齒!”


    “原來如此!”劉和啞然失笑,果然還是江湖人的習氣,投靠朝廷的會被鄙視,從韓龍的神色裏便可看出一二。


    “行俠仗義,不也是為了百姓麽?”劉和笑道:“做官能為民做主,也是一樣的道理,隻是百姓痛恨貪官汙吏,俠者嫉惡如仇,尤其如此,這也在意料之中。”


    韓龍吃驚地看著劉和,似乎想不到他會說出這番話來,他原本就出身綠林,心中一直覺得有些疙瘩,對自己信仰的衝突,對向劉和報恩的猶豫,讓他一直處於矛盾之中,此時終於有了一些觸動。


    “我送你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劉和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將來能領悟這句話,或許會受益無窮。”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韓龍微微蹙眉,低聲念叨著這句話。


    劉和笑道:“說說正事吧!王越雖熱衷仕途,在朝中為虎賁將軍,號稱帝師,但他依然嫉惡如仇,對那些閹宦十分不滿!我向家父打聽過此人,王越年前因告發張讓反被免職,如今應該流落在洛陽,我要你去打聽此人下落,將他請到涿縣來。”


    韓龍一怔,猶豫道:“隻恐他不肯聽我一個晚輩之言。”


    劉和從袖中取出一遝書信,遞給韓龍:“這其中有一封信是給王越的,你若見到他,將書信送上,我想他會欣然而來。”


    韓龍接過信,拿起下麵的看了一眼,見寫的不是王越的名字,不解道:“這其他兩封信是?”


    劉和言道:“我給你一個月時間尋找王越,若找不到便不必強求,自洛陽去南陽見太守劉備。我請他幫我找一人,這最後一封信便是交給那個人的,找到此人之後,他若願跟隨你來涿縣,一路上要小心保護。”


    韓龍將書信小心收好,抱拳道:“遵命!”


    劉和舉起酒杯:“此去是為尋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不順遂,千萬不可強求,中秋之前你要返迴涿縣,我另有安排。”


    “主人放心!”韓龍鄭重答應,喝完酒接過劉和遞來的包裹,上馬揚長而去。


    等韓龍走遠,劉和才舒了一口氣,喃喃道:“劉備啊劉備,我幫了你這麽大的忙,為你正名,現在發跡當了郡守,該是到還人情的時候了,可千萬別讓我失望啊!”


    正感歎之時,忽見遠處官道上又塵土飛揚,飛奔來一隊人馬,當先之人背上插著一杆杏黃旗,看著裝束正是朝廷使者。


    尾敦蹙眉道:“這是刺史令旗,不知朝中又有什麽詔令傳下。”


    劉和搖頭苦笑道:“隻怕不是什麽好消息。”


    劉和不想與他們糾纏,牽馬躲在寨門後邊,巡察的士兵也不敢阻攔,早早移開木樁,這些人催馬疾馳而過,留下一片塵埃。


    等那些使者走後,劉和才與尾敦慢慢往迴走,問道:“年前選拔的那些孤兒,現在情況如何了?”


    尾敦答道:“每日習文練武,已剔除桀驁不馴者十餘人,他們都深知君侯大恩,絕對忠心無二。”


    “很好!”劉和點頭道:“這批人以後就交給你來管理,等王越一到,便傳授他們武功劍術。”


    “遵命!”尾敦明白劉和這是要培養親信,對他的這份信任十分感動。


    尾敦是劉和專門向劉虞要的人,一年相處下來,他發現尾敦這個人辦事幹練,為人機敏,因為是劉虞的門生,也頗有些見地,由他來組建情報係統最為合適。


    亂世即將到來,一個完善嚴密的情報係統就是致勝的關鍵,越早布局,將來的優勢就越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挽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