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隻是涿郡官員居多,但因為廣陽官員缺少,由鄒靖代表,這次的決議關乎幽州初期的發展,大家都在集思廣益。


    劉虞聽了廣陽和涿郡黃巾之事,暗自慶幸,要不是劉和及時征兵平叛,幽州的情況恐怕比冀州還要糟糕,因為邊境上到處都是胡人,他們一定會乘虛而入。


    此次各縣都有流民遷徙,再加上戰亂影響,劉虞決定免去幽州一年的賦稅,但隻針對田地十畝以下及少於十口之家的百姓,其餘大戶依然要按時納糧,否則各地官府庫存要告急了。


    隨後眾人商議治軍之事,大家一致推舉劉和,無論他的身份還是這段時間表現出來的實力,都足以統領各地兵馬,再加上朝廷本就有詔書,選劉和再適合不過。


    劉和順便辭去涿郡郡守,舉薦諸葛珪為郡守,宗預為涿縣縣令,劉放和田豐要留在身邊參讚軍事,閑暇時間可以幫助處理郡務。


    各地官員尚缺,劉和建議劉虞從各郡選拔人才,並定期將逃至境內的百姓指定名冊送到刺史府,若有中原名士,可征辟為官,治理幽州。


    諸事暫定,幽州各郡都在等待劉虞的命令,他不能在涿縣耽擱太久,準備明日就要前往薊城上任。


    議事結束迴到家中,劉和才對劉虞說道:“今日議事,各地官員尚缺,除了從各地選拔之外,父親何不請盧公相助?”


    劉虞蹙眉道:“盧公雖被罷黜,但他名望極高,又是當朝尚書,豈能讓他屈尊郡縣之事?若被陛下知曉,也有違背聖意之嫌。”


    “倒不是讓盧公親自上任!”劉和笑道:“盧公乃是大儒馬融的大弟子,其同門師弟才智出眾者極多,鄭公又著書講學,門下也有不少出師的弟子,若能讓盧公邀請舉薦,幽州官吏不足的問題豈不迎刃而解?”


    “對啊,此計甚妙,為父真是身在寶山卻不自知!”劉虞興奮地一拍大腿,笑道:“如今黨錮已解,許多士子尋求歸處,盧公若能處理,必可舉薦賢才,幽州何愁無人可用?”


    劉和點頭道:“此舉是為治理幽州,盧公為家鄉出力,想必也不會拒絕。”


    劉虞微微點頭:“嗯,我明日一早就走,來不及登門拜訪,我這裏先寫一封信,由你代為轉交,待幽州各郡安置之後,再來涿縣商議兩家大事。”


    劉和知道他說的是結親之事,稍作猶豫之後,還是將甄家有意聯姻的事情告知劉虞,甄家是中山世家,在河北頗有名望,曆代也有官員在朝,並不隻是普通的大商豪族。


    劉虞聽罷,思索片刻正色說道:“這一路之上,盧公對你所作所為頗為讚賞,雖然小有誤會,卻也無傷大雅,你和甄家之事,為父不反對,但關乎兩家身份,你自行考量,能讓盧公首肯則最好不過。”


    古代最講究名分,尤其是正妻和偏房關乎後代的嫡庶名分和繼承權,兩家都是世家,同時提出聯姻之事,確實需要慎重考量。


    但隻要先過了劉虞這一關,後麵的事情就好辦了,先看看盧植的意思,再與甄家商量,從眼下的名望和地位來講,甄家稍次應該也能接受。


    這事還要再和甄堯商議,暫時放下,又說道:“孩兒在冀州之時,曾聽過一位賢士,王刺史兩次征辟不就,甚為惋惜,父親若能親自派人去請,或許會慕名而來。”


    劉虞吃了一驚,問道:“此人為誰?”


    劉和言道:“此人名叫沮授,廣平人氏,少有大誌,舉茂才,曾曆二縣令,頗有政績,王刺史說此人長於謀略,足以擔當別駕之職,父親若能征辟此人,將來治理幽州,便可省力許多。”


    “能得王刺史如此器重,必有大才!”劉虞撫須略作沉吟,點頭道:“好,我立刻寫信派人去請此人。”


    劉和心中大喜,他之前就向田豐等人打聽過沮授,但他們都不認識,一直以此為憾。


    後人評價三國有四大戰略家,分別是荀彧、諸葛亮、魯肅和沮授,他們與郭嘉、田豐這種戰場戰術參謀者不同,其長於政治眼光和戰略規劃。


    沮授為袁紹製定的戰略也是極高明的,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擁百萬之眾,迎大駕於長安,號令天下。


    如果袁紹有曹操的殺伐果斷,統一河北之後馬上就能橫掃中原,匡扶漢室了,隻可惜敗在優柔寡斷,不會用人之上,占盡地利,卻敗在了人和。


    在劉和心目中,沮授算得上是一流大謀士,謀略水平絕不遜於荀彧、郭嘉、諸葛亮等人。


    荀彧是個全才,戰略、戰術、內政都擅長,諸葛亮長於戰略和內政,而郭嘉、荀攸更側重於戰陣之間的軍事謀略。


    從沮授對袁紹的謀劃來看,無論是戰略還是軍略都比較全麵,足以荀彧、諸葛亮一比。


    隻可惜一代蓋世奇才沮授,因為侍奉了一位愚蠢的主公,不僅沒能盡展平生抱負,還落得被殺的下場,實在令人惋惜。


    由此可見關羽說過的“擇主之臣,得遇明主”是何等重要。


    如今以自己的威望可能還不足以讓沮授前來,希望劉虞能招募到沮授,讓這個戰略家今後能夠大放異彩,也算是成人之美。


    晚上的家宴,劉和趁著吃飯的時機,請把劉平留在涿縣,他與諸葛瑾年紀相仿,讓他二人結伴一起學習,若有機會,還可隨時到盧植家中請教。


    劉虞正有讓劉平拜師之意,選盧植當然是再好不過,便欣然答應。


    王氏對步氏說道:“待和兒成親,我們便是一家人了,盧公一定會悉心教導平兒的。”


    步氏也欣慰而笑,劉和雖然沒有直接向劉虞說明從商之事,但能留在涿縣就有機會,而且是在盧植門下,她也十分放心。


    劉虞對劉和言道:“不過昨日督亢亭之事,盧公對你也有誤會,你要先去向盧公道歉,說明情況。”


    劉和無奈一笑:“我與盧公初次相見,便有如此誤會,隻恐他……”


    “無妨!”劉虞瞟了一眼桌上的酒壺,笑道:“盧公好酒,且能飲酒一石,常以此為傲,若用此酒,定不會超過一鬥!”


    劉和連連點頭,會心一笑:“孩兒明白了。”


    這個時代的一石,相當於後世的三十多斤,雖然聽起來酒量很大,但酒的度數也就和啤酒相當,放到後世的燒烤攤、酒吧和ktv中,能喝這麽多的人不在少數。


    但四五十度的白酒可就沒人敢這麽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挽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