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六百三十六章開始吧,風暴(第三更)


    九江,十餘萬大軍匯聚之地。


    營帳綿連十餘裏,旗幟招展,盡顯殺伐之氣。


    中軍大帳內,寇封坐在帥位上,下邊坐著龐統。


    連日來,寇封隻屯不攻。隻命各營將士小心戒備,他自己則是常與龐統等人聊天。等待時機。


    這日,寇封穿著便服,隻是頭上戴著古冠。龐統則稍微嚴謹一些,穿著比較肅的衣服。


    “算算日子,甘寧派遣過去的傳令兵,也有二三十日了。估摸著,現在的伊籍快已經差不多到達吳郡了,慢也已經出兵了。隻等吳郡大變的消息傳來,就可以舉兵了。”寇封對著龐統一笑道。


    “若是伊機伯能夠在吳郡活捉了孫權,那就不用舉兵了。江東一戰可定。”龐統則是更樂觀的笑道。


    “雖然現在吳郡空虛,但孫權總是有探子的。若是伊籍舉兵攻打吳郡,孫權來不及調兵,但肯定能夠逃跑的。要想活捉他,比較困難啊。”寇封則是搖搖頭,有些歎息道。


    若是發生的事情都簡單化該多好啊,可惜,總是比較複雜的。


    這湖口,他們有八成是要攻了。


    說著,二人都是沉默了片刻。隨即,龐統才又問道:“若是主公平定了揚州,當如何治理?”


    其實龐統這是越權了,龐統不是謀臣,而是將軍。寇封帳下有明確規定,文武互不幹涉。


    做文官隻能做文官,做武將隻能做武將。


    但龐統又是心腹,他也沒幹政。因此,又不算什麽。


    這個問題,其實也正中了寇封的心坎兒上了。江東,在孫權的心中是根基,算是寶貝。但是在寇封看來。


    其實是有很多難題的,比如山越,比如士族。


    孫氏的做法是內結士族,外抗山越。這些年內耗相當的嚴重,也是曆史上江東始終沒有作為的原因。


    若是寇封占據了整個揚州,江東這些問題都是大問題了。


    士族匿藏人口為黑戶,與國家爭利。江東號稱百萬人,其實若是算上士族帳下的黑戶,沒準有個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人。但可惜,這部分被匿藏的人口,孫權是管不到的。


    而山越則是驍勇善戰,雖然類似漢族,其實算是外族。禍害更重。


    “我與孫氏不同,我根基在荊楚。揚州就算是出亂子,也動搖不了荊楚。若是士族欺我,我殺士族。若是山越反叛,我盡起荊楚大軍,四麵討伐,滅盡山越。”寇封沉思了許久,給出了這個答案。


    寇封的這個答案,很合乎龐統的口味。


    在他看來,江東士族的政治氣氛,確實太過偏向於士族了。若是妥協,實在是不利於統治。


    寇封為外來戶,正是大刀闊斧的改革的時候。大規模消弱士族的影響力。正所謂死豬不怕開水燙。


    寇封可不管嚴酷之下,江東會不會出亂子。他要的就是那些士族亂,好來個一己之力,消滅了這些隱患。


    消滅士族,圍剿山越。


    這才是真正的收獲了揚州,一座可以養兵丁,也可以作為根基存在的大州。


    “其實我們現在這麽想,實在是有些自負了。畢竟江東還在孫權的手中,等我出兵占據了江東,北進壽春以後,再討論這個問題也不遲。”寇封搖了搖頭,笑著道。


    這地盤還在孫權的手中,就討論如何治理江東的問題了。這讓孫權情何以堪啊。


    “也是,等坐吳縣,臨壽春,再論此事也不晚。”龐統想想,也失笑道。


    到時候,就是連跨二州,雄長數千裏了。


    其實算上荊南,荊北,算是三州。但畢竟荊南刺史隻是寇封自己設置的。在天下人眼中,荊揚隻能算二州。


    但就算是連跨二州,那也是大勢力了。僅次於曹操,足以傲視天下了。


    ………………………


    這段日子,整個江東真可謂是大事不斷,***不斷。先是寇封陳兵天子都城外,而後順利退走。


    求得了鎮東將軍的職位。


    這讓江東上下蒙上了一層陰影。後來,李典南下構建出了豫章三個點的防禦。讓江東人的心裏安穩了一些。


    孫氏的江山,奇跡一般的穩定了下來。但是讓人瞠目的是,一代忠義無雙的大將太史慈居然反叛了。


    率兵與寇封迴合,擺出架勢攻打江東。反叛的如此徹底。這讓江東再一次動蕩,但然後張昭力挺孫權。


    結果,現在的江東又穩定了一陣。


    當真是一波三折,步步驚心啊。


    但不管怎麽樣,確實是穩定了下來。不管是上層的士族豪強,還是下層的百姓,佃戶,家奴等等,都清一色的鬆了一口氣。


    江東,畢竟還是保得住的啊。


    吳縣城。吳侯府中。


    孫權今日也是神清氣爽,昨晚上去了最近比較得寵的康夫人的院子內,不僅征伐了一段。


    康夫人還乖巧,送上了貼身的美婢。來了一迴一龍二鳳。


    孫權覺得這段時間,沒有比昨晚上更加讓人輕鬆了。整天不是那邊出問題,這邊出了問題。


    用了早膳,孫權習慣性的來到了書房內。


    因為精神氣爽,處理起公文來,也是飛速無比。很快,就把今天的公務給處理完了。處理完了公務以後,孫權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目前的形勢上。


    寇封在豫章一直沒動,這是極大的好消息。越久攻擊豫章,豫章就越能守住。現在,因為士族的慷慨解囊,又募集了一萬五千兵丁,派遣去了秣陵交給孫靜訓練。與此同時,以張昭為首的部分士族,又開始捐獻一些金銀錢,糧食等,充盈府庫。


    目前,孫權的手上又多了幾分閑錢。


    就琢磨著是不是可以從普通百姓中,再征召出一萬人的軍隊來。說實在的,這些年江東真的是元氣大傷了。


    數萬精銳,都隨著周瑜消亡了。對於男女比例的打擊,是非常嚴峻的,若是再抽調壯丁。


    是十分危險的。


    但是當前局勢,以及將來自保江東,也不能隻靠李典的力量。畢竟李典是曹將,遲早生變的。


    所以,孫權在左思右想之後,決定再從吳郡,會稽等一帶,再募集一萬士卒。以備不時之需。


    “來人,召集張昭,張溫二人前來議事。”孫權想了想,吩咐了下去道。


    張昭,目前是第一重臣,孫權都幾乎靠他來維持江東了。張溫在上一次士族出家奴,組成軍隊中,也是鼎立支持者。


    目前,這兩個人都是孫權的心腹。這麽重大的事情,自然是要找人商量的,自然是他們了。


    “諾。”門外護衛應了一聲道。


    不久後,張昭,張溫走了進來。本來兩個不對付的人,現在已經共同站在了一個立場上,互相見了,也保持基本的禮貌。


    “主公。”二人入了大廳後,彎身對著孫權拜見道。


    “不必多禮了。”孫權抬了抬手,讓二人起身。隨即,立刻道:“孤想在吳郡,會稽一帶征召一萬兵丁,不知二位覺得如何?”


    招募兵丁,展望未來。這兩個人自然不會反對,反而是期待的。


    畢竟,隻有兵權才能長治久安,才能屹立江東不倒啊。


    “此事當務之急。”


    “臣願助主公招募士卒。”


    張昭,張溫都態度簡駭道。


    今天精神頭比較好,又見兩個重臣鼎力支持。孫權連日來的打擊,真的一掃而空。對於江東的未來,也充滿了信心。


    臉上不由笑容連閃,道:“子布調撥糧食,惠恕征召兵丁,得一萬人後,就在吳郡中訓練。”隨即,孫權又擔憂道:“畢竟吳郡太過空虛,這孤的心中覺得有些不妥。”


    孫權覺得不妥,並不是因為擔心寇封忽然從東來。畢竟前方那麽厲害的防線擺在那裏,打死孫權也不相信寇封能夠順利突破。


    他是擔心山越。


    這些年,幾乎每過幾年就跟山越打一次。習慣了,這吳郡沒有兵丁,孫權覺得不踏實。


    “諾。”張昭,張溫二人應諾了一聲,道。


    也算是事態緊急了,二人應諾了一聲後,立刻就拜別了孫權,走了出去。一人募兵,一人調動糧食。


    兩個本來有利益衝突的同族人,在保衛江東麵前,攜手合作。


    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孫權也覺得欣慰。在外敵麵前,唇齒也要相依啊。隻要能度過這場戰爭。


    張昭,張溫這兩個人,未必不能攜手,幫助他鞏固江東啊。


    孫權長出了一口氣,麵上有些神采。


    就在孫權,張昭,張溫等謀劃未來,期待將來的時候。伊籍,顧雍,房稻,蔣欽,丁奉的海軍,差不多已經接近吳郡了。


    海上,大約離吳郡與大海邊界數十裏的地方。


    有數十艘大船,穿上旗幟招展。“伊”“房”“蔣”“丁”等等。在距離大陸這麽近的地方,出現這一支二萬人的軍隊。


    實在是首次。


    這數十艘戰船,二萬軍隊,有一種逼人的氣勢。


    承襲風浪,攜帶海威。摧毀一切,橫掃一切。可以預見,在下一刻他們出現在防禦空虛的吳郡境內的時候,會嫌棄怎麽樣的一股風暴。


    反正是足以掀翻吳郡,使得江東劇烈震動的風暴。


    改變荊楚,吳越鼎足態勢的風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蜀漢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開並收藏三國之蜀漢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