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麵帶微笑,聽她嘮叨著往事。
吃過午飯,李竹陪著老太太坐了一會兒,便告辭迴去。
這時候,李大姑肯定早出攤了。楊雲也來幫忙了。還有就是黃月仙竟然也在那兒。
黃月仙滿臉帶笑,一口氣買了五斤鹵肉,幾十串燙菜,拿食盒裝了。她看到李竹,趁人不注意時趕緊小聲道謝:“李姑娘,我真是托你的狗找到表弟的下落就行,沒想到你竟以身涉險,我姨媽非要當麵道謝,我怕你有麻煩,就來來聽聽你的意見。”
李竹搖搖頭,小聲答道:“這事你知我知,誰也不要告訴。你就推說不知道。”這次的驚險和可能留下的紕漏也讓李竹明白自己不能仗著有空間有小白就大膽妄為。事情再做得再隱秘也會留下印記。有些後果,現在的她還沒有能力去承擔,況且還有大膽一家。她不能再冒險了。穆長倩經過挫折才得以成長,其實她又何嚐不是?
黃月仙想了想,說道:“好,我答應你。不過,我們欠你一個人情,我們家雖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不過,以後但凡你遇得著我們的地方,我家一直會竭力而為。”
李竹笑了笑,“你以前已幫過我一次,咱們兩清了。 ”
黃月仙嚴肅地說道:“那不一樣。”
李竹也沒再糾纏。她忽又想些那些孩子的慘狀,人是救出來了,但那些經曆造成的陰影恐怕會一直存在。
“那些孩子……”李竹的語氣很猶豫。
黃月仙歎道:“沒辦法,我們隻能讓他慢慢忘掉,對外隻說是拐賣孩子的。”
李竹又囑咐一句:“別的孩子的家長問你們,你也別說,我不想再跟他們有牽扯。以後在街上見了我也會裝不認識。”
“你真是做好事不留名。”黃月仙笑道。兩人就此分別。
迴到攤上,李大姑正在旁邊賣燒賣的大嬸說得來勁。
“哎,你說咱縣裏怎麽老出事,前些天那個什麽采花的剛逮住,這不又來了挨千刀的人販子。前街上走丟了的汪家小孫子,昨晚上竟跑迴來了,哎喲歪,那汪老太太的病一下子就好了。不過,她那媳婦的瘋病不知道能不能好。 ”
……
李竹卻仍然惦記著自己的紕漏,那個被小白咬死的啞巴。
這了這個,李竹一連幾天就沒讓小白和大黃跟著出街,有怕有心人往她身上想。
☆、第57章 紅火生活
李竹一直注意打聽胡家莊的那件事,但除了聽說胡莊家有戶人家失火,燒毀了宅院和燒死兩個人外並無其他消息。
但願,胡榮沒有發現那個啞巴身上的痕跡。李竹默默想道。
胡榮的事,卻再沒了下文。那些孩子的家人不可能不知道胡榮的作為,難道就沒有人報官?而且據她所知,胡榮隻是一個小地主,家裏雖有些錢財但也不至就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到底是什麽原因呢?但是李竹鑒於上次的教訓,這次倒沒敢輕舉妄動,而是選擇靜觀其變。
而白家提親遭拒後,也沒什麽後續動作。他們估計還不知道楊家已經知道白世傑的秘密。為了洗脫嫌疑,楊家人對此事守口如瓶。李竹也打算,如果白家有意跟別家姑娘結親,她就想辦法匿名透漏給那戶人家。其他的還是靜觀其變。
楊雲的婚事沒成,楊家人暫時放下此事,開始專心尋覓合適的鋪子,準備擴大生意。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在外麵擺攤也就有些不合適了。
對於做生意的事,李竹仍有些疑問,這天趁著李大姑得閑就問了出來。
“大姑,咱們這麽做生意是不是就成了商戶了?以後會不會對表哥有不好的影響?”
李大姑笑了笑,耐心解釋道:“咱家哪是商戶,咱們有房有地的,不過是農閑時做些小買賣罷了,很多人不都這樣嗎?”
李大姑嘮嘮叨叨地說了很多,李竹聽她那意思,這個朝代對於商業似乎並不輕賤,重農卻不抑商。也沒限製商家子弟科考一說。
李大姑手頭有了餘錢後,就把李竹先前給陳觀治馬的那二十兩還給她。
“咱們親戚是親戚,但帳麵上也得說清,我知道你不在乎,但大姑不能被人說嘴。這錢你還是收下。”
李竹先是推辭,李大姑佯裝惱了,李竹想了想還是先收下吧。
幾天後,蔡青幫忙尋了兩處鋪子,第一個,位在隆福街後麵,房間很小,是個長窄形的,位置也一般,勝在價錢還行,每月二兩銀子;第二個就在隆福街正中間,跟南玉的胭脂鋪子隔了兩家,位置自是極好。房間寬敞明亮,後麵還有個小院子,有兩間正房,一間小廂房和一間廚房,院內有水井。這店主以前就是開飯鋪的,生意清淡,就準備轉讓。
相比之下,李大姑自是相中第二家,但這一家的價錢有些貴,每月光租金就得五兩。房主還要半年一付。李大姑就有些拿不定主意。迴去一跟家人商量,楊老實第一個反對:“一個月五兩,還一交半年,若是賠了咱可咋辦?依我看,咱也別貪大,多少掙點就行了。”
李大姑白了他一眼道:“什麽叫掙點就行?咱家阿墨明年春上就要去下場考試了,到時這錢花得跟流水似的,還有阿雲也得準備嫁妝了,這不花錢呐?”
楊老實悶悶地說道:“那你看著辦吧,我是不咋看好。”
李大姑數數銀子,再次犯了愁,她家剛蓋完房,一時之間哪裏湊得出三十兩,她還以為房錢一月一交就行了呢。
李竹想了想說,又把那二十兩銀子拿了出來,放到李大姑和楊老實麵前,說道:“大姑,姑父,這錢還是先別還了。”
李大姑剛要開口,李竹又說道:“大姑,我還沒說完。你看這樣行不?”
李大姑忙說:“你說你說。”
“我是這樣想的,”李竹慢聲慢語地說道:“你看我在家有吃有住的,一時也用不到錢,放那也是個死錢,還不如拿這錢算入股了,到時鋪子賺了,你就給我分紅,若真像姑父說的賠了,我也認了。做生意總得冒點險。”
李大姑和楊老實對視一眼,還沒開口,楊墨不知時候進來了,他笑嗬嗬地說道:“娘,你看阿竹這性真像您,果斷,膽大。”
楊老實有點不樂意:“你爹我就膽小?”
楊墨笑道:“爹,我可沒這麽說。”
李竹接道:“姑父,表哥不是那意思,一家人總得有個穩重謹慎的才能鎮住陣腳。”
“嗯,還是你孩子會說話。”
楊墨低頭想了一會兒說道:“爹,娘,我看就依阿竹的說法,咱們給她四成幹股。”
李竹忙搖手道:“四成太多了,我隻出二十兩銀子而已。”
李大姑道:“你出的可不光是銀子,還有好些新鮮主意呢。這四成啊不多。他爹,你看呢?”李大姑又征求楊老實的意見。
楊老實也沒什麽意見。
李竹想了想,又說道:“大姑,我也不跟你爭了,我看不如這樣,我拿三成,那一成給雲姐吧。”
正在做針線的楊雲一聽到還有自己的份,連忙推辭。
一家人推來讓去,最後還是李大姑拍板。就依了李竹所說:她拿三成,給楊雲一成。
光口說還不算,楊墨竟又迴屋拿了筆墨,白紙黑字的寫上了。
楊雲掩口笑道:“一家人還來這套。”
李竹也在一旁調笑:“他呀,是想趁早說清,免得將來咱們的嫂子進了門不好說。”
兩人笑作一團。楊墨聽到兩個妹妹拿自己當笑料,臉上多少有此不自在,無奈地瞪了兩人一眼。
楊家開鋪子的錢算是解決了。第二天,李大姑和楊老實楊墨李竹四人一起去跟房東訂了契約,交了錢領了鑰匙。
這房子以前是飯鋪,大體格局不用改動,那些桌椅還算不錯,房東折了合適的價錢留給了李大姑。
一家人把房子上下打掃了一遍,又添了些新廚具就算開張了。
李竹看了看這鋪子能擺得下六張桌子,鹵肉可以在門口辟個櫃台就行,還有麻辣燙也占不了多少地方,這麽大的鋪子就賣這兩樣有些空。
李大姑也是這麽覺得,不過,她也深知自己廚藝不行,要開食肆還得請個廚子。這又是一大筆花銷。
楊老實一聽不禁後悔道:“你看,還真不如那間小的,賣這兩樣也夠了。這大冬天的,菜也沒了,光賣鹵肉誰知道生意好不好?”
楊老實這話倒是提醒了李竹,這裏可沒有塑料大棚,冬天的應季蔬菜也就蘿卜白菜以及一些幹菜菇類。麻辣燙生意肯定會受到影響。
不過鋪子都租下來了,那就慢慢想辦法吧。
李竹想來想去,最後決定開火鍋店試試。冬天來了,大家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吃上一頓多舒坦。
火鍋在這個時代已經有了。不過在清河縣還沒有看到。
做這個也不用雇廚子,隻好熬好底料就行了。
李竹跟家人說了這個決定,李大姑和楊墨都讚同,楊老實看他們三人都同意,也隻好說先做個試試。
火鍋店,首先是定做帶隔斷的鍋子和特製的爐子,就是將直接將爐子安在桌子裏麵那種,當然,爐子外麵還得包一層鐵皮。李竹沒料到古代的鐵會這麽貴,這又花了一筆錢,把楊老實心疼得直唏噓。
趁著鐵匠打製東西時,李竹開始在家製作調料,什麽韭菜花,豆腐乳,甜麵醬,辣醬等等,各種口味的醬料有七八種,瓶瓶罐罐的擺滿了一桌子。
忙活了七八天後,楊氏飯莊終於開起來了。
李竹總覺得這麽個小店,叫飯莊是不是有點名不符實。
李大姑對李竹一指斜對過,那家隻放得下兩張桌子的小飯鋪,說道:“你看看人家。”
李竹一看,就見這家褪了色的店門上寫著:潘家大酒樓。
李竹撲哧一聲笑了。這麽一比,楊家飯莊還不算出格嘛。
開業這天,有幾家鄰家的鋪子都送了些禮品來慶賀。那胭脂鋪的老板娘南玉,綢緞鋪的老板花胖子等等來了。
蔡青則送來了兩盆盆景。蔡青本想送完東西就走,李大姑卻熱情地拉住不讓他走。
“阿青,你別跟我見外,找鋪子沒少麻煩你,你今兒個怎麽著也得留下來吃頓飯。”蔡青笑了笑了,也就留下了。
楊墨的幾個要好的同窗也來捧場。李大姑自是熱情招待。
第一天,前十名顧客免費試吃,其他的顧客一律打八折,外加贈送小菜。
李竹楊雲在後廚,楊墨收錢,楊老實則充當店小二,李大姑全場總指揮和總策應。最忙碌時,蔡青也當了一會兒店小二。
他當店小二時,有婦人進店總會誇上一句:
“喲,這家店不錯,連小二都這麽俊。”
“是啊,吳家酒樓的小二都沒這麽好看的。”
不過,她們一看到楊老實又說道:“也不都是這樣,你看那個又老又醜。”
楊老實:“……”他是不俊,但也沒至於醜吧。
好在,男人不像女人,對容貌也沒那麽在意,加上今天生意火爆,楊老實還是很高興。
這一天像打仗似的,一家人忙到晚上,腰酸腿疼似的。
等到沒人時,楊老實把門關上,大夥圍坐在一起歇息吃飯。
李大姑此時是滿麵春風,不停地招唿大家多吃。
她看著蔡青,越看越滿意,以前的那點小心思又起了頭。
李大姑就趁著這個勁頭,笑著問蔡青:“阿青,你今年十六了吧,你娘跟你說親了嗎?”
蔡青微笑著答道:“還沒有。”
李大姑繼續探問:“你你想過想找啥樣的沒有?”
蔡青看了一眼旁邊的楊墨,說道:“算命的說我不宜早婚。我想過了二十再考慮成親。”
李大姑神色一黯,嘴裏仍說道:“男孩子嘛,大些也無所謂。”
蔡青吃完飯就告辭離開。楊老實也趁著他的車迴家,家裏沒有一個人,總得留個看門的。
吃過午飯,李竹陪著老太太坐了一會兒,便告辭迴去。
這時候,李大姑肯定早出攤了。楊雲也來幫忙了。還有就是黃月仙竟然也在那兒。
黃月仙滿臉帶笑,一口氣買了五斤鹵肉,幾十串燙菜,拿食盒裝了。她看到李竹,趁人不注意時趕緊小聲道謝:“李姑娘,我真是托你的狗找到表弟的下落就行,沒想到你竟以身涉險,我姨媽非要當麵道謝,我怕你有麻煩,就來來聽聽你的意見。”
李竹搖搖頭,小聲答道:“這事你知我知,誰也不要告訴。你就推說不知道。”這次的驚險和可能留下的紕漏也讓李竹明白自己不能仗著有空間有小白就大膽妄為。事情再做得再隱秘也會留下印記。有些後果,現在的她還沒有能力去承擔,況且還有大膽一家。她不能再冒險了。穆長倩經過挫折才得以成長,其實她又何嚐不是?
黃月仙想了想,說道:“好,我答應你。不過,我們欠你一個人情,我們家雖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不過,以後但凡你遇得著我們的地方,我家一直會竭力而為。”
李竹笑了笑,“你以前已幫過我一次,咱們兩清了。 ”
黃月仙嚴肅地說道:“那不一樣。”
李竹也沒再糾纏。她忽又想些那些孩子的慘狀,人是救出來了,但那些經曆造成的陰影恐怕會一直存在。
“那些孩子……”李竹的語氣很猶豫。
黃月仙歎道:“沒辦法,我們隻能讓他慢慢忘掉,對外隻說是拐賣孩子的。”
李竹又囑咐一句:“別的孩子的家長問你們,你也別說,我不想再跟他們有牽扯。以後在街上見了我也會裝不認識。”
“你真是做好事不留名。”黃月仙笑道。兩人就此分別。
迴到攤上,李大姑正在旁邊賣燒賣的大嬸說得來勁。
“哎,你說咱縣裏怎麽老出事,前些天那個什麽采花的剛逮住,這不又來了挨千刀的人販子。前街上走丟了的汪家小孫子,昨晚上竟跑迴來了,哎喲歪,那汪老太太的病一下子就好了。不過,她那媳婦的瘋病不知道能不能好。 ”
……
李竹卻仍然惦記著自己的紕漏,那個被小白咬死的啞巴。
這了這個,李竹一連幾天就沒讓小白和大黃跟著出街,有怕有心人往她身上想。
☆、第57章 紅火生活
李竹一直注意打聽胡家莊的那件事,但除了聽說胡莊家有戶人家失火,燒毀了宅院和燒死兩個人外並無其他消息。
但願,胡榮沒有發現那個啞巴身上的痕跡。李竹默默想道。
胡榮的事,卻再沒了下文。那些孩子的家人不可能不知道胡榮的作為,難道就沒有人報官?而且據她所知,胡榮隻是一個小地主,家裏雖有些錢財但也不至就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到底是什麽原因呢?但是李竹鑒於上次的教訓,這次倒沒敢輕舉妄動,而是選擇靜觀其變。
而白家提親遭拒後,也沒什麽後續動作。他們估計還不知道楊家已經知道白世傑的秘密。為了洗脫嫌疑,楊家人對此事守口如瓶。李竹也打算,如果白家有意跟別家姑娘結親,她就想辦法匿名透漏給那戶人家。其他的還是靜觀其變。
楊雲的婚事沒成,楊家人暫時放下此事,開始專心尋覓合適的鋪子,準備擴大生意。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在外麵擺攤也就有些不合適了。
對於做生意的事,李竹仍有些疑問,這天趁著李大姑得閑就問了出來。
“大姑,咱們這麽做生意是不是就成了商戶了?以後會不會對表哥有不好的影響?”
李大姑笑了笑,耐心解釋道:“咱家哪是商戶,咱們有房有地的,不過是農閑時做些小買賣罷了,很多人不都這樣嗎?”
李大姑嘮嘮叨叨地說了很多,李竹聽她那意思,這個朝代對於商業似乎並不輕賤,重農卻不抑商。也沒限製商家子弟科考一說。
李大姑手頭有了餘錢後,就把李竹先前給陳觀治馬的那二十兩還給她。
“咱們親戚是親戚,但帳麵上也得說清,我知道你不在乎,但大姑不能被人說嘴。這錢你還是收下。”
李竹先是推辭,李大姑佯裝惱了,李竹想了想還是先收下吧。
幾天後,蔡青幫忙尋了兩處鋪子,第一個,位在隆福街後麵,房間很小,是個長窄形的,位置也一般,勝在價錢還行,每月二兩銀子;第二個就在隆福街正中間,跟南玉的胭脂鋪子隔了兩家,位置自是極好。房間寬敞明亮,後麵還有個小院子,有兩間正房,一間小廂房和一間廚房,院內有水井。這店主以前就是開飯鋪的,生意清淡,就準備轉讓。
相比之下,李大姑自是相中第二家,但這一家的價錢有些貴,每月光租金就得五兩。房主還要半年一付。李大姑就有些拿不定主意。迴去一跟家人商量,楊老實第一個反對:“一個月五兩,還一交半年,若是賠了咱可咋辦?依我看,咱也別貪大,多少掙點就行了。”
李大姑白了他一眼道:“什麽叫掙點就行?咱家阿墨明年春上就要去下場考試了,到時這錢花得跟流水似的,還有阿雲也得準備嫁妝了,這不花錢呐?”
楊老實悶悶地說道:“那你看著辦吧,我是不咋看好。”
李大姑數數銀子,再次犯了愁,她家剛蓋完房,一時之間哪裏湊得出三十兩,她還以為房錢一月一交就行了呢。
李竹想了想說,又把那二十兩銀子拿了出來,放到李大姑和楊老實麵前,說道:“大姑,姑父,這錢還是先別還了。”
李大姑剛要開口,李竹又說道:“大姑,我還沒說完。你看這樣行不?”
李大姑忙說:“你說你說。”
“我是這樣想的,”李竹慢聲慢語地說道:“你看我在家有吃有住的,一時也用不到錢,放那也是個死錢,還不如拿這錢算入股了,到時鋪子賺了,你就給我分紅,若真像姑父說的賠了,我也認了。做生意總得冒點險。”
李大姑和楊老實對視一眼,還沒開口,楊墨不知時候進來了,他笑嗬嗬地說道:“娘,你看阿竹這性真像您,果斷,膽大。”
楊老實有點不樂意:“你爹我就膽小?”
楊墨笑道:“爹,我可沒這麽說。”
李竹接道:“姑父,表哥不是那意思,一家人總得有個穩重謹慎的才能鎮住陣腳。”
“嗯,還是你孩子會說話。”
楊墨低頭想了一會兒說道:“爹,娘,我看就依阿竹的說法,咱們給她四成幹股。”
李竹忙搖手道:“四成太多了,我隻出二十兩銀子而已。”
李大姑道:“你出的可不光是銀子,還有好些新鮮主意呢。這四成啊不多。他爹,你看呢?”李大姑又征求楊老實的意見。
楊老實也沒什麽意見。
李竹想了想,又說道:“大姑,我也不跟你爭了,我看不如這樣,我拿三成,那一成給雲姐吧。”
正在做針線的楊雲一聽到還有自己的份,連忙推辭。
一家人推來讓去,最後還是李大姑拍板。就依了李竹所說:她拿三成,給楊雲一成。
光口說還不算,楊墨竟又迴屋拿了筆墨,白紙黑字的寫上了。
楊雲掩口笑道:“一家人還來這套。”
李竹也在一旁調笑:“他呀,是想趁早說清,免得將來咱們的嫂子進了門不好說。”
兩人笑作一團。楊墨聽到兩個妹妹拿自己當笑料,臉上多少有此不自在,無奈地瞪了兩人一眼。
楊家開鋪子的錢算是解決了。第二天,李大姑和楊老實楊墨李竹四人一起去跟房東訂了契約,交了錢領了鑰匙。
這房子以前是飯鋪,大體格局不用改動,那些桌椅還算不錯,房東折了合適的價錢留給了李大姑。
一家人把房子上下打掃了一遍,又添了些新廚具就算開張了。
李竹看了看這鋪子能擺得下六張桌子,鹵肉可以在門口辟個櫃台就行,還有麻辣燙也占不了多少地方,這麽大的鋪子就賣這兩樣有些空。
李大姑也是這麽覺得,不過,她也深知自己廚藝不行,要開食肆還得請個廚子。這又是一大筆花銷。
楊老實一聽不禁後悔道:“你看,還真不如那間小的,賣這兩樣也夠了。這大冬天的,菜也沒了,光賣鹵肉誰知道生意好不好?”
楊老實這話倒是提醒了李竹,這裏可沒有塑料大棚,冬天的應季蔬菜也就蘿卜白菜以及一些幹菜菇類。麻辣燙生意肯定會受到影響。
不過鋪子都租下來了,那就慢慢想辦法吧。
李竹想來想去,最後決定開火鍋店試試。冬天來了,大家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吃上一頓多舒坦。
火鍋在這個時代已經有了。不過在清河縣還沒有看到。
做這個也不用雇廚子,隻好熬好底料就行了。
李竹跟家人說了這個決定,李大姑和楊墨都讚同,楊老實看他們三人都同意,也隻好說先做個試試。
火鍋店,首先是定做帶隔斷的鍋子和特製的爐子,就是將直接將爐子安在桌子裏麵那種,當然,爐子外麵還得包一層鐵皮。李竹沒料到古代的鐵會這麽貴,這又花了一筆錢,把楊老實心疼得直唏噓。
趁著鐵匠打製東西時,李竹開始在家製作調料,什麽韭菜花,豆腐乳,甜麵醬,辣醬等等,各種口味的醬料有七八種,瓶瓶罐罐的擺滿了一桌子。
忙活了七八天後,楊氏飯莊終於開起來了。
李竹總覺得這麽個小店,叫飯莊是不是有點名不符實。
李大姑對李竹一指斜對過,那家隻放得下兩張桌子的小飯鋪,說道:“你看看人家。”
李竹一看,就見這家褪了色的店門上寫著:潘家大酒樓。
李竹撲哧一聲笑了。這麽一比,楊家飯莊還不算出格嘛。
開業這天,有幾家鄰家的鋪子都送了些禮品來慶賀。那胭脂鋪的老板娘南玉,綢緞鋪的老板花胖子等等來了。
蔡青則送來了兩盆盆景。蔡青本想送完東西就走,李大姑卻熱情地拉住不讓他走。
“阿青,你別跟我見外,找鋪子沒少麻煩你,你今兒個怎麽著也得留下來吃頓飯。”蔡青笑了笑了,也就留下了。
楊墨的幾個要好的同窗也來捧場。李大姑自是熱情招待。
第一天,前十名顧客免費試吃,其他的顧客一律打八折,外加贈送小菜。
李竹楊雲在後廚,楊墨收錢,楊老實則充當店小二,李大姑全場總指揮和總策應。最忙碌時,蔡青也當了一會兒店小二。
他當店小二時,有婦人進店總會誇上一句:
“喲,這家店不錯,連小二都這麽俊。”
“是啊,吳家酒樓的小二都沒這麽好看的。”
不過,她們一看到楊老實又說道:“也不都是這樣,你看那個又老又醜。”
楊老實:“……”他是不俊,但也沒至於醜吧。
好在,男人不像女人,對容貌也沒那麽在意,加上今天生意火爆,楊老實還是很高興。
這一天像打仗似的,一家人忙到晚上,腰酸腿疼似的。
等到沒人時,楊老實把門關上,大夥圍坐在一起歇息吃飯。
李大姑此時是滿麵春風,不停地招唿大家多吃。
她看著蔡青,越看越滿意,以前的那點小心思又起了頭。
李大姑就趁著這個勁頭,笑著問蔡青:“阿青,你今年十六了吧,你娘跟你說親了嗎?”
蔡青微笑著答道:“還沒有。”
李大姑繼續探問:“你你想過想找啥樣的沒有?”
蔡青看了一眼旁邊的楊墨,說道:“算命的說我不宜早婚。我想過了二十再考慮成親。”
李大姑神色一黯,嘴裏仍說道:“男孩子嘛,大些也無所謂。”
蔡青吃完飯就告辭離開。楊老實也趁著他的車迴家,家裏沒有一個人,總得留個看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