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上元燈節(上)
藩王來朝在有明一代是國家大事,洪武年間朱元璋定下《皇明祖訓》,基本規定了藩王來朝的一應禮儀相關。洪武朝的藩王進京次數還是較為頻繁的,直到宣宗朝爆發了漢王朱高煦謀反事件,自那以後藩王就藩之後基本上就不再有進京的機會了。
此次洪武皇帝詔秦,晉,燕,周等王一同迴京,禮部和應天府的官員自是不敢怠慢,一早便會準備好出城相迎的事宜。按照大明禮儀,眾藩王進京後,要先在奉天殿朝拜天子,再去東宮朝拜太子,親王妃則要去中宮朝拜皇後,由於馬皇後已經過世,洪武皇帝沒有再立新皇後,而是由郭寧妃協理六宮,所以眾親王妃們亦是要去後宮朝拜寧妃郭氏。
此刻班首大臣已經率領著文武百官由右掖門進入了午門,文臣居東,武臣居西,在奉天殿丹樨下朝北而立。來朝的親王此時已經坐在了奉天門外的東耳房中,幾人俱是著青色親王冕服,織五章,龍在肩。除了秦,晉,燕,周四王,這次迴朝的還有十二皇子湘王朱柏,燕王朱棣對他不是很了解,隻是聽人說起過十二弟喜好讀書,亦喜歡談論兵事,臂力過人,馳馬若飛且善騎射。湘王朱柏跟那幾位哥哥比起來還尚年輕,這是他就藩之後第一次迴朝,所以在兄長麵前略顯拘謹。
待稍坐片刻之後,禮部的官員便前來引導諸位親王入殿,他們自東門而入,在殿東就位,而隨從而來的王府官員則是在殿外的丹樨下站立。百官先向親王行四拜禮,再由諸王依序來禦前向天子敘君臣禮,行五拜三叩頭。然後由二皇子秦王朱樉代表幾位兄弟向父皇致賀詞。
待到奉天殿朝賀天子之後,眾人還要去東宮朝賀皇太子,於是便由朝臣班首引領百官,魚貫而入東宮,於正殿之庭按文東武西持立。此時幾位親王又換了紅色皮弁服,冒以烏紗,做九縫,每縫前後各用五彩玉珠九顆。待太子升殿,諸位親王再由禮部官員引導,來到殿前朝拜太子,待到禮儀全部結束之後,燕王朱棣方才感受到屈膝下跪的時候,雙膝有些疼痛,似乎是這幾日趕路積聚起來的疲勞。
之後的氣氛便輕鬆了許多,太子朱標攜諸位王弟來到後殿,敘家人禮,大家互相寒暄,彼此打量,隨後太子又喚來了他的幾個兒子:允炆,允熥,允熞一一過來給王叔們拜年,王叔們則向侄子們分發了壓歲錢。
徐家的女眷們亦是在後宮朝賀,徐妙錦又見到了半年未見的大姐,自然是興奮不已。由於是在皇宮中,有禮教規矩阻隔著,又不能立刻撲
到姐姐懷裏撒嬌,徐妙錦便悄悄躲在大嫂李氏背後抹眼淚,徐儀華看在眼裏卻是心疼不已,她此刻亦是想攬妹妹在懷裏好好傾述一番姐妹情誼。
今日是上元燈節,洪武皇帝在宮中設宴給眾藩王接風洗塵,徐妙錦想著,據說這古代的上元燈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而南京又素來有秦淮燈彩甲天下的美譽,她是最喜歡獵奇和湊熱鬧的人,如若不能去看看民間是怎麽過上元燈節的,她於心不甘,那麽多明清小說,電視劇裏都是男男女女在上元燈節這一天邂逅,多少良辰美景與佳話流傳於世,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她心中的好奇勁早就被調上來了,便早已在心中打定主意,等賜宴結束後便偷偷開溜,去秦淮河邊看花燈。
原本賜宴結束後,皇上要攜眾妃嬪,皇子以及寵臣們在午門看花燈的,可是她既不是妃嬪,又不是皇子,更不是寵臣,何不趁此機會開溜呢,又不會有人注意到她。
徐妙錦自認為是個行動派,壽宴結束後,她就借口解手,換了早已準備好的便裝,一身白綾襖,玉色綾寬襴裙,挽了一個垂掛髻,便樂嗬嗬地往西華門走去了。待快走到西華門的時候,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也穿著便裝,正往這個方向而來,難道有人跟她一樣,也不喜歡宮內壓抑的氣氛,想去秦淮河邊賞花燈?正想著,便看到那人也發現了她,並朝她的方向走來,待那人走進了,她才看清楚那人便是十七皇子朱權。
“沒想到十七殿下竟是這般不孝順,也不陪陛下去午門看花燈?”徐妙錦見朱權走過來,便撇撇嘴調侃道。
“錦妹妹不是也這般,平日裏父皇待你可不薄!”朱權也不甘示弱地迴到。
“我……我才不是!孝順陛下有很多種方法,我隻不過是覺得悶了!想出來走走!”徐妙錦自覺理虧,便揚起小臉辯解道。
“錦妹妹覺得這宮裏規矩多,太壓抑,我又何嚐不是!走吧,據說這上元燈節,秦淮河邊三山街的花燈最是一絕,錦妹妹可願跟我一起去賞賞?”朱權說罷,便大步朝西華門走去,徐妙錦忙追了上來,口中喊著:“十七殿下等等我!”
朱權迴頭便是一笑道:“這會沒有十七殿下,你可願叫我權哥哥?”
“自然是好,權哥哥慢些走,等等我!”徐妙錦跑到他身邊,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兩人相視一笑。
待出了西華門,又出了西安門,才算真正走出了這皇宮,這會兩人騎上兩匹輕騎,微風中不覺心情疏闊。一路上的行人都是朝著
夫子廟三山街方向去的,待二人騎馬來到人煙漸多的地方,便棄馬而行了。
待行至三山街附近,已是人頭攢動,徐妙錦在這個世界第一次見到如此的場景,比北平的燈市廟會更是熱鬧非凡。一想到燈市廟會,便不由得想到了那日初見燕王時候的場景,不由得兩頰緋紅。朱權迴過頭來拉過她的手,柔聲道:“錦妹妹,這裏人多,你且不要與我走散了。”
夜色沉沉,燈火流彩,各式各樣的燈形狀各異,令人應接不暇。有做成各種花一樣的燈:雪花燈,梅花燈,荷花燈;也有做成各種動物的燈:青獅燈,白象燈,兔兒燈,馬兒燈,仙鶴燈,白鹿燈;亦有做成各種亭台樓閣的燈:畫屏燈,亭子燈,畫舫燈,繡屏燈;也有如神仙聚會般的走馬燈,鼇山燈等等。真可謂是花燈懸鬧市,家家燈火,照耀如同白日。
紅妝樓上,美女倚欄,並肩攜手,歡聲笑語。萬千家燈火樓台,十數裏雲煙世界。清河橋邊,男男女女吵吵鬧鬧,花團錦簇,癡笑不已。滿城的簫聲鑼鼓,笙歌不斷。
“今日可真是這般開眼界了!”徐妙錦拉了拉朱權的胳膊,笑著說道。
“錦妹妹可是不記得了,那年父皇命人在秦淮河中放滿了水燈,那才叫一個流光溢彩!”朱權微笑著說道。
“是不記得了!”徐妙錦歪了歪頭,想著自己竟然錯過了那般美妙的畫麵,還是以前的徐四小姐有福氣,在現代,雖然正月十五也有花燈,可是都是電燈做的,審美也沒有這般好看,人們也不會像這樣興致高昂的來賞燈了,甚是無趣的很。
徐妙錦見不遠處好多人圍在一起,便問道:“權哥哥,那邊是在做什麽的?”
朱權踮起腳望了望,便迴道:“好像是個猜燈謎的攤子,咱們過去瞧瞧吧。”
待來到攤子邊上,便是一個臨時搭建起來的敞篷,敞篷上用繩索四處栓掛著花燈,每一盞燈下都懸著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各式各樣的燈謎。圍在敞篷裏的大多是年輕人,又以讀書人居多,也有不少女孩踮起腳,看著花燈上掛的紅色紙條。一些公子見徐妙錦模樣秀麗俊俏,不覺想要與她攀談兩句,卻又奈何見她不是一人出來,便悻悻地走了。徐妙錦抬頭看了看幾個燈謎,發現這種猜字遊戲真不是她所擅長的,雖然在二十一世紀她好歹也是個女博士吧,但這種燈謎估計也隻有中文係的能猜出來吧。
攤位上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一盞跑馬燈,甚是精美無比,黃梨木的燈身宛如宮闕般,輪軸上的剪紙隨著燭光
不斷地轉動,映在紙屏上居然是一出嫦娥奔月!
“這盞燈真是精妙至極!”徐妙錦不禁讚歎道。
“姑娘真是好品位,這燈可是今日的彩頭!隻要姑娘能猜出這燈下所貼的燈謎,這燈便是姑娘的了。”攤主是個五十歲上下的老伯伯,他捋了捋半百的胡須,微笑地說道。
徐妙錦翻了翻那燈上掛著的紅紙條,隻見上麵寫道:“上無半片之瓦,下無立錐之地,腰間掛個葫蘆,曉得陰陽之氣。”便搖了搖頭,心中暗暗想著,這是什麽鬼啊。
那攤主見她搖頭,便笑道:“這可是國子監馮老爺出的燈謎,一般人可是答不出來的。”
徐妙錦抬頭,用求助的眼神望了望朱權,她知道朱權向來博學多才,畢竟後世流傳了那麽多他的書,他定是能猜出來這燈謎的。
朱權走過來,拿起這紅色紙條看了看,笑了笑道:“這不就是一個「卜」字嗎!在下答的可對?”
“喲!公子這般年紀輕輕,便如此才華橫溢,學富五車啊!這國子監馮老爺出的燈謎,可不是一般人能猜得出來的!”說罷便取下燈來,遞給朱權。
徐妙錦接過那跑馬燈,但見裏麵的嫦娥婀娜多姿,長袖善舞,那玉兔圓潤可愛,不禁嫣然一笑道:“權哥哥真是厲害,你是怎麽猜中那燈謎的?”
“這出燈謎最講究的就是方法,作者心中先有了謎底,便會根據一種謎體或謎格去求謎麵,而猜者則是參考多種謎法,循規律去思索,尋找謎底,隻要先猜到作者用的是那種謎體,便不難猜出真正的答案。”朱權笑著答道。
兩人又走了幾個街巷,徐妙錦覺得有些累了,便在路邊的一個茶肆坐了下來,兩人邊喝茶邊聊天,倒是也自在快活。
“錦妹妹的琴技最近可有長進?”自那日在中山王府,他見送徐妙錦的琴被徐妙清摔斷,便沒再問過她琴的事情。
“並沒有,這段時間一直在霞心庵,不敢打擾師太清修,所以不曾練習。”徐妙錦低下頭去,她一直覺得那日自己做的太過分了。
“我近日得到了一本極好的琴譜,妹妹得空可願看上一看?”朱權問道。
“那樣自是好的!”徐妙錦撥弄了一下手中的茶杯,迴道。
“如若妹妹不嫌棄,以後我來教妹妹彈琴怎樣?”朱權試探著問道。
“能有如此高師指點,那我豈不是要進步神速了!”徐妙錦嫣然一笑,兩頰淺淺的酒窩甚
是動人。
街巷上依舊燈火通明,這時隻見河那邊放起了煙花,火光衝上天去,幻化成五彩斑斕的花朵,猶如金菊怒放,又如牡丹盛開。
徐妙錦提著精致的小跑馬燈,也朝著煙花的方向去了。人群中,一個高大的身影矗立在那裏,亦抬頭看著天上絢爛綻放的煙花。
那身影,曾經無數次縈繞在徐妙錦的夢中,揮散不去。一見到那身影,心中便是千迴百轉,徐妙錦停下腳步,那人輕輕迴過頭來,衝她淺淺一笑,眼波觸處,若有情,似無意。正所謂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者有話要說:那個燈謎乃是馮夢龍所出,這裏馮夢龍穿越到明初,客串一下國子監馮老爺。
藩王來朝在有明一代是國家大事,洪武年間朱元璋定下《皇明祖訓》,基本規定了藩王來朝的一應禮儀相關。洪武朝的藩王進京次數還是較為頻繁的,直到宣宗朝爆發了漢王朱高煦謀反事件,自那以後藩王就藩之後基本上就不再有進京的機會了。
此次洪武皇帝詔秦,晉,燕,周等王一同迴京,禮部和應天府的官員自是不敢怠慢,一早便會準備好出城相迎的事宜。按照大明禮儀,眾藩王進京後,要先在奉天殿朝拜天子,再去東宮朝拜太子,親王妃則要去中宮朝拜皇後,由於馬皇後已經過世,洪武皇帝沒有再立新皇後,而是由郭寧妃協理六宮,所以眾親王妃們亦是要去後宮朝拜寧妃郭氏。
此刻班首大臣已經率領著文武百官由右掖門進入了午門,文臣居東,武臣居西,在奉天殿丹樨下朝北而立。來朝的親王此時已經坐在了奉天門外的東耳房中,幾人俱是著青色親王冕服,織五章,龍在肩。除了秦,晉,燕,周四王,這次迴朝的還有十二皇子湘王朱柏,燕王朱棣對他不是很了解,隻是聽人說起過十二弟喜好讀書,亦喜歡談論兵事,臂力過人,馳馬若飛且善騎射。湘王朱柏跟那幾位哥哥比起來還尚年輕,這是他就藩之後第一次迴朝,所以在兄長麵前略顯拘謹。
待稍坐片刻之後,禮部的官員便前來引導諸位親王入殿,他們自東門而入,在殿東就位,而隨從而來的王府官員則是在殿外的丹樨下站立。百官先向親王行四拜禮,再由諸王依序來禦前向天子敘君臣禮,行五拜三叩頭。然後由二皇子秦王朱樉代表幾位兄弟向父皇致賀詞。
待到奉天殿朝賀天子之後,眾人還要去東宮朝賀皇太子,於是便由朝臣班首引領百官,魚貫而入東宮,於正殿之庭按文東武西持立。此時幾位親王又換了紅色皮弁服,冒以烏紗,做九縫,每縫前後各用五彩玉珠九顆。待太子升殿,諸位親王再由禮部官員引導,來到殿前朝拜太子,待到禮儀全部結束之後,燕王朱棣方才感受到屈膝下跪的時候,雙膝有些疼痛,似乎是這幾日趕路積聚起來的疲勞。
之後的氣氛便輕鬆了許多,太子朱標攜諸位王弟來到後殿,敘家人禮,大家互相寒暄,彼此打量,隨後太子又喚來了他的幾個兒子:允炆,允熥,允熞一一過來給王叔們拜年,王叔們則向侄子們分發了壓歲錢。
徐家的女眷們亦是在後宮朝賀,徐妙錦又見到了半年未見的大姐,自然是興奮不已。由於是在皇宮中,有禮教規矩阻隔著,又不能立刻撲
到姐姐懷裏撒嬌,徐妙錦便悄悄躲在大嫂李氏背後抹眼淚,徐儀華看在眼裏卻是心疼不已,她此刻亦是想攬妹妹在懷裏好好傾述一番姐妹情誼。
今日是上元燈節,洪武皇帝在宮中設宴給眾藩王接風洗塵,徐妙錦想著,據說這古代的上元燈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而南京又素來有秦淮燈彩甲天下的美譽,她是最喜歡獵奇和湊熱鬧的人,如若不能去看看民間是怎麽過上元燈節的,她於心不甘,那麽多明清小說,電視劇裏都是男男女女在上元燈節這一天邂逅,多少良辰美景與佳話流傳於世,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她心中的好奇勁早就被調上來了,便早已在心中打定主意,等賜宴結束後便偷偷開溜,去秦淮河邊看花燈。
原本賜宴結束後,皇上要攜眾妃嬪,皇子以及寵臣們在午門看花燈的,可是她既不是妃嬪,又不是皇子,更不是寵臣,何不趁此機會開溜呢,又不會有人注意到她。
徐妙錦自認為是個行動派,壽宴結束後,她就借口解手,換了早已準備好的便裝,一身白綾襖,玉色綾寬襴裙,挽了一個垂掛髻,便樂嗬嗬地往西華門走去了。待快走到西華門的時候,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也穿著便裝,正往這個方向而來,難道有人跟她一樣,也不喜歡宮內壓抑的氣氛,想去秦淮河邊賞花燈?正想著,便看到那人也發現了她,並朝她的方向走來,待那人走進了,她才看清楚那人便是十七皇子朱權。
“沒想到十七殿下竟是這般不孝順,也不陪陛下去午門看花燈?”徐妙錦見朱權走過來,便撇撇嘴調侃道。
“錦妹妹不是也這般,平日裏父皇待你可不薄!”朱權也不甘示弱地迴到。
“我……我才不是!孝順陛下有很多種方法,我隻不過是覺得悶了!想出來走走!”徐妙錦自覺理虧,便揚起小臉辯解道。
“錦妹妹覺得這宮裏規矩多,太壓抑,我又何嚐不是!走吧,據說這上元燈節,秦淮河邊三山街的花燈最是一絕,錦妹妹可願跟我一起去賞賞?”朱權說罷,便大步朝西華門走去,徐妙錦忙追了上來,口中喊著:“十七殿下等等我!”
朱權迴頭便是一笑道:“這會沒有十七殿下,你可願叫我權哥哥?”
“自然是好,權哥哥慢些走,等等我!”徐妙錦跑到他身邊,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兩人相視一笑。
待出了西華門,又出了西安門,才算真正走出了這皇宮,這會兩人騎上兩匹輕騎,微風中不覺心情疏闊。一路上的行人都是朝著
夫子廟三山街方向去的,待二人騎馬來到人煙漸多的地方,便棄馬而行了。
待行至三山街附近,已是人頭攢動,徐妙錦在這個世界第一次見到如此的場景,比北平的燈市廟會更是熱鬧非凡。一想到燈市廟會,便不由得想到了那日初見燕王時候的場景,不由得兩頰緋紅。朱權迴過頭來拉過她的手,柔聲道:“錦妹妹,這裏人多,你且不要與我走散了。”
夜色沉沉,燈火流彩,各式各樣的燈形狀各異,令人應接不暇。有做成各種花一樣的燈:雪花燈,梅花燈,荷花燈;也有做成各種動物的燈:青獅燈,白象燈,兔兒燈,馬兒燈,仙鶴燈,白鹿燈;亦有做成各種亭台樓閣的燈:畫屏燈,亭子燈,畫舫燈,繡屏燈;也有如神仙聚會般的走馬燈,鼇山燈等等。真可謂是花燈懸鬧市,家家燈火,照耀如同白日。
紅妝樓上,美女倚欄,並肩攜手,歡聲笑語。萬千家燈火樓台,十數裏雲煙世界。清河橋邊,男男女女吵吵鬧鬧,花團錦簇,癡笑不已。滿城的簫聲鑼鼓,笙歌不斷。
“今日可真是這般開眼界了!”徐妙錦拉了拉朱權的胳膊,笑著說道。
“錦妹妹可是不記得了,那年父皇命人在秦淮河中放滿了水燈,那才叫一個流光溢彩!”朱權微笑著說道。
“是不記得了!”徐妙錦歪了歪頭,想著自己竟然錯過了那般美妙的畫麵,還是以前的徐四小姐有福氣,在現代,雖然正月十五也有花燈,可是都是電燈做的,審美也沒有這般好看,人們也不會像這樣興致高昂的來賞燈了,甚是無趣的很。
徐妙錦見不遠處好多人圍在一起,便問道:“權哥哥,那邊是在做什麽的?”
朱權踮起腳望了望,便迴道:“好像是個猜燈謎的攤子,咱們過去瞧瞧吧。”
待來到攤子邊上,便是一個臨時搭建起來的敞篷,敞篷上用繩索四處栓掛著花燈,每一盞燈下都懸著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各式各樣的燈謎。圍在敞篷裏的大多是年輕人,又以讀書人居多,也有不少女孩踮起腳,看著花燈上掛的紅色紙條。一些公子見徐妙錦模樣秀麗俊俏,不覺想要與她攀談兩句,卻又奈何見她不是一人出來,便悻悻地走了。徐妙錦抬頭看了看幾個燈謎,發現這種猜字遊戲真不是她所擅長的,雖然在二十一世紀她好歹也是個女博士吧,但這種燈謎估計也隻有中文係的能猜出來吧。
攤位上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一盞跑馬燈,甚是精美無比,黃梨木的燈身宛如宮闕般,輪軸上的剪紙隨著燭光
不斷地轉動,映在紙屏上居然是一出嫦娥奔月!
“這盞燈真是精妙至極!”徐妙錦不禁讚歎道。
“姑娘真是好品位,這燈可是今日的彩頭!隻要姑娘能猜出這燈下所貼的燈謎,這燈便是姑娘的了。”攤主是個五十歲上下的老伯伯,他捋了捋半百的胡須,微笑地說道。
徐妙錦翻了翻那燈上掛著的紅紙條,隻見上麵寫道:“上無半片之瓦,下無立錐之地,腰間掛個葫蘆,曉得陰陽之氣。”便搖了搖頭,心中暗暗想著,這是什麽鬼啊。
那攤主見她搖頭,便笑道:“這可是國子監馮老爺出的燈謎,一般人可是答不出來的。”
徐妙錦抬頭,用求助的眼神望了望朱權,她知道朱權向來博學多才,畢竟後世流傳了那麽多他的書,他定是能猜出來這燈謎的。
朱權走過來,拿起這紅色紙條看了看,笑了笑道:“這不就是一個「卜」字嗎!在下答的可對?”
“喲!公子這般年紀輕輕,便如此才華橫溢,學富五車啊!這國子監馮老爺出的燈謎,可不是一般人能猜得出來的!”說罷便取下燈來,遞給朱權。
徐妙錦接過那跑馬燈,但見裏麵的嫦娥婀娜多姿,長袖善舞,那玉兔圓潤可愛,不禁嫣然一笑道:“權哥哥真是厲害,你是怎麽猜中那燈謎的?”
“這出燈謎最講究的就是方法,作者心中先有了謎底,便會根據一種謎體或謎格去求謎麵,而猜者則是參考多種謎法,循規律去思索,尋找謎底,隻要先猜到作者用的是那種謎體,便不難猜出真正的答案。”朱權笑著答道。
兩人又走了幾個街巷,徐妙錦覺得有些累了,便在路邊的一個茶肆坐了下來,兩人邊喝茶邊聊天,倒是也自在快活。
“錦妹妹的琴技最近可有長進?”自那日在中山王府,他見送徐妙錦的琴被徐妙清摔斷,便沒再問過她琴的事情。
“並沒有,這段時間一直在霞心庵,不敢打擾師太清修,所以不曾練習。”徐妙錦低下頭去,她一直覺得那日自己做的太過分了。
“我近日得到了一本極好的琴譜,妹妹得空可願看上一看?”朱權問道。
“那樣自是好的!”徐妙錦撥弄了一下手中的茶杯,迴道。
“如若妹妹不嫌棄,以後我來教妹妹彈琴怎樣?”朱權試探著問道。
“能有如此高師指點,那我豈不是要進步神速了!”徐妙錦嫣然一笑,兩頰淺淺的酒窩甚
是動人。
街巷上依舊燈火通明,這時隻見河那邊放起了煙花,火光衝上天去,幻化成五彩斑斕的花朵,猶如金菊怒放,又如牡丹盛開。
徐妙錦提著精致的小跑馬燈,也朝著煙花的方向去了。人群中,一個高大的身影矗立在那裏,亦抬頭看著天上絢爛綻放的煙花。
那身影,曾經無數次縈繞在徐妙錦的夢中,揮散不去。一見到那身影,心中便是千迴百轉,徐妙錦停下腳步,那人輕輕迴過頭來,衝她淺淺一笑,眼波觸處,若有情,似無意。正所謂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者有話要說:那個燈謎乃是馮夢龍所出,這裏馮夢龍穿越到明初,客串一下國子監馮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