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表示沒能親眼看到他姐騎馬亂跑,對他來說太仁慈了,不然迴頭不知道怎麽跟祖父交代:“四姐姐到這裏性子變了許多。記得在京城的時候,四姐姐不是這樣的。”
芳姐看看三郎,好像是變化挺大的,難得這個不太接觸的弟弟能看出來:“恩,別四姐姐四姐姐的叫,聽著怪難受的,你就叫我四姐就好。”
華三郎抿嘴,心說那就不能忍忍嗎:‘入鄉隨俗嗎。’
芳姐噗嗤就笑了:‘是,聽著利爽一些。你一人在這裏,莫要同無客氣,這些東西,喜歡就多過來兩次,不喜歡就同我或者你姐夫說,誰還能強迫你來不成。功課那裏,先生教導的怎麽樣,隻有你自己明白,若是覺得先生不好,不要客氣,四姐再給你請好的。至於我嗎,京城對於我來說,確實有點規矩大,這裏挺好的,你姐夫也不嫌棄這樣的我。然後衝著三郎挑挑眉。
對於姐姐能幸福,三郎還是安慰的:“隻要四姐喜歡就好,”最後加一句關鍵的:“四姐夫也真的不介意才好。”
換來芳姐爽朗的一陣笑聲。看著遠處教導五郎騎馬的高大男子,三郎覺得他說的有點多餘,人家明顯不計較嗎,就差在慣著一些了。
既然芳姐這裏都好,三郎忍不住說了歸程的問題:“我這裏,四姐不必為此太過費心,如今已經是七月了,京城那裏還成,可在遼東聽說八九月份就開始冷了,三郎過來看看而已,四姐這裏無礙,說不得過幾日三郎就要啟程迴京了。畢竟五郎還小,我們還是要做打算的,不然路上怕五郎受不住的。”
好吧、這是一個芳姐從來沒想過的問題呢:‘迴去呀,這個呀,大老遠的路。好不容易來的,我還沒想好呢。’
別說定下歸程,人家從來就沒有打算放人好不好。
尤其是五郎,從來沒有想過。還要迴去的,別說自己舍不得,就是池邵德那貨怕也舍不得,兩人過日子挺單調的,有五郎在有生氣多了。
三郎臉上的表情龜裂了。不過想到四姐生產在即,他就這麽走了好像也 有點說不過去,咬咬牙:“四姐不用多想,我也不過是說說,左右京城沒什麽事情,等看到小外甥出生,我再迴去也是無礙的。”
瞬間芳姐喜笑顏開的:“就說是嗎,可不就是要看看你外甥呢嗎。先不要想這些,在看看好了。”
好吧這就是華三郎在東郡各種妥協,各種無奈。各種耽誤學業的糟心事項。
當中,華五郎奶油一樣的臉蛋,已經變成了健康的紅潤顏色,肩膀上整日裏背著,被池二郎親手鑲上寶石的弓箭,如今已經能斜斜歪歪的射出去六七米遠了。
一雙藕節一樣的胳膊,勁頭十足。就是從寫的大字中都能看出來,筆力重了許多。三郎都不知道要不要誇獎兩句了。
五郎的嘴巴眼睛裏麵更是隻有他姐夫,沒有別人,對於自己這個親三哥。每日裏客客氣氣問候一聲。
完全是把他自己當成了同知府的主人,在款待他這個外來的客人,三郎怎麽能不憋屈呀。
至於芳姐,倒沒覺得池二同五郎親近有什麽不好。在京城的時候,五郎就是長在池二郎的懷裏的。
從莊子上迴來的時候,芳姐終於讓三郎五郎帶著莊子上的特產,去拜見了禦史大人。表達了對於禦史大人一路護送的感謝之情。
順便遞上請帖,他家姐姐,姐夫設宴款待禦史大人的。
禦史大人掂量著這張請帖。當真是不容易呢,難得沒有玩的瘋了,忘了他這個禦史大人的存在,還是忍不住刺激在一邊端坐的華府三郎,對著五郎詢問到:“是五郎呢,幾日不見,看著可是壯實了不少,想來在遼東這裏適應的不錯。”
靦腆的小五郎在他家姐夫帶著每日同軍漢們一起鍛煉射箭,要不去就去打獵的情況下,靦腆什麽的已經成了過去式,拱拱手小樣挺正經的:“迴大人話,五郎在這裏都好,讓大人惦記了。”
聲音還是奶聲奶氣的,可同在京城來的時候,繃著的一張笑胖臉比起來,這孩子變得膽子大多了。
可見外麵傳言不虛,池二郎對於這位小舅子,是真的挺喜歡的,隨時待在身邊教養那是一點都不假,要不然一個三歲的孩子,這種場麵怎麽迴淡定成這樣呢。還真是費心了。
難怪尚書府舍得把這麽小的郎君往外送。
三郎摸摸臉望天,他家害羞小五弟早就不知道躲哪去了。如今的熊孩子,華三郎一天刷新一個認識。
禦史大人:“既然是令姐夫相邀,本官定然前往。”說完送客。
華三郎覺得不虛此行:‘打擾大人了,學生告辭。
五郎跟著三郎身後也抱拳行禮,五短身材做起動作來,笨拙滑稽。讓禦史大人鼻子都抽抽,險些繃不住臉。
池二郎招待禦史大人,沒有請守備大人作陪,中間更是一句東郡的事情都沒有提,隻是表達了作為下官對上官的熱誠招待,還有對禦史大人捎來自家小舅子表示感謝。
芳姐作為女主人,中間出來刷一次臉,表示對於他家禦史玄外祖父的迴護之情。
鹽從哪頭鹹,嘴上不說心裏要明白,這個形式必須走一遍。她領馮老禦史的情分。
禦史對於芳姐兩口子懂事,表示點頭肯定。總算是不辜負恩師所托,要知道恩師的孫女做的是人家的繼母,恩師之所以開口讓他撫照這兩口子,何嚐不是給他家孫女做臉。拉人情呢。恩師他老人家也怪不容易的。
當然了禦史大人順便把這位曾經被傳出個性狠辣,貌似夜叉,如今又被洗白,樣貌秀美的同知夫人著重看了兩眼。算是確認一番。
看上去斯斯文文,秀秀氣氣的,可不像心狠手辣之輩。就說尚書府的娘子,長得怎麽肯能那麽離譜嗎,要知道老尚書同華侍郎都是中人之資,子孫怎麽會相差太遠。
可就是這麽一個柔柔弱弱的女子,一手帶領一群拿著木棍子的鄉民。打退了五百人的土匪。
當然了這個五百是個接近的實數,要知道守備大人的折子上,可是說的幾千人的匪徒呢。
禦史大人查證之後給了五百這個數字的。禦史大人看到芳姐的一瞬間,就把這位娘子在遼東做的事情擼了一遍。對於娘子的評價。一時間不太好肯定。人同事連不到一起呀。果然人不可貌相呢。
芳姐大大方方的不怕人看,何況還是個長著胡子的長輩呢:“四娘見過大人,多謝大人一路來對小弟的照顧。”
禦史大人擼著一把胡子:“不必客氣,府上郎君知書懂禮,一路來倒是多成他們陪同。本官甚感欣慰。”
客客氣氣的幾聲,芳姐就退下去了。也不是那麽拔尖要強。很不錯,懂規矩的婦人嗎。
池二郎陪著這位禦史大人說的都是東郡的民情民風。話題輕鬆愜意。
倒是禦史大人告辭的時候,客氣的說道:“本官來東郡一些時日了,說起來本官就要迴京複命,不知道府上的郎君,是否同本官一同迴京,郎君若是有此意,怕是要早作行程準備。”
池二郎:“多謝大人提點。下官還要詢問一下府上內人同內弟的意思。”
禦史大人眼皮都沒有抬,怕是八成這兩位華府郎君不會同他一起迴京城了。到是多少對老尚書府的子弟佩服不少,怎麽說東郡也不是一個多太平安定的地方呀,怎麽就舍得把兩個親孫子扔在這裏呢。
難怪人家尚書府人才輩出,原來人家的子孫也真的豁得出去。太美好的誤會都是這麽來的。
池二郎去夫人那裏之前,先去找了自家書房裏麵寫大字的親小舅子:“五郎可真努力,還在寫大字呀。”
五郎抬起腦袋,漆黑的大眼睛萌萌一片,就四個字:“勤學不倦。”
後麵在加上一句:“祖父教導五郎的。”
池二郎點頭:“五郎這字可真不錯,姐夫同五郎比起來當真是汗顏呢。或許姐夫也該同五郎一樣勤學不倦,可惜姐夫沒有五郎的好定性。總是不能專心。”
對他多好的姐夫呀,怎麽能留下這種遺憾呢:“姐夫可以同五郎一起練大字。”
池二郎的臉上都是三歲孩子能看出來的懊惱:“姐夫沒有五郎的定力。”
五郎攥拳頭:“五郎會監督姐夫的。”
池二郎袖子裏麵的拳頭攥緊,果然是親小舅子:“這可是一項長久的事情,怕是要麻煩五郎了。姐夫先謝過五郎了。就怕耽誤了五郎的學業”
華五郎再次有了被人需要的膨脹感:“有五郎在呢,姐夫不必擔心,不會耽誤了五郎的學業的。”
池二郎才滿意點點頭,最後愉快的決定,明日晚上的時候再通小舅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然後才去屋子裏麵同芳姐說禦史大人要邀請三郎同五郎同行的意思。
芳姐:“說起來三郎同五郎在這裏。真的不太合適,可若是讓五郎迴去,身邊沒有大人我是不放心的。”
想到自家爹爹做的事情,芳姐還加了一句:“我可沒有爹爹心那麽大。”
池二郎表示:“五郎那裏別說夫人不放心,就是我也不放心的,迴頭我去衙門試試,若是能爭取護送禦史大人迴京的差事,說不得能順便把五郎護送迴去。”
想也知道守備大人不會把這個差事給她的。芳姐也知道不太能成的主意,關鍵是她舍不得五郎,抿抿嘴到底沒有說什麽讓池二郎上火的話。
隻是擔憂的說道:“三郎到是說過,要等我生產之後在迴京城,那樣的話,怕是要等到過了明年的三月之後了,就怕家裏大人惦記他們兩個。不太放心。”
池二郎心說三郎在這裏終究不太安定,說不得過年開春的時候,就把五郎說動一同迴京了,到時候媳婦孩子也生了,說不得要抱著孩子同小舅子一起迴京的。必須不同意呀,三小舅子在貼心,也還是早些迴京城的好:“三郎有心了,三郎如今十六七歲了,怕是三嬸子有些打算,到是不好在咱們這裏給耽誤住了。”
然後心裏給自己點讚,怎麽就這麽機智呢,怎麽就想到了這麽妥帖的問題呢。
芳姐::“可不是嗎,我怎麽就把這個忘了,光想到他們能在這裏陪我高興了呢。這可是人生大事耽誤不得。”
池二郎:“這倒是讓人為難了,三郎若是同禦史大人一同迴京的,倒是也有個照顧,隻是五郎那裏。哎。怎麽都不讓人放心。”
芳姐:“爹爹說不得也該想五郎了呢。”
池二郎挑眉,關鍵還是自家娘子想嶽父了吧。
芳姐摸摸肚子,若是現在出發,路上走個一兩月,到了京城剛好趕上生產。就是把池二郎一人扔在這,有點不厚道,等到她能抱著孩子看池二郎的時候,說不得自家兒子都能喊爹了。
池二郎:“不然咱們把五郎叫來詢問一下好了,畢竟孩子小,別因為想家,憋出來什麽心思。若是五郎當真不能留在這裏,那,那。”
後麵的人家池二郎什麽都沒有說。那他就去請假,親自送小舅子迴京好了。
五郎被阿福牽來的時候,芳姐看著滿心滿眼的不舍:“五郎,禦史大人要迴京城了,你三哥哥怕是要迴去的,姐姐舍不得你。”
池二郎背著手,望著房頂。
五郎才想到,京城裏麵還有他爹她娘在呢。然後看看大著肚子,眼睛要轉圈的姐姐,在看看雙眼望著房頂的姐夫,大眼睛烏黑一片,眼睫毛眨了半天,把眼淚給憋迴去了,多少還是有點想家的:“五郎在這裏陪著姐姐。”
書中有雲,投桃報李,姐夫教導他射箭,他答應姐夫督導練字的,作為男人說出去的話要算數的。隘口的軍漢都是這麽說的。
芳姐覺得在沒有比自家弟弟更貼心的了。
池二郎嘴角上勾,繃著一張臉,遮掩住滿眼,滿臉的心想事成。再看看小舅子憋紅的眼圈,忍不住把五郎抱了起來,這孩子招人疼,定然要對他更好一些。
三個人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了下來。芳姐給三郎大點行裝,還有順道=捎迴去京城的特產什麽的。林林種種的可是不會太少,三個人有誌一同誰也沒有同華三郎打過招唿。(未完待續。)
芳姐看看三郎,好像是變化挺大的,難得這個不太接觸的弟弟能看出來:“恩,別四姐姐四姐姐的叫,聽著怪難受的,你就叫我四姐就好。”
華三郎抿嘴,心說那就不能忍忍嗎:‘入鄉隨俗嗎。’
芳姐噗嗤就笑了:‘是,聽著利爽一些。你一人在這裏,莫要同無客氣,這些東西,喜歡就多過來兩次,不喜歡就同我或者你姐夫說,誰還能強迫你來不成。功課那裏,先生教導的怎麽樣,隻有你自己明白,若是覺得先生不好,不要客氣,四姐再給你請好的。至於我嗎,京城對於我來說,確實有點規矩大,這裏挺好的,你姐夫也不嫌棄這樣的我。然後衝著三郎挑挑眉。
對於姐姐能幸福,三郎還是安慰的:“隻要四姐喜歡就好,”最後加一句關鍵的:“四姐夫也真的不介意才好。”
換來芳姐爽朗的一陣笑聲。看著遠處教導五郎騎馬的高大男子,三郎覺得他說的有點多餘,人家明顯不計較嗎,就差在慣著一些了。
既然芳姐這裏都好,三郎忍不住說了歸程的問題:“我這裏,四姐不必為此太過費心,如今已經是七月了,京城那裏還成,可在遼東聽說八九月份就開始冷了,三郎過來看看而已,四姐這裏無礙,說不得過幾日三郎就要啟程迴京了。畢竟五郎還小,我們還是要做打算的,不然路上怕五郎受不住的。”
好吧、這是一個芳姐從來沒想過的問題呢:‘迴去呀,這個呀,大老遠的路。好不容易來的,我還沒想好呢。’
別說定下歸程,人家從來就沒有打算放人好不好。
尤其是五郎,從來沒有想過。還要迴去的,別說自己舍不得,就是池邵德那貨怕也舍不得,兩人過日子挺單調的,有五郎在有生氣多了。
三郎臉上的表情龜裂了。不過想到四姐生產在即,他就這麽走了好像也 有點說不過去,咬咬牙:“四姐不用多想,我也不過是說說,左右京城沒什麽事情,等看到小外甥出生,我再迴去也是無礙的。”
瞬間芳姐喜笑顏開的:“就說是嗎,可不就是要看看你外甥呢嗎。先不要想這些,在看看好了。”
好吧這就是華三郎在東郡各種妥協,各種無奈。各種耽誤學業的糟心事項。
當中,華五郎奶油一樣的臉蛋,已經變成了健康的紅潤顏色,肩膀上整日裏背著,被池二郎親手鑲上寶石的弓箭,如今已經能斜斜歪歪的射出去六七米遠了。
一雙藕節一樣的胳膊,勁頭十足。就是從寫的大字中都能看出來,筆力重了許多。三郎都不知道要不要誇獎兩句了。
五郎的嘴巴眼睛裏麵更是隻有他姐夫,沒有別人,對於自己這個親三哥。每日裏客客氣氣問候一聲。
完全是把他自己當成了同知府的主人,在款待他這個外來的客人,三郎怎麽能不憋屈呀。
至於芳姐,倒沒覺得池二同五郎親近有什麽不好。在京城的時候,五郎就是長在池二郎的懷裏的。
從莊子上迴來的時候,芳姐終於讓三郎五郎帶著莊子上的特產,去拜見了禦史大人。表達了對於禦史大人一路護送的感謝之情。
順便遞上請帖,他家姐姐,姐夫設宴款待禦史大人的。
禦史大人掂量著這張請帖。當真是不容易呢,難得沒有玩的瘋了,忘了他這個禦史大人的存在,還是忍不住刺激在一邊端坐的華府三郎,對著五郎詢問到:“是五郎呢,幾日不見,看著可是壯實了不少,想來在遼東這裏適應的不錯。”
靦腆的小五郎在他家姐夫帶著每日同軍漢們一起鍛煉射箭,要不去就去打獵的情況下,靦腆什麽的已經成了過去式,拱拱手小樣挺正經的:“迴大人話,五郎在這裏都好,讓大人惦記了。”
聲音還是奶聲奶氣的,可同在京城來的時候,繃著的一張笑胖臉比起來,這孩子變得膽子大多了。
可見外麵傳言不虛,池二郎對於這位小舅子,是真的挺喜歡的,隨時待在身邊教養那是一點都不假,要不然一個三歲的孩子,這種場麵怎麽迴淡定成這樣呢。還真是費心了。
難怪尚書府舍得把這麽小的郎君往外送。
三郎摸摸臉望天,他家害羞小五弟早就不知道躲哪去了。如今的熊孩子,華三郎一天刷新一個認識。
禦史大人:“既然是令姐夫相邀,本官定然前往。”說完送客。
華三郎覺得不虛此行:‘打擾大人了,學生告辭。
五郎跟著三郎身後也抱拳行禮,五短身材做起動作來,笨拙滑稽。讓禦史大人鼻子都抽抽,險些繃不住臉。
池二郎招待禦史大人,沒有請守備大人作陪,中間更是一句東郡的事情都沒有提,隻是表達了作為下官對上官的熱誠招待,還有對禦史大人捎來自家小舅子表示感謝。
芳姐作為女主人,中間出來刷一次臉,表示對於他家禦史玄外祖父的迴護之情。
鹽從哪頭鹹,嘴上不說心裏要明白,這個形式必須走一遍。她領馮老禦史的情分。
禦史對於芳姐兩口子懂事,表示點頭肯定。總算是不辜負恩師所托,要知道恩師的孫女做的是人家的繼母,恩師之所以開口讓他撫照這兩口子,何嚐不是給他家孫女做臉。拉人情呢。恩師他老人家也怪不容易的。
當然了禦史大人順便把這位曾經被傳出個性狠辣,貌似夜叉,如今又被洗白,樣貌秀美的同知夫人著重看了兩眼。算是確認一番。
看上去斯斯文文,秀秀氣氣的,可不像心狠手辣之輩。就說尚書府的娘子,長得怎麽肯能那麽離譜嗎,要知道老尚書同華侍郎都是中人之資,子孫怎麽會相差太遠。
可就是這麽一個柔柔弱弱的女子,一手帶領一群拿著木棍子的鄉民。打退了五百人的土匪。
當然了這個五百是個接近的實數,要知道守備大人的折子上,可是說的幾千人的匪徒呢。
禦史大人查證之後給了五百這個數字的。禦史大人看到芳姐的一瞬間,就把這位娘子在遼東做的事情擼了一遍。對於娘子的評價。一時間不太好肯定。人同事連不到一起呀。果然人不可貌相呢。
芳姐大大方方的不怕人看,何況還是個長著胡子的長輩呢:“四娘見過大人,多謝大人一路來對小弟的照顧。”
禦史大人擼著一把胡子:“不必客氣,府上郎君知書懂禮,一路來倒是多成他們陪同。本官甚感欣慰。”
客客氣氣的幾聲,芳姐就退下去了。也不是那麽拔尖要強。很不錯,懂規矩的婦人嗎。
池二郎陪著這位禦史大人說的都是東郡的民情民風。話題輕鬆愜意。
倒是禦史大人告辭的時候,客氣的說道:“本官來東郡一些時日了,說起來本官就要迴京複命,不知道府上的郎君,是否同本官一同迴京,郎君若是有此意,怕是要早作行程準備。”
池二郎:“多謝大人提點。下官還要詢問一下府上內人同內弟的意思。”
禦史大人眼皮都沒有抬,怕是八成這兩位華府郎君不會同他一起迴京城了。到是多少對老尚書府的子弟佩服不少,怎麽說東郡也不是一個多太平安定的地方呀,怎麽就舍得把兩個親孫子扔在這裏呢。
難怪人家尚書府人才輩出,原來人家的子孫也真的豁得出去。太美好的誤會都是這麽來的。
池二郎去夫人那裏之前,先去找了自家書房裏麵寫大字的親小舅子:“五郎可真努力,還在寫大字呀。”
五郎抬起腦袋,漆黑的大眼睛萌萌一片,就四個字:“勤學不倦。”
後麵在加上一句:“祖父教導五郎的。”
池二郎點頭:“五郎這字可真不錯,姐夫同五郎比起來當真是汗顏呢。或許姐夫也該同五郎一樣勤學不倦,可惜姐夫沒有五郎的好定性。總是不能專心。”
對他多好的姐夫呀,怎麽能留下這種遺憾呢:“姐夫可以同五郎一起練大字。”
池二郎的臉上都是三歲孩子能看出來的懊惱:“姐夫沒有五郎的定力。”
五郎攥拳頭:“五郎會監督姐夫的。”
池二郎袖子裏麵的拳頭攥緊,果然是親小舅子:“這可是一項長久的事情,怕是要麻煩五郎了。姐夫先謝過五郎了。就怕耽誤了五郎的學業”
華五郎再次有了被人需要的膨脹感:“有五郎在呢,姐夫不必擔心,不會耽誤了五郎的學業的。”
池二郎才滿意點點頭,最後愉快的決定,明日晚上的時候再通小舅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然後才去屋子裏麵同芳姐說禦史大人要邀請三郎同五郎同行的意思。
芳姐:“說起來三郎同五郎在這裏。真的不太合適,可若是讓五郎迴去,身邊沒有大人我是不放心的。”
想到自家爹爹做的事情,芳姐還加了一句:“我可沒有爹爹心那麽大。”
池二郎表示:“五郎那裏別說夫人不放心,就是我也不放心的,迴頭我去衙門試試,若是能爭取護送禦史大人迴京的差事,說不得能順便把五郎護送迴去。”
想也知道守備大人不會把這個差事給她的。芳姐也知道不太能成的主意,關鍵是她舍不得五郎,抿抿嘴到底沒有說什麽讓池二郎上火的話。
隻是擔憂的說道:“三郎到是說過,要等我生產之後在迴京城,那樣的話,怕是要等到過了明年的三月之後了,就怕家裏大人惦記他們兩個。不太放心。”
池二郎心說三郎在這裏終究不太安定,說不得過年開春的時候,就把五郎說動一同迴京了,到時候媳婦孩子也生了,說不得要抱著孩子同小舅子一起迴京的。必須不同意呀,三小舅子在貼心,也還是早些迴京城的好:“三郎有心了,三郎如今十六七歲了,怕是三嬸子有些打算,到是不好在咱們這裏給耽誤住了。”
然後心裏給自己點讚,怎麽就這麽機智呢,怎麽就想到了這麽妥帖的問題呢。
芳姐::“可不是嗎,我怎麽就把這個忘了,光想到他們能在這裏陪我高興了呢。這可是人生大事耽誤不得。”
池二郎:“這倒是讓人為難了,三郎若是同禦史大人一同迴京的,倒是也有個照顧,隻是五郎那裏。哎。怎麽都不讓人放心。”
芳姐:“爹爹說不得也該想五郎了呢。”
池二郎挑眉,關鍵還是自家娘子想嶽父了吧。
芳姐摸摸肚子,若是現在出發,路上走個一兩月,到了京城剛好趕上生產。就是把池二郎一人扔在這,有點不厚道,等到她能抱著孩子看池二郎的時候,說不得自家兒子都能喊爹了。
池二郎:“不然咱們把五郎叫來詢問一下好了,畢竟孩子小,別因為想家,憋出來什麽心思。若是五郎當真不能留在這裏,那,那。”
後麵的人家池二郎什麽都沒有說。那他就去請假,親自送小舅子迴京好了。
五郎被阿福牽來的時候,芳姐看著滿心滿眼的不舍:“五郎,禦史大人要迴京城了,你三哥哥怕是要迴去的,姐姐舍不得你。”
池二郎背著手,望著房頂。
五郎才想到,京城裏麵還有他爹她娘在呢。然後看看大著肚子,眼睛要轉圈的姐姐,在看看雙眼望著房頂的姐夫,大眼睛烏黑一片,眼睫毛眨了半天,把眼淚給憋迴去了,多少還是有點想家的:“五郎在這裏陪著姐姐。”
書中有雲,投桃報李,姐夫教導他射箭,他答應姐夫督導練字的,作為男人說出去的話要算數的。隘口的軍漢都是這麽說的。
芳姐覺得在沒有比自家弟弟更貼心的了。
池二郎嘴角上勾,繃著一張臉,遮掩住滿眼,滿臉的心想事成。再看看小舅子憋紅的眼圈,忍不住把五郎抱了起來,這孩子招人疼,定然要對他更好一些。
三個人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了下來。芳姐給三郎大點行裝,還有順道=捎迴去京城的特產什麽的。林林種種的可是不會太少,三個人有誌一同誰也沒有同華三郎打過招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