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燈光下,眼前的少年披發而立,眉宇之間透著剛毅和倔強,因為在長期在塞外,麵容微黑,顯出與年紀不相稱的成熟和冷峻。
同為十八歲,隻從神態和容貌上看,閻柔看起來比劉和大了好幾歲。
閻柔年少時曾被烏丸、鮮卑俘虜,後來卻得到他們的信任,劉虞死後,閻柔與鮮於輔等聯係鮮卑為劉虞報仇,官渡之戰時歸曹操。
隨後統率幽州兵馬,抗擊胡人的入侵,為曹家坐鎮北方,守衛整個北方防線,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視其如親兄弟,足見其為人和能力。
看著這位被拐賣的邊塞名將,劉和欣喜的同時,卻又感慨不已,閻柔的經曆確實不幸,但也鍛煉出他柔韌堅強的性格。
命人給閻柔看座,劉和問道:“你說你未滿十歲便被烏桓人賣到塞外,可有證據麽?”
閻柔抿了抿嘴,言道:“上穀烏丸大人難樓的妹夫經常劫掠中原人,將他們的錢財收為己有,人全部賣到塞外去當奴隸,至今依然如此,都尉一查便知。”
“難樓……”劉和雙目微眯,想不到寄居上穀的烏桓人居然有如此行徑,點頭道:“很好,此事我自會查明,若真有此事,一定嚴懲不貸。”
閻柔看著劉和,頓了一下問道:“你真是劉刺史的公子嗎?”
“不錯,如假包換!”劉和笑著,忽然說道:“這次鮮卑入侵上穀,莫非便是你的建議?”
閻柔眼中閃過一絲訝然,問道:“公子怎麽知道?”
劉和笑道:“你雖然現在得到魁頭的信任和喜愛,但先前被賣到塞外,必定吃了不少苦,一定還記恨著被烏桓人所害,所以想報仇。”
“不錯!”閻柔雙目一陣黯淡,低下頭緩緩說道:“除此之外,我也想……迴家。”
劉和問道:“你家裏可還有人?”
閻柔點頭道:“當年我是跟著叔叔進山打獵,在軍都山碰到了烏桓人,家裏還有父母兄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麽樣了。”
劉和問道:“你既然如願說動魁頭帶兵來上穀,為何剛才不趁亂逃走,莫非是故意留在城中?”
閻柔似乎對劉和能猜到他的舉動頗為震驚,再次抬起頭來,看著這位儒雅幹練的少年,抿著嘴點了點頭,常年在塞外生活,他一向寡言少語,甚至連中原話都有幾分生澀。
劉和並不著急,耐心地等著他整理思緒,對於一個小時候被人拐賣的少年而言,此時的心境和決策對他來說想必也十分艱難。
閻柔在三國中並不出名,因為他幫助曹魏守衛北方,帶兵打仗也都是對外戰爭,對於當時紛亂的中原來說,對外戰爭在曆史記載並不詳細。
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能力,他所做的貢獻不容小覷,沒有閻柔鎮守北方,抵擋當時數十萬之眾,最強盛的鮮卑軍,曹操哪敢放心東征西討,百萬雄兵下江南?
正是閻柔的智勇雙全,加上在鮮卑和烏桓人中的威望,鎮守北方一片安寧,魏國才能在三國之戰中沒有後顧之憂,若放到中原前線,想必也是一員大將。
“魁頭他更相信軻比能!”沉默片刻之後,閻柔再次開口,眼中神色複雜:“烏桓人已經撤退到代郡,但他們不願攻打烏桓,聽說中原黃巾軍造反,想趁機進攻中原,我不能讓他們傷害我的同族。”
“軻比能……”劉和念叨著,點頭道:“你能意識到胡人的危害,也算是迷途知返,等擊敗鮮卑軍之後,報仇的事情我來幫你完成。”
閻柔起身拜倒:“公子如果能為我報仇,今後閻柔願意追隨左右。”
“快請起!”劉和趕緊扶起閻柔,笑道:“對抗胡人,你我本都有責,你先說說如今鮮卑人的情況,以及魁頭帶來的這些部下實力如何。”
閻柔答道:“自檀石槐單於死後,三部六十八邑都不願聽從和連的調令,五月在彈汗山的會盟,各部首領都沒有前來,鮮卑人其實已經四分五裂了。”
檀石槐建庭於彈汗山,東起遼東、西至敦煌,南接漢邊,北鄰敕勒都是鮮卑人的領地,檀石槐劃分為三部六十餘邑,諸部都要聽從號令,這是鮮卑人第一次最強盛的時期。
“哦?”劉和問道:“那追隨魁頭的都是那些部落,實力如何?”
閻柔答道:“魁頭所部是三部之一的中部,以拓跋部和柔然部為主,大小部落共有八萬多人。”
這個情報和箕稠提供的差不多,如今鮮卑各部都有獨立之心,西部和連主力為吐穀渾部、乞伏部;東部則是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等,他們在鮮卑山守衛鮮卑人的根基。
劉和微微點頭,問道:“軻比能是哪個部落的?”
閻柔言道:“軻比能是乞伏部的邑長,他與部落大人不和,又厭惡和連為人,便跟隨魁頭左右,這個人懂得一些兵法謀略,聰明狡詐,被魁頭讚為‘草原之狐’,深得其信任。”
“哼,草原之狐?”劉和一聲冷笑,緩緩道:“這次我要將他的狐皮扒下來。”
軻比能是鮮卑第二次強盛的頭領,此人作戰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很會招納人心,而且他還十分好學,閻柔所說的懂得兵法大概就是學習了中原文化。
鮮卑在此之後經過幾次的內鬥合並,最終又被軻比能完成統一,控弦十餘萬騎,為害邊境,重新建立起強大的鮮卑政權,最終被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韓龍刺殺,鮮卑族才再次陷入混戰之中。
這樣一位梟雄人物,將來必定是極大的威脅,劉和自然不想留到後期,最好趁其羽翼未豐早早除掉。
思索片刻之後,劉和言道:“魁頭屬下各部想必也其心各異,我自有計策除之,你可敢再迴到魁頭身邊,助我先破鮮卑之軍。”
閻柔愣了一下,旋即起身言道:“公子差遣,在下萬死不辭。”
“很好!”劉和對閻柔的膽氣和決斷十分滿意,對他言道,“鮮卑軍首戰雖然遇挫,但他們畢竟實力強大,不可力敵,還需從中逐個擊破,你先將各部大人極其相互之間的關係告知於我,我自有安排。”
閻柔當下便將魁頭部下的頭領及其兵力詳細告知劉和,這可比鮮於輔審問那些俘虜方便詳盡多了。
劉和與閻柔交談一個多時辰之後,才命人其重新押迴俘虜之中。
同為十八歲,隻從神態和容貌上看,閻柔看起來比劉和大了好幾歲。
閻柔年少時曾被烏丸、鮮卑俘虜,後來卻得到他們的信任,劉虞死後,閻柔與鮮於輔等聯係鮮卑為劉虞報仇,官渡之戰時歸曹操。
隨後統率幽州兵馬,抗擊胡人的入侵,為曹家坐鎮北方,守衛整個北方防線,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視其如親兄弟,足見其為人和能力。
看著這位被拐賣的邊塞名將,劉和欣喜的同時,卻又感慨不已,閻柔的經曆確實不幸,但也鍛煉出他柔韌堅強的性格。
命人給閻柔看座,劉和問道:“你說你未滿十歲便被烏桓人賣到塞外,可有證據麽?”
閻柔抿了抿嘴,言道:“上穀烏丸大人難樓的妹夫經常劫掠中原人,將他們的錢財收為己有,人全部賣到塞外去當奴隸,至今依然如此,都尉一查便知。”
“難樓……”劉和雙目微眯,想不到寄居上穀的烏桓人居然有如此行徑,點頭道:“很好,此事我自會查明,若真有此事,一定嚴懲不貸。”
閻柔看著劉和,頓了一下問道:“你真是劉刺史的公子嗎?”
“不錯,如假包換!”劉和笑著,忽然說道:“這次鮮卑入侵上穀,莫非便是你的建議?”
閻柔眼中閃過一絲訝然,問道:“公子怎麽知道?”
劉和笑道:“你雖然現在得到魁頭的信任和喜愛,但先前被賣到塞外,必定吃了不少苦,一定還記恨著被烏桓人所害,所以想報仇。”
“不錯!”閻柔雙目一陣黯淡,低下頭緩緩說道:“除此之外,我也想……迴家。”
劉和問道:“你家裏可還有人?”
閻柔點頭道:“當年我是跟著叔叔進山打獵,在軍都山碰到了烏桓人,家裏還有父母兄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麽樣了。”
劉和問道:“你既然如願說動魁頭帶兵來上穀,為何剛才不趁亂逃走,莫非是故意留在城中?”
閻柔似乎對劉和能猜到他的舉動頗為震驚,再次抬起頭來,看著這位儒雅幹練的少年,抿著嘴點了點頭,常年在塞外生活,他一向寡言少語,甚至連中原話都有幾分生澀。
劉和並不著急,耐心地等著他整理思緒,對於一個小時候被人拐賣的少年而言,此時的心境和決策對他來說想必也十分艱難。
閻柔在三國中並不出名,因為他幫助曹魏守衛北方,帶兵打仗也都是對外戰爭,對於當時紛亂的中原來說,對外戰爭在曆史記載並不詳細。
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能力,他所做的貢獻不容小覷,沒有閻柔鎮守北方,抵擋當時數十萬之眾,最強盛的鮮卑軍,曹操哪敢放心東征西討,百萬雄兵下江南?
正是閻柔的智勇雙全,加上在鮮卑和烏桓人中的威望,鎮守北方一片安寧,魏國才能在三國之戰中沒有後顧之憂,若放到中原前線,想必也是一員大將。
“魁頭他更相信軻比能!”沉默片刻之後,閻柔再次開口,眼中神色複雜:“烏桓人已經撤退到代郡,但他們不願攻打烏桓,聽說中原黃巾軍造反,想趁機進攻中原,我不能讓他們傷害我的同族。”
“軻比能……”劉和念叨著,點頭道:“你能意識到胡人的危害,也算是迷途知返,等擊敗鮮卑軍之後,報仇的事情我來幫你完成。”
閻柔起身拜倒:“公子如果能為我報仇,今後閻柔願意追隨左右。”
“快請起!”劉和趕緊扶起閻柔,笑道:“對抗胡人,你我本都有責,你先說說如今鮮卑人的情況,以及魁頭帶來的這些部下實力如何。”
閻柔答道:“自檀石槐單於死後,三部六十八邑都不願聽從和連的調令,五月在彈汗山的會盟,各部首領都沒有前來,鮮卑人其實已經四分五裂了。”
檀石槐建庭於彈汗山,東起遼東、西至敦煌,南接漢邊,北鄰敕勒都是鮮卑人的領地,檀石槐劃分為三部六十餘邑,諸部都要聽從號令,這是鮮卑人第一次最強盛的時期。
“哦?”劉和問道:“那追隨魁頭的都是那些部落,實力如何?”
閻柔答道:“魁頭所部是三部之一的中部,以拓跋部和柔然部為主,大小部落共有八萬多人。”
這個情報和箕稠提供的差不多,如今鮮卑各部都有獨立之心,西部和連主力為吐穀渾部、乞伏部;東部則是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等,他們在鮮卑山守衛鮮卑人的根基。
劉和微微點頭,問道:“軻比能是哪個部落的?”
閻柔言道:“軻比能是乞伏部的邑長,他與部落大人不和,又厭惡和連為人,便跟隨魁頭左右,這個人懂得一些兵法謀略,聰明狡詐,被魁頭讚為‘草原之狐’,深得其信任。”
“哼,草原之狐?”劉和一聲冷笑,緩緩道:“這次我要將他的狐皮扒下來。”
軻比能是鮮卑第二次強盛的頭領,此人作戰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很會招納人心,而且他還十分好學,閻柔所說的懂得兵法大概就是學習了中原文化。
鮮卑在此之後經過幾次的內鬥合並,最終又被軻比能完成統一,控弦十餘萬騎,為害邊境,重新建立起強大的鮮卑政權,最終被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韓龍刺殺,鮮卑族才再次陷入混戰之中。
這樣一位梟雄人物,將來必定是極大的威脅,劉和自然不想留到後期,最好趁其羽翼未豐早早除掉。
思索片刻之後,劉和言道:“魁頭屬下各部想必也其心各異,我自有計策除之,你可敢再迴到魁頭身邊,助我先破鮮卑之軍。”
閻柔愣了一下,旋即起身言道:“公子差遣,在下萬死不辭。”
“很好!”劉和對閻柔的膽氣和決斷十分滿意,對他言道,“鮮卑軍首戰雖然遇挫,但他們畢竟實力強大,不可力敵,還需從中逐個擊破,你先將各部大人極其相互之間的關係告知於我,我自有安排。”
閻柔當下便將魁頭部下的頭領及其兵力詳細告知劉和,這可比鮮於輔審問那些俘虜方便詳盡多了。
劉和與閻柔交談一個多時辰之後,才命人其重新押迴俘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