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姑嘴上說該咋樣咋樣,但行動上仍十分重視。她手腳麻利地把院落和房屋清掃一遍,把桌椅擦拭得幹幹淨淨,因為知道陳覲的習慣,又特地拿出一副新的茶具碗碟。兩人收拾停當,又進屋換了一身待客的衣裳。


    這時候,李竹和陳覲已在鄉親們的簇擁中來到了楊家門前。


    楊 家夫妻倆出門迎接,楊老實硬撐著說了幾句場麵話,接下來全程就靠李大姑支撐。李大姑早年跟著當秀才的父親念過書,嫁給楊老實後,丈夫上不得台麵,人情往來 都靠她支應,再加上開飯鋪子,客人南來北往的人都有。因此她應付這等場麵絲毫不顯局促。態度既熱情親切又沒有諂媚卑微之色。一旁圍觀的鄉親們不由得暗暗佩 服。


    陳覲這次來也做了充足的準備,他這是新姑爺初次登門, 按照規矩要拜訪嶽家及族裏的長者,還要根據親疏關係送些禮品。他肯用心,再加上對本地的風土人情也很了解,因此事情處理得十分周到。不到半天功夫便贏得了 “不擺架子,親切隨和”的美稱。不過,稱讚歸稱讚,大夥隻是遠遠地看著,誰也不敢上前。隻有裏正能勉強說上幾句話。


    鄉親們圍觀一陣,便漸漸散去了。


    李大姑準備了一桌席麵給兩人接風洗塵。


    裏正做為陪席也留了下來,他和楊老實一樣,這頓飯吃得食不知味。


    晚飯過後,兩人略坐片刻,便迴了李竹原來的家。


    那幾個幫忙看門的老兵早早地將屋子重新打掃了一遍,小春她們幾個丫環稍一收拾便可入住。


    陳覲一迴到家,頓覺放鬆不少,他歎道:“新女婿真不是個好差使,笑得臉都僵了。”


    李竹疑惑道:“你什麽時候笑了?”


    陳覲輕哼一聲,麵無表情地看著她。


    李竹無語,對他來說,比麵癱多點表情就叫笑。


    不過,想起他的表現,李竹默默為他加了一分,主動親了他一口。陳覲的麵色愈發柔和,接著他側過另一邊臉,李竹隻得又親了一下。


    當晚,兩人就宿在李竹以前的房間。


    兩人因為舟車勞頓,又應付一堆瑣事,也沒精力再做別的,一夜相擁而眠。


    次日上午,李三姐和張文聽到消息,也帶著兩個孩子一起迴來了。


    兩人是在去年年底成的親。之後,李大姑和楊墨上京,這夫妻倆就幫著打理飯鋪。


    李三姐氣色不錯,張家的兩個孩子拾掇得十分幹淨利落,也白胖不少。一家人和睦融洽,李竹心裏十分高興,這個可憐的三姐總算有了歸宿。


    李三姐趁著陳覲不在旁邊時,就悄悄問李竹:“四妹,你們還去拜見爹娘嗎?”


    按照李竹的本意,自然不去。這些人,她不想多看一眼。


    而李家眾人也早已得知了這個消息。他們深知李竹的性格,自然不會指望衣錦還鄉的閨女會認他們。


    不過,他們一想到楊家一家享受了本該屬於他們的榮耀時,氣得五髒六腑都疼。


    偏偏那些不開眼的鄉親,有事沒事又擠兌他們。


    這個說:“李大哥李大嫂,你們那個威風十的女婿來了,怎麽還不去準備席麵啊。”


    有的揶揄道:“我這兒有後悔藥,你們買不?”


    ……


    李家四口人,麵麵相覷,對著歎息。


    做為一家之主的李大富率先發作道:“頭發長見識短的死娘們,若不是你當初對孩子那麽苛刻,寒了她的心,咱們今日至於這樣嗎?”


    肖氏比誰都後悔,她梗著脖子道:“我承認我是對她不上心,可不上心的光我一個人嗎?你們一個二個的一會說是個賠錢貨,一會兒說她是掃把星,一會兒又說寄兒生病全賴她。我一個婦道人家能懂什麽,你們說啥就是啥唄。怎麽今日全將過錯推到我頭上?”


    劉氏自然能聽出肖氏在針對自己,她陰沉著臉嗬道:“這時候我們一家人指著鼻子罵有用嗎?有那精神頭還不如趕緊想想法子,看看能不能挽迴來!”


    三人說得熱鬧,李寄卻低著頭一言不發。


    李寄此時已長成了一個高胖的青年人,他比幾年前更胖,膚色也更白,滿臉的肥肉把他那原本俊秀的五官擠得幾乎沒了立足之地。


    他年年考試,年年落第。一直到現在還是個童生。


    不過李寄及李家人還是堅信他一定會考上。


    至於親事,他是高不成低不就,肖氏和劉氏以前還幻想著當官家小姐的奶奶和婆婆。結果連一般正常人家都不願意將女兒嫁給到他們家。


    畢竟,他們苛刻的名聲早傳了出去,連親閨女都不當個人看,更別提兒媳婦。再加上李寄那個性格作派,更讓人避之不及。用鄉親們的話說是:大少爺的身子,公子哥的脾氣,田舍郎的命。


    因此每迴媒人一提親,女方家就直搖頭,找了借口推辭。每每都把肖氏和劉氏氣得夠嗆,一家人時不時地暗罵這些人沒眼光,有眼不識金鑲玉。


    一家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準備厚著臉皮去見這個女婿。他總不能真不認這個嶽家。


    李家人還沒來,蔡家的卻先來了。


    陸氏先來看李竹,陸氏如今穿戴得珠光寶氣,她說話仍是慢聲慢語,態度比以前更親切溫和。


    “……當初都怪我們不好,豬油蒙了心,非要阻攔你倆……唉,你如今過得這麽好,估計早把以前的事統忘卻了吧。阿紫和小藍他們兄妹三人也是十分後悔,若不是怕你厭煩,他們一準湧進來向你道歉了。”


    蔡青出海迴來後,蔡家人一家人態度大變,他們巴結還來不及,哪裏還敢阻擋兩人的婚事?但世事難料,


    誰也不想到李竹卻嫁到了陳家。


    陸氏說著便拿出了兩個閨女送的禮物,都是些手帕荷包之類的小玩意。李竹也不想再跟他們牽扯,便收下了,同時也迴送了一些無關緊要的禮物。


    李竹看著陸氏,說出了她的疑惑:“你們怎麽沒跟著他上京呢?”


    陸氏先是一怔,接著神色一黯,隨即她又掩飾道:“阿青本來想讓我們都跟著去,說兩個妹妹在京裏也好說親,可是我和你叔舍不得這裏,畢竟故土難離啊。”


    李竹看這情形,已經猜到,不是他們不想去,而是蔡青根本不讓他們去。他現在成了蔡家的主人,一是因為他有錢了,二是他的性格也變強勢了。


    陸氏剛離開不久。李大富肖氏他們四人也趕來了。他們四個穿上了過節串親才穿的新衣,臉上堆著諂媚的笑,小心翼翼地試探著李竹和陳覲的態度。李竹對他們冷淡而客氣。


    她對陳覲如是說道:“他們跟我同姓,這對夫妻,曾經生過我,後來覺得我跟他們八字不和,十五兩銀子把我過繼給大姑了。”


    肖氏聽到這話,氣得說不出來話來。


    不過,她絲毫不敢造次。因為陳覲嚴肅的時候很有威嚴,讓人不敢直視。陳覲客氣地跟他們寒暄了幾句。饒是如此,也讓他們激動了一迴。


    李 竹逗留的時間不長,所以趁著這幾日,將該辦的事都辦妥了,該見的人也見了。她也沒忘了自己的兩個朋友。一是李家莊的王小翠。她現在已經成親,嫁到了三十裏 外的何家莊,聽她娘馬氏說已經懷孕了。李竹有些遺憾未能見到她,便補送了一份厚禮給她,連成親帶孩子過滿月都有了。馬氏推辭了一會兒,便歡天喜地地收下 了。


    至於小鳳,她現在的性子變強不少,她的後母也略有改變。她現在和本村的楊大林定了親,年底就要成親了。李竹不但提前送了她一份禮物,又把自己以前的衣裳也都給了她。


    見過該見的人,李竹又著手處置鋪子和田地的事。


    田 地魚塘果園最近一直都由陳覲派來的那個老兵打理。這幾人以前也種過莊稼,不過後來上戰場受了傷,腿腳有些不便。雖然如此也比一般人有震懾力。有他們在,再 加上陳家的名頭,自然無人敢覬覦李竹的那點財產。而且這幾人似乎十分喜歡楊家集,打算長駐此地。他們沒有住李竹的房子,而是在果林裏另蓋了幾間木屋,那幾 條沒帶走的狗跟著他們,大狗又生下了不少小狗,加在一起共有十來隻。


    他們帶著狗巡視果園,農閑時還會進山打獵,一有空就在河邊釣魚。他們仔細照管田地和魚塘,每季的收益都清清楚楚的用帳本記好,等著李竹查看。


    李竹查帳時赫然發現,自己名下的田地竟然多了幾百畝。她疑惑地看向陳覲,陳覲淡淡說道:“算是這幾個人的口糧吧。”


    “嗯,他們的胃口也真夠大的。”李竹笑著說道。


    這晚,他們兩人難得清淨一迴,在家吃晚飯。


    吃飯時,李竹想起陳覲投宿在自己家時把新碗新了幾遍的情形,就故意問他:“這次要洗幾遍?”


    陳覲笑而不語,端起她的水杯喝了一口,然後挑眉看著她,李竹笑嘻嘻地獎勵了他一隻蝦。


    陳覲稱讚道:“好吃。怪不得那幾人來了就不想走。”


    “那你就多吃些。”


    “此地景致極佳,將來等我告老還鄉咱們就住在這兒好不好?”


    李竹笑得眉眼彎彎,應答道:“好啊。”


    ……


    晚 飯後,外麵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陳覲早早地洗漱好拉著李竹上床歇息。李竹窩在他懷裏,她想起李家的事,便試探著問道:“阿覲,你能理解我和父母之間的事 嗎?”他的家庭和睦,李竹不確定他能否理解自己的處境。當初,蔡青是跟自己同病相憐,所以能比別人更深切地理解她。


    陳覲略一沉吟道:“我雖然沒親身經曆過,但辦理過類似的糾紛,我想我應該能明白你的處境。但若說完全感同身受那是言過其實,因為我畢竟不是你。不過,我尊重你的一切決定。”


    “嗯,這就夠了。”


    陳覲將她摟得更緊些,他低聲說道:“我們認識得太晚了,若是早些多好。”再早些,她就不用受那麽多苦了。


    李竹在他懷裏尋找個更舒服的姿勢,豁達地說道:“沒事,一切都過去了。”其實最苦的是原來那個李竹。受了十幾年的忽視虐待,最後一命歸天。但願她來世投個好胎。


    次日上午,李竹開始和小春她們一起整理行李。


    有可用的東西要帶走,用不著的就送人或是收起來。


    她屋裏的東西就沒讓丫環動手,自己慢慢整理。


    以前的衣裳也用不上了,大部分都已送人,少部分特別喜歡的就留下了。還有一些書籍手稿要裝箱帶走。


    李竹無意中翻到了蔡青送她的幾幅畫。


    蒼蒼竹林中,她的若隱若現的背影,還有桃花林中她的笑顏。明明時間不久,卻讓人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李竹隻是純然感慨,心中的觸動並不像以前那麽深了。


    她正看入入神,忽聽得門口傳來一陣腳步聲。


    陳覲倚在門口看著她。


    李竹大大方方地將畫拿給他看。


    陳覲認真品鑒一番,淡淡說道:“畫得還不錯。不過我也能畫。”


    李竹笑笑沒說話。


    幾天時間一閃過過,很快就到了離別的時刻。李大姑和鄉親們送的本地特產,堆得跟小山一樣。李竹謝過眾人,客客氣氣地收下了。


    臨行那天,王縣令夫婦也來送行,還有錢府的人也來了。李竹進京後本打算去拜訪錢老爺子,不成想,他到江南訪友去了。


    路上,李竹對王夫人說道:“我們遠在西北,鞭長莫及,但凡我的親戚有仗勢欺人、魚肉鄉鄰的行為,請大人秉公處理便可,無須顧慮。”


    王夫人一臉敬佩:“大少夫人真是深明大義。”


    李竹笑笑,謙虛幾句。她說這話就是為了防止李家那家人狐假虎威,打著她的名頭行惡。後來,李竹的話果然應驗。不久之後,李大富和肖氏打著陳覲的名頭,強買鄉鄰田地,楊墨便寫了一封書信給李竹,李竹又轉告訴陳覲,陳覲寫了封書呈給王縣令,讓他秉公處理。


    王縣令這才沒了顧忌,先是命李家退還了那戶人家的田地,並按照律法處罰了戶主李大富。李家眾人經此一事,徹底消停下來。而李竹和陳覲也得了個大義滅親、不徇私情的美名。


    ☆﹀╮========================================================


    ╲╱【書香門第】整理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作者所有!


    ==========================================================═ ☆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竹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岷並收藏田園竹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