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都是我不好!當日就不應該讓你自個兒走!”傅采芙坐在床沿。雖然這件事與她無關,但發生意外的人卻與她這般密切相關,傅采芙知道這件事之後,簡直嚇得魂都丟了。旁邊的傅采蘊瞧著倒是比她還淡定一些。
“有驚無險,我這不就安然無恙麽?”這場麵突然變得很詭異,受害者反倒開始安慰受害者親屬了。
之前傅卓林也陪了她坐了許久,傅采蘊看得出,雖然他沒有說什麽,但傅采蘊在他的眼中看到了自責。有哥哥在旁邊陪著,傅采蘊的心情已然平複了許多。現在才反過來叫傅采芙別太擔心。
“五妹妹,我一定會動用我所有的關係幫你查出這個真兇!”與傅采芙一同前來慰問的傅卓琛義憤填膺的樣子真是逗笑了她。那可是未來的秦王妃呢!怎麽著也得保護好不是?
“你放心,我會擦亮眼睛,好好看看那個害我的人會落個什麽下場。”雖然傅采蘊的雙眼看起來還是有幾分無神,但她的眼睛來迴看著傅卓琛與傅采芙,卻是透著幾分堅定。
說怕,其實傅采蘊還真的怕。雖然她在參加榮郡王與郡王妃婚宴時就曾經收到茉莉遞過來的密信,知道了有人要衝著自己來,可她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會是以這樣一種形式。
如若魏王沒有事先收到消息,如若她真的毫無防備地上了那輛馬車……她甚至都不敢想下去。
確實讓人心有餘悸。
驚駭過後,取而代之的就是深深的憤怒。她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有人要這樣惡毒,要將自己往死裏整。要是毀掉一個姑娘家的清譽……那跟毀掉她的一生,也當真是沒有什麽差別了。
不管用盡什麽法子,她都要將那個幕後真兇揪出來!她要親眼看著真兇繩之於法!
榮郡王的母親劉王妃不久前攜了新進門的兒媳婦榮郡王妃一同來了英國公府,由於慧陽郡主是在離開了榮郡王府後就遭到毒手的,為表誠意,劉王妃帶著兒媳婦,帶了不少厚禮到國公府來看望傅采蘊。
但傅采蘊到底沒在榮郡王妃眼裏看到多少惋惜抱歉。
那一瞬間,她對榮郡王妃起了疑心。說到底,自己都是進了榮郡王妃的屋裏才開始覺得不適,榮郡王妃確實嫌疑很大。但仔細一想,榮郡王妃雖然與自己不和,但看著也不像是一個會耍陰招的人。莫非她嫁進郡王府還不懂收斂麽?
雖然心存疑慮,傅采蘊還是將自己的疑惑告訴了文昌大長公主。反正這種事讓刑部來查,應當比她查要好吧?
這些天,英國公府多了些許客人,其中就有魏王妃。
太後也送了些東西到公府裏來,還讓人傳話若是慧陽郡主恢複好了,便入宮來見她。
魏王妃在傅采蘊的屋中坐了許久,兩人將屋中的丫鬟們都屏退了,沒有人知道她們倆在裏頭談了些什麽。
但見魏王妃離開時,傅采蘊親自將人送了出去,兩人言笑晏晏,看著倒是親密得很。
***
當大理寺的人找上了榮郡王府,要請榮郡王妃到大理寺一趟,榮郡王妃還是滿腹疑惑,不知所以然。但到了大理寺,見到易安縣主親筆寫下的狀詞,她這才知道,連自己都身不由己地被卷進這樁事件裏頭!
不得不說,出了這樣一檔子事,榮郡王妃多少有些幸災樂禍。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她都不想讓傅采蘊那麽輕輕鬆鬆地得到。現在讓她吃些苦頭也好,不然自己遭了那麽多的罪都得不到秦王妃這個位置,就讓那個人得來全不費工夫?世上可沒有這麽便宜的事!
她思忖著,這件事到底是發生在自己新婚之日,大理寺少卿想要請她過去也是情有可原。但等她踏入大理寺之後,榮郡王妃真是傻了眼了——她竟然被當做了那個下手的人!
“慧陽郡主斷定,她是在郡王妃的房中被下了藥。根據慧陽郡主的證詞,當時屋中隻有郡王妃與令妹。本官請了令妹到大理寺來,這是令妹的證詞。”
榮郡王妃一副狀況外的模樣,呆呆地接過了易安縣主的證詞,整個人登時就石化了。她那好妹妹,一母所出的嫡親妹子……竟然誣告她!
雖然易安縣主沒有一口咬定這件事的幕後主使是榮郡王妃,但她的證詞已經接近於要將自己往死裏逼了……什麽她與慧陽郡主一直不和,什麽在她房間裏看到什麽白色粉末……那一字一句,簡直都是在明示暗示地說這藥就是自己下的。
那一刻,榮郡王妃真想親手將那份證供撕得粉碎。
與自己的粗枝大葉不同,易安縣主從小心思縝密,比自己要小心許多。榮郡王妃明白,若她能夠說出在自己房中見過白色粉末,那便真是有。
假若傅采蘊說的是真的,下藥的兇手真在自己和易安縣主之間,那兇手是誰榮郡王妃自是心知肚明。
看來易安縣主早留了一手,就怕東窗事發,因而早就在她房裏埋好了自己的解藥,她的毒、藥!就怕禍患到了自己身上,好準備禍水東流!
自己一向膽大妄為,仗著有爹爹撐腰,愛幹什麽就幹什麽。但妹妹不同,易安縣主比自己膽小多了,這樣一個妹妹,榮郡王妃還真的不太看得上眼。襄陽王妃為襄陽王誕下三個孩子,她有一個親弟弟與親妹妹。弟弟還小,但顯然比較像自己與父親。而妹妹膽小懦弱,印象中,她總是喜歡縮在自己的身後。雖然榮郡王妃也為這個妹妹出過不少頭,但在她心裏,並不那麽看得起她。
而現如今,這樣一個膽小怕事的姑娘,再次發揮了她懦弱的鼠輩性格,一出了事,就全往自己身上推?真是讓人恨不得一鞭子抽過去!
但她說的話,別人能信麽?她與慧陽郡主不和,而且自己從不掩飾,想來總會有些人知道。她想要害慧陽郡主,動機看起來是有了。而易安縣主跟慧陽郡主在榮郡王府有說有笑,這也是所有人看到的。
榮郡王妃率性而為,做事衝動不顧後果,這在皇都並非什麽秘密。而易安縣主靦腆膽小,誰又會覺得這樣一個弱柳扶風般的姑娘會幹下這麽膽大包天的事?
可一切都與事實恰恰相反,正是那個看起來靦腆實則陰毒的易安縣主,拿了自己的親姊來做替死鬼背黑鍋!易安縣主想來也是將這種世人的眼光與偏見利用得淋漓盡致,導致現在自己人證物證俱在,就是想要如何申辯,也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上天似乎很喜歡與自己開玩笑,自己的前程被毀了還不夠,自己的妹妹還要補一刀,逼自己跳下深淵!
大理寺的人說得很清楚了,就算自己死活不認,現在人證物證俱在,要入她的罪,並不是什麽難事。
尤其是,自己的夫君榮郡王是個遺腹子,也年輕得很,什麽經驗人脈都不多,想要靠他賣人情,上下打點疏通,好為自己脫罪,看來也是不可能的事。
光啟帝一道旨意壓下來,大理寺自然是想盡早揪出真兇的,這件事就是皇帝陛下也在關注著,與皇帝相比,榮郡王簡直不值一提。
這對於榮郡王妃而言,簡直是滅頂之災。
她到底也是剛剛嫁作人婦的十五六歲的姑娘,比起在之前哭成淚人的易安縣主,榮郡王妃也不過是死死地咬著嘴唇罷了,雖然這襄陽王府一家子沒一個能夠讓人看上眼,但硬要這樣論起來,榮郡王妃到底要比她那胞妹強些。
好歹她足夠光明磊落,不耍陰招,就算是落得這樣一個不好的下場也咬咬牙扛下來了,也沒聽她幹出什麽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笑話,繼續丟人現眼。
果真是人比人比死人,傅采蘊覺得,跟她的妹妹一比,榮郡王妃也沒那麽讓人反感了。
畢竟一個隻是對自己吹胡子瞪眼頂多心裏腹誹了她不知道多少遍,對她沒什麽實質性的傷害,而另一個則是親自動手要害死自己。相較之下,前者總會可愛一些吧?
傅采蘊坐在後頭,聽得也差不多了。她看了何總管一眼,何總管在文昌大長公主手底下幹了這麽多年,是個何等精明的人?他立馬就心領神會地出去,跟外頭的馮大人低語了幾句。
馮大人轉向臉色慘白沒有一絲血色,就算是人證物證俱在仍然不肯認罪的榮郡王妃,“郡王妃,慧陽郡主請郡王妃一聚。”
作者有話要說:
☆、姐妹
這幾日,易安縣主都有些心神不寧的,看起來總有些魂不守舍。襄陽王妃看著倒是奇怪,怎麽小女兒自打從榮郡王府迴來,就這樣一副怏怏的樣子?
終歸是自己的女兒,襄陽王妃也知道這個女兒心裏好像有什麽藏著掖著。但自幼易安縣主就事事都喜歡跟自己的母親講,這一迴,易安縣主卻什麽都不說,看著就叫人心疼。
在榮郡王妃迴娘家的時候,襄陽王妃特地問了大女兒易安縣主是否在榮郡王府受了委屈,但榮郡王妃隻說沒有。
哪知此時此刻,易安縣主躲在房中,腸子都悔青了,正在絞盡腦汁地想著對策呢。
當日那個人可不是這樣對自己說的!易安縣主臉色慘白,死死地捏著帕子,嘴唇都快被咬出血來了。
要是她知道,給慧陽郡主下藥竟然是要做這般歹毒的事,竟然是要毀掉慧陽郡主的清白,那就是給她十個膽子她也不敢做這個幫兇啊!
易安縣主並不如襄陽王妃這般閉塞,也有些交好的郡主和貴女。雖然她跟慧陽郡主沒什麽接觸的機會,但慧陽郡主的大名她是聽過的。這個郡主有英國公府做靠山,還是太後鍾愛的外孫女,絕對不是個可以隨便惹的人。
現在出了事,易安縣主更是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便是連皇帝都下令要徹查此事了……
冷……她隻感覺到一種寒徹入骨的涼意。
自己當初怎麽那麽頭腦一熱,幹下了這等蠢事呢!現在真是追悔莫及了!都怪那個說客太厲害,知道自己的軟肋和弱點,懂得投其所好,將自己迷得團團轉的,一時頭腦發熱就應下來了!懵懵懂懂地就做了別人的棋子!
她根本就沒有想過後果那麽嚴重!當時那個人隻同自己說,慧陽郡主曾經教訓過她,她不過是想要下點藥,讓她難受幾天而已,而且這藥無色無味,也查不出源頭,隻要自己死活不認,等慧陽郡主身體好了之後查不出什麽來,不就不了了之了麽?
反正這藥也害不了人命,過幾天就痊愈了。易安縣主還以為是巴豆一類的瀉藥呢。
沒想到……沒想到竟然這樣借刀殺人,竟然要將慧陽郡主迷昏,然後把她不知劫到哪兒去!幸好隻是虛驚一場,慧陽郡主並沒有受到什麽實質性的傷害,自己或許還有條活路走……要不然,要不然真是爹娘都救不了自己!
從長姐的事情可以看出,其實自己的父親並沒有自己和端和郡主想的這般無所不能。就算他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他的上頭,還有一個人。
而他上頭這個人,很顯然是願意讓事情水落石出,揪出真兇嚴懲不貸。
長姐落得這樣的下場,嫁給那個豬頭一樣的榮郡王。這件事就可以佐證,她那偉岸的父親,在真正的皇室血脈麵前還是得低頭。
就算被封了異姓王又如何?到底不是姓穆的,有些東西就是差了些。
在王府中最受寵的大姐尚且落得這樣的下場,那她呢?這就是易安縣主擔心的事。她並不比榮郡王妃小多少,她也快到了該定親的日子了。她是王府的嫡次女,品級也比榮郡王妃要低,因而夫家應該也會差些。
本來想著姐姐能高嫁入皇室,自己也差不到哪兒去。現如今自己明顯是被榮郡王妃的任意妄為連累了,連擇夫家也擇得艱難了些。這憂慮,她曾無意中聽襄陽王妃提到過。
正是榮郡王妃被賜婚的事,讓整個皇都也知道了,襄陽王也並非如此得聖心。他想要拿捏七殿下,卻反而被七殿下將了一軍,鬧了個滿城皆知的大笑話。
這叫易安縣主如何能安心!別說是姐姐了,那個榮郡王就是自己都看不上眼,如若自己要嫁給比榮郡王還不如的人……易安縣主覺得自己真的是前路一片灰暗了。
萬般無奈之下,有人說可以允諾給自己一個好的夫君,那真是一下就戳中了易安縣主的心思。
那個人是易安縣主在別的姑娘家的茶會上認識的,似乎是當時舉辦茶會的定忠伯嫡長女的剛出嫁的表姐,而這個表姐口口聲聲稱自己與慧陽郡主有些隔閡,但因為身份不夠,整治不了慧陽郡主,但又實在憋不住這口氣,這才請她幫忙小懲大誡。
當然,易安縣主也深思熟慮過了一下,也仔細地查了查這個女人,知道她丈夫的堂兄在太子手底下做事,似乎頗受太子的重用。而她說太子也正在留心幫一些宗室尋找合適的姑娘,句句話都說到易安縣主的心坎上。
“其實縣主跟那些宗室配起來也是夠配的,到底是襄陽王的嫡女嘛。有誰敢看低了去?襄陽王為陛下鎮守邊關,打過勝仗,既有功勞又有苦勞,誰不想娶縣主呢?至於端和郡主,那是陛下的聖旨,誰也不敢忤逆不是?”那個人的花言巧語,聽得易安縣主這樣的一個閱曆不足的小姑娘心花怒放。
沒準有人幫著在太子麵前說一說,可能真的就成了?她就能夠擺脫長姐的陰影了?
總而言之,易安縣主經受不住誘惑,這就幹了。
繼而就是現在這般,惶惶不可終日。
雖然易安縣主親自驗證過那藥,溶在水裏的確無色無味。但萬一慧陽郡主疑心呢?在榮郡王妃房間走出不久她就有些不適了,萬一她察覺出端倪了呢?
易安縣主又是一抖。
房間裏,當時除了自己,就隻有姐姐了……易安縣主把心一橫,似是做了個什麽決定。
姐姐嫁了個她這樣討厭的男人,這輩子注定是得不到幸福的了。她的人生都被毀了,但自己的人生卻還有許多未知之數,沒準還有什麽大好前程呢?何況慧陽郡主也很討厭姐姐不是?這不也正好順了她的意麽?
反正逼得她走這一步的,也是姐姐!
於是被請去大理寺之後,易安縣主就將自己做的事都往榮郡王妃身上套。幸好自己早就留有一手,將那用剩的藥放在了姐姐的房間……
易安縣主認為當時自己聲淚俱下聲情並茂,說得連那座上的大人都動容,相信自己是無辜的了……但現在這是怎麽迴事?怎麽又請自己去大理寺了?
易安縣主真是一頭霧水了。
但既然大理寺的人親自來請,易安縣主總是推辭不得,便也跟著去了。
她萬萬沒有想到,在大理寺等著自己的竟然是慧陽郡主與榮郡王妃。
但很顯然,慧陽郡主和榮郡王妃是並排坐著的,說明榮郡王妃並沒有如她所料那般成為替罪羔羊。
這是出事之後易安縣主第一次見到慧陽郡主,她看起來有幾分憔悴,似乎還沒有完全恢複過來一般。想來現在是恢複了一些,所以這才親自過來大理寺看看情況如何。
事情有些蹊蹺。按理來說,慧陽郡主看到自己那份證詞,不是應該下意識地選擇相信才對麽?
畢竟她與姐姐互相看不慣,上次在姐姐大婚時她都盡收眼底了。她應該對自己的證詞深信不疑才對呀!易安縣主對此十分自信,因而她才覺得若是將一切罪責如數推到榮郡王妃身上,應該可以保證自己不會受到絲毫懷疑與牽連。
更為讓易安縣主無法接受的是,她才剛剛準備行禮的時候,榮郡王妃徑直走向自己,緊接著,她還沒來得及叫出一聲“姐姐”,榮郡王妃就一個耳光重重地甩了過來!
榮郡王妃的出手是這般重,易安縣主被打得倒在地上,一邊臉頰登時紅了。
榮郡王妃卻覺得,隻抽她一個耳光都算便宜她了。這樣一個不要臉的妹妹,她恨不得抽死她!
易安縣主隻覺得臉頰火辣辣地痛,她抬手擦了擦嘴角的血。她艱難地爬起來,仍然是一咬牙低聲道:“姐姐,我知道你恨我……但、但你也不能全怪我大義滅親……”因為不知道慧陽郡主知道些什麽,大理寺查出了什麽,是以易安縣主不敢說得那麽理直氣壯。起碼從目下的情況來看,慧陽郡主很顯然是默許姐姐的行為的。
她該說什麽,才能讓大理寺的人和慧陽郡主相信姐姐才是兇手,同時洗脫自己的罪名呢……
易安縣主正在思考著對策,臉上就已經淚如泉湧了。
“到底是誰恨誰?你巴不得我死,我不過是抽你一耳光罷了,你說,誰更歹毒一些!小時候我也沒少幫你出頭,而你呢?你就是這樣迴報我!自己的事,敢做不敢當,我最看不起你這種人了!哭哭哭,就知道哭!”
易安縣主被榮郡王妃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已是有些懵了。但這並非第一次,有時候自己做錯些什麽不如長姐的意,榮郡王妃就會這樣毫不留情、劈頭蓋臉地當眾斥責她。這種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她丟臉的事,榮郡王妃並不是第一次幹。
“有驚無險,我這不就安然無恙麽?”這場麵突然變得很詭異,受害者反倒開始安慰受害者親屬了。
之前傅卓林也陪了她坐了許久,傅采蘊看得出,雖然他沒有說什麽,但傅采蘊在他的眼中看到了自責。有哥哥在旁邊陪著,傅采蘊的心情已然平複了許多。現在才反過來叫傅采芙別太擔心。
“五妹妹,我一定會動用我所有的關係幫你查出這個真兇!”與傅采芙一同前來慰問的傅卓琛義憤填膺的樣子真是逗笑了她。那可是未來的秦王妃呢!怎麽著也得保護好不是?
“你放心,我會擦亮眼睛,好好看看那個害我的人會落個什麽下場。”雖然傅采蘊的雙眼看起來還是有幾分無神,但她的眼睛來迴看著傅卓琛與傅采芙,卻是透著幾分堅定。
說怕,其實傅采蘊還真的怕。雖然她在參加榮郡王與郡王妃婚宴時就曾經收到茉莉遞過來的密信,知道了有人要衝著自己來,可她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會是以這樣一種形式。
如若魏王沒有事先收到消息,如若她真的毫無防備地上了那輛馬車……她甚至都不敢想下去。
確實讓人心有餘悸。
驚駭過後,取而代之的就是深深的憤怒。她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有人要這樣惡毒,要將自己往死裏整。要是毀掉一個姑娘家的清譽……那跟毀掉她的一生,也當真是沒有什麽差別了。
不管用盡什麽法子,她都要將那個幕後真兇揪出來!她要親眼看著真兇繩之於法!
榮郡王的母親劉王妃不久前攜了新進門的兒媳婦榮郡王妃一同來了英國公府,由於慧陽郡主是在離開了榮郡王府後就遭到毒手的,為表誠意,劉王妃帶著兒媳婦,帶了不少厚禮到國公府來看望傅采蘊。
但傅采蘊到底沒在榮郡王妃眼裏看到多少惋惜抱歉。
那一瞬間,她對榮郡王妃起了疑心。說到底,自己都是進了榮郡王妃的屋裏才開始覺得不適,榮郡王妃確實嫌疑很大。但仔細一想,榮郡王妃雖然與自己不和,但看著也不像是一個會耍陰招的人。莫非她嫁進郡王府還不懂收斂麽?
雖然心存疑慮,傅采蘊還是將自己的疑惑告訴了文昌大長公主。反正這種事讓刑部來查,應當比她查要好吧?
這些天,英國公府多了些許客人,其中就有魏王妃。
太後也送了些東西到公府裏來,還讓人傳話若是慧陽郡主恢複好了,便入宮來見她。
魏王妃在傅采蘊的屋中坐了許久,兩人將屋中的丫鬟們都屏退了,沒有人知道她們倆在裏頭談了些什麽。
但見魏王妃離開時,傅采蘊親自將人送了出去,兩人言笑晏晏,看著倒是親密得很。
***
當大理寺的人找上了榮郡王府,要請榮郡王妃到大理寺一趟,榮郡王妃還是滿腹疑惑,不知所以然。但到了大理寺,見到易安縣主親筆寫下的狀詞,她這才知道,連自己都身不由己地被卷進這樁事件裏頭!
不得不說,出了這樣一檔子事,榮郡王妃多少有些幸災樂禍。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她都不想讓傅采蘊那麽輕輕鬆鬆地得到。現在讓她吃些苦頭也好,不然自己遭了那麽多的罪都得不到秦王妃這個位置,就讓那個人得來全不費工夫?世上可沒有這麽便宜的事!
她思忖著,這件事到底是發生在自己新婚之日,大理寺少卿想要請她過去也是情有可原。但等她踏入大理寺之後,榮郡王妃真是傻了眼了——她竟然被當做了那個下手的人!
“慧陽郡主斷定,她是在郡王妃的房中被下了藥。根據慧陽郡主的證詞,當時屋中隻有郡王妃與令妹。本官請了令妹到大理寺來,這是令妹的證詞。”
榮郡王妃一副狀況外的模樣,呆呆地接過了易安縣主的證詞,整個人登時就石化了。她那好妹妹,一母所出的嫡親妹子……竟然誣告她!
雖然易安縣主沒有一口咬定這件事的幕後主使是榮郡王妃,但她的證詞已經接近於要將自己往死裏逼了……什麽她與慧陽郡主一直不和,什麽在她房間裏看到什麽白色粉末……那一字一句,簡直都是在明示暗示地說這藥就是自己下的。
那一刻,榮郡王妃真想親手將那份證供撕得粉碎。
與自己的粗枝大葉不同,易安縣主從小心思縝密,比自己要小心許多。榮郡王妃明白,若她能夠說出在自己房中見過白色粉末,那便真是有。
假若傅采蘊說的是真的,下藥的兇手真在自己和易安縣主之間,那兇手是誰榮郡王妃自是心知肚明。
看來易安縣主早留了一手,就怕東窗事發,因而早就在她房裏埋好了自己的解藥,她的毒、藥!就怕禍患到了自己身上,好準備禍水東流!
自己一向膽大妄為,仗著有爹爹撐腰,愛幹什麽就幹什麽。但妹妹不同,易安縣主比自己膽小多了,這樣一個妹妹,榮郡王妃還真的不太看得上眼。襄陽王妃為襄陽王誕下三個孩子,她有一個親弟弟與親妹妹。弟弟還小,但顯然比較像自己與父親。而妹妹膽小懦弱,印象中,她總是喜歡縮在自己的身後。雖然榮郡王妃也為這個妹妹出過不少頭,但在她心裏,並不那麽看得起她。
而現如今,這樣一個膽小怕事的姑娘,再次發揮了她懦弱的鼠輩性格,一出了事,就全往自己身上推?真是讓人恨不得一鞭子抽過去!
但她說的話,別人能信麽?她與慧陽郡主不和,而且自己從不掩飾,想來總會有些人知道。她想要害慧陽郡主,動機看起來是有了。而易安縣主跟慧陽郡主在榮郡王府有說有笑,這也是所有人看到的。
榮郡王妃率性而為,做事衝動不顧後果,這在皇都並非什麽秘密。而易安縣主靦腆膽小,誰又會覺得這樣一個弱柳扶風般的姑娘會幹下這麽膽大包天的事?
可一切都與事實恰恰相反,正是那個看起來靦腆實則陰毒的易安縣主,拿了自己的親姊來做替死鬼背黑鍋!易安縣主想來也是將這種世人的眼光與偏見利用得淋漓盡致,導致現在自己人證物證俱在,就是想要如何申辯,也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上天似乎很喜歡與自己開玩笑,自己的前程被毀了還不夠,自己的妹妹還要補一刀,逼自己跳下深淵!
大理寺的人說得很清楚了,就算自己死活不認,現在人證物證俱在,要入她的罪,並不是什麽難事。
尤其是,自己的夫君榮郡王是個遺腹子,也年輕得很,什麽經驗人脈都不多,想要靠他賣人情,上下打點疏通,好為自己脫罪,看來也是不可能的事。
光啟帝一道旨意壓下來,大理寺自然是想盡早揪出真兇的,這件事就是皇帝陛下也在關注著,與皇帝相比,榮郡王簡直不值一提。
這對於榮郡王妃而言,簡直是滅頂之災。
她到底也是剛剛嫁作人婦的十五六歲的姑娘,比起在之前哭成淚人的易安縣主,榮郡王妃也不過是死死地咬著嘴唇罷了,雖然這襄陽王府一家子沒一個能夠讓人看上眼,但硬要這樣論起來,榮郡王妃到底要比她那胞妹強些。
好歹她足夠光明磊落,不耍陰招,就算是落得這樣一個不好的下場也咬咬牙扛下來了,也沒聽她幹出什麽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笑話,繼續丟人現眼。
果真是人比人比死人,傅采蘊覺得,跟她的妹妹一比,榮郡王妃也沒那麽讓人反感了。
畢竟一個隻是對自己吹胡子瞪眼頂多心裏腹誹了她不知道多少遍,對她沒什麽實質性的傷害,而另一個則是親自動手要害死自己。相較之下,前者總會可愛一些吧?
傅采蘊坐在後頭,聽得也差不多了。她看了何總管一眼,何總管在文昌大長公主手底下幹了這麽多年,是個何等精明的人?他立馬就心領神會地出去,跟外頭的馮大人低語了幾句。
馮大人轉向臉色慘白沒有一絲血色,就算是人證物證俱在仍然不肯認罪的榮郡王妃,“郡王妃,慧陽郡主請郡王妃一聚。”
作者有話要說:
☆、姐妹
這幾日,易安縣主都有些心神不寧的,看起來總有些魂不守舍。襄陽王妃看著倒是奇怪,怎麽小女兒自打從榮郡王府迴來,就這樣一副怏怏的樣子?
終歸是自己的女兒,襄陽王妃也知道這個女兒心裏好像有什麽藏著掖著。但自幼易安縣主就事事都喜歡跟自己的母親講,這一迴,易安縣主卻什麽都不說,看著就叫人心疼。
在榮郡王妃迴娘家的時候,襄陽王妃特地問了大女兒易安縣主是否在榮郡王府受了委屈,但榮郡王妃隻說沒有。
哪知此時此刻,易安縣主躲在房中,腸子都悔青了,正在絞盡腦汁地想著對策呢。
當日那個人可不是這樣對自己說的!易安縣主臉色慘白,死死地捏著帕子,嘴唇都快被咬出血來了。
要是她知道,給慧陽郡主下藥竟然是要做這般歹毒的事,竟然是要毀掉慧陽郡主的清白,那就是給她十個膽子她也不敢做這個幫兇啊!
易安縣主並不如襄陽王妃這般閉塞,也有些交好的郡主和貴女。雖然她跟慧陽郡主沒什麽接觸的機會,但慧陽郡主的大名她是聽過的。這個郡主有英國公府做靠山,還是太後鍾愛的外孫女,絕對不是個可以隨便惹的人。
現在出了事,易安縣主更是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便是連皇帝都下令要徹查此事了……
冷……她隻感覺到一種寒徹入骨的涼意。
自己當初怎麽那麽頭腦一熱,幹下了這等蠢事呢!現在真是追悔莫及了!都怪那個說客太厲害,知道自己的軟肋和弱點,懂得投其所好,將自己迷得團團轉的,一時頭腦發熱就應下來了!懵懵懂懂地就做了別人的棋子!
她根本就沒有想過後果那麽嚴重!當時那個人隻同自己說,慧陽郡主曾經教訓過她,她不過是想要下點藥,讓她難受幾天而已,而且這藥無色無味,也查不出源頭,隻要自己死活不認,等慧陽郡主身體好了之後查不出什麽來,不就不了了之了麽?
反正這藥也害不了人命,過幾天就痊愈了。易安縣主還以為是巴豆一類的瀉藥呢。
沒想到……沒想到竟然這樣借刀殺人,竟然要將慧陽郡主迷昏,然後把她不知劫到哪兒去!幸好隻是虛驚一場,慧陽郡主並沒有受到什麽實質性的傷害,自己或許還有條活路走……要不然,要不然真是爹娘都救不了自己!
從長姐的事情可以看出,其實自己的父親並沒有自己和端和郡主想的這般無所不能。就算他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他的上頭,還有一個人。
而他上頭這個人,很顯然是願意讓事情水落石出,揪出真兇嚴懲不貸。
長姐落得這樣的下場,嫁給那個豬頭一樣的榮郡王。這件事就可以佐證,她那偉岸的父親,在真正的皇室血脈麵前還是得低頭。
就算被封了異姓王又如何?到底不是姓穆的,有些東西就是差了些。
在王府中最受寵的大姐尚且落得這樣的下場,那她呢?這就是易安縣主擔心的事。她並不比榮郡王妃小多少,她也快到了該定親的日子了。她是王府的嫡次女,品級也比榮郡王妃要低,因而夫家應該也會差些。
本來想著姐姐能高嫁入皇室,自己也差不到哪兒去。現如今自己明顯是被榮郡王妃的任意妄為連累了,連擇夫家也擇得艱難了些。這憂慮,她曾無意中聽襄陽王妃提到過。
正是榮郡王妃被賜婚的事,讓整個皇都也知道了,襄陽王也並非如此得聖心。他想要拿捏七殿下,卻反而被七殿下將了一軍,鬧了個滿城皆知的大笑話。
這叫易安縣主如何能安心!別說是姐姐了,那個榮郡王就是自己都看不上眼,如若自己要嫁給比榮郡王還不如的人……易安縣主覺得自己真的是前路一片灰暗了。
萬般無奈之下,有人說可以允諾給自己一個好的夫君,那真是一下就戳中了易安縣主的心思。
那個人是易安縣主在別的姑娘家的茶會上認識的,似乎是當時舉辦茶會的定忠伯嫡長女的剛出嫁的表姐,而這個表姐口口聲聲稱自己與慧陽郡主有些隔閡,但因為身份不夠,整治不了慧陽郡主,但又實在憋不住這口氣,這才請她幫忙小懲大誡。
當然,易安縣主也深思熟慮過了一下,也仔細地查了查這個女人,知道她丈夫的堂兄在太子手底下做事,似乎頗受太子的重用。而她說太子也正在留心幫一些宗室尋找合適的姑娘,句句話都說到易安縣主的心坎上。
“其實縣主跟那些宗室配起來也是夠配的,到底是襄陽王的嫡女嘛。有誰敢看低了去?襄陽王為陛下鎮守邊關,打過勝仗,既有功勞又有苦勞,誰不想娶縣主呢?至於端和郡主,那是陛下的聖旨,誰也不敢忤逆不是?”那個人的花言巧語,聽得易安縣主這樣的一個閱曆不足的小姑娘心花怒放。
沒準有人幫著在太子麵前說一說,可能真的就成了?她就能夠擺脫長姐的陰影了?
總而言之,易安縣主經受不住誘惑,這就幹了。
繼而就是現在這般,惶惶不可終日。
雖然易安縣主親自驗證過那藥,溶在水裏的確無色無味。但萬一慧陽郡主疑心呢?在榮郡王妃房間走出不久她就有些不適了,萬一她察覺出端倪了呢?
易安縣主又是一抖。
房間裏,當時除了自己,就隻有姐姐了……易安縣主把心一橫,似是做了個什麽決定。
姐姐嫁了個她這樣討厭的男人,這輩子注定是得不到幸福的了。她的人生都被毀了,但自己的人生卻還有許多未知之數,沒準還有什麽大好前程呢?何況慧陽郡主也很討厭姐姐不是?這不也正好順了她的意麽?
反正逼得她走這一步的,也是姐姐!
於是被請去大理寺之後,易安縣主就將自己做的事都往榮郡王妃身上套。幸好自己早就留有一手,將那用剩的藥放在了姐姐的房間……
易安縣主認為當時自己聲淚俱下聲情並茂,說得連那座上的大人都動容,相信自己是無辜的了……但現在這是怎麽迴事?怎麽又請自己去大理寺了?
易安縣主真是一頭霧水了。
但既然大理寺的人親自來請,易安縣主總是推辭不得,便也跟著去了。
她萬萬沒有想到,在大理寺等著自己的竟然是慧陽郡主與榮郡王妃。
但很顯然,慧陽郡主和榮郡王妃是並排坐著的,說明榮郡王妃並沒有如她所料那般成為替罪羔羊。
這是出事之後易安縣主第一次見到慧陽郡主,她看起來有幾分憔悴,似乎還沒有完全恢複過來一般。想來現在是恢複了一些,所以這才親自過來大理寺看看情況如何。
事情有些蹊蹺。按理來說,慧陽郡主看到自己那份證詞,不是應該下意識地選擇相信才對麽?
畢竟她與姐姐互相看不慣,上次在姐姐大婚時她都盡收眼底了。她應該對自己的證詞深信不疑才對呀!易安縣主對此十分自信,因而她才覺得若是將一切罪責如數推到榮郡王妃身上,應該可以保證自己不會受到絲毫懷疑與牽連。
更為讓易安縣主無法接受的是,她才剛剛準備行禮的時候,榮郡王妃徑直走向自己,緊接著,她還沒來得及叫出一聲“姐姐”,榮郡王妃就一個耳光重重地甩了過來!
榮郡王妃的出手是這般重,易安縣主被打得倒在地上,一邊臉頰登時紅了。
榮郡王妃卻覺得,隻抽她一個耳光都算便宜她了。這樣一個不要臉的妹妹,她恨不得抽死她!
易安縣主隻覺得臉頰火辣辣地痛,她抬手擦了擦嘴角的血。她艱難地爬起來,仍然是一咬牙低聲道:“姐姐,我知道你恨我……但、但你也不能全怪我大義滅親……”因為不知道慧陽郡主知道些什麽,大理寺查出了什麽,是以易安縣主不敢說得那麽理直氣壯。起碼從目下的情況來看,慧陽郡主很顯然是默許姐姐的行為的。
她該說什麽,才能讓大理寺的人和慧陽郡主相信姐姐才是兇手,同時洗脫自己的罪名呢……
易安縣主正在思考著對策,臉上就已經淚如泉湧了。
“到底是誰恨誰?你巴不得我死,我不過是抽你一耳光罷了,你說,誰更歹毒一些!小時候我也沒少幫你出頭,而你呢?你就是這樣迴報我!自己的事,敢做不敢當,我最看不起你這種人了!哭哭哭,就知道哭!”
易安縣主被榮郡王妃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已是有些懵了。但這並非第一次,有時候自己做錯些什麽不如長姐的意,榮郡王妃就會這樣毫不留情、劈頭蓋臉地當眾斥責她。這種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她丟臉的事,榮郡王妃並不是第一次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