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青!”鄧大娘道,“你這孩子說話越來越糊塗了,什麽緣分難測。男婚女嫁那是大事,你與崔大夫的事雖然沒有正式納過彩禮,那也是人人都知道,既然如此,你就應該一門心思好好做他的妻子!”
又青道,“小轍不是這樣的。”
鄧大娘道,“小轍是小轍,你是你。”
又青看著鄧大娘,慢慢道,“或許大娘說的對,我和小轍都是錯的。但我們這樣錯,也是錯得快活。”
又青轉身走出屋子,卻沒想到蘇小轍就站在門外。
又青詫異,“小轍?”
蘇小轍走上前,“我本來是想問鄧大娘能不能看懂我在賬本上做的標記……”
又青迎上前,握住蘇小轍的手。
蘇小轍輕聲道,“你不應該這樣跟鄧大娘吵的。她是為了你好。”
又青笑了笑,“鄧大娘的脾氣你也知道,刀子嘴豆腐心,過會兒就好了。”
蘇小轍抱住又青,小聲說,“又青,對不起。”
又青心中一酸。
室外的課堂上,士兵們與孩子們一同聽課。
玉武和阿陸成了朋友。
阿陸的爹是個篾匠,阿陸的手藝活也做得極好,偷偷在課上編了個草螞蚱送給玉武。
程響瞥見了,咳嗽一聲,“阿陸,站起來。”
阿陸嚇了一跳,站起身。
程響在紙上唰唰寫下兩個字,拿起來,“這念什麽?”
阿陸辨認半天,“……馬蟲?”
程響走過來,把紙卷成一筒,不輕不重的敲一下阿陸的腦袋,“還馬蟲,這就是你送給玉武的螞蚱。”
所有人哄笑起來。
但凡小兵們默不出字來的時候,玉武他們小聲提示。
課間放休的時候,幾個虎背熊腰的漢子們把孩子們扛在肩上。
大人小孩兒們又笑又鬧,玩成一團。
但自從鄧大娘重新做了管事,頭一件事就是把書堂給搬迴屋子裏。
鄧大娘說,孩子念書是為了考取功名,現在這樣像什麽話。從今兒起,兩撥人分開來教。
程響鼓起勇氣說,上課時候大家都是聽得極認真的,不會影響。
鄧大娘冷冷的說,先生的話有道理,但我們這兒有這兒的規矩,先生若不習慣,可以另外擇席。
程響也就隻好搬迴了室內。
原先熱鬧的室外,而今冷冷清清。
孩子們悶在屋子裏,休息的時候,圍在窗戶跟前,踮腳看著窗外。
玉武迴頭,看著程響,“先生,能出去玩兒麽?”
程響心中歎氣,摸了摸玉武的腦袋,“不行。”
玉武耷拉下腦袋,拿出懷裏的草螞蚱,歎了口氣。
蘇小轍閉門思過的日子眨眼就過去了一個月。
又青推門進來,嚇了一跳,“小轍,你快下來!”
蘇小轍用兩把椅子疊在一起,搖搖晃晃的站在最頂端,手裏還拿著一塊白布。
又青嚇得魂飛魄散,“小轍!你別想不開!”
蘇小轍剛想說話,卻腳下一滑。
又青嚇得跑過去,伸出雙手。
蘇小轍及時平衡住,再慢慢往下爬。
又青氣道,“你這是在幹什麽!你怎麽能這樣輕賤自己的性命!蘇小轍我真是看錯你了!”
蘇小轍說,“等會兒等會兒,你先別著急,我沒想自盡。”
又青詫異道,“那你是?”
蘇小轍道,“我聽見橫梁上有鳥叫聲,心想著是不是有鳥做窩,想拿塊布上去墊一墊。”
又青鬆了口氣,“這種事你就交給別人去做。”
蘇小轍心想哪來的別人,現在除了又青,別人連自己的門前都不願意經過。
又青看見桌上有幾碗菜,“怎麽還沒吃飯。”
蘇小轍想攔已經晚了。
又青一看這些菜,氣得臉色變了,魚是隻有尾巴,菜是臭的,唯有兩塊豆腐幹還好,可也都焦了。
“誰送來的!”
蘇小轍勸道,“算了,我也沒胃口。”
又青道,“不行!我要去告訴鄧大娘!”
蘇小轍欲言又止,“……跟鄧大娘說了,我想也沒有用的。還是算了。”
又青也是一歎,“好罷,我不去說,但從明天起,你跟我一起吃飯。”
蘇小轍點頭答應。
但又青出了蘇小轍的家,仍舊是去了鄧大娘家中,將夥食一事說了。
正巧劉大娘也在,嗤的一聲笑出來,“又青,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你看看咱們這個月光是夥食就支出去多少。”
又青道,“劉大娘說的不錯,我正好想問這件事,原先是劉大娘擔了糧食采買的活兒,支出向來不少,但是小轍管事之後,這錢居然少下去了。而今小轍一不管,好像支出就又多了?”
劉大娘麵色一變,冷笑道,“又青你的意思是鄧大娘管治的沒有蘇小轍好咯?”
又青看向鄧大娘,“我沒有這個意思。”
鄧大娘淡淡道,“蘇小轍那邊的夥食,我會讓他們看緊一點,不會再出今天這種事。又青,你先出去吧。”
又青咬了咬嘴唇,退出屋子。
劉大娘趁機道,“鄧姐,你看看,又青原先多好一孩子,就是被蘇小轍帶壞的。要我說,就該讓蘇小轍搬出去。”
鄧大娘道,“搬出去?你讓她搬哪兒去?”
劉大娘道,“搬迴山上呀,橫豎山上的房子都還在。”
鄧大娘心中沉吟。
劉大娘還想再多說幾句。
鄧大娘道,“不必說了,我再想一想。”
劉大娘便隻得閉上嘴。
☆、第 75 章
眷村中出了件喜事。
戴家的媳婦兒生了個大胖小子。
擺滿月酒的時候,一屋子都是道喜的人,極為熱鬧。
戴剛這兩天升了百夫長,雙喜臨門,滿臉喜氣。
崔淡人提著賀禮上門,“恭喜戴夫長。”
戴剛忙迎進來,“崔大夫,客氣客氣,怎麽還帶東西來。”
崔淡人笑道,“應該的,我也是來沾沾喜氣。”
戴家媳婦笑道,“崔大夫來得正好,麻煩給看看,咱家小子這兩天總是夜裏鬧騰。”
崔淡人跟著戴家媳婦進了裏屋,孩子躺在搖籃裏睡得正香,崔淡人看了看孩子的舌頭,又切了切脈,“不妨事……”
外屋忽然起了一陣嘰嘰喳喳的議論聲。
崔淡人詫異。
又青和蘇小轍踏進戴家大門,便感覺到了異樣視線。
又青擔憂的看了一眼蘇小轍,蘇小轍搖頭表示不要緊。
劉大娘上前,滿臉堆笑,“誒喲,又青,你可來了。”
又青和蘇小轍拿上禮物,笑道,“戴嫂子,這是咱們準備的一點心意。”
戴家媳婦笑道,“客氣什麽。”
但這笑容裏有三分尷尬,且不去接。
劉大娘道,“又青,這是你準備的,還是林夫人準備的呀?”
又青道,“咱們倆一起準備的。”
劉大娘道,“若是你準備的那是應該收,但若是旁人,”她歎了口氣,“這大喜的日子,怎麽就這麽不識趣呢,礙人的眼,堵人的心。”
又青想說話,蘇小轍拽了拽。
又青皺眉,蘇小轍小聲道,“這畢竟是人家的好日子,別鬧得太難看。我先走了。”
又青道,“我跟你一起迴去。”
蘇小轍忙道,“別啊,你也走了像什麽話。”
又青道,“小轍不是這樣的。”
鄧大娘道,“小轍是小轍,你是你。”
又青看著鄧大娘,慢慢道,“或許大娘說的對,我和小轍都是錯的。但我們這樣錯,也是錯得快活。”
又青轉身走出屋子,卻沒想到蘇小轍就站在門外。
又青詫異,“小轍?”
蘇小轍走上前,“我本來是想問鄧大娘能不能看懂我在賬本上做的標記……”
又青迎上前,握住蘇小轍的手。
蘇小轍輕聲道,“你不應該這樣跟鄧大娘吵的。她是為了你好。”
又青笑了笑,“鄧大娘的脾氣你也知道,刀子嘴豆腐心,過會兒就好了。”
蘇小轍抱住又青,小聲說,“又青,對不起。”
又青心中一酸。
室外的課堂上,士兵們與孩子們一同聽課。
玉武和阿陸成了朋友。
阿陸的爹是個篾匠,阿陸的手藝活也做得極好,偷偷在課上編了個草螞蚱送給玉武。
程響瞥見了,咳嗽一聲,“阿陸,站起來。”
阿陸嚇了一跳,站起身。
程響在紙上唰唰寫下兩個字,拿起來,“這念什麽?”
阿陸辨認半天,“……馬蟲?”
程響走過來,把紙卷成一筒,不輕不重的敲一下阿陸的腦袋,“還馬蟲,這就是你送給玉武的螞蚱。”
所有人哄笑起來。
但凡小兵們默不出字來的時候,玉武他們小聲提示。
課間放休的時候,幾個虎背熊腰的漢子們把孩子們扛在肩上。
大人小孩兒們又笑又鬧,玩成一團。
但自從鄧大娘重新做了管事,頭一件事就是把書堂給搬迴屋子裏。
鄧大娘說,孩子念書是為了考取功名,現在這樣像什麽話。從今兒起,兩撥人分開來教。
程響鼓起勇氣說,上課時候大家都是聽得極認真的,不會影響。
鄧大娘冷冷的說,先生的話有道理,但我們這兒有這兒的規矩,先生若不習慣,可以另外擇席。
程響也就隻好搬迴了室內。
原先熱鬧的室外,而今冷冷清清。
孩子們悶在屋子裏,休息的時候,圍在窗戶跟前,踮腳看著窗外。
玉武迴頭,看著程響,“先生,能出去玩兒麽?”
程響心中歎氣,摸了摸玉武的腦袋,“不行。”
玉武耷拉下腦袋,拿出懷裏的草螞蚱,歎了口氣。
蘇小轍閉門思過的日子眨眼就過去了一個月。
又青推門進來,嚇了一跳,“小轍,你快下來!”
蘇小轍用兩把椅子疊在一起,搖搖晃晃的站在最頂端,手裏還拿著一塊白布。
又青嚇得魂飛魄散,“小轍!你別想不開!”
蘇小轍剛想說話,卻腳下一滑。
又青嚇得跑過去,伸出雙手。
蘇小轍及時平衡住,再慢慢往下爬。
又青氣道,“你這是在幹什麽!你怎麽能這樣輕賤自己的性命!蘇小轍我真是看錯你了!”
蘇小轍說,“等會兒等會兒,你先別著急,我沒想自盡。”
又青詫異道,“那你是?”
蘇小轍道,“我聽見橫梁上有鳥叫聲,心想著是不是有鳥做窩,想拿塊布上去墊一墊。”
又青鬆了口氣,“這種事你就交給別人去做。”
蘇小轍心想哪來的別人,現在除了又青,別人連自己的門前都不願意經過。
又青看見桌上有幾碗菜,“怎麽還沒吃飯。”
蘇小轍想攔已經晚了。
又青一看這些菜,氣得臉色變了,魚是隻有尾巴,菜是臭的,唯有兩塊豆腐幹還好,可也都焦了。
“誰送來的!”
蘇小轍勸道,“算了,我也沒胃口。”
又青道,“不行!我要去告訴鄧大娘!”
蘇小轍欲言又止,“……跟鄧大娘說了,我想也沒有用的。還是算了。”
又青也是一歎,“好罷,我不去說,但從明天起,你跟我一起吃飯。”
蘇小轍點頭答應。
但又青出了蘇小轍的家,仍舊是去了鄧大娘家中,將夥食一事說了。
正巧劉大娘也在,嗤的一聲笑出來,“又青,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你看看咱們這個月光是夥食就支出去多少。”
又青道,“劉大娘說的不錯,我正好想問這件事,原先是劉大娘擔了糧食采買的活兒,支出向來不少,但是小轍管事之後,這錢居然少下去了。而今小轍一不管,好像支出就又多了?”
劉大娘麵色一變,冷笑道,“又青你的意思是鄧大娘管治的沒有蘇小轍好咯?”
又青看向鄧大娘,“我沒有這個意思。”
鄧大娘淡淡道,“蘇小轍那邊的夥食,我會讓他們看緊一點,不會再出今天這種事。又青,你先出去吧。”
又青咬了咬嘴唇,退出屋子。
劉大娘趁機道,“鄧姐,你看看,又青原先多好一孩子,就是被蘇小轍帶壞的。要我說,就該讓蘇小轍搬出去。”
鄧大娘道,“搬出去?你讓她搬哪兒去?”
劉大娘道,“搬迴山上呀,橫豎山上的房子都還在。”
鄧大娘心中沉吟。
劉大娘還想再多說幾句。
鄧大娘道,“不必說了,我再想一想。”
劉大娘便隻得閉上嘴。
☆、第 75 章
眷村中出了件喜事。
戴家的媳婦兒生了個大胖小子。
擺滿月酒的時候,一屋子都是道喜的人,極為熱鬧。
戴剛這兩天升了百夫長,雙喜臨門,滿臉喜氣。
崔淡人提著賀禮上門,“恭喜戴夫長。”
戴剛忙迎進來,“崔大夫,客氣客氣,怎麽還帶東西來。”
崔淡人笑道,“應該的,我也是來沾沾喜氣。”
戴家媳婦笑道,“崔大夫來得正好,麻煩給看看,咱家小子這兩天總是夜裏鬧騰。”
崔淡人跟著戴家媳婦進了裏屋,孩子躺在搖籃裏睡得正香,崔淡人看了看孩子的舌頭,又切了切脈,“不妨事……”
外屋忽然起了一陣嘰嘰喳喳的議論聲。
崔淡人詫異。
又青和蘇小轍踏進戴家大門,便感覺到了異樣視線。
又青擔憂的看了一眼蘇小轍,蘇小轍搖頭表示不要緊。
劉大娘上前,滿臉堆笑,“誒喲,又青,你可來了。”
又青和蘇小轍拿上禮物,笑道,“戴嫂子,這是咱們準備的一點心意。”
戴家媳婦笑道,“客氣什麽。”
但這笑容裏有三分尷尬,且不去接。
劉大娘道,“又青,這是你準備的,還是林夫人準備的呀?”
又青道,“咱們倆一起準備的。”
劉大娘道,“若是你準備的那是應該收,但若是旁人,”她歎了口氣,“這大喜的日子,怎麽就這麽不識趣呢,礙人的眼,堵人的心。”
又青想說話,蘇小轍拽了拽。
又青皺眉,蘇小轍小聲道,“這畢竟是人家的好日子,別鬧得太難看。我先走了。”
又青道,“我跟你一起迴去。”
蘇小轍忙道,“別啊,你也走了像什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