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奇跡一生123加更!!
第二日一早,陳四娘就帶著那幾個五大三粗的軍漢,來到那個地方。
好死不死恰好就遇到正準備離開的李老大。
李老大看見顧綰之後,嚇得撥腿就跑,幾個軍漢哪裏是等閑之輩,幾個人圍著李老大,李老大頓時一陣害怕,趕忙求饒道:“幾位軍爺,這是幹什麽。”
“你說幹什麽,自然是來替天行道的,你這垃圾,不打死你天理難容,兄弟們,往死裏打。”
幾人根本沒有給李老大**的機會,一頓老拳下來,這李老大已然半死。
孫小五走過來問道:“娘子,這個垃圾該如何處置。”
“送到知府衙門去,報上我的名字,說是為民除害,最好關一輩子,或者直接殺了。”
那李老大一聽如此,頓時嚇的屁滾尿流,趕忙求饒道:“娘子饒命啊,我再也不敢了。”顧綰看到他的臉就覺得一陣惡心,於是趕忙對著孫小五說道:“把他身上的錢搜出來,我不想在看見他了。”
孫小五從李老大身上搜出來一張銀票之後,就把他帶走了。
顧綰拿著那張銀票,走到院子裏麵,院子裏倒是比之前要幹淨不少,幾個特別小的孩子,還有了鞋子。
顧綰走了進去,看到小玲一臉虛弱的躺在被褥裏。
小玲看到顧綰之後,掙紮著要起來卻被顧綰給阻止了,顧綰開口說道:“你好好休息,這些孩子以後還要靠你,大夫說了你以後恐怕很難再生孩子了,這點我很抱歉。”
小玲搖了搖頭說道:“恩人不必如此,人活著比什麽都重要,這裏那麽多孩子,我這後半輩子最大願望就是希望他們可以長大成人。”
“你好好休息,以後如果有困難了,可以來找我。”
顧綰說完之後,正準備離開,卻被小玲給叫住了,她對著顧綰說道:“恩人,我求你一件事情,您能帶走小紅嗎?”
站在門外的小紅怯生生的望向顧綰。
“小紅是被那個畜生從南方拐過來的,識字,長得漂亮,隻是被藥迷得狠了,忘記了自己的身世,但是她絕對是最為聰明的,所以那個混蛋總是找她來騙人,但是小紅確實非常聰明的,她絕對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兒,若是跟我們一起,對她太不公平了,隻有跟著恩人這樣的人,才有可能迴到自己的家。”
小玲說完之後,站起來,跪在地上。
小紅跑到小玲身旁,哭著說道:“小玲姐姐。”
顧綰歎了口氣。
“走吧。”
小紅站起來,一個小孩子從內室拿出來一個包裹,對著小紅說道:“小紅姐姐,你要保重。”
小紅點了點頭,就跟著顧綰走了。
陳四娘看著顧綰身後跟個小跟屁蟲一樣的小丫頭,頓時歎了口氣,開口說道:“妹子,你怎麽這麽喜歡往自己身上攬麻煩呢?你給點錢,那無所謂,在危難的時候幫幫忙,也無所謂,但是你帶個小丫頭迴去養,那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顧綰笑了笑,她伸出手,拉著小紅冰涼的手,開口說道:“我以前也是這麽想的,也曾經拒絕過一個很無辜的孩子的請求,我一直都認為我那麽做是正確的,可是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人。”
“什麽人?”
“一群將死之人,但是卻如同夜空中螢火一般。這世間不平之事太多,一人之力無法做到,但是隻要看見了便出手相助。若是人人都如此,那麽這世上,大概也不會有這樣的之事。”
“妹子是個有學問的人,你這樣的境界我是達不到了。”
顧綰與陳四娘告別之後,就迴到了家中,此間小紅一直趕在顧綰身後,十分乖巧,不怎麽說話。
顧綰走到屋內,隨意抽出了一本書,翻開一頁,遞給小紅,開口說道:“讀來聽聽。”
“鄒與魯拱。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對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顧綰將書收過來,開口問道:“可知此言出自何處?”
小紅十分恭敬的說道:“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爾反爾意為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又指比喻言行前後自相矛盾;反複無常。說話不算數。”
顧綰長舒了口氣,道:“你容貌出眾,又識詩書。叫小紅確實有些不妥,換個名字如何?”
“全聽夫人吩咐。”
“霜葉紅於二月花,正是語秋之物,不若就叫你語秋如何?”
語秋恭敬的對著顧綰行了一禮,而後開口說道:“多謝夫人賜名。”
顧綰笑了笑說道:“你不必如此拘謹,你先去休息吧,院子裏空房間很多,你找一間自己喜歡的吧。”
“是。”
語秋說完之後就離開了,顧綰看著她的背影,越發覺得這個小丫頭不簡單。
或許她真的是世家大族家走丟的小姐,又有那個尋常女子會熟讀孟子,況且還是這樣一個十二三的小丫頭。
晚間用飯的時候,語秋還是有些拘謹,顧綰讓她坐下。
她有些無奈的說道:“我收養你,並不是想要你成為我的丫鬟,你還這麽小,我也不是那種狠心的人,隻是找機會給你找到自己的家人。所以你不要總是如此拘謹,明白嗎?”
語秋點了點頭,低下頭吃飯。
“你之前所說的關於張世忠將軍的事情,都是誰告訴你的?”
“是李老大,隻要我這樣說,很多人都會升起同情之心,騙到的錢也多。”
“原來是這樣,快吃吧。”
語秋趕忙低下頭來,吃飯。
顧綰有些心不在焉,卻也不知道王偕此時如何了,雖然隻過了幾天,可是顧綰卻又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第二日一早,陳四娘就帶著那幾個五大三粗的軍漢,來到那個地方。
好死不死恰好就遇到正準備離開的李老大。
李老大看見顧綰之後,嚇得撥腿就跑,幾個軍漢哪裏是等閑之輩,幾個人圍著李老大,李老大頓時一陣害怕,趕忙求饒道:“幾位軍爺,這是幹什麽。”
“你說幹什麽,自然是來替天行道的,你這垃圾,不打死你天理難容,兄弟們,往死裏打。”
幾人根本沒有給李老大**的機會,一頓老拳下來,這李老大已然半死。
孫小五走過來問道:“娘子,這個垃圾該如何處置。”
“送到知府衙門去,報上我的名字,說是為民除害,最好關一輩子,或者直接殺了。”
那李老大一聽如此,頓時嚇的屁滾尿流,趕忙求饒道:“娘子饒命啊,我再也不敢了。”顧綰看到他的臉就覺得一陣惡心,於是趕忙對著孫小五說道:“把他身上的錢搜出來,我不想在看見他了。”
孫小五從李老大身上搜出來一張銀票之後,就把他帶走了。
顧綰拿著那張銀票,走到院子裏麵,院子裏倒是比之前要幹淨不少,幾個特別小的孩子,還有了鞋子。
顧綰走了進去,看到小玲一臉虛弱的躺在被褥裏。
小玲看到顧綰之後,掙紮著要起來卻被顧綰給阻止了,顧綰開口說道:“你好好休息,這些孩子以後還要靠你,大夫說了你以後恐怕很難再生孩子了,這點我很抱歉。”
小玲搖了搖頭說道:“恩人不必如此,人活著比什麽都重要,這裏那麽多孩子,我這後半輩子最大願望就是希望他們可以長大成人。”
“你好好休息,以後如果有困難了,可以來找我。”
顧綰說完之後,正準備離開,卻被小玲給叫住了,她對著顧綰說道:“恩人,我求你一件事情,您能帶走小紅嗎?”
站在門外的小紅怯生生的望向顧綰。
“小紅是被那個畜生從南方拐過來的,識字,長得漂亮,隻是被藥迷得狠了,忘記了自己的身世,但是她絕對是最為聰明的,所以那個混蛋總是找她來騙人,但是小紅確實非常聰明的,她絕對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兒,若是跟我們一起,對她太不公平了,隻有跟著恩人這樣的人,才有可能迴到自己的家。”
小玲說完之後,站起來,跪在地上。
小紅跑到小玲身旁,哭著說道:“小玲姐姐。”
顧綰歎了口氣。
“走吧。”
小紅站起來,一個小孩子從內室拿出來一個包裹,對著小紅說道:“小紅姐姐,你要保重。”
小紅點了點頭,就跟著顧綰走了。
陳四娘看著顧綰身後跟個小跟屁蟲一樣的小丫頭,頓時歎了口氣,開口說道:“妹子,你怎麽這麽喜歡往自己身上攬麻煩呢?你給點錢,那無所謂,在危難的時候幫幫忙,也無所謂,但是你帶個小丫頭迴去養,那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顧綰笑了笑,她伸出手,拉著小紅冰涼的手,開口說道:“我以前也是這麽想的,也曾經拒絕過一個很無辜的孩子的請求,我一直都認為我那麽做是正確的,可是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人。”
“什麽人?”
“一群將死之人,但是卻如同夜空中螢火一般。這世間不平之事太多,一人之力無法做到,但是隻要看見了便出手相助。若是人人都如此,那麽這世上,大概也不會有這樣的之事。”
“妹子是個有學問的人,你這樣的境界我是達不到了。”
顧綰與陳四娘告別之後,就迴到了家中,此間小紅一直趕在顧綰身後,十分乖巧,不怎麽說話。
顧綰走到屋內,隨意抽出了一本書,翻開一頁,遞給小紅,開口說道:“讀來聽聽。”
“鄒與魯拱。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對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顧綰將書收過來,開口問道:“可知此言出自何處?”
小紅十分恭敬的說道:“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爾反爾意為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又指比喻言行前後自相矛盾;反複無常。說話不算數。”
顧綰長舒了口氣,道:“你容貌出眾,又識詩書。叫小紅確實有些不妥,換個名字如何?”
“全聽夫人吩咐。”
“霜葉紅於二月花,正是語秋之物,不若就叫你語秋如何?”
語秋恭敬的對著顧綰行了一禮,而後開口說道:“多謝夫人賜名。”
顧綰笑了笑說道:“你不必如此拘謹,你先去休息吧,院子裏空房間很多,你找一間自己喜歡的吧。”
“是。”
語秋說完之後就離開了,顧綰看著她的背影,越發覺得這個小丫頭不簡單。
或許她真的是世家大族家走丟的小姐,又有那個尋常女子會熟讀孟子,況且還是這樣一個十二三的小丫頭。
晚間用飯的時候,語秋還是有些拘謹,顧綰讓她坐下。
她有些無奈的說道:“我收養你,並不是想要你成為我的丫鬟,你還這麽小,我也不是那種狠心的人,隻是找機會給你找到自己的家人。所以你不要總是如此拘謹,明白嗎?”
語秋點了點頭,低下頭吃飯。
“你之前所說的關於張世忠將軍的事情,都是誰告訴你的?”
“是李老大,隻要我這樣說,很多人都會升起同情之心,騙到的錢也多。”
“原來是這樣,快吃吧。”
語秋趕忙低下頭來,吃飯。
顧綰有些心不在焉,卻也不知道王偕此時如何了,雖然隻過了幾天,可是顧綰卻又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