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位大姐姐也真是莫名其妙就躺了槍,顧香生哭笑不得。


    不過這還不算完,顧經教訓完顧準,又將矛頭對準顧香生:“聽說你如今三天兩頭便跑出去玩?”


    顧香生一愣,還沒來得及想好措辭,便聽見父親又問:“聽說你前幾日大晚上跟著靈壽縣主出門,還撞上了太子,是也不是!”


    這事本來就不是什麽秘密,就算顧香生不說,顧家人遲早也會知道的,她不得不應道:“是。”


    顧經大怒:“若我們做長輩的不問,你還準備藏著掖著不說呢?那靈壽縣主是什麽人,她是大魏宗室,你呢?成天跟著她到處亂跑,成何體統!本朝雖不強求女子須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可你看看你自己,哪裏有半點貞靜模樣!太子是大魏儲君,你也敢隨便與他扯上聯係,你知道現在朝堂上是個什麽情形……”


    似乎意識到自己好像說了不該說的,顧經的話戛然而止,轉而又開始教訓起顧香生的個人行為,說她再這樣下去,整個大魏就無人敢求娶了,屆時淪為笑柄雲雲。


    繼顧準之後,顧香生也被罵得狗血淋頭。


    顧準覷了一眼,心裏偷樂,很有點“不是我一個人挨罵”的高興。


    趁父母不注意,顧香生白了他一眼。


    在姐弟倆的眼神交流中,顧經的長篇大論終於告一段落,這下子連許氏也看出來了,他今天心情很不痛快,管教兒女隻是在借題發揮。


    許氏也不敢說什麽了,見顧經沒再說話,連忙讓二人告退,便才小心翼翼地問:“夫君今日是怎麽了,是不是出了何事?”


    顧經剛迴來就被母親叫過去罵了一頓,心裏憋屈得不行,如今對著兒女發泄一頓,其實也並未有好轉,他張口想說,但看了許氏一眼,又半點說話的興致也沒有了。


    “無事!”


    撂下這句話,顧經氣哼哼地走了。


    許氏莫名其妙且忐忑不安,扭頭問侍女令薑:“這是怎麽了?”


    令薑道:“且待婢子去打聽一番。”


    許氏埋怨:“好端端的,為何衝著阿寶發火,方才我都瞧見了,那孩子嚇得臉色都白了!”


    令薑道:“隻怕郎君是遷怒,並非特意衝著二郎去的!”


    許氏蹙眉:“你去打聽打聽罷,哎,這壞事總是接踵而來,就沒一件讓人省心的!”


    令薑笑道:“娘子,您忘了高氏被太夫人驅逐的事了?從今往後,沒有高氏在旁邊指手畫腳,娘子就可以光明正大照顧二郎了。”


    然而許氏並未開顏:“我正為這事發愁呢,若非阿隱,高氏也不會被逐,太夫人指定將這筆賬都算在我頭上了!”


    令薑道:“娘子莫要這樣想,四娘也是一片好意,若非她將高氏趕走,等二郎大了,定要因為她那些胡言亂語,與娘子生分不可,而且高氏有錯在先,太夫人再如何也不會遷怒於您的。”


    許氏被她說得有些訕訕:“也不知怎的,我與阿隱這孩子生來就沒什麽緣分,雖說是親母子,可連阿婧她們都更像是我親生的呢!”


    聽了這話,令薑不知該說什麽好。


    緣分二字還真是說不清摸不透,明明顧香生才是許氏親生的,可為何母女倆會像今日這樣不鹹不淡的,跟在許氏身邊最久的令薑也沒鬧明白。


    興許是顧香生的生辰不好,興許是許氏生她的時候比生顧準時來得困難些,興許是許氏與顧香生的性情截然不同,又興許是許氏原本覺得自己嫁給顧經當繼室之後,得生個男孩來鞏固地位,結果生出來卻是個女兒,興高采烈的心情難免就淡了幾分……


    若要找理由,必然能找到這樣那樣的原因,總而言之一句話,人與人之間,親如母女,也是要講個眼緣的。


    從很久以前,顧香生就知道母親對自己不親近,就算聽到這番話,隻怕也不會覺得如何失望。


    她也發現父親今日的態度很奇怪了。


    因為以往顧經對他們的管教很疏鬆,甚至很少過問,今日的訓斥在別人家可能很正常,但對於顧經而言卻是反常了。


    把顧準送迴去之後,顧香生迴到自己的小院,將方才的事情與林氏一說,林氏道:“聽說郎君迴來之後就讓焦太夫人給叫去了,那邊動靜鬧得很大,詩情已經過去打聽了,想必很快就有消息。”


    這話剛說了沒多久,詩情就迴來了。


    她果然帶迴一個令人大為吃驚的消息。


    ☆、第16章


    消息與顧家無關,卻與朝堂有關。


    先前為了廢立太子,朝中各派暗潮洶湧,幾欲浮出水麵。


    太子雖不受寵,且屢屢遭皇帝訓斥,然而皇帝不管怎麽貶責,就是不提廢黜一事,正如那累卵之危,搖搖欲墜,卻始終沒有墜下。


    作為“雞蛋”的太子,別人不知道他著不著急,但旁觀者卻已經心急得不行了。


    許多人都估摸揣測著,覺得皇帝的確有廢太子之意,隻是自己不好明說,想等著大臣們來先開口。


    於是今日早朝便終於有人上奏,請立貴妃劉氏為後。


    自皇後故去,後位虛懸已有十數年,六宮之中以益陽王生母劉貴妃為首,然而貴妃再尊貴,終究是貴妃,頭銜一日未去,便不能自稱中宮,不能住椒房殿,名不正,則言不順,很多事情未免低人一頭。


    如果劉貴妃能夠當上繼後,那麽益陽王也會從妃子所出變成皇後所出,與太子一樣成為嫡子。


    而如果皇帝同意立劉氏為後,那麽這就意味著他很可能也早就想改立太子。


    大家都是聰明人,話不用說得太明白,若是皇帝當真表露出這樣的意向,多的是人願意蹦出來當這個惡人。


    所以這一招叫投石問路,旁敲側擊。


    上奏者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理由,劉氏娘家是中等官宦之家,這一點很合適,皇帝不需要擔心外戚過於顯赫而勢大,也不用因為劉氏出身卑微而不喜,另外劉氏自己也爭氣,生了兩子一女,不過隻有益陽王和同安公主長大成人,另有一位四皇子魏章,自幼深得帝寵,據說永康帝一度還想立魏章為太子,可惜魏章六歲就早夭了,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劉氏的特別,若非有本事,怎能膝下所出的兩個兒子都得到皇帝青眼呢?


    更不必說自從皇後薨逝之後,她就成為實際上的後宮之主,多年來要權有權,要寵有寵,隻缺一名分耳。


    等到奏章念完,大殿中已經是一片靜默。


    皇帝沒有說話,大家心裏都七上八下,胡思亂想,連支持太子的那些人,也沒想好要不要出聲反對,因為在皇帝還未下決定的時候,貿然反對,很可能反而招致皇帝的反感。


    這個時候,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站出來了。


    此人就是顧香生的老爹顧經。


    顧經也不知道抽的什麽風,平日裏既非太、子、黨,也非益陽王黨的他,這次卻跳出來駁斥上奏者,口沫橫飛說了半天,大意是皇後當年操持後宮如何辛勞,以致英年早逝,如今貴妃劉氏的功勞還比不上當年的皇後,如何能與皇後相提並論雲雲。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皇帝竟然也附和顧經的意見,說自己未能忘記皇後的音容笑貌,暫時不想討論立繼後的事情,讓眾人無須再議,便匆匆退朝了。


    這下好了,誰也不敢去找皇帝算賬,於是顧經就成了眾矢之的。


    此事鬧得沸沸揚揚,還沒等散朝呢,消息就已經傳到外頭去了。


    焦太夫人知道之後氣得發昏,逮著顧經迴來的當口將人叫過去痛罵一番,問他發的什麽瘋。


    “我們顧家自老國公以來,便從未在儲君一事上幹預過,先帝在時如此,而今更是如此,好端端的你去摻和什麽,難不成是有人與你說了什麽話,慫恿你去出頭不成!”說這番話的時候,平日裏端莊穩重的焦太夫人,頗有些氣急敗壞了。


    但顧經也有自己的理由:“母親此言差矣,他們明著是要請立皇後,若是成了,下一部就該請廢太子了!”


    焦太夫人一拍桌案,旁邊的人冷不防都被她唬了一跳。


    “你既然知道,為何還要去摻一腳!皇家的事是咱們能摻和的麽!”


    顧經道:“程家嚴家不也摻和了麽,開國時我們顧家與他們也是相提並論的,何時淪落到需要跟在他們後麵走了?”


    焦太夫人怒道:“那是因為程家和嚴家有兵權,我們顧家有嗎!”


    顧經道:“我不這麽看,當今陛下是個有主意的人,程家嚴家有兵權,尚且不擔心陛下忌憚,我們顧家什麽都沒有,一個富貴空殼子怕什麽?今日我說了那番話之後,陛下當即就讚同了,這說明我的一腔忠心陛下也是看到的,而且陛下自己肯定也不願意廢太子,要不然怎會讚同我的話呢?”


    焦太夫人歎氣:“那你想過沒有,你這話一出,支持益陽王的人不敢非議陛下,卻要遷怒於你了,你當這個出頭鳥,究竟有什麽好處?”


    顧經不以為然:“陛下正值盛年,益陽王也好太子也罷,最後還不是要陛下說了算,益陽王年不過十四,劉氏又是一介深宮婦人,能掀得起什麽風浪?”


    母子倆的政治觀點從根本上就不一樣,焦太夫人見與他說不通,簡單粗暴道:“總而言之,日後沒有我的允許,你不準在朝堂上亂發話,別忘了,你身後還有你父親辛辛苦苦掙下的基業呢!”


    顧經年近不惑,堂堂一個定國公,卻被母親這樣劈頭蓋臉地罵,也很是拉不下麵子,文人脾氣一上來,他隨意拱了拱手,權且當作行禮,拂袖便走了。


    這就是先前發生的事情,詩情未必能夠打聽得完整無缺,但顧香生七拚八湊,也大概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老爹被祖母痛罵一頓,心情當然不可能好到哪裏去,見了她和顧準就借機發揮出出氣,也算正常。


    林氏一介內宅婦人,不諳朝政,不好隨意發表評論,碧霄年紀小,說話就隨意了些,她問顧香生:“四娘,這裏頭到底誰說的才對呀?我怎麽覺著太夫人和郎君說的都有道理?”


    顧香生道:“祖母有祖母的道理,她是守成派,生怕行差踏錯,寧願不做不錯,我阿爹說忠於陛下,倒也不算錯,隻是他今日心血來潮隨意摻和一腳,恐怕會被劉貴妃以為他是太子的人,在幫太子說話呢,這正是祖母所擔心的。”


    碧霄啊了一聲,連忙問:“那可怎麽辦?”


    顧香生苦笑:“我哪裏知道怎麽辦?”


    皇帝估計本來也是沒有立後的想法,聽了老爹的話,便順水推舟,把老爹樹成靶子來擋大臣們的口水呢,以後如果有人再想請立皇後,皇帝就可以說:當初顧經說的話很有道理啊,朕也覺得如何如何。


    於是顧經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就成了一個超級大靶子,他連同整個顧家,可能都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被人歸到太子那一黨去,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難怪焦太夫人會氣成那樣。


    對顧香生而言,唯一的好處是,這次老爹把劉貴妃得罪狠了,對方估計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兒子迎娶顧家女兒為益陽王妃了。


    這事還不算完,焦太夫人實在是被顧經氣壞了,隔日許氏帶著兒女去請安時,當著各房女眷兒孫的麵,焦太夫人又將許氏狠狠罵了一頓,用的理由自然不是顧經摻和立後之事,而是以許氏不善持家,諸事不管,沒有對丈夫平日言行多加勸諫為由,將其訓斥一通。


    各房女眷都在,許氏被訓得抬不起頭,餘光一瞥,二房李氏似笑非笑,麵帶嘲容,於是越發難堪。


    顧經是定國公,許氏就是定國公夫人,然而這定國公府裏還有位太夫人,許氏自己又立不起來,日複一日,大家都知道顧家說了算的不是國公夫人,而是太夫人。


    但像今天這樣,焦太夫人當眾訓斥長媳,一點麵子都不給留的,還是頭一迴。


    誰也不是傻子,許多人對昨日的母子爭執心裏有數,知道許氏這是代夫受過呢。


    顧香生站在旁邊,瞧著許氏強忍難堪的神色,終究沒法像其他人那樣事不關己地看戲,忍不住就道:“阿婆,孫女所知,其實阿娘平日沒少勸諫父親,隻是……”


    “我讓你說話了嗎?”焦太夫人麵色冷厲,竟是誰的麵子也不給,顧香生作為孫女,在她麵前就更無麵子一說了。


    “我還沒問你呢,那天夜裏你與靈壽縣主出去,是不是遇上了太子殿下?”她掉轉矛頭對準顧香生。


    顧香生隻好道:“是。”


    焦太夫人:“你們還與太子在*莊吃了飯,一直待到亥時過半才散。”


    顧香生:“是。”


    當時在場不止他們三個,而且大家也隻是巧遇,但被焦太夫人這樣一說,倒好像她和太子有什麽私情似的。


    焦太夫人冷笑:“好,真是好!你們長房可真會氣我!一個在朝堂上反對陛下立後,一個又和太子去吃飯,咱們顧家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到頭來竟是要毀在你們父女手裏了!”


    這話說得實在是太重了,許氏連忙拉著顧香生跪下:“阿家息怒!”


    但顧香生不能不為自己辯解:“阿婆容稟,當時縣主與孫女二人同行,碰上太子殿下純屬意外,在場另有徐氏郎君,夏侯五郎,胡家小娘子等人,太子畢竟身份尊貴,他沒有發話,我等也不好貿然告辭離去。”


    焦太夫人冷冷道:“若你不出去,又怎會生出這些事端?女子本該貞靜嫻淑,從前我懶得說你,是因為你沒闖出什麽禍,但你自己看看,連我都知道你們與太子在一起,別人能不知道麽,別人會怎麽想?”


    顧香生默然不語。


    焦太夫人劈頭蓋臉訓了一通,頓覺口幹,也不想再說下去,便揮揮手:“都退下罷,四娘抄《心經》一百遍,你也該學著好好靜靜心了。”


    確切地說,其實許氏之所以會被焦太夫人訓斥,實際上是被顧經連累的。


    而顧香生如果不出聲幫母親辯解,也不會遭遇池魚之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溪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溪石並收藏天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