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吳宮仿佛籠上了一層烏罩。
孫權下令徹查流產之事,最終徐夫人如預料中般,並無入罪,其身邊親侍如馨適時地挺身而出,認罪之後,服毒自殺,這件懸案也就不了了之。徐夫人雖然脫罪,孫權卻依然不解除她的禁足令,也許是顧及步夫人的感受,畢竟肇事者出於其院中,也許根本就是徐夫人下的毒手,但礙於徐夫人娘家勢力雄厚,又育有長子孫登之功,孫權無法將其入罪,隻能以這種方式來懲戒她。
後宮中,眾說紛紜。
步夫人終日以淚洗麵,孫權日夜陪伴在其旁。
步雲軒八名婢女全被處死,換上一批新的婢女,宮中侍女都被孫權大刀闊斧的作風所驚嚇,無不戰戰兢兢,對步夫人尊敬異常。
隻是,再大的權勢,也壓抑不住流言。
直到謝夫人誕辰那日,也就是建安十四年三月春,孫權為了讓宮中緊張氣氛緩和,也為了要衝淡步夫人流產的愁緒,在宮中大肆設宴,為謝夫人慶賀生辰。
此宴隻邀請內命婦,當日誕宴,除了被禁足的徐夫人,吳宮幾乎所有的內命婦全都出席這個饗宴。
孫權設了高台,品位較高的步夫人和謝夫人自然是陪同孫權坐於高台之上,連一向鮮少露麵的大喬也罕見地出現,端坐在高台之上。
我好整以暇地端坐在品位較低的內命婦中,正好位於步夫人的正斜麵。她今日盛裝出席,似乎喪子之痛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她麵朝側邊的謝夫人,微笑著與其寒暄。我從容地盯著她,眼中有著淡淡的笑意,她無意對上我的眼眸,驚得不敢再望,有意無意避開我的眼神。
因為,我的眼神,讓她想起,她的罪孽。
眼神落到大喬身上,她望向我,眉頭一皺,裝作沒看見。
席間,眾人談笑甚歡。
內命婦輪流到謝夫人麵前送上賀禮,祝賀一番。
行酒至第三巡,有歌妓伶人彈琴作樂,歌舞不斷。
行酒再過二巡,內侍又報新的歌舞,乃專程獻於謝夫人。
一群伶人,身穿雪白色的霓裳,手執彩紗,翩然而舞。其中有一名伶人,身穿嫩藍霓裳,甚為特出,舞藝驚人,領眾伶人而舞。藍衣伶人麵帶薄紗,身段輕盈,舉手投足之間不含伶人慣有的媚俗之氣,卻帶有幾分貴氣。吳主麵帶微笑,注目在此伶人身上。藍衣伶仿佛一個舞動的精靈,領著一群小小精靈們,越發地靈巧,越發地嫻熟地舞,突然一個漂亮的迴旋,她點足而落,就在謝夫人的數尺之外,恭敬地跪下,緩緩揭開麵紗,道:“姐姐,妹妹不才,以此舞祝賀您的生辰”內命婦們不禁嘩然,此名令人驚豔的伶人,不是別人,竟是被禁足的徐夫人。
孫權頓時麵上一沉,徐夫人緩緩叩拜,道:“阿鸞深知罪孽深重,調教侍女不力,阿鸞禁足多日,經已知錯。今日姐姐誕辰,阿鸞和姐姐素來交好,特來獻一舞蹈,獻完舞請吳主發落私自出院之罪。”說畢,眼中尚有一絲淚光。
孫權不禁表情鬆動,親自下了高台,將徐夫人扶起,道:“阿鸞一片心意,孤怎能降罪於你,今日你阿姐誕辰,你來賀壽,更在情理之中。”他一手牽著徐夫人,一邊道:“來人,賜座。”
徐夫人笑顏盡展,隨坐孫權右側,風光無限,她轉頭往步夫人一笑,嘴角揚起的那似挑釁若隱若現。隨即,俯視台下所有內命婦,恍若宣告她,徐鸞,仍然是吳宮中,不可忽視的一朵牡丹。
宴會的下半場,因為徐夫人的驚豔出場讓宴會生硬了不少,主角似乎換了人似的。但謝夫人卻依舊雲淡風輕,不見絲毫不悅。
我饒有興味地打量著謝夫人,好一個榮辱不驚,人家踩到頭上來依舊笑吟吟。
她似乎察覺我的打量,眼光落到我身上,微微一笑,自然地將眼光巡視其他地方。
壽宴過後,吳宮女眷的較勁,似乎又迴到了原點。三位夫人似乎還是有一樣的抗衡勢力,依舊沒有人能替代了她們,打破這樣的局勢。
吳宮恢複了以往的平靜。
日子飛快地過去,一個月的時光,就這樣變成沙子從指間中流逝。
前線傳來的消息,並無捷報。
駐守江陵與曹仁大軍對峙的周瑜,駐軍時間已久,卻絲毫撼動不了曹仁半分,反而頻頻折兵損將。
孫權大怒。
殿堂之上,嚷著要禦駕親征,以張昭為首的大臣拚死進諫,孫權將腰間佩劍扔在張昭麵前,怒道:“在你們眼中,孤不如伯符?”
連兄長的名諱都喊出來,張昭等人全都愕然,一時不知該如何勸誡,孫權怒極,群臣束手無策,隻能暫緩再議。
自從壽宴之後,我已被解禁,能隨意在宮中行走。這日,恰巧天氣涼爽,是入春以來最好的天氣。攜了一名婢女,我信步在四院以外,最靠近孫權寢院祺粼殿的花園。祺粼殿,其實與“麒麟”二字音近,暗含了孫權欲為麒麟,獨霸天下的雄心壯誌。
園中假山環抱一座綠池,池水清澈,清極而碧綠,池水從西麵假山後的宮闈之外,數裏之遙的雲山上引進山泉水,再挖地道,以紅木為管,將水引出吳宮,如此交替,常保池中水清綠。池中橫跨一座小木橋,園中尚設亭,以花雕石為桌椅,孫權想必是常與妻妾在此茗茶賞池。
我緩緩走向亭中,卻見小橋上一個身影獨立。我心中一動,轉身對婢女道:“你去沏一壺茶,預備一些茶果來。”
身影越來越清晰,主人眉間的愁緒顯而易見。他,無可否認是個絕對忠於東吳之人,為了東吳的利益,不惜放走劉備,免為東吳樹敵,可惜性格耿直,聰明卻輸在不能靈活運用,憑時勢而度。他與周瑜相比,謀略決策遜色太多,也許我不能太過武斷,他還是有他的優秀之處,隻是周瑜的鋒芒畢露蓋過了他的光輝。雖如此,他卻是和柴桑百姓一樣,認真信任周瑜,愛周瑜。
我緩緩走到他的身旁,他似乎驚覺我的存在。我微微一笑,喚道:“子敬。”
“月公子。。不,應當改口喚月夫人才對。”他臉上並無其他將士對我的卑夷之色,露出久逢故友的神色,他,也許是整個柴桑,唯一認同我和周瑜之人。他明白周瑜,所以他接納我。
亭中茶果設好,我們二人端坐在亭中,他絮絮地訴說今日議事廳上孫權的禦駕親征,周瑜久攻不下江陵,越說越是形色無奈。我掰了一瓣柑肉遞給魯肅,他嚴肅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
我淡淡道:“子敬是否記得,先主曾說過:‘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公謹’”
魯肅臉上頓生無奈,道:“主公如今誰的諫言都不納,隻巴巴盼著禦駕親征,今日月夫人不見殿上主公怒極摔劍的模樣,子敬從未見主公如此盛怒。”
我聞言輕輕頷首,神色如故,道:“子敬須知,主公禦駕親征,雖盛士氣,前有曹孟德如豺狼虎豹,後有劉玄德處心不良,休矣。”
魯肅靜靜看了我許久,道:“夫人恕子敬冒昧,諸葛孔明與夫人之事,柴桑通城百姓皆知,諸葛孔明事何主,夫人心中有數。子敬不明白。”
我目微閉,麵色沉靜如水,良久道:“我黃月英殘花敗柳,安能負周郎之恩,前塵往事,已如塵煙。在周郎麵前裝扮失憶,隻是為了讓從前的黃月英重生,如今黃月英的夫君,隻有公謹一人。愛公謹之心,吾不下於子敬。公謹於我,已是所有。”
魯肅瑟然,又道:“子敬想聽夫人對諸葛孔明的評價。”
我淡淡一笑,道:“他是供人瞻仰的神,他很遠很遠。他不會給你驚心動魄的愛情,不會為你放棄江山,沒有轟轟烈烈的決絕,沒有排山倒海的熱情。在他的世界裏,隻有天下。做他的妻,他隻會為你畫眉,彈琴。他滿腹才學奇策,從不隨意讓人察覺他的心思。當日他選擇出山,我倆早已注定分離。”極力忍住,平靜的臉上沒有任何痕跡,心中早已支離破碎。
“是子敬唐突了。”魯肅赫然起身,伸手抱拳。
“周郎待子敬如手足,吾乃周郎妾,子敬於我,猶如兄長,安有唐突之說。”
魯肅眼中有笑意,道:“公謹得夫人,何幸。”
我臉上還是一成不變的笑容,心中卻暗忖,是福是禍,焉能知曉?
全在我意料中,魯肅冒死也為我帶給孫權一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公謹”
孫權卻不言語,卻斷了禦駕親征之心。沒有人知道為什麽,一直嚷著要禦駕親征,急於表現自己的吳王,為何改變初衷。
隻有我知道。
風雨欲來之前,總是平靜的。
孫權下令徹查流產之事,最終徐夫人如預料中般,並無入罪,其身邊親侍如馨適時地挺身而出,認罪之後,服毒自殺,這件懸案也就不了了之。徐夫人雖然脫罪,孫權卻依然不解除她的禁足令,也許是顧及步夫人的感受,畢竟肇事者出於其院中,也許根本就是徐夫人下的毒手,但礙於徐夫人娘家勢力雄厚,又育有長子孫登之功,孫權無法將其入罪,隻能以這種方式來懲戒她。
後宮中,眾說紛紜。
步夫人終日以淚洗麵,孫權日夜陪伴在其旁。
步雲軒八名婢女全被處死,換上一批新的婢女,宮中侍女都被孫權大刀闊斧的作風所驚嚇,無不戰戰兢兢,對步夫人尊敬異常。
隻是,再大的權勢,也壓抑不住流言。
直到謝夫人誕辰那日,也就是建安十四年三月春,孫權為了讓宮中緊張氣氛緩和,也為了要衝淡步夫人流產的愁緒,在宮中大肆設宴,為謝夫人慶賀生辰。
此宴隻邀請內命婦,當日誕宴,除了被禁足的徐夫人,吳宮幾乎所有的內命婦全都出席這個饗宴。
孫權設了高台,品位較高的步夫人和謝夫人自然是陪同孫權坐於高台之上,連一向鮮少露麵的大喬也罕見地出現,端坐在高台之上。
我好整以暇地端坐在品位較低的內命婦中,正好位於步夫人的正斜麵。她今日盛裝出席,似乎喪子之痛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她麵朝側邊的謝夫人,微笑著與其寒暄。我從容地盯著她,眼中有著淡淡的笑意,她無意對上我的眼眸,驚得不敢再望,有意無意避開我的眼神。
因為,我的眼神,讓她想起,她的罪孽。
眼神落到大喬身上,她望向我,眉頭一皺,裝作沒看見。
席間,眾人談笑甚歡。
內命婦輪流到謝夫人麵前送上賀禮,祝賀一番。
行酒至第三巡,有歌妓伶人彈琴作樂,歌舞不斷。
行酒再過二巡,內侍又報新的歌舞,乃專程獻於謝夫人。
一群伶人,身穿雪白色的霓裳,手執彩紗,翩然而舞。其中有一名伶人,身穿嫩藍霓裳,甚為特出,舞藝驚人,領眾伶人而舞。藍衣伶人麵帶薄紗,身段輕盈,舉手投足之間不含伶人慣有的媚俗之氣,卻帶有幾分貴氣。吳主麵帶微笑,注目在此伶人身上。藍衣伶仿佛一個舞動的精靈,領著一群小小精靈們,越發地靈巧,越發地嫻熟地舞,突然一個漂亮的迴旋,她點足而落,就在謝夫人的數尺之外,恭敬地跪下,緩緩揭開麵紗,道:“姐姐,妹妹不才,以此舞祝賀您的生辰”內命婦們不禁嘩然,此名令人驚豔的伶人,不是別人,竟是被禁足的徐夫人。
孫權頓時麵上一沉,徐夫人緩緩叩拜,道:“阿鸞深知罪孽深重,調教侍女不力,阿鸞禁足多日,經已知錯。今日姐姐誕辰,阿鸞和姐姐素來交好,特來獻一舞蹈,獻完舞請吳主發落私自出院之罪。”說畢,眼中尚有一絲淚光。
孫權不禁表情鬆動,親自下了高台,將徐夫人扶起,道:“阿鸞一片心意,孤怎能降罪於你,今日你阿姐誕辰,你來賀壽,更在情理之中。”他一手牽著徐夫人,一邊道:“來人,賜座。”
徐夫人笑顏盡展,隨坐孫權右側,風光無限,她轉頭往步夫人一笑,嘴角揚起的那似挑釁若隱若現。隨即,俯視台下所有內命婦,恍若宣告她,徐鸞,仍然是吳宮中,不可忽視的一朵牡丹。
宴會的下半場,因為徐夫人的驚豔出場讓宴會生硬了不少,主角似乎換了人似的。但謝夫人卻依舊雲淡風輕,不見絲毫不悅。
我饒有興味地打量著謝夫人,好一個榮辱不驚,人家踩到頭上來依舊笑吟吟。
她似乎察覺我的打量,眼光落到我身上,微微一笑,自然地將眼光巡視其他地方。
壽宴過後,吳宮女眷的較勁,似乎又迴到了原點。三位夫人似乎還是有一樣的抗衡勢力,依舊沒有人能替代了她們,打破這樣的局勢。
吳宮恢複了以往的平靜。
日子飛快地過去,一個月的時光,就這樣變成沙子從指間中流逝。
前線傳來的消息,並無捷報。
駐守江陵與曹仁大軍對峙的周瑜,駐軍時間已久,卻絲毫撼動不了曹仁半分,反而頻頻折兵損將。
孫權大怒。
殿堂之上,嚷著要禦駕親征,以張昭為首的大臣拚死進諫,孫權將腰間佩劍扔在張昭麵前,怒道:“在你們眼中,孤不如伯符?”
連兄長的名諱都喊出來,張昭等人全都愕然,一時不知該如何勸誡,孫權怒極,群臣束手無策,隻能暫緩再議。
自從壽宴之後,我已被解禁,能隨意在宮中行走。這日,恰巧天氣涼爽,是入春以來最好的天氣。攜了一名婢女,我信步在四院以外,最靠近孫權寢院祺粼殿的花園。祺粼殿,其實與“麒麟”二字音近,暗含了孫權欲為麒麟,獨霸天下的雄心壯誌。
園中假山環抱一座綠池,池水清澈,清極而碧綠,池水從西麵假山後的宮闈之外,數裏之遙的雲山上引進山泉水,再挖地道,以紅木為管,將水引出吳宮,如此交替,常保池中水清綠。池中橫跨一座小木橋,園中尚設亭,以花雕石為桌椅,孫權想必是常與妻妾在此茗茶賞池。
我緩緩走向亭中,卻見小橋上一個身影獨立。我心中一動,轉身對婢女道:“你去沏一壺茶,預備一些茶果來。”
身影越來越清晰,主人眉間的愁緒顯而易見。他,無可否認是個絕對忠於東吳之人,為了東吳的利益,不惜放走劉備,免為東吳樹敵,可惜性格耿直,聰明卻輸在不能靈活運用,憑時勢而度。他與周瑜相比,謀略決策遜色太多,也許我不能太過武斷,他還是有他的優秀之處,隻是周瑜的鋒芒畢露蓋過了他的光輝。雖如此,他卻是和柴桑百姓一樣,認真信任周瑜,愛周瑜。
我緩緩走到他的身旁,他似乎驚覺我的存在。我微微一笑,喚道:“子敬。”
“月公子。。不,應當改口喚月夫人才對。”他臉上並無其他將士對我的卑夷之色,露出久逢故友的神色,他,也許是整個柴桑,唯一認同我和周瑜之人。他明白周瑜,所以他接納我。
亭中茶果設好,我們二人端坐在亭中,他絮絮地訴說今日議事廳上孫權的禦駕親征,周瑜久攻不下江陵,越說越是形色無奈。我掰了一瓣柑肉遞給魯肅,他嚴肅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
我淡淡道:“子敬是否記得,先主曾說過:‘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公謹’”
魯肅臉上頓生無奈,道:“主公如今誰的諫言都不納,隻巴巴盼著禦駕親征,今日月夫人不見殿上主公怒極摔劍的模樣,子敬從未見主公如此盛怒。”
我聞言輕輕頷首,神色如故,道:“子敬須知,主公禦駕親征,雖盛士氣,前有曹孟德如豺狼虎豹,後有劉玄德處心不良,休矣。”
魯肅靜靜看了我許久,道:“夫人恕子敬冒昧,諸葛孔明與夫人之事,柴桑通城百姓皆知,諸葛孔明事何主,夫人心中有數。子敬不明白。”
我目微閉,麵色沉靜如水,良久道:“我黃月英殘花敗柳,安能負周郎之恩,前塵往事,已如塵煙。在周郎麵前裝扮失憶,隻是為了讓從前的黃月英重生,如今黃月英的夫君,隻有公謹一人。愛公謹之心,吾不下於子敬。公謹於我,已是所有。”
魯肅瑟然,又道:“子敬想聽夫人對諸葛孔明的評價。”
我淡淡一笑,道:“他是供人瞻仰的神,他很遠很遠。他不會給你驚心動魄的愛情,不會為你放棄江山,沒有轟轟烈烈的決絕,沒有排山倒海的熱情。在他的世界裏,隻有天下。做他的妻,他隻會為你畫眉,彈琴。他滿腹才學奇策,從不隨意讓人察覺他的心思。當日他選擇出山,我倆早已注定分離。”極力忍住,平靜的臉上沒有任何痕跡,心中早已支離破碎。
“是子敬唐突了。”魯肅赫然起身,伸手抱拳。
“周郎待子敬如手足,吾乃周郎妾,子敬於我,猶如兄長,安有唐突之說。”
魯肅眼中有笑意,道:“公謹得夫人,何幸。”
我臉上還是一成不變的笑容,心中卻暗忖,是福是禍,焉能知曉?
全在我意料中,魯肅冒死也為我帶給孫權一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公謹”
孫權卻不言語,卻斷了禦駕親征之心。沒有人知道為什麽,一直嚷著要禦駕親征,急於表現自己的吳王,為何改變初衷。
隻有我知道。
風雨欲來之前,總是平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