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茜道:“我倒是覺得都好,可四哥他……,罷了,不提他了,你既然不樂意,自然有你的道理。”
嘉桐對她的理解很是感動,忙把話題轉到對方身上,“那你呢?盧家這門親事,你願意麽?”
淩茜想了想,迴道:“也沒有很樂意,也沒有不樂意。好歹是認識的人,也算出類拔萃,家世也匹配,反正,就這麽迴事吧。”
語氣這麽消極呢,嘉桐忙提醒她:“你忘了那年我們出遊,你說的話了嗎?你說若是有一個君子,你也想追一追的。”
“那不是年少無知麽!”淩茜笑出聲,“再說哪裏才有那樣一個君子啊?”
嘉桐想起蕭漠,不由露出一抹甜蜜的笑:“萬一有呢,你早早就定下來,不怕追悔莫及麽?”
淩茜見她持保留態度,也認真起來,問道:“難道你知道盧家有什麽不妥?”
“那倒沒有的,我也見過盧夫人和小娘子,都是極好的人。”嘉桐忙解釋。
“可你今日很不對勁呀!”淩茜狐疑的打量嘉桐,“往日你不會對別人的婚事說這麽多的,你知道什麽,快告訴我吧!”
嘉桐猶豫半晌,還是把自己知道的盧文希與蘭瑜敏之間的事說了,“……我擔心你什麽都不知道就嫁過去,盧禦史卻心中有別人,這日子哪能過的好呢?”
淩茜聽得呆了,“還有這迴事……,那你蘭表姐現今定親了嗎?”
“我們還沒收到定親的喜訊,也許興平姨母還在衡量誰家更好吧。”
淩茜思量半晌,說道:“阿喬,謝謝你肯跟我說這些。我迴去告訴我阿娘,可以嗎?我自己沒有主意了。”
嘉桐有些為難:“你阿娘會不會說出去,讓盧夫人難堪啊?”盧夫人對蕭漠視如親子,又是那樣好的一個人,嘉桐也實在不願盧家受到傷害。
“不會不會!你放心吧,我阿娘最是謹慎了,我知道你們家跟盧家也親近,定不會辜負你這一片心!”淩茜連連保證。
她既然都這樣承諾了,嘉桐也隻能答應,等送走了淩茜,蕭漠來的時候,她就把自己告訴了淩茜真相一事說給蕭漠聽了。
如今已是寒冬,西樓裏不暖和,他們就換到了翠薇園的暖閣裏說話,今日衛嘉棠在陪衛仲彥見客,所以隻有他們二人在暖閣內說話。
“說了就好,此事不管成與不成,瞞著她總是不好。”蕭漠與嘉桐並肩站在窗前,一邊欣賞外麵盛開的蠟梅一邊說道。
“我也是這樣想,不過,就怕你姑母知道了不高興。”
蕭漠道:“其實在長輩們心裏,這件事根本不甚要緊,不過是年少時無傷大雅的衝動,可能許多人都有過,但終究都還是按家族的安排娶妻生子,到老時想起來,興許還會覺得好笑。”
也是,哪來那麽多至死不渝的愛情呢?何況以盧文希和蘭瑜敏的年紀來說,也不過就是前世初戀的年紀,可又有幾人的初戀能修成正果?
想到這些,嘉桐的情緒就不由低落下來,因為等價代換成自己和蕭漠,似乎也可以用這個理論來驗證。
蕭漠卻猶未察覺:“之所以這門親事會拖了這麽久,一則是表弟倔強、總不肯死心,二則家裏也是忙著想辦法調姑丈入京,一時未曾顧及罷了。現在蘭家已經率先給你表姐定親,另一件事也有了眉目,定親之事自然也該辦了。”
“哦。”嘉桐興趣缺缺。
蕭漠這才覺察出一點不對勁,轉頭看她時,見她眼睛霧蒙蒙的,嘴唇也微微撅起,臉上一絲笑意也無,似乎不太高興,便問:“還在為他們難過?”
嘉桐搖搖頭,可她又不知怎麽跟蕭漠說自己的感受,便繼續沉默著。
“怎麽了?是想到什麽事了?”蕭漠又柔聲問。
嘉桐終於轉頭看他,在他關切的目光中,開口問道:“如果,我阿爹阿娘也堅決反對我們的事,你是不是也會把這個當做年少時的一時衝動,默默忘記,然後娶妻生子?”
她目光灼灼,蕭漠一時有些不敢對視,視線微微向下,似乎是在沉思。
沉默的時間越長,嘉桐心裏的失望就蔓延的越廣,她默默轉迴頭,看向窗外。
“原本,先生拒絕了我之後,我是想默默忘記的。”
蕭漠終於開口,卻讓嘉桐的失望更添一重,她轉頭怨怒的看他一眼,就要抬腳離開,蕭漠卻立刻往她身前一閃,擋住了她的去路。
“我不想哄騙你。當時我不知你的心意,也覺得以你的出身,恐怕在世人眼中,我難以匹配得上,心裏是有些沮喪的。我不敢再來公主府,不敢去找你,怕自己陷得更深,可我就算不來,也,也依舊會,”他的臉上慢慢染上一絲緋紅,聲音也壓得極低,“不由自主的想你。”
兩人麵對麵站著,相隔咫尺,他的低語就像響在嘉桐的耳畔,嘉桐雖也被這甜蜜好聽的話打動,卻還是糾結於他的不夠奮不顧身、一往無前,所以並沒開口。
“我也曾心口發熱,想什麽也不管什麽也不顧,就站到你麵前來問一問你的心意。可你畢竟還小,我與你談起有傾慕之人時,你都是一副情竇未開的模樣,若真與你實說,既怕你由此厭惡我唐突輕浮,又怕你懵懂間,將朋友間相投之意錯認為相悅之情。
“何況先生於我如師如父,我景仰他、愛戴他,我不能恩將仇報,他既然都明明白白說了,我若再私下去找你,那我成什麽了?”
好吧,這是古代,自己還是個蘿莉,他會有這些顧忌也很正常,而且也很符合他的性格和一貫作風,嘉桐默默接受了他的解釋,卻總還是覺得有些不足。
隻聽蕭漠又說:“可當你站到我麵前,滿臉在意的問起我心中那位佳人,我就再難用任何道理說服自己,隻想迫不及待向你坦陳心跡。阿喬,”他第一次這樣正麵對著嘉桐實實在在的喊出這個稱唿,一時自己也有些驚訝,但隨即,他又叫了一遍,“阿喬。”
嘉桐終於抬眼正視他:“嗯。”
蕭漠立刻笑了起來:“阿喬,我好像忘了我要說什麽。”
“……”笑的這樣好看,隻有這句話說麽?嘉桐感覺到自己兩頰發燒,額頭似乎也有了汗意。
要不是暖閣內還有侍女在,蕭漠真想伸手摸摸她緋紅的麵頰,他努力收斂心神,找迴要說的話,“當我知道,我們其實是兩情相悅之後,我就已經下定決心,無論要我做什麽,我都一定會去求得先生和公主的允準,娶你為妻。”
嘉桐還是要問:“要是他們一定就不肯呢?”
“那我就一直求,一直等。”
“要是他們要我嫁給別人呢?”
“要是這樣,你肯麽?”
嘉桐望著他,忽然一笑:“要是有另一個似你這般的人,也許會肯的。”
蕭漠再忍不住,伸手輕輕摸了摸她的頭發,也笑道:“那我就去把他擊敗,讓你瞧不上他。”
嘉桐終於釋然,滿心甜蜜,迴去的時候還不忘威脅目睹了那一幕的青蘿和綠蔓:“誰要是多嘴,就跟白芷、紫藤一樣,再也不要迴來了!”
青蘿和綠蔓都是一凜。上次白芷、紫藤被小娘子放了假,到現在也沒能再迴到府裏服侍,聽說現在公主發了話,許她們家裏自行婚嫁,還給了些嫁妝,可就算如此,也比不上在府裏過的逍遙自在,於是忙都迴道:“奴婢不敢。”
嘉桐滿意的迴了棲雲樓,自此後跟蕭漠的感情一日千裏,真恨不得每日都能在一起,也就沒了心思關心別的事。誰知到了臘月,竟然就聽說盧家已經跟淩家定了親,而盧青璘也將要調入京中任尚書左丞。
☆、第89章 指點迷津
隨後嘉桐又聽新康說,興平的女婿人選,極大可能是河陽郡王。
“她也不想想,現在誰還買昭德太子的賬?一朝天子一朝臣,何況這都第三朝了。”新康有些不屑,“且楊華已不是初婚,讓自己女兒去做繼室,她也真想得出來。”
嘉桐很為蘭瑜敏難過:“興平姨母這是想權勢想瘋了吧?”
新康思忖半晌,道:“過年宮宴,你和阿棠都不要去了,還不定怎麽亂呢。”
於是初一晚上,嘉桐就跟嘉棠留在家裏玩,並沒有跟著進宮去。
楊劭今年卻對新康和衛仲彥都份外親近,反倒是先前有意示好的王太後,對新康不鹹不淡,隻與興平和幾位老王妃說話。
王嫻看著這幕場景,隻覺滿心疲憊,太後固執顓頊,不肯聽她的建議,祖父拿她當小孩子,也不將她的話當迴事,於是楊劭就離她越來越遠。
現在蕭妃肚子已經大了起來,楊劭除了寵幸洛妃,還封了兩個宮女做寶林,去王嫻宮裏越來越少,她這個皇後也做得越來越沒滋味。
她真是想不明白,為何祖父和太後都這麽自以為是?之前尚書左丞和刑部侍郎出缺,王家使盡全力,卻讓蕭遲做了刑部侍郎,尚書左丞更是直接從外任刺史中取的,難道聖人的意思還不夠清楚嗎?他寧願把權力傾斜向蕭家,也不肯再讓王氏坐大了,為何太後和祖父就是不肯退一步?
而興平在宗室裏興風作浪、指摘聖人,早已惹火了他,太後竟然還跟興平親近,她這是想明著與聖人不和嗎?
王嫻壓住煩躁的情緒,臉上掛上得體的微笑,舉杯向新康敬酒:“祝姑母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新康也舉杯示意,飲了一杯。
楊劭看見,便笑道:“我們一同敬姑母一杯吧,這些年來,若不是姑母護佑,哪有我們今日?”
他給王嫻臉麵,王嫻立刻舉起已經倒滿的酒杯:“是。”
首座太後雖聽不清他們說話,但身邊內侍早已將話學給了她聽,她臉上的笑立刻收了,心想,你隻記得新康護佑,難道我白養了你一場不成?
洛太妃坐在她側麵,見她神色不好看,忙舉杯相敬,太後卻不理會,將蘭瑜敏叫到了跟前說話。洛太妃十分尷尬,眾目睽睽之下,隻得舉起杯自己喝幹了。
洛賢妃瞧見這幅場景,心中有氣,又見聖人隻顧和皇後敬新康喝酒,便低頭悶悶飲了一杯。
蕭淑妃卻比她應變迅速,立刻舉杯敬洛太妃:“……兒剛懷第一胎,若不是太妃時常關照,兒真是惶恐得很。”
“你不要太擔心,第一胎都是這樣的,以後再懷上就不會了。”洛太妃一見了她,臉上笑容就出來了,“酒你便不要喝了。”
蕭淑妃羞澀的笑:“其實杯中是水。”
洛太妃這才與她對飲了一杯。
此時王嫻也敬完了新康酒,身邊宮人趁著添酒的功夫,與她說了剛才太後有意給洛太妃難堪的事,王嫻隻覺心中堵得難受,又見蕭妃趁此機會獻媚,更是煩悶不堪。
新康看著這大殿內的形形色色人等,就如在看一場大戲。自從她抽身退步後,看事情反比從前透徹,也不易動怒,於是此刻看著這些人的各懷心思就隻覺得好笑。
不過到最後,看在楊劭和王嫻對自己尚還知禮的份上,新康抽空跟楊劭說了幾句話:“皇後是你結發妻子,我看她也很懂事明理,隻是年紀尚輕,許多事做不得主。你是聖人,又是她的夫君,該當多支持她才是。”
楊劭略微一怔,很快就明白過來,卻又有些疑慮:“可她終究是王家女,做皇後也不過才一年。”
“可她以後幾十年都是要做皇後的,就算你不給她做,她還不肯呢。”新康微笑著看了一眼猶自跟興平私語的太後,“太後年紀大了,也該享享清福,正該皇後多承擔些。”
楊劭受教,又恭恭敬敬的說:“多謝姑母教誨。侄兒許久不見姑母和太傅,常覺神思迷惘,如今聽了姑母一席話,茅塞頓開。若是能常聽姑母教誨就好了。”
新康笑道:“聖人已經長大了,都要做父親了,哪還用得著我來囉嗦。不過淩相公病勢越發沉重,恐怕……,你得早作打算。”
“姑母教我!”楊劭也正發愁這事呢,他實在找不出一人來接替淩威的相位。
這裏根本不是說話的地方,新康便道:“改日再談吧,你若有暇,不妨親去探一探淩相公,聽聽他的意思。”說完這些,新康起身告辭迴府。
衛仲彥與幾位駙馬和宗室王爺都在外殿,並不知內裏發生何事,新康也懶怠學,隻對他說了淩威若一病不起,該推誰接替一事。
“按理說,能坐得住這個位子,又能不偏不倚、忠心任事的,也隻有你了。”
衛仲彥搖頭:“我可不成!我沒有淩相公那份耐心。”
新康一笑,將頭倚在丈夫肩膀上,道:“我也不舍得你去。所以我讓聖人去問問淩相公的意思。”
“唔,也好,淩相公心裏應是有數的。”
夫妻二人再沒有就此多談,到上元節,楊劭忽然來訪,說是剛自淩府而來,淩威推舉了左右仆射。
左仆射徐秉丘隻比淩威小六歲,今年已經六十二了,而且他做具體事務還行,於大事上缺乏高瞻遠矚的能力,性情也太過溫和。右仆射沈頗年輕一些,今年五十七,倒是個有遠見的人,但為人嚴苛,與王潁和李崇都有些過節,他一旦上位,楊劭會更煩惱。
這兩個人性情互補,共同主持尚書省事務,倒是給淩威省了不少心力,但單獨推出任意一個,卻又都不合適。
“要不然就暫時空置尚書令之位,令左右仆射共掌尚書省事,暫代相職。”新康如此建議,“有左仆射從中斡旋,也不至於鬧得不可開交。”
楊劭道:“若能如此自然最好。”相權多分割一次,他的自主權就能多一分,所以他很喜歡新康的提議。
衛仲彥卻道:“隻怕王李兩位不會讚同。”
“這是尚書省的事務,與他二人何幹?”新康接道,“且李崇今年已滿七十,古稀之年,也該致仕了。”
楊劭心領神會:“這件事可以交給王家去辦。”
新康一笑,覺得孺子可教,又問:“皇後可好?”
楊劭答道:“勞姑母惦記,她很好。”他這些日子聽了新康的話,幾乎都留宿在皇後宮裏,想來要不了多久,也就會有好消息了。等皇後有了皇子,在王家也就有了話語權,架空太後並不是什麽難事,他怎麽早沒想到這一點呢?
嘉桐對她的理解很是感動,忙把話題轉到對方身上,“那你呢?盧家這門親事,你願意麽?”
淩茜想了想,迴道:“也沒有很樂意,也沒有不樂意。好歹是認識的人,也算出類拔萃,家世也匹配,反正,就這麽迴事吧。”
語氣這麽消極呢,嘉桐忙提醒她:“你忘了那年我們出遊,你說的話了嗎?你說若是有一個君子,你也想追一追的。”
“那不是年少無知麽!”淩茜笑出聲,“再說哪裏才有那樣一個君子啊?”
嘉桐想起蕭漠,不由露出一抹甜蜜的笑:“萬一有呢,你早早就定下來,不怕追悔莫及麽?”
淩茜見她持保留態度,也認真起來,問道:“難道你知道盧家有什麽不妥?”
“那倒沒有的,我也見過盧夫人和小娘子,都是極好的人。”嘉桐忙解釋。
“可你今日很不對勁呀!”淩茜狐疑的打量嘉桐,“往日你不會對別人的婚事說這麽多的,你知道什麽,快告訴我吧!”
嘉桐猶豫半晌,還是把自己知道的盧文希與蘭瑜敏之間的事說了,“……我擔心你什麽都不知道就嫁過去,盧禦史卻心中有別人,這日子哪能過的好呢?”
淩茜聽得呆了,“還有這迴事……,那你蘭表姐現今定親了嗎?”
“我們還沒收到定親的喜訊,也許興平姨母還在衡量誰家更好吧。”
淩茜思量半晌,說道:“阿喬,謝謝你肯跟我說這些。我迴去告訴我阿娘,可以嗎?我自己沒有主意了。”
嘉桐有些為難:“你阿娘會不會說出去,讓盧夫人難堪啊?”盧夫人對蕭漠視如親子,又是那樣好的一個人,嘉桐也實在不願盧家受到傷害。
“不會不會!你放心吧,我阿娘最是謹慎了,我知道你們家跟盧家也親近,定不會辜負你這一片心!”淩茜連連保證。
她既然都這樣承諾了,嘉桐也隻能答應,等送走了淩茜,蕭漠來的時候,她就把自己告訴了淩茜真相一事說給蕭漠聽了。
如今已是寒冬,西樓裏不暖和,他們就換到了翠薇園的暖閣裏說話,今日衛嘉棠在陪衛仲彥見客,所以隻有他們二人在暖閣內說話。
“說了就好,此事不管成與不成,瞞著她總是不好。”蕭漠與嘉桐並肩站在窗前,一邊欣賞外麵盛開的蠟梅一邊說道。
“我也是這樣想,不過,就怕你姑母知道了不高興。”
蕭漠道:“其實在長輩們心裏,這件事根本不甚要緊,不過是年少時無傷大雅的衝動,可能許多人都有過,但終究都還是按家族的安排娶妻生子,到老時想起來,興許還會覺得好笑。”
也是,哪來那麽多至死不渝的愛情呢?何況以盧文希和蘭瑜敏的年紀來說,也不過就是前世初戀的年紀,可又有幾人的初戀能修成正果?
想到這些,嘉桐的情緒就不由低落下來,因為等價代換成自己和蕭漠,似乎也可以用這個理論來驗證。
蕭漠卻猶未察覺:“之所以這門親事會拖了這麽久,一則是表弟倔強、總不肯死心,二則家裏也是忙著想辦法調姑丈入京,一時未曾顧及罷了。現在蘭家已經率先給你表姐定親,另一件事也有了眉目,定親之事自然也該辦了。”
“哦。”嘉桐興趣缺缺。
蕭漠這才覺察出一點不對勁,轉頭看她時,見她眼睛霧蒙蒙的,嘴唇也微微撅起,臉上一絲笑意也無,似乎不太高興,便問:“還在為他們難過?”
嘉桐搖搖頭,可她又不知怎麽跟蕭漠說自己的感受,便繼續沉默著。
“怎麽了?是想到什麽事了?”蕭漠又柔聲問。
嘉桐終於轉頭看他,在他關切的目光中,開口問道:“如果,我阿爹阿娘也堅決反對我們的事,你是不是也會把這個當做年少時的一時衝動,默默忘記,然後娶妻生子?”
她目光灼灼,蕭漠一時有些不敢對視,視線微微向下,似乎是在沉思。
沉默的時間越長,嘉桐心裏的失望就蔓延的越廣,她默默轉迴頭,看向窗外。
“原本,先生拒絕了我之後,我是想默默忘記的。”
蕭漠終於開口,卻讓嘉桐的失望更添一重,她轉頭怨怒的看他一眼,就要抬腳離開,蕭漠卻立刻往她身前一閃,擋住了她的去路。
“我不想哄騙你。當時我不知你的心意,也覺得以你的出身,恐怕在世人眼中,我難以匹配得上,心裏是有些沮喪的。我不敢再來公主府,不敢去找你,怕自己陷得更深,可我就算不來,也,也依舊會,”他的臉上慢慢染上一絲緋紅,聲音也壓得極低,“不由自主的想你。”
兩人麵對麵站著,相隔咫尺,他的低語就像響在嘉桐的耳畔,嘉桐雖也被這甜蜜好聽的話打動,卻還是糾結於他的不夠奮不顧身、一往無前,所以並沒開口。
“我也曾心口發熱,想什麽也不管什麽也不顧,就站到你麵前來問一問你的心意。可你畢竟還小,我與你談起有傾慕之人時,你都是一副情竇未開的模樣,若真與你實說,既怕你由此厭惡我唐突輕浮,又怕你懵懂間,將朋友間相投之意錯認為相悅之情。
“何況先生於我如師如父,我景仰他、愛戴他,我不能恩將仇報,他既然都明明白白說了,我若再私下去找你,那我成什麽了?”
好吧,這是古代,自己還是個蘿莉,他會有這些顧忌也很正常,而且也很符合他的性格和一貫作風,嘉桐默默接受了他的解釋,卻總還是覺得有些不足。
隻聽蕭漠又說:“可當你站到我麵前,滿臉在意的問起我心中那位佳人,我就再難用任何道理說服自己,隻想迫不及待向你坦陳心跡。阿喬,”他第一次這樣正麵對著嘉桐實實在在的喊出這個稱唿,一時自己也有些驚訝,但隨即,他又叫了一遍,“阿喬。”
嘉桐終於抬眼正視他:“嗯。”
蕭漠立刻笑了起來:“阿喬,我好像忘了我要說什麽。”
“……”笑的這樣好看,隻有這句話說麽?嘉桐感覺到自己兩頰發燒,額頭似乎也有了汗意。
要不是暖閣內還有侍女在,蕭漠真想伸手摸摸她緋紅的麵頰,他努力收斂心神,找迴要說的話,“當我知道,我們其實是兩情相悅之後,我就已經下定決心,無論要我做什麽,我都一定會去求得先生和公主的允準,娶你為妻。”
嘉桐還是要問:“要是他們一定就不肯呢?”
“那我就一直求,一直等。”
“要是他們要我嫁給別人呢?”
“要是這樣,你肯麽?”
嘉桐望著他,忽然一笑:“要是有另一個似你這般的人,也許會肯的。”
蕭漠再忍不住,伸手輕輕摸了摸她的頭發,也笑道:“那我就去把他擊敗,讓你瞧不上他。”
嘉桐終於釋然,滿心甜蜜,迴去的時候還不忘威脅目睹了那一幕的青蘿和綠蔓:“誰要是多嘴,就跟白芷、紫藤一樣,再也不要迴來了!”
青蘿和綠蔓都是一凜。上次白芷、紫藤被小娘子放了假,到現在也沒能再迴到府裏服侍,聽說現在公主發了話,許她們家裏自行婚嫁,還給了些嫁妝,可就算如此,也比不上在府裏過的逍遙自在,於是忙都迴道:“奴婢不敢。”
嘉桐滿意的迴了棲雲樓,自此後跟蕭漠的感情一日千裏,真恨不得每日都能在一起,也就沒了心思關心別的事。誰知到了臘月,竟然就聽說盧家已經跟淩家定了親,而盧青璘也將要調入京中任尚書左丞。
☆、第89章 指點迷津
隨後嘉桐又聽新康說,興平的女婿人選,極大可能是河陽郡王。
“她也不想想,現在誰還買昭德太子的賬?一朝天子一朝臣,何況這都第三朝了。”新康有些不屑,“且楊華已不是初婚,讓自己女兒去做繼室,她也真想得出來。”
嘉桐很為蘭瑜敏難過:“興平姨母這是想權勢想瘋了吧?”
新康思忖半晌,道:“過年宮宴,你和阿棠都不要去了,還不定怎麽亂呢。”
於是初一晚上,嘉桐就跟嘉棠留在家裏玩,並沒有跟著進宮去。
楊劭今年卻對新康和衛仲彥都份外親近,反倒是先前有意示好的王太後,對新康不鹹不淡,隻與興平和幾位老王妃說話。
王嫻看著這幕場景,隻覺滿心疲憊,太後固執顓頊,不肯聽她的建議,祖父拿她當小孩子,也不將她的話當迴事,於是楊劭就離她越來越遠。
現在蕭妃肚子已經大了起來,楊劭除了寵幸洛妃,還封了兩個宮女做寶林,去王嫻宮裏越來越少,她這個皇後也做得越來越沒滋味。
她真是想不明白,為何祖父和太後都這麽自以為是?之前尚書左丞和刑部侍郎出缺,王家使盡全力,卻讓蕭遲做了刑部侍郎,尚書左丞更是直接從外任刺史中取的,難道聖人的意思還不夠清楚嗎?他寧願把權力傾斜向蕭家,也不肯再讓王氏坐大了,為何太後和祖父就是不肯退一步?
而興平在宗室裏興風作浪、指摘聖人,早已惹火了他,太後竟然還跟興平親近,她這是想明著與聖人不和嗎?
王嫻壓住煩躁的情緒,臉上掛上得體的微笑,舉杯向新康敬酒:“祝姑母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新康也舉杯示意,飲了一杯。
楊劭看見,便笑道:“我們一同敬姑母一杯吧,這些年來,若不是姑母護佑,哪有我們今日?”
他給王嫻臉麵,王嫻立刻舉起已經倒滿的酒杯:“是。”
首座太後雖聽不清他們說話,但身邊內侍早已將話學給了她聽,她臉上的笑立刻收了,心想,你隻記得新康護佑,難道我白養了你一場不成?
洛太妃坐在她側麵,見她神色不好看,忙舉杯相敬,太後卻不理會,將蘭瑜敏叫到了跟前說話。洛太妃十分尷尬,眾目睽睽之下,隻得舉起杯自己喝幹了。
洛賢妃瞧見這幅場景,心中有氣,又見聖人隻顧和皇後敬新康喝酒,便低頭悶悶飲了一杯。
蕭淑妃卻比她應變迅速,立刻舉杯敬洛太妃:“……兒剛懷第一胎,若不是太妃時常關照,兒真是惶恐得很。”
“你不要太擔心,第一胎都是這樣的,以後再懷上就不會了。”洛太妃一見了她,臉上笑容就出來了,“酒你便不要喝了。”
蕭淑妃羞澀的笑:“其實杯中是水。”
洛太妃這才與她對飲了一杯。
此時王嫻也敬完了新康酒,身邊宮人趁著添酒的功夫,與她說了剛才太後有意給洛太妃難堪的事,王嫻隻覺心中堵得難受,又見蕭妃趁此機會獻媚,更是煩悶不堪。
新康看著這大殿內的形形色色人等,就如在看一場大戲。自從她抽身退步後,看事情反比從前透徹,也不易動怒,於是此刻看著這些人的各懷心思就隻覺得好笑。
不過到最後,看在楊劭和王嫻對自己尚還知禮的份上,新康抽空跟楊劭說了幾句話:“皇後是你結發妻子,我看她也很懂事明理,隻是年紀尚輕,許多事做不得主。你是聖人,又是她的夫君,該當多支持她才是。”
楊劭略微一怔,很快就明白過來,卻又有些疑慮:“可她終究是王家女,做皇後也不過才一年。”
“可她以後幾十年都是要做皇後的,就算你不給她做,她還不肯呢。”新康微笑著看了一眼猶自跟興平私語的太後,“太後年紀大了,也該享享清福,正該皇後多承擔些。”
楊劭受教,又恭恭敬敬的說:“多謝姑母教誨。侄兒許久不見姑母和太傅,常覺神思迷惘,如今聽了姑母一席話,茅塞頓開。若是能常聽姑母教誨就好了。”
新康笑道:“聖人已經長大了,都要做父親了,哪還用得著我來囉嗦。不過淩相公病勢越發沉重,恐怕……,你得早作打算。”
“姑母教我!”楊劭也正發愁這事呢,他實在找不出一人來接替淩威的相位。
這裏根本不是說話的地方,新康便道:“改日再談吧,你若有暇,不妨親去探一探淩相公,聽聽他的意思。”說完這些,新康起身告辭迴府。
衛仲彥與幾位駙馬和宗室王爺都在外殿,並不知內裏發生何事,新康也懶怠學,隻對他說了淩威若一病不起,該推誰接替一事。
“按理說,能坐得住這個位子,又能不偏不倚、忠心任事的,也隻有你了。”
衛仲彥搖頭:“我可不成!我沒有淩相公那份耐心。”
新康一笑,將頭倚在丈夫肩膀上,道:“我也不舍得你去。所以我讓聖人去問問淩相公的意思。”
“唔,也好,淩相公心裏應是有數的。”
夫妻二人再沒有就此多談,到上元節,楊劭忽然來訪,說是剛自淩府而來,淩威推舉了左右仆射。
左仆射徐秉丘隻比淩威小六歲,今年已經六十二了,而且他做具體事務還行,於大事上缺乏高瞻遠矚的能力,性情也太過溫和。右仆射沈頗年輕一些,今年五十七,倒是個有遠見的人,但為人嚴苛,與王潁和李崇都有些過節,他一旦上位,楊劭會更煩惱。
這兩個人性情互補,共同主持尚書省事務,倒是給淩威省了不少心力,但單獨推出任意一個,卻又都不合適。
“要不然就暫時空置尚書令之位,令左右仆射共掌尚書省事,暫代相職。”新康如此建議,“有左仆射從中斡旋,也不至於鬧得不可開交。”
楊劭道:“若能如此自然最好。”相權多分割一次,他的自主權就能多一分,所以他很喜歡新康的提議。
衛仲彥卻道:“隻怕王李兩位不會讚同。”
“這是尚書省的事務,與他二人何幹?”新康接道,“且李崇今年已滿七十,古稀之年,也該致仕了。”
楊劭心領神會:“這件事可以交給王家去辦。”
新康一笑,覺得孺子可教,又問:“皇後可好?”
楊劭答道:“勞姑母惦記,她很好。”他這些日子聽了新康的話,幾乎都留宿在皇後宮裏,想來要不了多久,也就會有好消息了。等皇後有了皇子,在王家也就有了話語權,架空太後並不是什麽難事,他怎麽早沒想到這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