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這是秦奕迴歸書院,進行學習的第四天時間。如同之前一樣,上午學習詩詞格律以及策論的寫法,下午時分則是在柯老夫子的帶領下,對於一些當今名流的詩詞或者是文章,進行鑒賞。


    與其說是鑒賞,倒不如說,是柯老夫子,帶領學堂之中的眾人,觀摩別人的寫法,從而化為己用,以應付即將到來的院考。


    晚間的時刻,梆子聲響,便是代表秦奕一天的課程結束。然而,柯正山並沒有打算讓眾人離去:“今日的課程,雖然結束了,但是課後的事情,卻是不要忘記了,你們稍微等一下時間,我將事情說完!”


    夫子不離開,他們這些學子,即便是聽到了下課的鈴聲,也不敢多動。況且,他們也想要知道,柯正山將會給他們布置怎樣的課後作業。


    實際上,包括秦奕在內的眾人,大概也能猜測的出來,柯正山會給他們留下什麽課後作業。畢竟,九月九日重陽節將近,作為一個讓學子們取材練習詩詞的節日,柯正山怎麽會放過呢?


    “九月九日重陽節,那天你們不必來書院,但是九月十日之後,你們得交出一份詩詞過來!其內容,要和重陽節相關!”


    果不其然,柯正山所說的,和秦奕等人猜測的一致。


    “此外,九月十五日之後,你們也不必來書院了,直到十月一日,舉行院考的時候,你們再來。這期間,你們得自己研習詩詞格律與《策論集注》。”


    他說的最後一句話,卻是不在眾人猜測的範圍之中。這就相當於,秦奕前世高考前夕放假,自己在家複習的意思一樣。


    眾人自然明白,這一段時間,對於他們將會有多麽重要。院考的題目,他們無法知曉,但是他們知道題目的類型——詩詞、策論、經史子集的填空題等。不論是詩詞,還是策論,都講究一個境界。這二者的境界,自然不是同一個意思。


    詩詞講究的是想象之下的意境,意會大於字麵上的意思,說白了就是詩詞一定要富有情感。情感從何處來?隻有真實體會道生活的點點滴滴,才有可能作出好的詩詞,故而這一段假期,便是要去體會生活。當然,這對於秦奕,卻又是不一樣。畢竟,他有著前世的詩詞資源。


    至於策論,則是跟鎮子上的政治、經濟等社會生活有關。這一點,不論是秦奕,還是鄭平等人,皆是得認真對待。畢竟,這也算得上是他們第一次正式性的寫作策論,若是通不過院考,那麽往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即便是鄭平這樣的名門望族子弟,在這一段關鍵的時刻,也不得不全心投入到科舉之中。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的科舉之難,遠超秦奕的想象。想要光宗耀祖,出人頭地,沒有實打實的才華,那是不行的。


    院考之後聯試,聯試之後方才是縣試。事實上,通過縣試的,便是能夠有機會擔任鎮一級的官員,隻不過這些人很少罷了。


    迴到家中,秦奕便是開始計劃著一些事情了。明日隻需要上半天的學堂,剩下的時間,便是都由他自己支配。


    “父親,後日我要去往西寧閣一趟,參加一場詩詞文會,可能那日不能在家吃飯了!”


    秦奕自然還記得柳如煙的邀請,他心中有所愧疚,因此那日答應了下來。


    “是花滿樓的柳如煙召集舉辦的,且她已經向書院之中的一些人,發出了請帖!”


    秦奕一邊吃著晚飯,一邊將柳如煙的大紅請帖拿了出來,遞到了父母的麵前。文會定在了九月九日辰時三刻,這就意味著,秦奕可能一整天都不會迴家。故而,他要向自己的父母知會一聲,以免二老擔憂。


    “去吧,記得早些迴來就是了!”秦不害自然明白這樣的文會,意味著什麽,“這對你也幾位有用處,文會參加多了,人家就知道了你的名聲。這樣子一來,將來通過科舉,不論是拜將封侯,還是成為他人幕僚,都是能夠有一定的把握。”


    在他看來,參與文會,就意味著名聲的傳播。在文會之上,展示自己的才華,才是正道。


    雖然柳如煙作為青樓女子,但是卻有著極高的名聲,至少整個西寧鎮乃至方圓數百裏的鎮子,都是知曉她的。由她召集舉辦的文會,其規模必然是極大的,來者也必然是周圍數百裏鎮子上的青年才俊。


    文會這種東西,是最能體現一個學子的才華的,這便是所謂的以文會友,大家聚集到一場文會之中,賞花弄月,吟誦詩詞,博取美人一笑,是最為風流快活的一件事。


    故而,文會又是傳播一名學子名聲的好活動,但凡有些念想的人,都是極為重視的。


    縱觀整個夏朝曆史,自科舉製度開創以來,文會千千萬,那些名揚天下的才子,哪一個不是參與文會累積名聲,從而成就一番事業的?但這名聲的累積,也需要一鳴驚人的時刻!


    古有範文正,一篇策論《農桑十三事》,名揚當時農牧司舉辦的農桑文會,從而改革整個夏朝的農桑製度,其人也為皇帝重用;近有嶽武穆,一篇《武穆書》,名揚尚武院新年文會,從而使得本朝刮起尚武之風,敵國外邦聞風而不敢相侵,其人也在後來成為大將軍,執掌一朝軍政。


    這些事情,秦奕也是知曉的。他明白自己父親的想法,同時秦奕自身也是有著這樣的意思。他要想走科舉的道路,從而光宗耀祖的話,就避免不了,要和一些青年才俊打交道。


    換句話說,哪怕秦奕以後真的走入了官場,對於無論像是鄭家這樣的名門,還是其他的一些望族,他都得有所接觸。否則的話,秦奕都很難立足。


    常言道,做官做的時間長久的,往往不是那些剛正不阿的,而是那些圓滑處世,黑白通吃的。


    這句話,不光光適用秦奕前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同樣適用。秦奕要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就必須有這樣的性格,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得在文會之中養成。


    秦奕明白,九月九日重陽之後,他將會和很多家族有所瓜葛,不再是孤家寡人一個了。


    也許,有的名門瞧不上秦奕,但也許,有的望族會因為秦奕的詩詞才華,而對其進行青睞。


    但不管怎麽說,秦奕都得去麵對這些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書左仆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書左仆射並收藏庶子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