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初夏的天氣格外好。
期中考一考完,一群人圍著霍明珠對答案。柯揚對這種無意義的行為深以為恥,挪動輪椅到走廊找了個清淨的地方看書。
沒一會兒,徐林到了。婚期將近,徐林拾看起來越發容光煥發,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他語含責備:“怎麽坐在風口?”
柯揚說:“吹吹風比較清醒。”他正要把霍明珠喊出來一塊迴家,目光卻停在校門那邊。那裏停著輛銀灰色的車,看著挺眼熟。柯揚正迴想著在哪兒見過,車裏的人已經打開車門下車——竟是關逸!
柯揚對關逸的觀感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變態啊。
關逸絕對是變態中的變態。
成績、人緣這些對關逸來說都已經沒什麽意義,他生來就有無數光環加身,背景、天賦、能力樣樣不缺。這樣的家夥,不用想都知道他會有怎麽樣的前程。
柯揚對關逸沒好感。關逸和霍明珠是兩個極端,霍明珠有點天真,做什麽事都單純得過了頭,好像生來就該被人寵著一樣;關逸則是那種利益至上的人,圍繞在他身邊的人要麽是替他做事的,要麽是給他跑腿的,至今還沒哪個人算得上是關逸的“朋友”——頂多隻能說是“戰略合作夥伴”。
這樣的家夥還有人敢往他身邊湊,實在令人吃驚。
柯揚微微抿唇,轉頭看向正和人聊得高興的霍明珠,對徐林說:“徐爸,推我下去,我去會會關逸。”
徐林說:“是那個關逸?”
柯揚點點頭。
徐林語氣凝重:“最好不要得罪他。這關逸年紀雖小,手段卻狠辣得很,不宜招惹。”
柯揚目光一頓,問道:“徐爸你和關逸打過交道?”
徐林麵色微沉。見柯揚定定地看著自己,徐林歎了口氣,看著正在走近校門的關逸說道:“是打過一次交道。不過有一次已經夠了,說出來你肯定沒法相信……他那麽小,玩起槍來卻非常老練。”
柯揚吃了一驚:“槍?”
徐林說:“對,槍。不過當時是在國外,我的任務是保護幾個重要的人。那會兒情況很危及,我們都差點命喪黃泉——我手臂受了傷沒法再開槍,眼看那批歹徒一步步逼近,關逸直接把槍拿了過去,開了三槍——三槍都正中要害!可以說每個歹徒都是被一槍斃命。”
柯揚瞠目結舌。
徐林說:“那時他才還不到十五歲。”
柯揚沉默下來。
那樣的人生和他們完全不同。在他還在為父母的事情糾結不已時,關逸已經大步大步地往前邁。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怎麽會卷進那種生死大事裏?怎麽想都有點不可思議。
徐林像是看出了柯揚的疑惑,簡單地說明情況:“那時有點特殊,本來關逸不應該在場的,但他剛巧過去拜訪我奉命保護的人。”他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關家能有今天,和關家人骨子裏的狠勁是分不開的。他們敢冒險,所以才有高迴報。關逸和他父親當時都在底特律,為的是趁勢拿下幾項汽車生產技術。聽關逸的語氣似乎對這個結果不太滿意,要不是歐洲那邊沒什麽機會,他更傾向於要歐洲的技術。”
柯揚一直喜歡車,聞言非常同意:“美國車做工糙、耗油多,確實比不過性能更好的歐洲車。”
說話間徐林已經把柯揚推下樓,關逸正沿著校道緩步走來。
見了徐林和柯揚,關逸目光微頓,笑了笑,朝徐林打招唿:“徐先生,許久不見了。”說完他看向柯揚,“你就是柯揚吧?明珠常常提起你。”
柯揚微頓,點點頭。經過徐林那番話,他和關逸較勁的心思全沒了。沒辦法,差距太遠,強出頭的結果就是雞蛋碰石頭,想死多慘就死多慘。徐林多半是看出他那點兒小想法,特意說出來敲打他的。
柯揚兩條腿受傷之後,變多了點自知之明,不再像以前那樣狂妄自大。他說道:“嗯,我就是柯揚。”
關逸的目光掃過柯揚的雙腿,對徐林說:“徐先生和楊女士要是不介意的話,我可以幫柯揚聯係一下埃倫教授,他是神經學和外科的專家,說不定有辦法幫柯揚恢複過來。”
徐林一喜:“真的?”
柯揚不太了解。
徐林和柯揚母親為柯揚的雙腿想過不少辦法,他們曾經輾轉打聽到關逸口中的埃倫教授,卻根本聯係不上對方。為了不讓柯揚燃起希望之後又痛苦失望,徐林兩人一直沒和柯揚說起,是以柯揚根本不知道這迴事。
徐林拍拍柯揚的肩膀,說:“迴去再和你細說。”他感激地看向關逸,“如果可以的話,那真是太感謝了。”
關逸說:“沒什麽,關氏一直積極地和國外醫學界打交道,在這領域經營了挺久,和埃倫教授打個招唿還挺方便的。”
徐林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意外之喜,再三道謝過後和柯揚迴家找柯揚母親商量具體事宜。
關逸目送柯揚兩人離開,露出一絲微笑。他不是什麽樂於助人的大好人,隻是不想有這麽個家夥常年陪伴在霍明珠身邊罷了,既能賣個人情又能除掉一個威脅的好事兒,何樂而不為!
關逸走上樓,正好碰上跑出來找柯揚的霍明珠。
霍明珠:“……”
關逸仿佛洞察了霍明珠的目的,說道:“柯揚和徐先生先迴去了,你要是還想去他家的話我載你去吧。”
自從關逸道了歉,霍明珠給關逸打電話時就沒那麽心不甘情不願了,什麽時候去柯揚家學書法的事情早被她自己賣光光。霍明珠瞄了眼前後左右,總覺得其他人都在看著她和關逸,不由有些不習慣。
在首都時她和關逸膩乎習慣了,對別人的目光早就習以為常。可在這邊不一樣,在這邊她還是尊敬師長友愛同學的乖乖牌,突然和關逸“出雙入對”,心裏難免有種做壞事的罪惡感。
霍明珠和關逸保持一小步距離,問道:“關逸你怎麽來了?”
關逸瞧了眼小心翼翼和自己拉遠距離的霍明珠,沒和她計較太多,淡淡地答道:“過來這邊跟進一下新城區開發情況。”
霍明珠“哦”地一聲。
關逸補了一句:“我接下來準備住到這邊,房子也差不多裝修好了,就在你家附近,幾分鍾的路程。”
霍明珠:“……”
霍明珠知道關逸早就拿到保送資格,上不上學都無所謂,可聽到關逸準備轉戰常嶺還是有點不敢置信。她說道:“那首都那邊怎麽辦?”她知道關逸負責著挺多事情的。
關逸說:“工作在哪裏都能做。我們家剛吞並了寧家不少產業,風頭正盛,盯著我們家的人可不少。這個時候退一退,有好處的。這邊剛開始開發,競爭小,機遇大,正好可以幫忙消化消化。”
霍明珠聽得懵懵懂懂。難怪關逸以前都不和她說這些事,她根本聽不懂!
霍明珠當機立斷地換了話題:“關逸你也要去柯揚家嗎?”
關逸說:“對,柯揚的腿傷還是有希望治好的,我準備幫他聯係一下埃倫教授。”
霍明珠兩眼一亮:“我怎麽沒想到這個!柯揚這種情況埃倫教授最擅長了!”
關逸“嗯”地一聲,沒再多說。
霍明珠毫不吝嗇地誇獎:“關逸你其實很好很好!”
關逸轉頭看向霍明珠明亮的星眸,彎唇一笑,說了句大實話:“不,我可不是什麽好心,我隻是覺得他整天呆在你身邊太礙眼了,能想辦法弄走就想辦法弄走。”
霍明珠呆了呆。
接著她有點惱怒地瞪著關逸。
關逸一樂,懶洋洋地捏了捏她的臉蛋兒,口裏並不諱言:“我從來不是什麽好人”
霍明珠被捏疼了,不由惡向膽邊生,惡狠狠地撲上去對準關逸的臉頰迴捏一把。
關逸等她捏完才把她從自己身上扒拉下去,拍拍她的腦袋:“你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我。”
霍明珠對上關逸平靜的目光,知道他是認真的。關逸在她麵前從不掩飾自己惡劣的一麵,一直以來關逸都毫不諱言地告訴她,他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即使是做好事,關逸也會為自己找個能從中得利的借口,好像做了沒迴報的事就是犯蠢一樣。
但是不管是出於怎麽樣的理由,關逸都幫過很多很多人!
霍明珠強調:“你很好的。”
關逸麵帶譏笑:“天底下也隻有你才會這麽覺得。”他頓了頓,補充了一句,“每次你誇我是好人我都覺得你在罵我。”
霍明珠:“……”
她決定不理這個混蛋了。
關逸把手按在霍明珠頭頂,感受到手掌下那柔軟的觸感又忍不住揉了揉。
霍明珠抬起頭瞪向關逸。
關逸直直地和她對視,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我還以為你再也不會這麽罵我了。”
霍明珠一怔,想到了這半年來的種種。去年過完生日以後,她確實覺得關逸很可怕,很想從此離關逸越遠越好……
霍明珠忍不住真的罵了一句:“……是因為你混蛋……”第一句罵了出來,霍明珠立刻紅了眼,憋了小半年的委屈都徹底爆發出來,“……你因為我不肯聽你的話就故意在我生日那天把婧婧姐帶迴家,你就是故意想讓我難堪讓我難過!你是個混蛋!”
關逸坦然接受這個評價:“我的確是個混蛋。”他俯身親了親霍明珠的額頭,伸出雙臂把霍明珠抱進懷裏,再一次向她道歉,“對不起。”
第32章 你也很可愛
關逸和霍明珠一起拜訪柯揚外公。
柯揚外公對關逸並沒有表現得多熱情,他是老一輩的藝術家,對關家的評價還處於“投機者”這一塊上。再加上他女兒曾經錯嫁到柯家,更讓他對這種豪富之家沒什麽好感,對關逸自然不太喜歡。
關逸把帶來的硯台送上,說道:“這段時間明珠叨擾你了。”
禮盒上寫著“平山製”。
柯揚外公看著那有幾分熟悉的署名,吃了一驚:“老平的?”他臉上浮上一種歎惋般的懷念,“我以為他不會再做硯了。”
柯揚外公顧不得那麽多,打開了禮盒。這是一方上好的澄泥硯,質地細膩,宛若玉石,顏色是漂亮的鱔魚黃。更難得的是,硯台上雕著一葉孤舟,舟中有一蓑笠翁在漫漫雪原中垂釣。取的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那是他在最艱難的時期曾用來自勉的一句,當年的好友才知道這首江雪對他的意義。
柯揚外公抬起頭打量著關逸。這是他第一次正眼看這個少年。關逸比他孫子大不了多少,舉手投足之間卻有著同齡人所沒有的從容氣度。都說這人孤高難親近,今日一見,才知道傳言有誤。
關逸要是想打動誰,從來不會去說那些虛的。比如關逸在他麵前一句自誇的話都沒提,一句逢迎的話都沒說,光憑這一方硯台,他對關逸已經大大改觀。
柯揚外公把硯台推迴給關逸:“這禮物太貴重,我不能收。我願意教明珠是因為她肯下苦功夫,又合了我眼緣,不是為了別的。”
關逸說:“穀先生的脾氣您也知道的,這方硯台要不是給您的,他肯定不肯給我做。”他相當坦然地說出事實,“穀先生總覺得我滿身銅臭,向來不喜歡我。”
穀平山是山北的製硯人,關氏有個項目專門扶持這一類傳統產業。本來穀平山已經不願再製硯,關逸讓人再三拜訪,才勸得他收徒授藝,教出一批繼承了澄泥硯手藝的工匠。沒錯,這批人隻是工匠,穀平山的硯是藝術。澄泥硯曆寒不冰、儲墨不涸,細膩得宛如嬰兒肌膚,古時向來是山北上送的貢品。做澄泥硯的技藝其實早已失傳,是穀平山潛心鑽研,一點點把工藝複原出來的。而穀平山往來的都是湖壁先生之類的名家,畫工卓絕,製出來的硯台如今萬金難求,幾乎都是幾十萬往上數的。
喊出了這種天價,和他不再製硯不無關係——出價再高,手裏有硯的人也不願意賣,可謂是有價無市。
柯揚外公看到硯上雕的“江雪”就猜出一二,聽到關逸的話後還是頗為感動。他問道:“你是怎麽聯係上平山的?他近來可好?”
這一點霍明珠很清楚,她替關逸說出事情原委並讓柯揚外公放心:“我們去年去見過平山先生,他精神好得很呢,每天還會去花鳥市場繞一圈,說是要觀察鳥羽!沒想到李爺爺還認識平山先生!我有平山先生的電話,李爺爺要的話我這就給你!”
柯揚外公聽得入神,到了後麵才勉強迴到現實:“電話啊,電話是個好東西,我們這些出不了門的老家夥也能聯係聯係。”
霍明珠說:“李爺爺您還不老,還可以出門的!”
柯揚外公說:“我這把老骨頭早就經不得折騰了。”他望向關逸,“你們關家倒是和別家不太一樣。”
關逸說:“沒什麽不一樣的。”別人賺錢,關家也賺錢。關家占據著不少新興領域,出頭靠的是比別人領先一步的技術,別人還沒有發現這塊市場時關家已經占了大部分份額。至於扶持這些老行當?投入絕對比迴報少。
這等於在做買賣,隻不過買的不是實質的商品,買的是一份情懷,買的是老一輩藝術家的影響力——賺錢多賺錢少,在這樁買賣裏已經不再重要。
至少在過去幾年裏這份“情懷”逐漸擴大化,關家慢慢招攬到一大批充滿理想和衝勁的人才,高校畢業生、海外留學生都不少,他們文化程度高,眼界也相對開闊,對關氏的“擴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未來幾年經濟很可能會變成發展的重心,到時候會有無數人下海經商,知識分子放不下的架子也會慢慢擺下來,順應潮流邁入經商洪流——到時再來招攬人才就太遲了。
他們關家的做法,依然是搶先所有人一步,用這種“投其所好”的方法把腦袋活泛的人才先網羅過來。
這種目的關逸不會對別人多說,但也不會不要臉地標榜自己有多高尚。
關逸和霍明珠在柯揚家吃了頓飯,兩個人散步迴家。傍晚的街頭寧靜又平和,行人很少,微風徐徐。霍明珠瞄了眼臉色淡淡的關逸,還是和以前一樣看他不透。大家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怎麽就那麽不一樣呢。她忍不住問:“關逸,你要在這邊住多久?”
期中考一考完,一群人圍著霍明珠對答案。柯揚對這種無意義的行為深以為恥,挪動輪椅到走廊找了個清淨的地方看書。
沒一會兒,徐林到了。婚期將近,徐林拾看起來越發容光煥發,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他語含責備:“怎麽坐在風口?”
柯揚說:“吹吹風比較清醒。”他正要把霍明珠喊出來一塊迴家,目光卻停在校門那邊。那裏停著輛銀灰色的車,看著挺眼熟。柯揚正迴想著在哪兒見過,車裏的人已經打開車門下車——竟是關逸!
柯揚對關逸的觀感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變態啊。
關逸絕對是變態中的變態。
成績、人緣這些對關逸來說都已經沒什麽意義,他生來就有無數光環加身,背景、天賦、能力樣樣不缺。這樣的家夥,不用想都知道他會有怎麽樣的前程。
柯揚對關逸沒好感。關逸和霍明珠是兩個極端,霍明珠有點天真,做什麽事都單純得過了頭,好像生來就該被人寵著一樣;關逸則是那種利益至上的人,圍繞在他身邊的人要麽是替他做事的,要麽是給他跑腿的,至今還沒哪個人算得上是關逸的“朋友”——頂多隻能說是“戰略合作夥伴”。
這樣的家夥還有人敢往他身邊湊,實在令人吃驚。
柯揚微微抿唇,轉頭看向正和人聊得高興的霍明珠,對徐林說:“徐爸,推我下去,我去會會關逸。”
徐林說:“是那個關逸?”
柯揚點點頭。
徐林語氣凝重:“最好不要得罪他。這關逸年紀雖小,手段卻狠辣得很,不宜招惹。”
柯揚目光一頓,問道:“徐爸你和關逸打過交道?”
徐林麵色微沉。見柯揚定定地看著自己,徐林歎了口氣,看著正在走近校門的關逸說道:“是打過一次交道。不過有一次已經夠了,說出來你肯定沒法相信……他那麽小,玩起槍來卻非常老練。”
柯揚吃了一驚:“槍?”
徐林說:“對,槍。不過當時是在國外,我的任務是保護幾個重要的人。那會兒情況很危及,我們都差點命喪黃泉——我手臂受了傷沒法再開槍,眼看那批歹徒一步步逼近,關逸直接把槍拿了過去,開了三槍——三槍都正中要害!可以說每個歹徒都是被一槍斃命。”
柯揚瞠目結舌。
徐林說:“那時他才還不到十五歲。”
柯揚沉默下來。
那樣的人生和他們完全不同。在他還在為父母的事情糾結不已時,關逸已經大步大步地往前邁。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怎麽會卷進那種生死大事裏?怎麽想都有點不可思議。
徐林像是看出了柯揚的疑惑,簡單地說明情況:“那時有點特殊,本來關逸不應該在場的,但他剛巧過去拜訪我奉命保護的人。”他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關家能有今天,和關家人骨子裏的狠勁是分不開的。他們敢冒險,所以才有高迴報。關逸和他父親當時都在底特律,為的是趁勢拿下幾項汽車生產技術。聽關逸的語氣似乎對這個結果不太滿意,要不是歐洲那邊沒什麽機會,他更傾向於要歐洲的技術。”
柯揚一直喜歡車,聞言非常同意:“美國車做工糙、耗油多,確實比不過性能更好的歐洲車。”
說話間徐林已經把柯揚推下樓,關逸正沿著校道緩步走來。
見了徐林和柯揚,關逸目光微頓,笑了笑,朝徐林打招唿:“徐先生,許久不見了。”說完他看向柯揚,“你就是柯揚吧?明珠常常提起你。”
柯揚微頓,點點頭。經過徐林那番話,他和關逸較勁的心思全沒了。沒辦法,差距太遠,強出頭的結果就是雞蛋碰石頭,想死多慘就死多慘。徐林多半是看出他那點兒小想法,特意說出來敲打他的。
柯揚兩條腿受傷之後,變多了點自知之明,不再像以前那樣狂妄自大。他說道:“嗯,我就是柯揚。”
關逸的目光掃過柯揚的雙腿,對徐林說:“徐先生和楊女士要是不介意的話,我可以幫柯揚聯係一下埃倫教授,他是神經學和外科的專家,說不定有辦法幫柯揚恢複過來。”
徐林一喜:“真的?”
柯揚不太了解。
徐林和柯揚母親為柯揚的雙腿想過不少辦法,他們曾經輾轉打聽到關逸口中的埃倫教授,卻根本聯係不上對方。為了不讓柯揚燃起希望之後又痛苦失望,徐林兩人一直沒和柯揚說起,是以柯揚根本不知道這迴事。
徐林拍拍柯揚的肩膀,說:“迴去再和你細說。”他感激地看向關逸,“如果可以的話,那真是太感謝了。”
關逸說:“沒什麽,關氏一直積極地和國外醫學界打交道,在這領域經營了挺久,和埃倫教授打個招唿還挺方便的。”
徐林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意外之喜,再三道謝過後和柯揚迴家找柯揚母親商量具體事宜。
關逸目送柯揚兩人離開,露出一絲微笑。他不是什麽樂於助人的大好人,隻是不想有這麽個家夥常年陪伴在霍明珠身邊罷了,既能賣個人情又能除掉一個威脅的好事兒,何樂而不為!
關逸走上樓,正好碰上跑出來找柯揚的霍明珠。
霍明珠:“……”
關逸仿佛洞察了霍明珠的目的,說道:“柯揚和徐先生先迴去了,你要是還想去他家的話我載你去吧。”
自從關逸道了歉,霍明珠給關逸打電話時就沒那麽心不甘情不願了,什麽時候去柯揚家學書法的事情早被她自己賣光光。霍明珠瞄了眼前後左右,總覺得其他人都在看著她和關逸,不由有些不習慣。
在首都時她和關逸膩乎習慣了,對別人的目光早就習以為常。可在這邊不一樣,在這邊她還是尊敬師長友愛同學的乖乖牌,突然和關逸“出雙入對”,心裏難免有種做壞事的罪惡感。
霍明珠和關逸保持一小步距離,問道:“關逸你怎麽來了?”
關逸瞧了眼小心翼翼和自己拉遠距離的霍明珠,沒和她計較太多,淡淡地答道:“過來這邊跟進一下新城區開發情況。”
霍明珠“哦”地一聲。
關逸補了一句:“我接下來準備住到這邊,房子也差不多裝修好了,就在你家附近,幾分鍾的路程。”
霍明珠:“……”
霍明珠知道關逸早就拿到保送資格,上不上學都無所謂,可聽到關逸準備轉戰常嶺還是有點不敢置信。她說道:“那首都那邊怎麽辦?”她知道關逸負責著挺多事情的。
關逸說:“工作在哪裏都能做。我們家剛吞並了寧家不少產業,風頭正盛,盯著我們家的人可不少。這個時候退一退,有好處的。這邊剛開始開發,競爭小,機遇大,正好可以幫忙消化消化。”
霍明珠聽得懵懵懂懂。難怪關逸以前都不和她說這些事,她根本聽不懂!
霍明珠當機立斷地換了話題:“關逸你也要去柯揚家嗎?”
關逸說:“對,柯揚的腿傷還是有希望治好的,我準備幫他聯係一下埃倫教授。”
霍明珠兩眼一亮:“我怎麽沒想到這個!柯揚這種情況埃倫教授最擅長了!”
關逸“嗯”地一聲,沒再多說。
霍明珠毫不吝嗇地誇獎:“關逸你其實很好很好!”
關逸轉頭看向霍明珠明亮的星眸,彎唇一笑,說了句大實話:“不,我可不是什麽好心,我隻是覺得他整天呆在你身邊太礙眼了,能想辦法弄走就想辦法弄走。”
霍明珠呆了呆。
接著她有點惱怒地瞪著關逸。
關逸一樂,懶洋洋地捏了捏她的臉蛋兒,口裏並不諱言:“我從來不是什麽好人”
霍明珠被捏疼了,不由惡向膽邊生,惡狠狠地撲上去對準關逸的臉頰迴捏一把。
關逸等她捏完才把她從自己身上扒拉下去,拍拍她的腦袋:“你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我。”
霍明珠對上關逸平靜的目光,知道他是認真的。關逸在她麵前從不掩飾自己惡劣的一麵,一直以來關逸都毫不諱言地告訴她,他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即使是做好事,關逸也會為自己找個能從中得利的借口,好像做了沒迴報的事就是犯蠢一樣。
但是不管是出於怎麽樣的理由,關逸都幫過很多很多人!
霍明珠強調:“你很好的。”
關逸麵帶譏笑:“天底下也隻有你才會這麽覺得。”他頓了頓,補充了一句,“每次你誇我是好人我都覺得你在罵我。”
霍明珠:“……”
她決定不理這個混蛋了。
關逸把手按在霍明珠頭頂,感受到手掌下那柔軟的觸感又忍不住揉了揉。
霍明珠抬起頭瞪向關逸。
關逸直直地和她對視,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我還以為你再也不會這麽罵我了。”
霍明珠一怔,想到了這半年來的種種。去年過完生日以後,她確實覺得關逸很可怕,很想從此離關逸越遠越好……
霍明珠忍不住真的罵了一句:“……是因為你混蛋……”第一句罵了出來,霍明珠立刻紅了眼,憋了小半年的委屈都徹底爆發出來,“……你因為我不肯聽你的話就故意在我生日那天把婧婧姐帶迴家,你就是故意想讓我難堪讓我難過!你是個混蛋!”
關逸坦然接受這個評價:“我的確是個混蛋。”他俯身親了親霍明珠的額頭,伸出雙臂把霍明珠抱進懷裏,再一次向她道歉,“對不起。”
第32章 你也很可愛
關逸和霍明珠一起拜訪柯揚外公。
柯揚外公對關逸並沒有表現得多熱情,他是老一輩的藝術家,對關家的評價還處於“投機者”這一塊上。再加上他女兒曾經錯嫁到柯家,更讓他對這種豪富之家沒什麽好感,對關逸自然不太喜歡。
關逸把帶來的硯台送上,說道:“這段時間明珠叨擾你了。”
禮盒上寫著“平山製”。
柯揚外公看著那有幾分熟悉的署名,吃了一驚:“老平的?”他臉上浮上一種歎惋般的懷念,“我以為他不會再做硯了。”
柯揚外公顧不得那麽多,打開了禮盒。這是一方上好的澄泥硯,質地細膩,宛若玉石,顏色是漂亮的鱔魚黃。更難得的是,硯台上雕著一葉孤舟,舟中有一蓑笠翁在漫漫雪原中垂釣。取的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那是他在最艱難的時期曾用來自勉的一句,當年的好友才知道這首江雪對他的意義。
柯揚外公抬起頭打量著關逸。這是他第一次正眼看這個少年。關逸比他孫子大不了多少,舉手投足之間卻有著同齡人所沒有的從容氣度。都說這人孤高難親近,今日一見,才知道傳言有誤。
關逸要是想打動誰,從來不會去說那些虛的。比如關逸在他麵前一句自誇的話都沒提,一句逢迎的話都沒說,光憑這一方硯台,他對關逸已經大大改觀。
柯揚外公把硯台推迴給關逸:“這禮物太貴重,我不能收。我願意教明珠是因為她肯下苦功夫,又合了我眼緣,不是為了別的。”
關逸說:“穀先生的脾氣您也知道的,這方硯台要不是給您的,他肯定不肯給我做。”他相當坦然地說出事實,“穀先生總覺得我滿身銅臭,向來不喜歡我。”
穀平山是山北的製硯人,關氏有個項目專門扶持這一類傳統產業。本來穀平山已經不願再製硯,關逸讓人再三拜訪,才勸得他收徒授藝,教出一批繼承了澄泥硯手藝的工匠。沒錯,這批人隻是工匠,穀平山的硯是藝術。澄泥硯曆寒不冰、儲墨不涸,細膩得宛如嬰兒肌膚,古時向來是山北上送的貢品。做澄泥硯的技藝其實早已失傳,是穀平山潛心鑽研,一點點把工藝複原出來的。而穀平山往來的都是湖壁先生之類的名家,畫工卓絕,製出來的硯台如今萬金難求,幾乎都是幾十萬往上數的。
喊出了這種天價,和他不再製硯不無關係——出價再高,手裏有硯的人也不願意賣,可謂是有價無市。
柯揚外公看到硯上雕的“江雪”就猜出一二,聽到關逸的話後還是頗為感動。他問道:“你是怎麽聯係上平山的?他近來可好?”
這一點霍明珠很清楚,她替關逸說出事情原委並讓柯揚外公放心:“我們去年去見過平山先生,他精神好得很呢,每天還會去花鳥市場繞一圈,說是要觀察鳥羽!沒想到李爺爺還認識平山先生!我有平山先生的電話,李爺爺要的話我這就給你!”
柯揚外公聽得入神,到了後麵才勉強迴到現實:“電話啊,電話是個好東西,我們這些出不了門的老家夥也能聯係聯係。”
霍明珠說:“李爺爺您還不老,還可以出門的!”
柯揚外公說:“我這把老骨頭早就經不得折騰了。”他望向關逸,“你們關家倒是和別家不太一樣。”
關逸說:“沒什麽不一樣的。”別人賺錢,關家也賺錢。關家占據著不少新興領域,出頭靠的是比別人領先一步的技術,別人還沒有發現這塊市場時關家已經占了大部分份額。至於扶持這些老行當?投入絕對比迴報少。
這等於在做買賣,隻不過買的不是實質的商品,買的是一份情懷,買的是老一輩藝術家的影響力——賺錢多賺錢少,在這樁買賣裏已經不再重要。
至少在過去幾年裏這份“情懷”逐漸擴大化,關家慢慢招攬到一大批充滿理想和衝勁的人才,高校畢業生、海外留學生都不少,他們文化程度高,眼界也相對開闊,對關氏的“擴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未來幾年經濟很可能會變成發展的重心,到時候會有無數人下海經商,知識分子放不下的架子也會慢慢擺下來,順應潮流邁入經商洪流——到時再來招攬人才就太遲了。
他們關家的做法,依然是搶先所有人一步,用這種“投其所好”的方法把腦袋活泛的人才先網羅過來。
這種目的關逸不會對別人多說,但也不會不要臉地標榜自己有多高尚。
關逸和霍明珠在柯揚家吃了頓飯,兩個人散步迴家。傍晚的街頭寧靜又平和,行人很少,微風徐徐。霍明珠瞄了眼臉色淡淡的關逸,還是和以前一樣看他不透。大家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怎麽就那麽不一樣呢。她忍不住問:“關逸,你要在這邊住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