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一年,十六歲的大虎,三年學徒期滿,按照口頭合同,大虎終於成了可以獨立外出攬活的‘自由人’。
迴家的日子越來越近,此時,師父和師母的表現,讓大虎有些糾結。
一向視大虎為兒子的師父,會經常一個人躲在屋子裏抽悶煙,也不愛說話,飯量也越來越少,而一向對大虎冷言冷語的師母,話比以前多了,偶爾還會進廚房炒個菜什麽的。
師父師母反常的行為,代表了他們各自的心理,大虎的理解是,三年的相處,讓彼此有了感情,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那就是,師徒變成的了父子,師母變成了親人,在大虎的潛意識裏,自己的家是家,師父的家也是家,既然都是家,就都舍不得割舍。
離開師父師母家的這一天還是來了。
師母把家裏一隻還在下蛋的老母雞宰了,把一直存著舍不得吃的幹蘑菇,拿出來和老母雞一塊燉了,還燙了一壺白酒,大虎起身,倒滿了三杯酒,端給師父師母,自己端起酒杯,敬師父師母,當三個人把熱酒喝下肚以後,令大虎沒想到的一幕發生了,隻見師母捂著臉哭了起來,師父趕緊放下酒杯安慰老伴:
“今天是高興的日子,你怎麽還哭上了,大虎出徒了是好事,難道你不為他高興?”
“瞧你這話說的,大虎出徒了,我怎麽能不高興呢?我是舍不得大虎走,這三年來,我算是看明白了,大虎是一心一意為了這個家,可是我呢,平日裏從沒給過大虎好臉色,說話總是拿槍帶棒的,大虎從不跟我計較,你腳受傷的那年,大虎從家裏借來驢車,風裏來雨裏去的,拉著你攬活,一句怨言都沒有,我就是塊石頭,也叫大虎給焐熱了,說句私心話,我一直不喜歡孩子,大虎讓我改變了,我是真想把大虎當成自己的孩子,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可不知怎的,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難受過,老伴,你說我這是怎麽啦。”師母在哭訴中說出了內心真實的感受。
見老伴都能夠坦誠直麵自己的內心,師父也克製不住自己的情感,哭了。
師父師母的舉動,令大虎感動,在他的印象裏,這個家,隻有師父能夠百分之百的接納自己,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向冷言冷語的師母,也隱藏著一顆柔軟的心,大虎又端起酒杯再敬二老,這杯酒喝下去,大虎體會到了由裏到外的暖。
“我也借著酒勁,跟您二老說說我的心裏話,先從師父說起吧,人常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可是,我跟師父學徒的這三年裏,師父不加任何保留的,把所有手藝都傳授給了我,我在師父這裏,學的不全是手藝,更多學到的是藝德,這種藝德,能讓我終身受益,我從心裏佩服師父,我也立誌,將來能夠成為像師父這樣的人。”
“大虎,你別說了,有的地方我們都趕不上你。”師父不忍讓大虎說下去。
“師父,您讓我把話說完,一開始,我對師母是有懼怕心裏的,總擔心做不好事情,會招來師母的數落,有的時候我幹脆就躲著師母,可是,後來我慢慢適應了,因為我知道,師父能理解師母,肯定有其中的道理,我做晚輩的,為什麽不試著理解師母呢?我一直相信,人和人相處就得用真心換真心,說句心裏話,我也是舍不得離開這個家,離開您二老,幹脆,我就向您二老表態,隻要您二老不嫌棄,打今起我就是您二老的幹兒子,我會像孝敬我父母那樣,孝敬您二老,我保證能說到做到。”大虎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眼眶濕潤了。
“大虎,有你這番話,我就是死也知足了。”師父感動的不知說什麽好。
“什麽死死的,多不吉利,就衝大虎這麽有孝心,咱老倆也得好好活著,將來還得看到大虎娶媳婦、抱孫子呢!”老伴搶過了話。
這一夜,師徒三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完全忘卻了明天大虎即將離開的事。
大虎帶著師父師母濃濃的情意,迴到了闊別三年的沙峪村的家,雖然說,大虎離開家的三年間,偶爾迴過兩次家,那都是因為急事纏身沒有多待,如今迴來跟前兩次不同,他在這個家要長期紮下去,他要像個男子漢,真正挑起這個家,讓辛勞大半輩子的父母享享清福。
當大虎踏進家門的一刹那,第一眼看到的是父親蜷縮在炕上,母親則坐在父親身邊,不停的用手在父親的後背來迴胡嚕著,大虎知道,這是父親哮喘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跟父母打過招唿後,就趕緊詢問父親的情況:
“爸,趕緊請個郎中,來家裏看看吧。”
“不用,老毛病了,看也看不好,白花錢,我就是這兩天著涼了,勾起了哮喘,看見你迴來了,我的病就好了一大半了。”父親吃力的抬起腦袋,說了幾句寬慰大虎的話。
父親說的看似是寬慰大虎的話,其實也並非全是寬慰,他送大虎學徒三年,也在家想了盼了大虎三年,三年間大虎偶然迴家兩次,跟家人講的全是快樂的事,但為父的知道,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在一個陌生的家裏生活,一定是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他從心理心疼大虎,也覺得虧欠大虎,現在大虎終於學徒期滿迴家了,不會跟家人再分開了,當父親的當然高興。
雖然家裏不富裕,母親還是傾其所有弄了一桌飯菜,招待離家三年的大虎。
席間,父親看著有些消瘦的大虎叮囑道:
“大虎,這迴迴來,你先不要急著出去攬活,在家多歇歇日子,你才十六歲,幹活的時候多著呢,這幾天我讓你媽給你做點好吃的,補補身體。”
“爸,我一個大小夥子,正是身強力壯,喝涼水都長肉的時候,根本不需要補,倒是您和我媽才應該多補補,我不在家這三年,您和我媽辛苦了,以後我要多攬活,多掙錢,讓您二老過上好日子,明天我就去鄰村攬活,這手藝不能放下,放下就容易生疏,以前有師父跟著有底氣,現在全憑自己了,一點也馬虎不得。”大虎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大龍,你得跟你哥好好學,他像你這麽大的時候已經出去學徒了,你看你現在,整天跟村裏的那些孩子瞎胡鬧,地裏的活也不願意幹,依我看,現在你哥哥要去外麵攬活,你不如跟著哥哥邊學邊幹,等你也學會了手藝,你們哥倆一起幹,咱家的日子不愁好不起來。”父親提出了讓大龍學手藝的想法。
“爸,您說什麽呢?我可不願當木匠,就憑我,能寫會算,一表人才,怎麽著也得找個體麵的活,哪能跟我哥哥一樣,靠賣傻力氣吃飯呢。”大龍不假思索的迴絕了父親。
“你這孩子說的什麽話,你倒不用賣傻力氣吃飯,整天遊手好閑的,吃家裏喝家裏的,你什麽時候學學你哥,憑本事掙錢,別老是做那個不吃苦不受累就能發財的美夢,我還跟你說,就照你這樣的想法混下去好不了,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吧。”父親被大龍氣的又喘上了。
“爸,大龍有他自己的想法,您也別強求,我看也吃的差不多了,您還是趕緊躺下歇著吧。”擔心父親身體,大虎趕緊起來打圓場。
母親瞪了一眼大龍,轉身服侍父親躺下,大虎把飯桌收拾完後,迴到了自己的屋裏。
大龍也進了屋,大虎和大龍並排坐在炕上,很近,但大虎感到哥倆心裏的距離有點遠了,大龍跟大虎漫無邊際的侃侃而談,把大虎說的好暈,覺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好像懸在半空,找不著南北,大虎甚至有點懷疑,自己不是離家三年,而是三十年,自己與大龍成了隔代人,想法有了天壤之別,大虎本想與大龍把話聊透了,看看問題到底是出在自己身上,還是出在大龍身上,但想到剛剛又發病的父親,大虎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就在大虎鋪炕準備睡覺的時候,金昌元領著玉兒來家看大虎,三個人見麵後,各自聊了這三年的生活,變化最大的是玉兒,大虎三年前把玉兒帶迴家的時候,玉兒還是個被餓的瘦小枯幹,幾乎沒怎麽發育的小姑娘,如今十一歲了,人出落的像她的名字‘亭亭玉立’,看見玉兒瞪著大眼睛,依偎在金昌元身旁,大虎明白了,他這個‘媒人’沒當錯。
金昌元問了大虎迴家以後的打算,大虎告訴昌元,從明天起他準備走街串巷,成為一個靠手藝吃飯的‘金木匠’,金昌元衝大虎豎起了大拇指,因為在金昌元的記憶裏,大虎是‘木匠’裏是最年輕的一個。
第一天外出攬活,大虎去了離家最近的辛村。
辛村地多人少,生活條件相對寬裕一些,大虎進村後就開始挨家挨戶攬活,當走到第三家的時候,戶主把門開開了,可當他看到攬活的是個十六七歲的孩子時,就要把門關上,大虎趕緊做自我介紹,看見人家還是不信任,大虎隻好給對方提出了優厚的條件,免費做一樣家具,家具做成後,如果戶主滿意,他再接活,如果戶主不滿意,他無條件賠戶主木料,戶主一聽這個條件太實惠了,左右自己都不吃虧,就同意讓大虎進門試做家具。
經過和戶主聊天大虎得知,戶主的大兒子已經定親,準備在春節前完婚,需要做一套家具,大虎盤算著,如果自己試做的家具能夠獲得戶主認可,自己就算邁出了木匠生涯的第一步,這次的試做,決不能有半點馬虎,一定要把學到的手藝用足用好,讓戶主滿意。
戶主讓大虎先做一個衣櫃,大虎從第一道工序開始,一直到衣櫃成型用了兩天的時間,衣櫃做成後,戶主把左鄰右舍請到家裏對大虎的手藝進行品頭論足,大家圍著衣櫃從裏到外摸了個遍,沒有找出瑕疵,其中一位長輩感歎道,如果沒有看見大虎,還真不敢相信這衣櫃是出自一個十幾歲孩子的手。
戶主也對大虎的活滿意,他當場把全套家具的活交給了大虎,並談好了工錢,圍觀的人也跟著湊熱鬧,這家的姑娘要出嫁,需要做個箱子,那家的老人要辦大壽,需要做個八仙桌,大虎用本子把大家的要求記了下來,大虎粗略估算了一下,僅在辛村他就能幹上幾個月,收入當然也很可觀。
正當大虎準備,靠實力在辛村開始他人生第一桶金的時候,辛村的一戶叫李德龍的木匠正在蠢蠢欲動,李德龍人稱‘快手李’,之所以稱她為‘快手李’,是因為他幹活的速度,比一般的木匠要快,手腳也相當的麻利,活也幹得漂亮。
因此,不要說是辛村,附近村子的人有木活,一般他是首選,漸漸的,他的收費也漲了,如果隻長個一星半點的,都是老熟人,沒有人計較,可是,他是每年都上漲,這讓街裏街坊的,說不出道不出。
村民們覺得,還是喜歡用慣了的人,這也給李德龍創造了加速膨脹的機會。
說起李德龍,五十出頭的年紀,你要說是他貪得無厭也不盡然,壞事就壞在他家的老娘們身上,一開始,李德龍在木活的價格上還是童叟無欺的,可是時間長了,老婆就開始抱怨,什麽家裏孩子上學的錢漲了,什麽別人家的媳婦買了項鏈了等等,整天在男人耳邊念叨。
這男人,而且是覺得自己就是一家之主的男人,就怕自己的老婆跟自己哭窮,動不動還拿別人家的事情說事,覺得沒有麵子。
枕邊風吃多了,李德龍往心裏去了,枕邊風吹透了,李德龍開始行動了。
在他跟雇主家第一次提出漲價的時候,還多少有點說不出口,沒想到雇主並沒有拒絕他的漲價要求,嚐到甜頭的李德龍的媳婦就想一發不可收拾。
正好,本村的寡婦李老太想做個箱子裝衣物用,李德龍沒有跟李老太說出漲價的事情,也許,在他看來,一個村住著又寡婦失業的,沒辦法張口,一個箱子錢又不多。
很快箱子做好了,李老太還是按照去年的價格,付了李德龍工錢,李德龍迴到家,把錢交給了媳婦,媳婦經手一過數,覺得李老太給少了,沒有達到她的預期,他讓李德龍馬上去李老太家要,李德龍不肯去,兩個人吵吵起來。
李德龍媳婦,一氣之下自己到李老太家要了。
李老太見李德龍媳婦氣氣夯夯的跑來找後賬,也急了,她告訴李德龍媳婦,沒有你們這樣的,幹活之前不說好價錢,幹活以後,而且還是給了錢以後再後找補,兩個人一個堅持要,一個堅決不給,吵到最後,把左鄰右舍的都給驚動了。
見仁見智,有向燈的,就有向火的,但圍觀的人中,絕大多數人還是向著李老太的,其中,心直口快的同村媳婦‘小快嘴’就指責李德龍媳婦缺乏人情,李德龍和李老太還是本家當戶的,即使是不要錢,你李德龍也應該給做。
‘小塊嘴’的話,立刻引來李德龍媳婦的不滿,兩個女人要是打起架來,花樣多了,隻見李德龍的媳婦上前揪住‘小快嘴’的頭發,‘小快嘴’也不示弱,他照著李德龍媳婦的乳房,一把抓下去,疼的李德龍媳婦不得不鬆開抓住‘小快嘴’頭發的手。
人群中,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有個愣頭青小子大喊著,踢她的腿,讓她站不住,還有的,為‘小快嘴’站腳助威,場麵一度失控。
李德龍的小女兒跑迴家,告訴父親她媽跟‘小快嘴’打起來了,李德龍還納悶,自己沒有給‘小快嘴’做家具,媳婦怎麽會跟‘小快嘴’打起來了,要打也是跟李老太呀。
李德龍跑到了打架的現場,當他看到自己的媳婦和‘小快嘴’,頭發蓬亂,嘴角出血,狼狽不堪的樣子,他沒有勇氣上前拉架,扭頭迴家了。
這場風波過後,李德龍發現,找他幹木活的越來越少,李德龍也曾埋怨過媳婦,他認為,毀了自己生意的就是媳婦的貪得無厭,可是他忘了,他是媳婦貪得無厭的推手。
正巧在這個時候,大虎出徒了,而且第一桶金,就是給辛村的雇主大家具。
原本李德龍還是有自省的,但大虎來了以後,他的那點自省蕩然無存了,他偏激的認為,是大虎搶了他的生意,而且還是來他的家門搶生意,他甚至認為,這是大虎來家門口欺負他。
那天,他看到村們躍躍欲試的讓大虎給他們幹木活,氣的火冒三丈,但礙於村民的麵子,他沒有發作,但是,他不發作並不代表他可以接受,就像那句話,用在他身上也適用,‘老虎不發威,你拿我當病貓’。
不甘心當病貓的李德龍開始思量,怎樣才能即把大虎轟走,又能重新樹立起他在村民中的形象,要不說李德龍這個人是個大屎包呢,你找誰商量不行,非要找那個無事生非的媳婦商量,一開始就注定了他不能得逞。
迴家的日子越來越近,此時,師父和師母的表現,讓大虎有些糾結。
一向視大虎為兒子的師父,會經常一個人躲在屋子裏抽悶煙,也不愛說話,飯量也越來越少,而一向對大虎冷言冷語的師母,話比以前多了,偶爾還會進廚房炒個菜什麽的。
師父師母反常的行為,代表了他們各自的心理,大虎的理解是,三年的相處,讓彼此有了感情,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那就是,師徒變成的了父子,師母變成了親人,在大虎的潛意識裏,自己的家是家,師父的家也是家,既然都是家,就都舍不得割舍。
離開師父師母家的這一天還是來了。
師母把家裏一隻還在下蛋的老母雞宰了,把一直存著舍不得吃的幹蘑菇,拿出來和老母雞一塊燉了,還燙了一壺白酒,大虎起身,倒滿了三杯酒,端給師父師母,自己端起酒杯,敬師父師母,當三個人把熱酒喝下肚以後,令大虎沒想到的一幕發生了,隻見師母捂著臉哭了起來,師父趕緊放下酒杯安慰老伴:
“今天是高興的日子,你怎麽還哭上了,大虎出徒了是好事,難道你不為他高興?”
“瞧你這話說的,大虎出徒了,我怎麽能不高興呢?我是舍不得大虎走,這三年來,我算是看明白了,大虎是一心一意為了這個家,可是我呢,平日裏從沒給過大虎好臉色,說話總是拿槍帶棒的,大虎從不跟我計較,你腳受傷的那年,大虎從家裏借來驢車,風裏來雨裏去的,拉著你攬活,一句怨言都沒有,我就是塊石頭,也叫大虎給焐熱了,說句私心話,我一直不喜歡孩子,大虎讓我改變了,我是真想把大虎當成自己的孩子,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可不知怎的,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難受過,老伴,你說我這是怎麽啦。”師母在哭訴中說出了內心真實的感受。
見老伴都能夠坦誠直麵自己的內心,師父也克製不住自己的情感,哭了。
師父師母的舉動,令大虎感動,在他的印象裏,這個家,隻有師父能夠百分之百的接納自己,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向冷言冷語的師母,也隱藏著一顆柔軟的心,大虎又端起酒杯再敬二老,這杯酒喝下去,大虎體會到了由裏到外的暖。
“我也借著酒勁,跟您二老說說我的心裏話,先從師父說起吧,人常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可是,我跟師父學徒的這三年裏,師父不加任何保留的,把所有手藝都傳授給了我,我在師父這裏,學的不全是手藝,更多學到的是藝德,這種藝德,能讓我終身受益,我從心裏佩服師父,我也立誌,將來能夠成為像師父這樣的人。”
“大虎,你別說了,有的地方我們都趕不上你。”師父不忍讓大虎說下去。
“師父,您讓我把話說完,一開始,我對師母是有懼怕心裏的,總擔心做不好事情,會招來師母的數落,有的時候我幹脆就躲著師母,可是,後來我慢慢適應了,因為我知道,師父能理解師母,肯定有其中的道理,我做晚輩的,為什麽不試著理解師母呢?我一直相信,人和人相處就得用真心換真心,說句心裏話,我也是舍不得離開這個家,離開您二老,幹脆,我就向您二老表態,隻要您二老不嫌棄,打今起我就是您二老的幹兒子,我會像孝敬我父母那樣,孝敬您二老,我保證能說到做到。”大虎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眼眶濕潤了。
“大虎,有你這番話,我就是死也知足了。”師父感動的不知說什麽好。
“什麽死死的,多不吉利,就衝大虎這麽有孝心,咱老倆也得好好活著,將來還得看到大虎娶媳婦、抱孫子呢!”老伴搶過了話。
這一夜,師徒三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完全忘卻了明天大虎即將離開的事。
大虎帶著師父師母濃濃的情意,迴到了闊別三年的沙峪村的家,雖然說,大虎離開家的三年間,偶爾迴過兩次家,那都是因為急事纏身沒有多待,如今迴來跟前兩次不同,他在這個家要長期紮下去,他要像個男子漢,真正挑起這個家,讓辛勞大半輩子的父母享享清福。
當大虎踏進家門的一刹那,第一眼看到的是父親蜷縮在炕上,母親則坐在父親身邊,不停的用手在父親的後背來迴胡嚕著,大虎知道,這是父親哮喘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跟父母打過招唿後,就趕緊詢問父親的情況:
“爸,趕緊請個郎中,來家裏看看吧。”
“不用,老毛病了,看也看不好,白花錢,我就是這兩天著涼了,勾起了哮喘,看見你迴來了,我的病就好了一大半了。”父親吃力的抬起腦袋,說了幾句寬慰大虎的話。
父親說的看似是寬慰大虎的話,其實也並非全是寬慰,他送大虎學徒三年,也在家想了盼了大虎三年,三年間大虎偶然迴家兩次,跟家人講的全是快樂的事,但為父的知道,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在一個陌生的家裏生活,一定是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他從心理心疼大虎,也覺得虧欠大虎,現在大虎終於學徒期滿迴家了,不會跟家人再分開了,當父親的當然高興。
雖然家裏不富裕,母親還是傾其所有弄了一桌飯菜,招待離家三年的大虎。
席間,父親看著有些消瘦的大虎叮囑道:
“大虎,這迴迴來,你先不要急著出去攬活,在家多歇歇日子,你才十六歲,幹活的時候多著呢,這幾天我讓你媽給你做點好吃的,補補身體。”
“爸,我一個大小夥子,正是身強力壯,喝涼水都長肉的時候,根本不需要補,倒是您和我媽才應該多補補,我不在家這三年,您和我媽辛苦了,以後我要多攬活,多掙錢,讓您二老過上好日子,明天我就去鄰村攬活,這手藝不能放下,放下就容易生疏,以前有師父跟著有底氣,現在全憑自己了,一點也馬虎不得。”大虎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大龍,你得跟你哥好好學,他像你這麽大的時候已經出去學徒了,你看你現在,整天跟村裏的那些孩子瞎胡鬧,地裏的活也不願意幹,依我看,現在你哥哥要去外麵攬活,你不如跟著哥哥邊學邊幹,等你也學會了手藝,你們哥倆一起幹,咱家的日子不愁好不起來。”父親提出了讓大龍學手藝的想法。
“爸,您說什麽呢?我可不願當木匠,就憑我,能寫會算,一表人才,怎麽著也得找個體麵的活,哪能跟我哥哥一樣,靠賣傻力氣吃飯呢。”大龍不假思索的迴絕了父親。
“你這孩子說的什麽話,你倒不用賣傻力氣吃飯,整天遊手好閑的,吃家裏喝家裏的,你什麽時候學學你哥,憑本事掙錢,別老是做那個不吃苦不受累就能發財的美夢,我還跟你說,就照你這樣的想法混下去好不了,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吧。”父親被大龍氣的又喘上了。
“爸,大龍有他自己的想法,您也別強求,我看也吃的差不多了,您還是趕緊躺下歇著吧。”擔心父親身體,大虎趕緊起來打圓場。
母親瞪了一眼大龍,轉身服侍父親躺下,大虎把飯桌收拾完後,迴到了自己的屋裏。
大龍也進了屋,大虎和大龍並排坐在炕上,很近,但大虎感到哥倆心裏的距離有點遠了,大龍跟大虎漫無邊際的侃侃而談,把大虎說的好暈,覺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好像懸在半空,找不著南北,大虎甚至有點懷疑,自己不是離家三年,而是三十年,自己與大龍成了隔代人,想法有了天壤之別,大虎本想與大龍把話聊透了,看看問題到底是出在自己身上,還是出在大龍身上,但想到剛剛又發病的父親,大虎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就在大虎鋪炕準備睡覺的時候,金昌元領著玉兒來家看大虎,三個人見麵後,各自聊了這三年的生活,變化最大的是玉兒,大虎三年前把玉兒帶迴家的時候,玉兒還是個被餓的瘦小枯幹,幾乎沒怎麽發育的小姑娘,如今十一歲了,人出落的像她的名字‘亭亭玉立’,看見玉兒瞪著大眼睛,依偎在金昌元身旁,大虎明白了,他這個‘媒人’沒當錯。
金昌元問了大虎迴家以後的打算,大虎告訴昌元,從明天起他準備走街串巷,成為一個靠手藝吃飯的‘金木匠’,金昌元衝大虎豎起了大拇指,因為在金昌元的記憶裏,大虎是‘木匠’裏是最年輕的一個。
第一天外出攬活,大虎去了離家最近的辛村。
辛村地多人少,生活條件相對寬裕一些,大虎進村後就開始挨家挨戶攬活,當走到第三家的時候,戶主把門開開了,可當他看到攬活的是個十六七歲的孩子時,就要把門關上,大虎趕緊做自我介紹,看見人家還是不信任,大虎隻好給對方提出了優厚的條件,免費做一樣家具,家具做成後,如果戶主滿意,他再接活,如果戶主不滿意,他無條件賠戶主木料,戶主一聽這個條件太實惠了,左右自己都不吃虧,就同意讓大虎進門試做家具。
經過和戶主聊天大虎得知,戶主的大兒子已經定親,準備在春節前完婚,需要做一套家具,大虎盤算著,如果自己試做的家具能夠獲得戶主認可,自己就算邁出了木匠生涯的第一步,這次的試做,決不能有半點馬虎,一定要把學到的手藝用足用好,讓戶主滿意。
戶主讓大虎先做一個衣櫃,大虎從第一道工序開始,一直到衣櫃成型用了兩天的時間,衣櫃做成後,戶主把左鄰右舍請到家裏對大虎的手藝進行品頭論足,大家圍著衣櫃從裏到外摸了個遍,沒有找出瑕疵,其中一位長輩感歎道,如果沒有看見大虎,還真不敢相信這衣櫃是出自一個十幾歲孩子的手。
戶主也對大虎的活滿意,他當場把全套家具的活交給了大虎,並談好了工錢,圍觀的人也跟著湊熱鬧,這家的姑娘要出嫁,需要做個箱子,那家的老人要辦大壽,需要做個八仙桌,大虎用本子把大家的要求記了下來,大虎粗略估算了一下,僅在辛村他就能幹上幾個月,收入當然也很可觀。
正當大虎準備,靠實力在辛村開始他人生第一桶金的時候,辛村的一戶叫李德龍的木匠正在蠢蠢欲動,李德龍人稱‘快手李’,之所以稱她為‘快手李’,是因為他幹活的速度,比一般的木匠要快,手腳也相當的麻利,活也幹得漂亮。
因此,不要說是辛村,附近村子的人有木活,一般他是首選,漸漸的,他的收費也漲了,如果隻長個一星半點的,都是老熟人,沒有人計較,可是,他是每年都上漲,這讓街裏街坊的,說不出道不出。
村民們覺得,還是喜歡用慣了的人,這也給李德龍創造了加速膨脹的機會。
說起李德龍,五十出頭的年紀,你要說是他貪得無厭也不盡然,壞事就壞在他家的老娘們身上,一開始,李德龍在木活的價格上還是童叟無欺的,可是時間長了,老婆就開始抱怨,什麽家裏孩子上學的錢漲了,什麽別人家的媳婦買了項鏈了等等,整天在男人耳邊念叨。
這男人,而且是覺得自己就是一家之主的男人,就怕自己的老婆跟自己哭窮,動不動還拿別人家的事情說事,覺得沒有麵子。
枕邊風吃多了,李德龍往心裏去了,枕邊風吹透了,李德龍開始行動了。
在他跟雇主家第一次提出漲價的時候,還多少有點說不出口,沒想到雇主並沒有拒絕他的漲價要求,嚐到甜頭的李德龍的媳婦就想一發不可收拾。
正好,本村的寡婦李老太想做個箱子裝衣物用,李德龍沒有跟李老太說出漲價的事情,也許,在他看來,一個村住著又寡婦失業的,沒辦法張口,一個箱子錢又不多。
很快箱子做好了,李老太還是按照去年的價格,付了李德龍工錢,李德龍迴到家,把錢交給了媳婦,媳婦經手一過數,覺得李老太給少了,沒有達到她的預期,他讓李德龍馬上去李老太家要,李德龍不肯去,兩個人吵吵起來。
李德龍媳婦,一氣之下自己到李老太家要了。
李老太見李德龍媳婦氣氣夯夯的跑來找後賬,也急了,她告訴李德龍媳婦,沒有你們這樣的,幹活之前不說好價錢,幹活以後,而且還是給了錢以後再後找補,兩個人一個堅持要,一個堅決不給,吵到最後,把左鄰右舍的都給驚動了。
見仁見智,有向燈的,就有向火的,但圍觀的人中,絕大多數人還是向著李老太的,其中,心直口快的同村媳婦‘小快嘴’就指責李德龍媳婦缺乏人情,李德龍和李老太還是本家當戶的,即使是不要錢,你李德龍也應該給做。
‘小塊嘴’的話,立刻引來李德龍媳婦的不滿,兩個女人要是打起架來,花樣多了,隻見李德龍的媳婦上前揪住‘小快嘴’的頭發,‘小快嘴’也不示弱,他照著李德龍媳婦的乳房,一把抓下去,疼的李德龍媳婦不得不鬆開抓住‘小快嘴’頭發的手。
人群中,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有個愣頭青小子大喊著,踢她的腿,讓她站不住,還有的,為‘小快嘴’站腳助威,場麵一度失控。
李德龍的小女兒跑迴家,告訴父親她媽跟‘小快嘴’打起來了,李德龍還納悶,自己沒有給‘小快嘴’做家具,媳婦怎麽會跟‘小快嘴’打起來了,要打也是跟李老太呀。
李德龍跑到了打架的現場,當他看到自己的媳婦和‘小快嘴’,頭發蓬亂,嘴角出血,狼狽不堪的樣子,他沒有勇氣上前拉架,扭頭迴家了。
這場風波過後,李德龍發現,找他幹木活的越來越少,李德龍也曾埋怨過媳婦,他認為,毀了自己生意的就是媳婦的貪得無厭,可是他忘了,他是媳婦貪得無厭的推手。
正巧在這個時候,大虎出徒了,而且第一桶金,就是給辛村的雇主大家具。
原本李德龍還是有自省的,但大虎來了以後,他的那點自省蕩然無存了,他偏激的認為,是大虎搶了他的生意,而且還是來他的家門搶生意,他甚至認為,這是大虎來家門口欺負他。
那天,他看到村們躍躍欲試的讓大虎給他們幹木活,氣的火冒三丈,但礙於村民的麵子,他沒有發作,但是,他不發作並不代表他可以接受,就像那句話,用在他身上也適用,‘老虎不發威,你拿我當病貓’。
不甘心當病貓的李德龍開始思量,怎樣才能即把大虎轟走,又能重新樹立起他在村民中的形象,要不說李德龍這個人是個大屎包呢,你找誰商量不行,非要找那個無事生非的媳婦商量,一開始就注定了他不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