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淩月看他神色才反應過來自己言語中泄露了不願意表露的東西,臉微微發燒,一時不自在,就要抽出被他握在掌心的手。
而他居然就鬆開了,商淩月下意識看了他一眼,眼中氣悶和窘迫交織,因多日分別想念,想跟他在一起待著,卻又不想讓他看出來這心思,欲蓋彌彰,蘇伯玉心頭一動,頓時把她壓在身下,低頭攫取她的唇,邊隔著衣物撫摸她最敏感的地方,二人許久未曾這樣,商淩月受不了刺激便軟在他身下沉淪其中。
太醫剛好迴來到了門邊,錯愕瞪大了眼珠子,陛下和公公!這?猛然又才想到看到了不該看的,嚇得登時出了一身冷汗,趕緊退到外麵,該死的眼睛,蘇伯玉會殺了他的,這可怎麽辦,怎麽辦……
殿裏的高盡國垂下眼睛退出關閉了殿門,發現太醫令站在外麵瑟瑟發抖,臉色蒼白,直擦冷汗,一眨眼,明白過來,走近輕按了下他的胳膊,太醫令悚然抖了下,見是他,急忙施了一禮:“公公呀!”
高盡國迴以一禮,走近輕按了下他的胳膊,笑道:“張太醫,你剛才看到了什麽,隻當沒看見,如今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太醫令聞言曉得他這是放他一馬,高盡國是蘇伯玉的心腹,他肯定不會有事了,整個人瞬間得了解脫,虛脫腿一軟,高盡國扶住了他,笑道:“張太醫!您這是怎麽了?”
太醫令趕緊站直,擦了下額頭,心有餘悸笑道:“我沒事,高公公說得是。”
高盡國哎了一聲:“那張大人隨我到偏房先歇著,統軍的病情不打緊,咱們做臣子奴才的,等陛下召見出現才是正理,否則那就是大不敬。”
太醫令忙不迭點頭:“是是,有勞高公公帶路。”
二人剛走到門口,卻見一人匆忙而至,竟然是開國郡公,高盡國一眨眼,趕緊行禮:“奴才見過郡公,夜如此深了,郡公可是找陛下有事?”
周昌邑一把拍在他胳膊上:“你個鬼靈精,少擋我的路!”
高盡國無奈一笑:“得了,奴才瞞不過郡公。”隨即湊近他耳邊壓低聲音:“統軍這會兒隻怕是顧不上陪郡公。”
周昌邑哼了一聲,瞥不遠處手足無措的太醫令,淡淡道:“瞎操心,我還不知道嗎,辦你的事去吧,我不會壞你家公公的好事。”
高盡國打了個禮,笑容謙卑:“那奴才就走了,郡公自便。”
周昌邑沒再理會他,直奔殿裏,問了侍候的婢女,便到了二人所在的臥房門前,門縫斜對著床,可見裏麵簾帷半遮著二人燕好的身子,尤能聽見微不可聞的喘息聲,這哪兒是重傷的樣子?他眯住了眼,頓時安下心來,卻是沒離開,反而站著一動不動,覷著裏麵,隨時時間流逝,臉色漸漸不好起來,攥緊了門邊,醋意掩都掩不住。
裏麵沒了動靜後,他才轉身到房裏的座椅上坐下,一把扯開衣領,端起桌上的冷茶就灌了下去,冷冷盯著茶杯。
一刻後,臥房門突然吱呀一響,周昌邑抬眸,隻見蘇伯玉隻穿著裏衣走出來,染血的外袍在他胳膊上搭著,收迴視線放下茶杯:“我聽他們說你渾身是血。”
蘇伯玉這才發現他在房裏:“是誰驚動了你?”
周昌邑哼了一聲,站起直直盯著他:“怎麽,你還不想讓我知道你到這裏了嗎?”
言語間濃濃的火藥味,蘇伯玉走近他:“何必曲解我的意思!”
周昌邑鼻哼不語。蘇伯玉見狀站在他麵前也不再說話,隻靜靜看著他。
最後還是周昌邑憋不住,瞥他一眼,自己給自己台階下:“不過幸好碰到了太醫令,才沒直接衝進房裏,不然壞了你的好事我可就罪過大了。”
蘇伯玉聽他這話裏的酸味兒,笑起來走近用帶傷的胳膊輕擁了下他的肩:“你忘記我曾對你說過的話了,現在正是關鍵時候,出不得差錯。”
周昌邑最受不了他說話時這個深邃內斂的眼神,又見他手臂上滲出了血,瞬間心軟下來,一把拿過他手裏的衣物:“我要忘記了就不會現在坐在這兒,而是剛才衝進去讓那小皇帝難堪,讓她看看誰才是你的心上人,讓她痛不欲生。”
說完特意盯在他出血的胳膊上:“就是安撫小皇帝也不用這麽著急吧,瞧瞧!”
蘇伯玉聞言收迴手挽起袖子,露出傷口,看著他:“不幫我叫太醫嗎?”
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周昌邑瞪他一眼:“我真是上輩子欠了你的!”抱怨歸抱怨,說完就轉身離開去做了。
太醫迴來給他包紮好傷口後,蘇伯玉給周昌邑說了些路上的情形,周昌邑聽罷後放了心,接著卻突然下令讓房裏的婢女太監退下,走到蘇伯玉麵前,拉起他的手,俯視他嚴肅道:“我不想再等了,這次鏟除阿史那邏鶻後,就殺掉商淩月,阿史那邏鶻一死,就算是沒有她,再壞孩子夭折,也不會威脅到我們什麽,我怕夜長夢多。”
蘇伯玉聞言淡笑抬眸:“什麽夜長夢多?”
☆、第107章 真情陰謀
周昌邑靠向他懷裏,手指輕摸著他胸口:“沒什麽,我就是想獨占你,剛才站在門外,聽你們的聲音,我嫉妒得都快要發瘋了。”
蘇伯玉聞言笑意變濃,按住他在胸口作亂的手,低頭貼在他耳邊:“我答應你,隻要你高興。”
周昌邑沒想到他為了他放棄之前的計劃,一顆心驟然軟得能化成水,在他懷裏安安靜靜地靠了一會兒後,抽出手來:“你去陪小皇帝吧,天色不早了,好生休息,我迴去了。”
蘇伯玉頷首:“我去送你。”
周昌邑當即阻止:“不用。”說完囑咐了高盡國好生伺候著,就頭也不迴的離開了。
殿裏隻剩下高盡國和他,蘇伯玉轉眸看向高盡國:“去查出是誰告訴了昌邑,明日帶來見我。”
高盡國恭敬領命:“是,奴才這就去。”蘇伯玉這才返迴臥房。
第二天商淩月醒來時從未有過的舒服,隻覺數天的疲勞都在一夜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躺著一點兒都不想起,翻了個身,感覺一隻手突然落在她腰上,攔腰摟動她,商淩月頓時就鑽在了他懷裏,雙手搭在他胸口,蘇伯玉摩挲著他的腰身:“醒了?”
商淩月嗯了一聲,閉著眼還有些瞌睡問:“什麽時辰了?”
蘇伯玉:“午時。”
什麽!商淩月一驚,孩子,壞了,她急忙挺身便要坐起,她怎麽睡到這會兒了。
蘇伯玉一用力就把她又壓迴了懷裏:“我已經吩咐了奶娘照看。”
商淩月這才放下心來,無奈看他:“我怎麽睡得這麽沉。”孩子哭都聽不見。
蘇伯玉道:“幾夜沒睡好,你太累了,今天什麽事都不用幹,就睡覺。”
商淩月失笑“哪有這樣補覺的。”說完想起他短短時間內到了陝州,路上怕也是不眠不休,白天黑夜趕路,還有追兵,收迴視線就闔住了眸窩在他胸口:“也行,你陪我補吧。”
蘇伯玉闔住眸,指腹在她背上摩挲著:“嗯,一會兒高盡國送早膳過來,吃了再繼續睡。”
話音落後,殿裏又恢複了寧靜,沒過多久高盡國就送來早膳,二人穿上裏衣用了些就又迴到床上,蘇伯玉摟著她說了兩句話就沒音了。商淩月抬頭看去,見他眉目睡得安穩,眉目舒展,難得見他這麽放鬆的睡容,微微勾了勾嘴角,竟是格外的開懷,放心闔住眼埋在了他肩頭,不知不覺也睡了過去。
此時的盤鎬,突魯讚聽罷迴來的左將軍迴報:“你是說蘇伯玉受了重傷,性命垂危?”
左將軍頷首:“是。”
突魯讚若有所思看向他:“本相知道了,你下去吧,”
左將軍離開後,書記官道:“相爺有何想法?”
突魯讚冷笑:“讓他逃脫了,這生死就不是由我們說了算,不必受此消息影響。”
第二日早朝,陝州行宮,蘇伯玉當堂對眾人說了盤鎬陷落的情況:“吐蕃大軍已經掌控盤鎬,扶立陛下的族弟陳國郡王為偽帝,大肆冊封留下的文武官員,已然成立了新朝廷,五日後就舉行登基大典。百姓生活倒是未受太大影響,一切如舊。”
文武百官聽了,霎時炸開了鍋,有人出列道:“陳國郡王天生癡傻,吐蕃人這是要假借陳果郡王號令天下人為他謀利。”
有人附和:“是啊。”
有人憤慨:“荒謬!陛下尚在此處,豈容他吐蕃放肆!還號令天下,癡心妄想!”
“冊封百官,吐蕃人太不把陛下放在眼中了。我們必須盡快收複失地。”
群情激奮中,鳳耀靈走出了隊列,拱手行禮道:“陛下,這正暴露了吐蕃人的弱處,從他們這些時日接連昭告天下的偽帝詔書便可見端倪,一天三令,甚至於朝令夕改,足見其內心惶恐,所以迫不及待要穩定局麵。局勢對我們而言大大有利。”
周昌邑出列,附和:“鳳相所言有理,臣也如此看。盤鎬非比西南諸州,是我帝國最中央,前進有黃河天險阻攔,他們不敢冒然再進,但要就此離開盤鎬,放棄侵占的土地離開,卻也不甘,現在除卻西南,西北,東北、東南都有我軍部署,一旦我軍三麵齊攻,他們唯有西南可退,若我們再截斷其退路,四麵合攻,便可圍殲吐蕃大軍,他們不是不知自己進退兩難的處境,且吐蕃軍心現在共傾向於繼續推進,奪取更多戰利品,縱突魯讚有心帶著戰利品退離,其他將領們也不會願意。由此觀之,我們雖主動讓出了盤鎬,但卻換取了有利地位。”
頓了頓,掃過鳳耀靈和蘇伯玉等人道:“時至今日,才明白鳳相和統軍為何要勸陛下撤離,現在我們進可攻退可守,吐蕃卻成了困獸,再兇猛的野獸關在籠子裏,也隻能任由我們擺布了。”
商淩月聽到這裏茅塞頓開,一下子心結解開,釋然了當初選擇撤離盤鎬,而非派軍支援的愧疚,她還是目光短淺,沒有能看到現在,否則現在他們定然還在兩軍交戰的水深火熱中,勝不能速勝,僵持不下,百姓才真正是遭了大罪。
隨後眾人一起商議如何收複失地,大致有了思路,但還要再行細致商定,一旦發兵,便要一鼓作氣奪迴盤鎬和西南諸州,第二日早朝繼續。
下朝後,她將所想告訴了鳳耀靈,鳳耀靈平和笑道:“陛下能想通最好不過,臣就怕陛下鑽了牛角尖。”
商淩月想起自己之前那麽想他和蘇伯玉,雖不排除他們有那種私心,但卻微乎其微,他們胸中之丘壑,不是現如今的她能品度的,不好意思道:“你們是不是早就料到吐蕃人不會為難百姓?”
鳳耀靈頷首:“是。”
晚上,蘇伯玉來時,她也問了他相同的問題,蘇伯玉莞爾:“自然是。”
商淩月想不明白,匪夷所思望著他:“你們怎麽就敢肯定?”但凡侵略者哪有不燒殺搶掠的。
蘇伯玉拉著她坐到床邊,娓娓道來:“你還記得代宗皇帝時吐蕃也曾入侵的事情麽?”
“記得。”商淩月道,“鳳耀靈給我講過。”
蘇伯玉接著道:“那次吐蕃大軍在盤鎬燒殺搶掠,無所不作,最後待了不足十日,便不得不撤離,語氣說是朝廷的軍隊打退,不如說是被百姓。當年百姓憤怒下全部奮起反抗,上到七八十歲的老者,下到稚童婦孺,皆拿起武器,吐蕃軍隊防不勝防,損失慘重,以至於他們走在大街上都要十人以上,以防遭到百姓偷襲。”
鳳耀靈可沒說過還有這樣的事情,商淩月吃了一驚:“竟是如此。”
蘇伯玉頷首:“吐蕃大軍此次再去故地,如若還犯同樣的錯誤,便愚不可耐了。”
商淩月皺眉:“那也不一定就會放過百姓,完全可能報複,變本加厲對待他們啊。”
蘇伯玉捏了下她的手:“確實有這種可能,這就取決於率軍的元帥是什麽樣的人。若其睚眥必報,瞻前不顧後,此次百姓必難逃劫難,若以大局為重,深謀遠慮,則百姓可安然無恙。”
商淩月詫異:“那你怎麽知道這次吐蕃大元帥會是後者?”
蘇伯玉一揚眉毛:“你怎麽知道我知道?”
商淩月愣了下,下意識道:“你怎麽可能不知道!”
蘇伯玉看著她一副篤定你什麽事都知道的麵色,淡笑到:“領軍的人是突魯讚,他是吐蕃百年難得一遇的良相,更是出類拔萃的帥才。”
難得見他對什麽人評價這麽高,商淩月有些好奇,蘇伯玉繼續說道:“若非有他,鬆德讚普也不會短短數年內就一統吐蕃各部,再次強大起來,當年他們被我朝軍隊打敗,元氣大傷,一蹶不振……”蘇伯玉給她說了許多此人的事跡,和這些年吐蕃發生的事情。
商淩月不想他知道得這麽清楚:“難道在吐蕃也有眼線?”
蘇伯玉也不避諱她,點了點頭,起身拉起她:“跟我來。”
商淩月狐疑跟著他,片刻後二人到了書房地圖前,他指在帝國和吐蕃相交處:“吐蕃對帝國而言,意義非凡,兩地共享同樣的山川河流,為鄰數千年,六百年前才互相知道對方的存在,此後時敵時友,現在介於兩者間。但縱使關係最緊張時,兩國百姓間的交往也沒有中斷。如今吐蕃雖是敵,可未來臣服於帝國也不是不可能,這一切都取決於帝國來日的國力。”
商淩月看他說話間眸中光芒勃勃,他居然想到這麽長遠,視線重新移到地圖上:“還記得我跟你講過的故鄉之事嗎?”
蘇伯玉看向她:“嗯。”
商淩月轉眸迎上他的目光:“你說的不是不可能,隻是過程會很漫長。”
蘇伯玉聞言眸光浮現笑意,擁住她再次看向地圖:“先考慮收複失地。你有何想法?”
商淩月歎息搖搖頭:“這我是真不懂,你們說什麽,我照做就是。”
隻是商淩月沒想到第二天他和鳳耀靈等人擬定好的這個做,竟然是她什麽都不用幹,隻當在陝州行宮遊玩作樂,安心踏實得住著,該上早朝上早朝,該陪孩子陪孩子,在紫宸殿時什麽樣兒,在這裏還什麽樣兒,就當沒吐蕃入侵這迴事。
還在當日就頒布了一道聖旨,減免帝國各州府各項賦稅一年,當年生子女者,按人頭給予錢糧撫養,一直養孩子到五歲,各州府一個月內將可能在年內生的統計報到陝州,戶部統計人數。
商淩月茫然不解,逮住了鳳耀靈問:“這是什麽策略?”
☆、第108章 皇宮計謀
鳳耀靈道:“以靜製動,擾亂敵心。”
商淩月聽得更糊塗了。
鳳耀靈笑得意味深長:“陛下隻管逍遙,時候到了你就明白了,臣給您解釋沒有事情真發生來得銘心刻骨。”
三個月後,春去夏至,盤鎬天氣變得熱了許多,紫宸殿內已經擺滿了冰盆,殿裏才涼快了些,一名大將軍跪在殿中央,向大元帥突魯讚稟報道:“這個月下發的詔令,還是跟之前一樣,隻有西南數州上折子,其他州郡毫無反應。”
而他居然就鬆開了,商淩月下意識看了他一眼,眼中氣悶和窘迫交織,因多日分別想念,想跟他在一起待著,卻又不想讓他看出來這心思,欲蓋彌彰,蘇伯玉心頭一動,頓時把她壓在身下,低頭攫取她的唇,邊隔著衣物撫摸她最敏感的地方,二人許久未曾這樣,商淩月受不了刺激便軟在他身下沉淪其中。
太醫剛好迴來到了門邊,錯愕瞪大了眼珠子,陛下和公公!這?猛然又才想到看到了不該看的,嚇得登時出了一身冷汗,趕緊退到外麵,該死的眼睛,蘇伯玉會殺了他的,這可怎麽辦,怎麽辦……
殿裏的高盡國垂下眼睛退出關閉了殿門,發現太醫令站在外麵瑟瑟發抖,臉色蒼白,直擦冷汗,一眨眼,明白過來,走近輕按了下他的胳膊,太醫令悚然抖了下,見是他,急忙施了一禮:“公公呀!”
高盡國迴以一禮,走近輕按了下他的胳膊,笑道:“張太醫,你剛才看到了什麽,隻當沒看見,如今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太醫令聞言曉得他這是放他一馬,高盡國是蘇伯玉的心腹,他肯定不會有事了,整個人瞬間得了解脫,虛脫腿一軟,高盡國扶住了他,笑道:“張太醫!您這是怎麽了?”
太醫令趕緊站直,擦了下額頭,心有餘悸笑道:“我沒事,高公公說得是。”
高盡國哎了一聲:“那張大人隨我到偏房先歇著,統軍的病情不打緊,咱們做臣子奴才的,等陛下召見出現才是正理,否則那就是大不敬。”
太醫令忙不迭點頭:“是是,有勞高公公帶路。”
二人剛走到門口,卻見一人匆忙而至,竟然是開國郡公,高盡國一眨眼,趕緊行禮:“奴才見過郡公,夜如此深了,郡公可是找陛下有事?”
周昌邑一把拍在他胳膊上:“你個鬼靈精,少擋我的路!”
高盡國無奈一笑:“得了,奴才瞞不過郡公。”隨即湊近他耳邊壓低聲音:“統軍這會兒隻怕是顧不上陪郡公。”
周昌邑哼了一聲,瞥不遠處手足無措的太醫令,淡淡道:“瞎操心,我還不知道嗎,辦你的事去吧,我不會壞你家公公的好事。”
高盡國打了個禮,笑容謙卑:“那奴才就走了,郡公自便。”
周昌邑沒再理會他,直奔殿裏,問了侍候的婢女,便到了二人所在的臥房門前,門縫斜對著床,可見裏麵簾帷半遮著二人燕好的身子,尤能聽見微不可聞的喘息聲,這哪兒是重傷的樣子?他眯住了眼,頓時安下心來,卻是沒離開,反而站著一動不動,覷著裏麵,隨時時間流逝,臉色漸漸不好起來,攥緊了門邊,醋意掩都掩不住。
裏麵沒了動靜後,他才轉身到房裏的座椅上坐下,一把扯開衣領,端起桌上的冷茶就灌了下去,冷冷盯著茶杯。
一刻後,臥房門突然吱呀一響,周昌邑抬眸,隻見蘇伯玉隻穿著裏衣走出來,染血的外袍在他胳膊上搭著,收迴視線放下茶杯:“我聽他們說你渾身是血。”
蘇伯玉這才發現他在房裏:“是誰驚動了你?”
周昌邑哼了一聲,站起直直盯著他:“怎麽,你還不想讓我知道你到這裏了嗎?”
言語間濃濃的火藥味,蘇伯玉走近他:“何必曲解我的意思!”
周昌邑鼻哼不語。蘇伯玉見狀站在他麵前也不再說話,隻靜靜看著他。
最後還是周昌邑憋不住,瞥他一眼,自己給自己台階下:“不過幸好碰到了太醫令,才沒直接衝進房裏,不然壞了你的好事我可就罪過大了。”
蘇伯玉聽他這話裏的酸味兒,笑起來走近用帶傷的胳膊輕擁了下他的肩:“你忘記我曾對你說過的話了,現在正是關鍵時候,出不得差錯。”
周昌邑最受不了他說話時這個深邃內斂的眼神,又見他手臂上滲出了血,瞬間心軟下來,一把拿過他手裏的衣物:“我要忘記了就不會現在坐在這兒,而是剛才衝進去讓那小皇帝難堪,讓她看看誰才是你的心上人,讓她痛不欲生。”
說完特意盯在他出血的胳膊上:“就是安撫小皇帝也不用這麽著急吧,瞧瞧!”
蘇伯玉聞言收迴手挽起袖子,露出傷口,看著他:“不幫我叫太醫嗎?”
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周昌邑瞪他一眼:“我真是上輩子欠了你的!”抱怨歸抱怨,說完就轉身離開去做了。
太醫迴來給他包紮好傷口後,蘇伯玉給周昌邑說了些路上的情形,周昌邑聽罷後放了心,接著卻突然下令讓房裏的婢女太監退下,走到蘇伯玉麵前,拉起他的手,俯視他嚴肅道:“我不想再等了,這次鏟除阿史那邏鶻後,就殺掉商淩月,阿史那邏鶻一死,就算是沒有她,再壞孩子夭折,也不會威脅到我們什麽,我怕夜長夢多。”
蘇伯玉聞言淡笑抬眸:“什麽夜長夢多?”
☆、第107章 真情陰謀
周昌邑靠向他懷裏,手指輕摸著他胸口:“沒什麽,我就是想獨占你,剛才站在門外,聽你們的聲音,我嫉妒得都快要發瘋了。”
蘇伯玉聞言笑意變濃,按住他在胸口作亂的手,低頭貼在他耳邊:“我答應你,隻要你高興。”
周昌邑沒想到他為了他放棄之前的計劃,一顆心驟然軟得能化成水,在他懷裏安安靜靜地靠了一會兒後,抽出手來:“你去陪小皇帝吧,天色不早了,好生休息,我迴去了。”
蘇伯玉頷首:“我去送你。”
周昌邑當即阻止:“不用。”說完囑咐了高盡國好生伺候著,就頭也不迴的離開了。
殿裏隻剩下高盡國和他,蘇伯玉轉眸看向高盡國:“去查出是誰告訴了昌邑,明日帶來見我。”
高盡國恭敬領命:“是,奴才這就去。”蘇伯玉這才返迴臥房。
第二天商淩月醒來時從未有過的舒服,隻覺數天的疲勞都在一夜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躺著一點兒都不想起,翻了個身,感覺一隻手突然落在她腰上,攔腰摟動她,商淩月頓時就鑽在了他懷裏,雙手搭在他胸口,蘇伯玉摩挲著他的腰身:“醒了?”
商淩月嗯了一聲,閉著眼還有些瞌睡問:“什麽時辰了?”
蘇伯玉:“午時。”
什麽!商淩月一驚,孩子,壞了,她急忙挺身便要坐起,她怎麽睡到這會兒了。
蘇伯玉一用力就把她又壓迴了懷裏:“我已經吩咐了奶娘照看。”
商淩月這才放下心來,無奈看他:“我怎麽睡得這麽沉。”孩子哭都聽不見。
蘇伯玉道:“幾夜沒睡好,你太累了,今天什麽事都不用幹,就睡覺。”
商淩月失笑“哪有這樣補覺的。”說完想起他短短時間內到了陝州,路上怕也是不眠不休,白天黑夜趕路,還有追兵,收迴視線就闔住了眸窩在他胸口:“也行,你陪我補吧。”
蘇伯玉闔住眸,指腹在她背上摩挲著:“嗯,一會兒高盡國送早膳過來,吃了再繼續睡。”
話音落後,殿裏又恢複了寧靜,沒過多久高盡國就送來早膳,二人穿上裏衣用了些就又迴到床上,蘇伯玉摟著她說了兩句話就沒音了。商淩月抬頭看去,見他眉目睡得安穩,眉目舒展,難得見他這麽放鬆的睡容,微微勾了勾嘴角,竟是格外的開懷,放心闔住眼埋在了他肩頭,不知不覺也睡了過去。
此時的盤鎬,突魯讚聽罷迴來的左將軍迴報:“你是說蘇伯玉受了重傷,性命垂危?”
左將軍頷首:“是。”
突魯讚若有所思看向他:“本相知道了,你下去吧,”
左將軍離開後,書記官道:“相爺有何想法?”
突魯讚冷笑:“讓他逃脫了,這生死就不是由我們說了算,不必受此消息影響。”
第二日早朝,陝州行宮,蘇伯玉當堂對眾人說了盤鎬陷落的情況:“吐蕃大軍已經掌控盤鎬,扶立陛下的族弟陳國郡王為偽帝,大肆冊封留下的文武官員,已然成立了新朝廷,五日後就舉行登基大典。百姓生活倒是未受太大影響,一切如舊。”
文武百官聽了,霎時炸開了鍋,有人出列道:“陳國郡王天生癡傻,吐蕃人這是要假借陳果郡王號令天下人為他謀利。”
有人附和:“是啊。”
有人憤慨:“荒謬!陛下尚在此處,豈容他吐蕃放肆!還號令天下,癡心妄想!”
“冊封百官,吐蕃人太不把陛下放在眼中了。我們必須盡快收複失地。”
群情激奮中,鳳耀靈走出了隊列,拱手行禮道:“陛下,這正暴露了吐蕃人的弱處,從他們這些時日接連昭告天下的偽帝詔書便可見端倪,一天三令,甚至於朝令夕改,足見其內心惶恐,所以迫不及待要穩定局麵。局勢對我們而言大大有利。”
周昌邑出列,附和:“鳳相所言有理,臣也如此看。盤鎬非比西南諸州,是我帝國最中央,前進有黃河天險阻攔,他們不敢冒然再進,但要就此離開盤鎬,放棄侵占的土地離開,卻也不甘,現在除卻西南,西北,東北、東南都有我軍部署,一旦我軍三麵齊攻,他們唯有西南可退,若我們再截斷其退路,四麵合攻,便可圍殲吐蕃大軍,他們不是不知自己進退兩難的處境,且吐蕃軍心現在共傾向於繼續推進,奪取更多戰利品,縱突魯讚有心帶著戰利品退離,其他將領們也不會願意。由此觀之,我們雖主動讓出了盤鎬,但卻換取了有利地位。”
頓了頓,掃過鳳耀靈和蘇伯玉等人道:“時至今日,才明白鳳相和統軍為何要勸陛下撤離,現在我們進可攻退可守,吐蕃卻成了困獸,再兇猛的野獸關在籠子裏,也隻能任由我們擺布了。”
商淩月聽到這裏茅塞頓開,一下子心結解開,釋然了當初選擇撤離盤鎬,而非派軍支援的愧疚,她還是目光短淺,沒有能看到現在,否則現在他們定然還在兩軍交戰的水深火熱中,勝不能速勝,僵持不下,百姓才真正是遭了大罪。
隨後眾人一起商議如何收複失地,大致有了思路,但還要再行細致商定,一旦發兵,便要一鼓作氣奪迴盤鎬和西南諸州,第二日早朝繼續。
下朝後,她將所想告訴了鳳耀靈,鳳耀靈平和笑道:“陛下能想通最好不過,臣就怕陛下鑽了牛角尖。”
商淩月想起自己之前那麽想他和蘇伯玉,雖不排除他們有那種私心,但卻微乎其微,他們胸中之丘壑,不是現如今的她能品度的,不好意思道:“你們是不是早就料到吐蕃人不會為難百姓?”
鳳耀靈頷首:“是。”
晚上,蘇伯玉來時,她也問了他相同的問題,蘇伯玉莞爾:“自然是。”
商淩月想不明白,匪夷所思望著他:“你們怎麽就敢肯定?”但凡侵略者哪有不燒殺搶掠的。
蘇伯玉拉著她坐到床邊,娓娓道來:“你還記得代宗皇帝時吐蕃也曾入侵的事情麽?”
“記得。”商淩月道,“鳳耀靈給我講過。”
蘇伯玉接著道:“那次吐蕃大軍在盤鎬燒殺搶掠,無所不作,最後待了不足十日,便不得不撤離,語氣說是朝廷的軍隊打退,不如說是被百姓。當年百姓憤怒下全部奮起反抗,上到七八十歲的老者,下到稚童婦孺,皆拿起武器,吐蕃軍隊防不勝防,損失慘重,以至於他們走在大街上都要十人以上,以防遭到百姓偷襲。”
鳳耀靈可沒說過還有這樣的事情,商淩月吃了一驚:“竟是如此。”
蘇伯玉頷首:“吐蕃大軍此次再去故地,如若還犯同樣的錯誤,便愚不可耐了。”
商淩月皺眉:“那也不一定就會放過百姓,完全可能報複,變本加厲對待他們啊。”
蘇伯玉捏了下她的手:“確實有這種可能,這就取決於率軍的元帥是什麽樣的人。若其睚眥必報,瞻前不顧後,此次百姓必難逃劫難,若以大局為重,深謀遠慮,則百姓可安然無恙。”
商淩月詫異:“那你怎麽知道這次吐蕃大元帥會是後者?”
蘇伯玉一揚眉毛:“你怎麽知道我知道?”
商淩月愣了下,下意識道:“你怎麽可能不知道!”
蘇伯玉看著她一副篤定你什麽事都知道的麵色,淡笑到:“領軍的人是突魯讚,他是吐蕃百年難得一遇的良相,更是出類拔萃的帥才。”
難得見他對什麽人評價這麽高,商淩月有些好奇,蘇伯玉繼續說道:“若非有他,鬆德讚普也不會短短數年內就一統吐蕃各部,再次強大起來,當年他們被我朝軍隊打敗,元氣大傷,一蹶不振……”蘇伯玉給她說了許多此人的事跡,和這些年吐蕃發生的事情。
商淩月不想他知道得這麽清楚:“難道在吐蕃也有眼線?”
蘇伯玉也不避諱她,點了點頭,起身拉起她:“跟我來。”
商淩月狐疑跟著他,片刻後二人到了書房地圖前,他指在帝國和吐蕃相交處:“吐蕃對帝國而言,意義非凡,兩地共享同樣的山川河流,為鄰數千年,六百年前才互相知道對方的存在,此後時敵時友,現在介於兩者間。但縱使關係最緊張時,兩國百姓間的交往也沒有中斷。如今吐蕃雖是敵,可未來臣服於帝國也不是不可能,這一切都取決於帝國來日的國力。”
商淩月看他說話間眸中光芒勃勃,他居然想到這麽長遠,視線重新移到地圖上:“還記得我跟你講過的故鄉之事嗎?”
蘇伯玉看向她:“嗯。”
商淩月轉眸迎上他的目光:“你說的不是不可能,隻是過程會很漫長。”
蘇伯玉聞言眸光浮現笑意,擁住她再次看向地圖:“先考慮收複失地。你有何想法?”
商淩月歎息搖搖頭:“這我是真不懂,你們說什麽,我照做就是。”
隻是商淩月沒想到第二天他和鳳耀靈等人擬定好的這個做,竟然是她什麽都不用幹,隻當在陝州行宮遊玩作樂,安心踏實得住著,該上早朝上早朝,該陪孩子陪孩子,在紫宸殿時什麽樣兒,在這裏還什麽樣兒,就當沒吐蕃入侵這迴事。
還在當日就頒布了一道聖旨,減免帝國各州府各項賦稅一年,當年生子女者,按人頭給予錢糧撫養,一直養孩子到五歲,各州府一個月內將可能在年內生的統計報到陝州,戶部統計人數。
商淩月茫然不解,逮住了鳳耀靈問:“這是什麽策略?”
☆、第108章 皇宮計謀
鳳耀靈道:“以靜製動,擾亂敵心。”
商淩月聽得更糊塗了。
鳳耀靈笑得意味深長:“陛下隻管逍遙,時候到了你就明白了,臣給您解釋沒有事情真發生來得銘心刻骨。”
三個月後,春去夏至,盤鎬天氣變得熱了許多,紫宸殿內已經擺滿了冰盆,殿裏才涼快了些,一名大將軍跪在殿中央,向大元帥突魯讚稟報道:“這個月下發的詔令,還是跟之前一樣,隻有西南數州上折子,其他州郡毫無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