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軒誌立刻迴過神,忙道:“不用不用,我想到法子了,你就別操心了。再說聖人還有不到一月就要大婚,我也隻需再熬這二十餘日。”
“那倒是。”看他自己有了想法,嘉桐便也不再多說。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嘉桐近日出門的見聞,有人來報說公主請他們去,嘉桐就跟淩軒誌一起迴去華茂堂見新康,陪著說了一會兒話,新康還留淩軒誌用了晚膳。
☆、第54章 帝後完婚
因楊劭即將大婚,課程縮減,身為太傅的衛仲彥也清閑起來,便常叫了蕭漠來與衛嘉棠一處教導,偶爾還帶他一起出門訪友,其中親厚之處堪比子侄。
正好秋耕也已結束,蕭漠不須再出城去,幹脆每日來公主府報到,就算衛仲彥不在,也可以指導衛嘉棠課業,順便去西樓讀讀衛家的藏書。
於是理所當然的,嘉桐也便與蕭漠常常見麵,進而快速熟悉了起來。加上他們二人在農業方麵還有共同語言,常常在與彼此討論的時候有所進益,沒用多久,就將對方視為了誌同道合的朋友。
新康問了幾迴他們都談什麽,得知是有關農事之後,就徹底放了心——沒聽說誰家少男少女是談種地談出了情的。
時間很快就到了十月,帝後正式完婚,新康少不得要帶著嘉桐進宮去朝見皇後王嫻。
幾個月未見,剛剛成為帝國最尊貴女人的王嫻顯得愈加端莊穩重,她臉上始終掛著恰到好處的謙遜笑容,無論對誰都親和有加,完美勝任了皇後的角色。
今日來朝見的都是宗室皇親,行完大禮之後,少不得要坐下來說說話,新康等長輩都去了太後宮中,皇後便在自己宮內招唿小娘子們,又叫了蕭淑妃、洛賢妃和兩位公主作陪。
“阿喬,我瞧著你好像胖了呢?是不是又饞嘴貪吃了?”
眾人剛剛落座,室內正安靜,楊榮便忽然冒出了這麽一句。
嘉桐不知她又犯了什麽毛病,開口就衝自己插刀,心裏有些不高興,想到在座的不是王府就是公主府的小娘子,自己若是再忍讓,隻怕會讓人看輕母親,便淡淡迴道:“不過是天冷,穿的多了些,想是公主沒有看清。”
她沒有如往常般稱唿表姐,而是冷淡的叫公主,這讓楊葳不由一笑,插嘴道:“是啊,我瞧著阿喬並沒有胖呢,就是穿的多了些。”
楊榮側頭瞪了楊葳一眼,正要說話,坐在寶座上的王嫻已先開口:“表妹小字是叫阿喬?”
“是。”嘉桐起身應道。
王嫻笑道:“阿喬快坐下,咱們一家人閑坐說話,無須多禮。”
嘉桐道謝坐下,聽王嫻又說:“從前總聽母後誇獎阿喬,一直也沒有時機結交,如今可好了,你若有暇,常進宮來與我們說說話。”
嘉桐不知她為何對自己表示親善,隻謙虛客氣了幾句,並不多言。
王嫻便又轉頭與另一邊幾個郡主聊了幾句,其間蕭淑妃和洛賢妃一直含笑靜聽,誰也沒有多言表現。倒是楊榮總不甘寂寞,時時要插幾句嘴。
嘉桐冷眼旁觀,發現王嫻對楊榮十分平淡,既沒有拿出皇後的威嚴壓製她,也沒有特別尊重這個皇姐的意思,似乎楊榮是個無關緊要之人一般,還不如對幾個郡主親切。
看來王嫻根本沒有把楊榮放在眼裏,也對,人家是皇後,親姑母是太後,楊榮一個妃子生的公主,既不得太後的喜歡,也不受楊劭的看重,王嫻怎麽會在意她?
可憐這個沒頭腦的,竟看不清這一點,還在這裏上躥下跳,嘉桐這麽一想,對她的氣憤反倒消了些許。
大夥在皇後宮裏坐了有一刻鍾,估摸著該出宮迴府了,便紛紛起身告辭,皇後也沒有多留,親自將她們送去了太後宮中。
一些關係稍遠的宗室王妃順勢告退,隻留下近支的兩位王妃和幾位大長公主。新康年紀最小,位在最末,嘉桐站在她身後,發現母親今日很沉默,太後也沒有似往常一樣與母親談個不停,而是一直在與兩位王妃講舊事。
倒是興平有些奇怪,一直很捧太後的場,說什麽都能接上話,與兩位王妃哄的太後十分高興。
於是到出宮迴府的時候,嘉桐就問新康:“今日是怎麽了?好像人人都轉了性。”
“不是轉性,是本性。”新康嘴角掛一絲淺淡笑意,眼神卻十足冷漠,“她正春風得意,眼裏哪還有旁人。”
這是說的王太後?嘉桐尋思了一迴,啊,王嫻入宮做了皇後,這後宮就是王氏的天下了,王家毫無疑問是第一外戚,加上王潁位在宰輔,王家確實是抖起來了,所以王太後就對新康冷淡起來了。
“阿娘別怕,聖人要親政,早晚會與他們有分歧,到時他們還得求您!”嘉桐安慰道。
新康嗤笑一聲:“還用你來哄我!我也不用他們來求,這是我楊家的天下,他們王家想把持,那是做夢。”
好吧,親娘威武霸氣,確實不用她來哄,嘉桐偃旗息鼓,拍馬屁道:“我就知道阿娘是最有本事的!”
新康失笑,眼神終於柔和下來,問她:“皇後待你如何?你們都談了什麽?”
嘉桐如實說了,又提楊榮:“……一見麵就說我胖了,當著那麽些人,怪惱人的,我就說我是穿得多,她眼花沒看清。”
“嗯,瞧著我這些日子不進宮去,她們膽子都見長。”新康微斂笑意,“難得皇後倒是個懂事的。”
嘉桐點頭讚同:“很有皇後的樣子。”
王嫻也自覺自己這初次亮相做的不錯,其後一直保持這個狀態,不到一月,就贏得了宮中上下人等的交口稱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聖人待她始終不甚親近。
“許是聖人就這個脾氣,聽說待蕭、洛二妃也甚平淡。”心腹如是勸解王嫻。
王嫻接受了這個說法,也不強求聖人跟她多麽親熱,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熟料樹欲靜而風不止,有天楊葳到她這裏來坐,無意中透給她一個十分讓人驚詫的消息。
王嫻不很相信,便在楊劭來的時候,假作無意試探:“那日母後說皇姐明年就要及笄,也該留意京中合適的子弟了,我想著總要問問她自己的意願才好,就悄悄問了她一句,你猜她心裏中意誰?”
楊劭連想都不用想,直接迴道:“淩四郎。”
“原來聖人知道。”王嫻笑道,“他們兩個原也相配,隻是我恍惚聽說,淩四郎是新康姑母看好的女婿人選……”
楊劭聽到這裏,緩緩將手中茶盞放下,淡聲道:“是麽?我怎麽沒聽說?阿喬才幾歲?定親還早呢!”
王嫻看他神情有微妙變化,心裏不由一沉,麵上卻依舊笑道:“也不小了,過得一二年,也該定親了。”
“唔,皇姐的事你還是不要管了,有母後和周太妃在,也不用咱們操心。”楊劭沒有接話,直接把話題轉迴了楊榮身上。
王嫻見他這樣,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卻也隻能按下不提。她本以為此事就這麽過去了,哪知沒過幾天,楊劭就跟太後求情,給兩位公主減了課業,還許她們出宮做客。
而楊榮和楊葳出宮的第一站,就是新康大長公主府。
淩軒誌怎麽也沒想到,他都不進宮伴讀了,竟然還是沒能躲開楊榮。他這幾日趁著清閑,常常來公主府見嘉桐,偶爾還旁聽嘉桐跟蕭漠的討論。他雖然不通農事,但也讀過《齊民要術》,還是能聽懂他們的討論,並順便發表一些見解的。
這一日三人正談起南方稻種能不能在北方生長,就有人匆匆前來迴報,說兩位公主到訪,正在華茂堂見大長公主,叫嘉桐前去相見。
淩軒誌立刻說道:“時間不早,我先迴府了,咱們下次再談!”
蕭漠驚訝,不知道公主來訪,與他們有什麽關係,就挽留道:“四郎急的什麽?時辰還早。”
“蕭師兄放他走吧。”嘉桐笑道,“他現在就算是留下來,也沒心思跟你談了。我先失陪。”說著起身離去。
淩軒誌衝蕭漠拱拱手,隨即也飛快出門,帶著人迴家去了。
嘉桐到華茂堂的時候,楊榮兩人正規規矩矩站在堂中,聽新康抽查功課,嘉桐心內暗笑,知道這是阿娘記著上次進宮的事,給她出氣呢,便老老實實進去站在一旁。
新康問了兩人幾句,又教導訓誡了一番,看兩個侄女都規規矩矩,還算滿意,便揮揮手道:“跟阿喬去玩吧。”
楊榮兩人長出一口氣,跟嘉桐一起出門去了棲雲樓。
“你剛才做什麽呢?怎麽這麽久才來,害我們被姑母問了許久。”楊榮率先往榻上一坐,埋怨道。
嘉桐微笑道:“看阿棠做功課呢,誰知道你們會來啊,再說阿娘問你們,也是為了你們好嘛。”
楊葳接道:“阿喬說的對,姑母是為了咱們好。”說完見楊榮不悅,忙用眼神示意她,這是在公主府。
楊榮明白過來,勉強附和道:“我當然知道姑母是為了我們好了,我這不就是隨口說說嘛。”又問嘉桐,“你自己看阿棠做功課麽?”
“不然還有誰?”嘉桐笑著反問。
楊榮絲毫不懂含蓄,直接問道:“淩四郎沒在這裏麽?”
☆、第55章 是真愛嗎
“淩四哥剛有事迴府了。”嘉桐笑眯眯迴道。
楊榮立刻站了起來:“迴府了?什麽時候走的?”
嘉桐也不怕她去追,就道:“表姐來之前,他剛走。”
邊上楊葳意味深長的接道:“這麽巧呀,聽說淩四郎這些日子常往你們府裏來呢。”
“是啊,淩四哥雖然不進宮讀書了,但還有功課,常要來問阿爹的。”嘉桐不閃不避,眼睛看著楊葳,一本正經的說道,“怎麽兩位表姐是來找淩四哥的麽?”
楊葳直接迴避了她的目光,看向楊榮,楊榮則皺著眉,滿臉糾結,似乎真的有去追淩軒誌的意思。
嘉桐也不管她們倆,隻一笑,轉頭吩咐人該上茶上茶、該上點心上點心,並不費心找話題與她們聊。而這兩位公主似乎也並沒有跟她閑聊的心思,坐下來喝了會兒茶,便起身要告辭。
嘉桐虛留幾句,陪著她們去向新康辭行,新康連虛留都沒有,直接道:“是該早些迴去,免得太後擔心。”說著就吩咐人送兩位公主迴宮。
楊榮姐妹雖然不情願就這麽迴宮,可也不敢反駁新康,隻得咬著牙答應,告辭走了。
“她們兩個是怎麽迴事?”新康等嘉桐送完人迴來,便問道。
嘉桐如實答道:“可能是聽說淩四哥在這裏吧。”
新康詫異:“怎麽迴事?難道……,是榮娘還是葳娘?”
“是大表姐,原先淩四哥入宮伴讀的時候,大表姐就總追著淩四哥。”
新康徹底明白過來:“鬧了半天,她一直跟你挑釁是為了淩四郎?嗬,這個榮娘,還真有出息!周太妃的八麵玲瓏她是一點沒學到,既魯莽又愚蠢,真給我們楊家丟臉!”
嘉桐看母親越說越氣,忙勸道:“阿娘您別生氣,大表姐也是沒人管教,才這樣的。”
新康將手中把玩的黃玉佛手丟在小幾上,說道:“我跟太後說的那些話算是白說了!也罷,她這個嫡母都不管,我又何必操心?到時還有人嫌我多管閑事!”
嘴上說著不管,心裏轉了幾個彎以後,還是叫了人往國公府傳話,讓大嫂淩氏有空過來坐坐。
“阿娘,你找大伯母做什麽?”嘉桐不解。
新康迴道:“還能做什麽?讓她迴娘家去提醒一下!你別以為這是小事,不打緊,要是沒人管束,由著榮娘去鬧,還不知道會出什麽事!淩相公是三朝老臣,功勳卓著,怎能為了榮娘傷了淩家的臉麵?這個孩子就是沒腦子,她以為她是公主,就能想嫁給誰就嫁給誰了?”
嘉桐還真沒想到這麽多,隻能老老實實聽母親講。
“淩家既是世襲公府、又是相府,淩四郎是長房獨子,他怎麽可能會尚主?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尚主,也不會要榮娘這樣的!”新康斬釘截鐵的說道。
嘉桐明白了,淩軒誌將來是要承襲韓國公府的,而尚主形同入贅,是需要住到公主府去的,否則便要夫妻分居,可那樣一來,韓國公府沒有女主人,也是萬萬不行的。
怪不得尚主的勳貴子弟多是次子或幼子,那楊榮難道不知道這些麽?她為什麽還跟著了魔似的追著淩軒誌跑呢?難道是真愛?
新康看她低頭沉思,心念一轉,問道:“對此事,淩四郎是怎麽說的?”
“他也沒說什麽,就盡量躲著表姐。”嘉桐瞄了一眼母親的神色,替淩軒誌解釋,“淩四哥入宮伴讀,總是以謹慎小心為上,估計也不好意思跟長輩們提起此事。”
新康卻盯著她看了好半晌,又問:“那你呢,怎麽看?”
嘉桐莫名想到衛涵說的“兩家早有默契”,便斟字酌句的說道:“我就是覺得表姐這樣不太合規矩……”
“哦?你就不覺得委屈?”新康慢悠悠問道。
嘉桐一呆:“啊?”
新康瞪她一眼:“榮娘為了淩四郎找你的麻煩,你不覺得委屈?”
原來是說這個,嘉桐重重點頭:“當然委屈了!還莫名其妙呢!好像誰比她與淩四哥親近些,便是有罪似的!”
“那倒是。”看他自己有了想法,嘉桐便也不再多說。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嘉桐近日出門的見聞,有人來報說公主請他們去,嘉桐就跟淩軒誌一起迴去華茂堂見新康,陪著說了一會兒話,新康還留淩軒誌用了晚膳。
☆、第54章 帝後完婚
因楊劭即將大婚,課程縮減,身為太傅的衛仲彥也清閑起來,便常叫了蕭漠來與衛嘉棠一處教導,偶爾還帶他一起出門訪友,其中親厚之處堪比子侄。
正好秋耕也已結束,蕭漠不須再出城去,幹脆每日來公主府報到,就算衛仲彥不在,也可以指導衛嘉棠課業,順便去西樓讀讀衛家的藏書。
於是理所當然的,嘉桐也便與蕭漠常常見麵,進而快速熟悉了起來。加上他們二人在農業方麵還有共同語言,常常在與彼此討論的時候有所進益,沒用多久,就將對方視為了誌同道合的朋友。
新康問了幾迴他們都談什麽,得知是有關農事之後,就徹底放了心——沒聽說誰家少男少女是談種地談出了情的。
時間很快就到了十月,帝後正式完婚,新康少不得要帶著嘉桐進宮去朝見皇後王嫻。
幾個月未見,剛剛成為帝國最尊貴女人的王嫻顯得愈加端莊穩重,她臉上始終掛著恰到好處的謙遜笑容,無論對誰都親和有加,完美勝任了皇後的角色。
今日來朝見的都是宗室皇親,行完大禮之後,少不得要坐下來說說話,新康等長輩都去了太後宮中,皇後便在自己宮內招唿小娘子們,又叫了蕭淑妃、洛賢妃和兩位公主作陪。
“阿喬,我瞧著你好像胖了呢?是不是又饞嘴貪吃了?”
眾人剛剛落座,室內正安靜,楊榮便忽然冒出了這麽一句。
嘉桐不知她又犯了什麽毛病,開口就衝自己插刀,心裏有些不高興,想到在座的不是王府就是公主府的小娘子,自己若是再忍讓,隻怕會讓人看輕母親,便淡淡迴道:“不過是天冷,穿的多了些,想是公主沒有看清。”
她沒有如往常般稱唿表姐,而是冷淡的叫公主,這讓楊葳不由一笑,插嘴道:“是啊,我瞧著阿喬並沒有胖呢,就是穿的多了些。”
楊榮側頭瞪了楊葳一眼,正要說話,坐在寶座上的王嫻已先開口:“表妹小字是叫阿喬?”
“是。”嘉桐起身應道。
王嫻笑道:“阿喬快坐下,咱們一家人閑坐說話,無須多禮。”
嘉桐道謝坐下,聽王嫻又說:“從前總聽母後誇獎阿喬,一直也沒有時機結交,如今可好了,你若有暇,常進宮來與我們說說話。”
嘉桐不知她為何對自己表示親善,隻謙虛客氣了幾句,並不多言。
王嫻便又轉頭與另一邊幾個郡主聊了幾句,其間蕭淑妃和洛賢妃一直含笑靜聽,誰也沒有多言表現。倒是楊榮總不甘寂寞,時時要插幾句嘴。
嘉桐冷眼旁觀,發現王嫻對楊榮十分平淡,既沒有拿出皇後的威嚴壓製她,也沒有特別尊重這個皇姐的意思,似乎楊榮是個無關緊要之人一般,還不如對幾個郡主親切。
看來王嫻根本沒有把楊榮放在眼裏,也對,人家是皇後,親姑母是太後,楊榮一個妃子生的公主,既不得太後的喜歡,也不受楊劭的看重,王嫻怎麽會在意她?
可憐這個沒頭腦的,竟看不清這一點,還在這裏上躥下跳,嘉桐這麽一想,對她的氣憤反倒消了些許。
大夥在皇後宮裏坐了有一刻鍾,估摸著該出宮迴府了,便紛紛起身告辭,皇後也沒有多留,親自將她們送去了太後宮中。
一些關係稍遠的宗室王妃順勢告退,隻留下近支的兩位王妃和幾位大長公主。新康年紀最小,位在最末,嘉桐站在她身後,發現母親今日很沉默,太後也沒有似往常一樣與母親談個不停,而是一直在與兩位王妃講舊事。
倒是興平有些奇怪,一直很捧太後的場,說什麽都能接上話,與兩位王妃哄的太後十分高興。
於是到出宮迴府的時候,嘉桐就問新康:“今日是怎麽了?好像人人都轉了性。”
“不是轉性,是本性。”新康嘴角掛一絲淺淡笑意,眼神卻十足冷漠,“她正春風得意,眼裏哪還有旁人。”
這是說的王太後?嘉桐尋思了一迴,啊,王嫻入宮做了皇後,這後宮就是王氏的天下了,王家毫無疑問是第一外戚,加上王潁位在宰輔,王家確實是抖起來了,所以王太後就對新康冷淡起來了。
“阿娘別怕,聖人要親政,早晚會與他們有分歧,到時他們還得求您!”嘉桐安慰道。
新康嗤笑一聲:“還用你來哄我!我也不用他們來求,這是我楊家的天下,他們王家想把持,那是做夢。”
好吧,親娘威武霸氣,確實不用她來哄,嘉桐偃旗息鼓,拍馬屁道:“我就知道阿娘是最有本事的!”
新康失笑,眼神終於柔和下來,問她:“皇後待你如何?你們都談了什麽?”
嘉桐如實說了,又提楊榮:“……一見麵就說我胖了,當著那麽些人,怪惱人的,我就說我是穿得多,她眼花沒看清。”
“嗯,瞧著我這些日子不進宮去,她們膽子都見長。”新康微斂笑意,“難得皇後倒是個懂事的。”
嘉桐點頭讚同:“很有皇後的樣子。”
王嫻也自覺自己這初次亮相做的不錯,其後一直保持這個狀態,不到一月,就贏得了宮中上下人等的交口稱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聖人待她始終不甚親近。
“許是聖人就這個脾氣,聽說待蕭、洛二妃也甚平淡。”心腹如是勸解王嫻。
王嫻接受了這個說法,也不強求聖人跟她多麽親熱,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熟料樹欲靜而風不止,有天楊葳到她這裏來坐,無意中透給她一個十分讓人驚詫的消息。
王嫻不很相信,便在楊劭來的時候,假作無意試探:“那日母後說皇姐明年就要及笄,也該留意京中合適的子弟了,我想著總要問問她自己的意願才好,就悄悄問了她一句,你猜她心裏中意誰?”
楊劭連想都不用想,直接迴道:“淩四郎。”
“原來聖人知道。”王嫻笑道,“他們兩個原也相配,隻是我恍惚聽說,淩四郎是新康姑母看好的女婿人選……”
楊劭聽到這裏,緩緩將手中茶盞放下,淡聲道:“是麽?我怎麽沒聽說?阿喬才幾歲?定親還早呢!”
王嫻看他神情有微妙變化,心裏不由一沉,麵上卻依舊笑道:“也不小了,過得一二年,也該定親了。”
“唔,皇姐的事你還是不要管了,有母後和周太妃在,也不用咱們操心。”楊劭沒有接話,直接把話題轉迴了楊榮身上。
王嫻見他這樣,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卻也隻能按下不提。她本以為此事就這麽過去了,哪知沒過幾天,楊劭就跟太後求情,給兩位公主減了課業,還許她們出宮做客。
而楊榮和楊葳出宮的第一站,就是新康大長公主府。
淩軒誌怎麽也沒想到,他都不進宮伴讀了,竟然還是沒能躲開楊榮。他這幾日趁著清閑,常常來公主府見嘉桐,偶爾還旁聽嘉桐跟蕭漠的討論。他雖然不通農事,但也讀過《齊民要術》,還是能聽懂他們的討論,並順便發表一些見解的。
這一日三人正談起南方稻種能不能在北方生長,就有人匆匆前來迴報,說兩位公主到訪,正在華茂堂見大長公主,叫嘉桐前去相見。
淩軒誌立刻說道:“時間不早,我先迴府了,咱們下次再談!”
蕭漠驚訝,不知道公主來訪,與他們有什麽關係,就挽留道:“四郎急的什麽?時辰還早。”
“蕭師兄放他走吧。”嘉桐笑道,“他現在就算是留下來,也沒心思跟你談了。我先失陪。”說著起身離去。
淩軒誌衝蕭漠拱拱手,隨即也飛快出門,帶著人迴家去了。
嘉桐到華茂堂的時候,楊榮兩人正規規矩矩站在堂中,聽新康抽查功課,嘉桐心內暗笑,知道這是阿娘記著上次進宮的事,給她出氣呢,便老老實實進去站在一旁。
新康問了兩人幾句,又教導訓誡了一番,看兩個侄女都規規矩矩,還算滿意,便揮揮手道:“跟阿喬去玩吧。”
楊榮兩人長出一口氣,跟嘉桐一起出門去了棲雲樓。
“你剛才做什麽呢?怎麽這麽久才來,害我們被姑母問了許久。”楊榮率先往榻上一坐,埋怨道。
嘉桐微笑道:“看阿棠做功課呢,誰知道你們會來啊,再說阿娘問你們,也是為了你們好嘛。”
楊葳接道:“阿喬說的對,姑母是為了咱們好。”說完見楊榮不悅,忙用眼神示意她,這是在公主府。
楊榮明白過來,勉強附和道:“我當然知道姑母是為了我們好了,我這不就是隨口說說嘛。”又問嘉桐,“你自己看阿棠做功課麽?”
“不然還有誰?”嘉桐笑著反問。
楊榮絲毫不懂含蓄,直接問道:“淩四郎沒在這裏麽?”
☆、第55章 是真愛嗎
“淩四哥剛有事迴府了。”嘉桐笑眯眯迴道。
楊榮立刻站了起來:“迴府了?什麽時候走的?”
嘉桐也不怕她去追,就道:“表姐來之前,他剛走。”
邊上楊葳意味深長的接道:“這麽巧呀,聽說淩四郎這些日子常往你們府裏來呢。”
“是啊,淩四哥雖然不進宮讀書了,但還有功課,常要來問阿爹的。”嘉桐不閃不避,眼睛看著楊葳,一本正經的說道,“怎麽兩位表姐是來找淩四哥的麽?”
楊葳直接迴避了她的目光,看向楊榮,楊榮則皺著眉,滿臉糾結,似乎真的有去追淩軒誌的意思。
嘉桐也不管她們倆,隻一笑,轉頭吩咐人該上茶上茶、該上點心上點心,並不費心找話題與她們聊。而這兩位公主似乎也並沒有跟她閑聊的心思,坐下來喝了會兒茶,便起身要告辭。
嘉桐虛留幾句,陪著她們去向新康辭行,新康連虛留都沒有,直接道:“是該早些迴去,免得太後擔心。”說著就吩咐人送兩位公主迴宮。
楊榮姐妹雖然不情願就這麽迴宮,可也不敢反駁新康,隻得咬著牙答應,告辭走了。
“她們兩個是怎麽迴事?”新康等嘉桐送完人迴來,便問道。
嘉桐如實答道:“可能是聽說淩四哥在這裏吧。”
新康詫異:“怎麽迴事?難道……,是榮娘還是葳娘?”
“是大表姐,原先淩四哥入宮伴讀的時候,大表姐就總追著淩四哥。”
新康徹底明白過來:“鬧了半天,她一直跟你挑釁是為了淩四郎?嗬,這個榮娘,還真有出息!周太妃的八麵玲瓏她是一點沒學到,既魯莽又愚蠢,真給我們楊家丟臉!”
嘉桐看母親越說越氣,忙勸道:“阿娘您別生氣,大表姐也是沒人管教,才這樣的。”
新康將手中把玩的黃玉佛手丟在小幾上,說道:“我跟太後說的那些話算是白說了!也罷,她這個嫡母都不管,我又何必操心?到時還有人嫌我多管閑事!”
嘴上說著不管,心裏轉了幾個彎以後,還是叫了人往國公府傳話,讓大嫂淩氏有空過來坐坐。
“阿娘,你找大伯母做什麽?”嘉桐不解。
新康迴道:“還能做什麽?讓她迴娘家去提醒一下!你別以為這是小事,不打緊,要是沒人管束,由著榮娘去鬧,還不知道會出什麽事!淩相公是三朝老臣,功勳卓著,怎能為了榮娘傷了淩家的臉麵?這個孩子就是沒腦子,她以為她是公主,就能想嫁給誰就嫁給誰了?”
嘉桐還真沒想到這麽多,隻能老老實實聽母親講。
“淩家既是世襲公府、又是相府,淩四郎是長房獨子,他怎麽可能會尚主?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尚主,也不會要榮娘這樣的!”新康斬釘截鐵的說道。
嘉桐明白了,淩軒誌將來是要承襲韓國公府的,而尚主形同入贅,是需要住到公主府去的,否則便要夫妻分居,可那樣一來,韓國公府沒有女主人,也是萬萬不行的。
怪不得尚主的勳貴子弟多是次子或幼子,那楊榮難道不知道這些麽?她為什麽還跟著了魔似的追著淩軒誌跑呢?難道是真愛?
新康看她低頭沉思,心念一轉,問道:“對此事,淩四郎是怎麽說的?”
“他也沒說什麽,就盡量躲著表姐。”嘉桐瞄了一眼母親的神色,替淩軒誌解釋,“淩四哥入宮伴讀,總是以謹慎小心為上,估計也不好意思跟長輩們提起此事。”
新康卻盯著她看了好半晌,又問:“那你呢,怎麽看?”
嘉桐莫名想到衛涵說的“兩家早有默契”,便斟字酌句的說道:“我就是覺得表姐這樣不太合規矩……”
“哦?你就不覺得委屈?”新康慢悠悠問道。
嘉桐一呆:“啊?”
新康瞪她一眼:“榮娘為了淩四郎找你的麻煩,你不覺得委屈?”
原來是說這個,嘉桐重重點頭:“當然委屈了!還莫名其妙呢!好像誰比她與淩四哥親近些,便是有罪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