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餘匆匆忙忙從家外趕了迴來,麵上是欣喜的笑容,朝晏河拱了拱手行過禮,然後急急朝華苓說道:“九娘子,有極好的消息!衛都尉率兵大敗新羅逆賊,繳獲大量物資!衛五郎君是立了大功!”
“真的?”華苓一喜,又趕緊問道:“有沒有提到他是否受傷?”
看見華苓如此高興,晏河的嘴角動了動,浮上半分嘲諷,但慢慢還是斂了起來。
謝餘搖頭道:“並未有提到這一點,屬下想來,衛都尉應當並未受傷。大郎君還在後頭呢,是先令我趕迴家來告知於九娘子。”
華苓鬆了口氣,想了想,歎氣道:“勝這一場怕是極不容易。那等寒冷天氣……”
謝餘連連稱是,又笑著道:“有這好消息,大郎君也是高興極了。但大郎君還是命我提醒娘子與長公主,樓船已經在江邊停靠了,再過小半個時辰,我等就要出發。”
“曉得了。”華苓粲然一笑。謝餘告退,又往府裏去稟告七娘這消息了。
華苓則是笑著朝晏河道:“還有些時間,到我那裏坐一坐,喝杯茶吧?我那裏還有些早晨才製好的糕點,味道極好。”
晏河也無可無不可,等華苓吩咐了下仆,將趙戈的東西都整理好,就牽起趙戈的手,一道轉進華苓暫居的二進東廂。
——
這座府邸不大,隻有三進,七娘就住在同一個院子的正房。沒有那麽好的關係,七娘便沒有出門迎接晏河母子。但這時候倒是閑下了一點點,也過來陪坐。
金瓶從廚下端來幾盤還有熱乎氣的各色甜點。豆沙餡兒的糕餅,放了牛奶、很像蛋撻的半圓餅子,還有半透明的桂花糕。在冬天吃的糕點,糖都是會放得多的,吃了容易膩,所以又配上紅茶算是解膩。糕點是金瓶親自做的,自然是色香味無可挑剔。紅茶也是頂級的祁紅,盛在精巧的人物彩瓷小蓋碗裏,一打開蓋子便是清香嫋嫋。
七娘也知道了東北大勝的消息,與客人打了招唿,坐下來就笑容滿麵地說:“小九,衛五郎打了勝仗,這真是再好沒有了。打退新羅,這個冬天,大家夥兒的日子都好過。”
“是啊,真是好極了。”現在華苓是看什麽都很順眼,食物也覺得特別好吃。她笑嘻嘻地將趙戈拉了過來,掏出帕子給這孩子抹了抹臉,然後抱著他搖了搖,笑道:“趙戈,趙戈戈,大家夥兒都很高興呢。”
“戈也高興。”趙戈朝華苓笑得燦爛,露出了十八顆牙齒。
華苓看他十分可愛,又在小孩兒兩邊麵頰親了一口。
趙戈很高興地跑迴晏河身邊,兩隻小眼睛閃閃發亮。
“你很開心。”晏河啜了口茶水,有些漫不經心地說道。
“是啊,當然了。”華苓笑容燦爛之極,說:“那是我喜歡的人。他立了功。還沒有受傷,我想不出有什麽能比這種消息更好了。”
“嗯。”晏河應了一聲,沒有再說話。
七娘則是又瞪了華苓一眼,輕斥道:“什麽喜歡不歡喜的,在孩兒跟前也不莊重些兒。”
華苓隻是嘻嘻笑,七娘也拿她無法。
倒是晏河的反應倒是讓她有些奇怪。若是在以往,晏河大概會說她高興得像個傻的吧。不過晏河這人,其實不是真看不得別人好,畢竟她如此驕傲。
晏河也注意到了華苓的表情,她道:“我看你是很愛衛五,恨不得為他掏心掏肺的。女子有了小家很容易就沒了自我,希望你不是如此。鍾表作坊裏,按照約定,你是每年要給出至。三份的新設計圖稿。別忘了這一點。往後你我還能有許多合作。若是你在家裏耽擱了,我會很失望。”
鍾表作坊的第二批鍾已經產出了,按照工藝和用料的精致程度,能賣到千銀至五千銀的高價。在金陵裏外依然供不應求。工匠們也陸續進入熟練生產期,生產速度大有加快。在金陵城南的作坊已經籌建得差不多,十二月初,工匠們就能搬遷過去。
隻要有能力將技術實現,在一個根本沒有競爭對手的市場,賺錢是非常容易的事。
“怎麽會呢,你多慮了。”
華苓很認真地假設了一下將來,搖頭說道:“人最終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是取決於他的觀念。在我,我所做的一切,都首先由於想‘令自己變得更出色’這一點。我覺得,出色了才有人愛我,出色了才能輕易得到想要的東西,出色了才能走得更遠。迄今為止,這樣的想法讓我過得很好。”
“以前也聽過別人說,‘我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誰誰誰’,這種想法有些可怕。就好象,他所有的價值都在別人身上了,他本身全是空白。他是別人的附庸。他說這樣的話,是在用自己的付出,要求別人同等程度地對待他好。這與‘要挾’別人還人情,其實也沒有什麽分別。但人心都是一樣的,一天兩天的還人情可以,長久了誰都要厭倦。”
七娘原本聽得蹙眉,但慢慢卻將華苓這些話聽了進去,住了口沉思。
“到那時候,厭倦疲憊就會淩駕於情分之上。道德也許能約束一部分人,但厭倦終究會有淩駕於其上的一天。到那時,等著他的,就隻有背叛了。”
華苓唇邊浮起了淺淺的笑容,神情寧定地搖了搖頭。“這樣的人,其實是太懶,也懦弱,不敢麵對風浪,不敢改變。”
“我當然不會活成這樣,我更願意做的是,有喜歡的人,我會將時間分給他,努力對他好,一起享受生活,但我不會對他期待太多。因為我的生活質量如何,不完全取決於他。我還要關心自己如何,我要變得更好,要一直往前走。”
晏河露出了愉悅的微笑,她輕輕鼓了三下掌,道:“謝華苓,這樣很好。這樣很好。就這樣教趙戈罷。這年頭的男人不是庸碌無為,就是隻能為別人活,活生生被拖累死。”
趙戈聽得懵懵懂懂的,見母親提到了自己,立刻挺起小胸脯說:“戈也要這樣。”
晏河高高地挑起了眉,看著自己的兒子說:“你也知道要怎樣了?”
趙戈當然不知道,但他還是非常認真地點頭。
晏河自上往下睥睨著自己的兒子說:“蠢死了。”
趙戈泫然欲泣。
……
說說笑笑就到了啟程的時候。
晏河親自到江邊,送走了華苓和趙戈一行人。然後她進了宮去見道慶帝,劈頭就問:“聖上是說,要將太後接迴宮裏來?”
道慶帝是在起居的甘露殿裏接見的親姐姐。
這位年輕的皇帝坐在精雕細琢的龍椅上,身披明黃色九龍袍,頭戴翼善冠,腳踏青舄,坐得四平八穩。他保養得極其白皙的雙掌按在龍椅兩側的扶手上,微微用力捏緊。
晏河神色淡淡地打量了弟弟幾眼,注意到這迴錢昭是沒有一來就叫人給她上座,年輕的麵上帶著笑,但依然能叫她看出底下掩藏的幾分沒底氣,話卻說得很圓滿。
“太後在皇廟裏也待了好幾年。我等為人兒女的,將太後一人孤零零留在那等鳥不生蛋的地方,到底是不應該啊。正好也快過年了,何不此時將太後接迴宮中,好好孝順,也好好過一個肥年。”
“太後這幾日裏才命人送迴了一封信。那鍾山上皇廟的日子清苦,太後每日裏是百無聊賴,不知應如何度日。遠離了宮中,沒有我等看顧,宮婢們也日漸憊賴,竟叫她不得不自己捧水濯麵。我等在金陵城中享盡富貴,卻叫太後在鍾山上清苦度日,與囚禁又有何異?太後是堂堂的大丹之母,如何能落拓至此,傳出去,是要叫世人恥笑於我等了。”
“再則,往前數朝,也從來並無一朝太後長居寺廟、不歸宮廷的,朝臣早有意見。漣姐,往迴想想,太後其實也並無大錯,這幾年清修,也盡夠了。”
道慶帝看著他的姐姐,是越說語氣越強硬。“漣姐,我是決定了,這幾日叫人打點一切,我當親自出宮去迎太後歸來。”
晏河細細打量了錢昭一二。她心中清楚,這個弟弟本性略綿,機靈勁兒是有的,但是耳根子太軟。這迴,怕是又叫陰妃在耳邊吹了風罷,許是也有覺得手上權利太小的意思,以為太後迴宮來了,自然還是幫著他這個唯一的兒子的,倒是將過去太後是如何影響他的行事的,是如何明裏暗裏想要插手朝政的,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陰妃是出身洛陽陰氏大姓的嫡係女,身份比皇後李氏並不差什麽,並且比起李氏端莊圓潤的相貌,陰妃長得是更纖弱、更美麗些。也是因此,這幾年裏,即使太後被逼走了,陰妃依然頗受寵愛,膝下有一子一女。兒子是錢昭長子,女兒是長公主。
至於李皇後,數年前小產,是直到前兩年才成功生下了二皇子,到底已經有些失了先機。若不是她到底得錢昭重信,又與李皇後同一陣線,這宮廷之中,恐怕早就是陰妃當大了。
晏河心中微微冷笑,錢昭如今是開始認為她手上的權利已經太大?請太後迴來,自然是為了節製於她。
又一次,當今聖上要從她手上收權了,也不想想,這些產業若不是在她手上,能經營出個什麽鬼樣來?
但她還真沒有辦法。她到底隻是公主而已,對皇室一脈來說,她還是族人,但她的兒子、孫子,就很可斟酌了,她手上掌著那麽多的產業,年年紅利滾滾,誰不眼紅。晏河心中打定了主意,便隻是道:
“既然聖上心意已定,我也不好多說什麽。並且,我還有另一事,要與聖上商量。近來手上事務太多,我漸感疲憊,這許多產業的經營,怕是再也難以勝任。之前接過皇族這沉重的擔子,是迫不得已,如今也該到了卸下的時候。若是聖上同意,便請聖上在皇族宗親之中挑選合適人選,將從宗親手上攬來的事務慢慢接過罷?”
“長姐此話是當真?”錢昭眼中閃過悅色。隻要能順利讓晏河交出那些極其賺錢的產業,他能在宗親族裏獲取很多的支持。嘴上卻是順坡下驢:“我想也是如此,漣姐畢竟是女郎,身子骨弱些。打理這許多宗族事務,也是疲憊。漣姐你放心,你為宗族竭心盡力這許久,孤與宗親們,都是感念十分,絕不虧待於長姐的。”
錢昭是到此時,像忘了剛想起來一般,笑容滿麵地,立即命人給晏河挪來了一把以刺繡的彩色九鳳裝飾的錦緞高椅,一切招待都換上了最好的。
“但是,聖上也該知曉,我手上的產業,除了宗族的那些,還有隻屬於我自己的那些。一切都是清清楚楚的,造冊登記著。宗族的產業交還與宗族是應分的,但若是有那等不長眼的宵小想要染指我自己的東西,聖上也不要怪我生怒。”
“自該如此,自該如此。”錢昭是滿口應承了下來。老實說,他原本也沒有想過要將屬於晏河自己的資產奪走,反正隻要他是皇帝,不論是晏河這邊,還是宗親那邊,每年都有大量的紅利貢進他的內庫之中。
“還有一點。”晏河改了稱唿,一雙丹鳳眼眸透出淩厲意味,盯著錢昭道:“阿昭,你是九五之尊,心中自然該有自己的種種思量。你當遵從你本身所想,要有規矩章程,莫要為旁人左右了你的心思才好。”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道慶帝麵色一凜,滿麵笑著應了。
從小到大,錢漣在錢昭心中就建立有極高的威信,其實從小錢漣就是比錢昭要聰明許多,不論是在學堂上,還是在經營上,還是在別的什麽地方。至今即使錢昭已經貴為皇帝,心中對錢漣的一份敬畏,也還殘留不少。
……
蘇州諸氏一門千餘人,被押解入金陵之後,接受了三司共審。
諸氏嫡係在蘇州所居住的大宅之中,被搜出了兩封以新羅文字書寫的信件。雖然信中內容都非常普通,沒有什麽疑點,上麵也並未表明收信之人、寄信之人,但此刻東北遼城州城破,近十萬遼城州子民死傷慘重的戰況已經傳迴了金陵來。
大丹朝野是如此憤慨,出了一個諸清延的蘇州諸氏,是不能再存在於世上了。
諸氏嫡係、旁係共五族,八百餘人於十一月倒數第二日午時,被處斬於金陵城西街市口,又另有幹係不大的千餘人被流放西南。
當日,金陵城西的街市口血流成河,到最後,連劊子手都砍卷了刀刃。
……
既然打定了主意,錢漣也就很麻利地辦起了這個事情。她掌握了宗親族中約有七成的產業,這些產業在她手上經營得是越發的好,任何時候要讓出去,都有無數的人願意接手的。在年前兩個月內,也就都交接出去了。皇族宗親之中,原本對晏河獨攬大權早就怨言滿腹,晏河如此行事之後,自然人人稱快。
並且,大部分的人都以為,錢漣是懾於聖上的威嚴,才不得不如此做的,於是對道慶帝是越發擁護了。
對此,晏河隻是嗤之以鼻,她不過是將手上前景不夠好的產業都處理了而已。她手上如今剩下的產業,就剩了西市工坊,鍾表作坊,零散建在江南其他州城的十來家工坊,所生產的基本都是像鍾表這樣的。旁人極難仿製的產品,利潤豐厚。還有就是大量的田地和宅邸。
……
在十一月底,道慶帝是召集了近五百人的車駕儀仗前往鍾山,為皇廟中供奉的皇族錢氏的曆代祖宗祭祀進香,而後便浩浩蕩蕩地接迴了陰太後。
聖上陣仗是如此大,金陵人是都知道了,陰太後執意在鍾山上清修,為聖上祈福數載,苦勸不迴。聖上也無法,隻得每年數迴,令宮中內命婦前往鍾山上的皇廟麵見太後,略獻孝心。
聖上孝順母親,終於在今歲年末說動了陰太後,將她老人家迎迴宮中享福。
這是何等的母慈子孝,值得載入史書,流傳千古的事跡?
……
太後重又迴到了宮中居住。許是在山上寺廟中清修已久,與宮中諸人的記憶裏的太後對比,陰太後如今是沉寂了許多,獨居西宮,在殿堂裏是設了一個小佛堂,每日裏照舊吃齋念佛,也令宮中諸命婦無事不必打擾。
許是當真佛經修入了心裏,雖然迴到了宮廷,如今陰太後是當真十分安靜了,大多數時候,便是道慶帝想要麵見一二,都會被拒絕。
太後並未召見晏河這個親女兒,倒是晏河自己,對太後的反應有些不安,隔日便親自去見了母親。
“臣見過太後。太後在山上清修,是十分受苦了。”晏河進入了太後的偏殿便大禮拜下。
“起來罷。不必多禮。”太後的聲線不冷不熱的,坐在堆錦鋪繡的炕上,垂目觀心,手裏握著一串念珠,邊慢慢數著,邊誦念經文。
兩母女之間,早已經算是撕破臉了,晏河也不指望太後能對她有多好,隻是行全了禮,自己在炕下的龍鳳高椅坐下了,又自然地朝太後身邊的掌事嬤嬤笑道:“如今已是十一月了,氣候寒冷,你們這些侍候人的,切切要記得好好侍候太後。若是太後在你等手上差了一根頭發絲兒,我也是不能放過你等的。”
太後還是垂目念經不語。
雖然貴為一國之母,但陰太後如今也還不到五十歲,在山上清修數年,看起來是更年輕了。
兩名掌事姑姑是不冷不熱地應了晏河的話。她們眼睛都利著呢,太後的風光是來自於聖上,可與長公主沒有什麽關係。並且幾年前,太後是早就惱長公主惱得不行,若不是長公主慫恿,聖上怎會請太後到皇廟去清修,還一修就是幾年?
“既然太後事忙,臣便不打攪了。”晏河也不拿冷臉去貼熱屁股,就此告退。
……
江州的日子很平靜。
一家子將郡王趙戈帶迴了江州,就在宅邸的前院清掃出來一個園子,將趙戈安頓了下來。
趙戈年紀還小,才住兩個月,也沒有特地請塾師的道理,華苓便親自編了教材,每日花上半日來教他些天文地理的開蒙常識。恰好家裏有未成年的溫順小馬,又每日裏帶著趙戈慢悠悠地練習馬術。
趙戈這孩子雖然長得並不是特別俊秀,但性子是很好的,在謝家裏,就連大郎、二郎都頗為喜愛他,二郎閑來無事,還帶著趙戈騎了兩迴高頭大馬。
鳳娘的兒子還不會走路,又有柚娘是折了胎的,這妯娌倆對能跑能跳、乖巧有禮的趙戈都很是喜愛,鳳娘時時關注這孩子的飲食起居。柚娘還親自為趙戈製了一套新的冬衣。七*三個女郎更是不必說了,跟著華苓一起,帶著趙戈經常在校場裏騎馬射箭,習鞭習拳,經常一玩就是半日。便是寒風蕭瑟,時不時下場雪,也擋不住她們鍛煉的心。
年前,晏河當真按照約定,派了幾名心腹掌事往江州來接兒子,趙戈這下倒是很有些樂不思蜀了,謝家相比他自己家人多不少,並且,氣氛上其實也比自己家要輕快許多。
但趙戈還是想念母親的,還是帶著大郎、二郎夫妻給收拾的大量禮物,登船歸了金陵。
送走了唯一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謝家一家子便還是安安靜靜地過日子。
……
“真的?”華苓一喜,又趕緊問道:“有沒有提到他是否受傷?”
看見華苓如此高興,晏河的嘴角動了動,浮上半分嘲諷,但慢慢還是斂了起來。
謝餘搖頭道:“並未有提到這一點,屬下想來,衛都尉應當並未受傷。大郎君還在後頭呢,是先令我趕迴家來告知於九娘子。”
華苓鬆了口氣,想了想,歎氣道:“勝這一場怕是極不容易。那等寒冷天氣……”
謝餘連連稱是,又笑著道:“有這好消息,大郎君也是高興極了。但大郎君還是命我提醒娘子與長公主,樓船已經在江邊停靠了,再過小半個時辰,我等就要出發。”
“曉得了。”華苓粲然一笑。謝餘告退,又往府裏去稟告七娘這消息了。
華苓則是笑著朝晏河道:“還有些時間,到我那裏坐一坐,喝杯茶吧?我那裏還有些早晨才製好的糕點,味道極好。”
晏河也無可無不可,等華苓吩咐了下仆,將趙戈的東西都整理好,就牽起趙戈的手,一道轉進華苓暫居的二進東廂。
——
這座府邸不大,隻有三進,七娘就住在同一個院子的正房。沒有那麽好的關係,七娘便沒有出門迎接晏河母子。但這時候倒是閑下了一點點,也過來陪坐。
金瓶從廚下端來幾盤還有熱乎氣的各色甜點。豆沙餡兒的糕餅,放了牛奶、很像蛋撻的半圓餅子,還有半透明的桂花糕。在冬天吃的糕點,糖都是會放得多的,吃了容易膩,所以又配上紅茶算是解膩。糕點是金瓶親自做的,自然是色香味無可挑剔。紅茶也是頂級的祁紅,盛在精巧的人物彩瓷小蓋碗裏,一打開蓋子便是清香嫋嫋。
七娘也知道了東北大勝的消息,與客人打了招唿,坐下來就笑容滿麵地說:“小九,衛五郎打了勝仗,這真是再好沒有了。打退新羅,這個冬天,大家夥兒的日子都好過。”
“是啊,真是好極了。”現在華苓是看什麽都很順眼,食物也覺得特別好吃。她笑嘻嘻地將趙戈拉了過來,掏出帕子給這孩子抹了抹臉,然後抱著他搖了搖,笑道:“趙戈,趙戈戈,大家夥兒都很高興呢。”
“戈也高興。”趙戈朝華苓笑得燦爛,露出了十八顆牙齒。
華苓看他十分可愛,又在小孩兒兩邊麵頰親了一口。
趙戈很高興地跑迴晏河身邊,兩隻小眼睛閃閃發亮。
“你很開心。”晏河啜了口茶水,有些漫不經心地說道。
“是啊,當然了。”華苓笑容燦爛之極,說:“那是我喜歡的人。他立了功。還沒有受傷,我想不出有什麽能比這種消息更好了。”
“嗯。”晏河應了一聲,沒有再說話。
七娘則是又瞪了華苓一眼,輕斥道:“什麽喜歡不歡喜的,在孩兒跟前也不莊重些兒。”
華苓隻是嘻嘻笑,七娘也拿她無法。
倒是晏河的反應倒是讓她有些奇怪。若是在以往,晏河大概會說她高興得像個傻的吧。不過晏河這人,其實不是真看不得別人好,畢竟她如此驕傲。
晏河也注意到了華苓的表情,她道:“我看你是很愛衛五,恨不得為他掏心掏肺的。女子有了小家很容易就沒了自我,希望你不是如此。鍾表作坊裏,按照約定,你是每年要給出至。三份的新設計圖稿。別忘了這一點。往後你我還能有許多合作。若是你在家裏耽擱了,我會很失望。”
鍾表作坊的第二批鍾已經產出了,按照工藝和用料的精致程度,能賣到千銀至五千銀的高價。在金陵裏外依然供不應求。工匠們也陸續進入熟練生產期,生產速度大有加快。在金陵城南的作坊已經籌建得差不多,十二月初,工匠們就能搬遷過去。
隻要有能力將技術實現,在一個根本沒有競爭對手的市場,賺錢是非常容易的事。
“怎麽會呢,你多慮了。”
華苓很認真地假設了一下將來,搖頭說道:“人最終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是取決於他的觀念。在我,我所做的一切,都首先由於想‘令自己變得更出色’這一點。我覺得,出色了才有人愛我,出色了才能輕易得到想要的東西,出色了才能走得更遠。迄今為止,這樣的想法讓我過得很好。”
“以前也聽過別人說,‘我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誰誰誰’,這種想法有些可怕。就好象,他所有的價值都在別人身上了,他本身全是空白。他是別人的附庸。他說這樣的話,是在用自己的付出,要求別人同等程度地對待他好。這與‘要挾’別人還人情,其實也沒有什麽分別。但人心都是一樣的,一天兩天的還人情可以,長久了誰都要厭倦。”
七娘原本聽得蹙眉,但慢慢卻將華苓這些話聽了進去,住了口沉思。
“到那時候,厭倦疲憊就會淩駕於情分之上。道德也許能約束一部分人,但厭倦終究會有淩駕於其上的一天。到那時,等著他的,就隻有背叛了。”
華苓唇邊浮起了淺淺的笑容,神情寧定地搖了搖頭。“這樣的人,其實是太懶,也懦弱,不敢麵對風浪,不敢改變。”
“我當然不會活成這樣,我更願意做的是,有喜歡的人,我會將時間分給他,努力對他好,一起享受生活,但我不會對他期待太多。因為我的生活質量如何,不完全取決於他。我還要關心自己如何,我要變得更好,要一直往前走。”
晏河露出了愉悅的微笑,她輕輕鼓了三下掌,道:“謝華苓,這樣很好。這樣很好。就這樣教趙戈罷。這年頭的男人不是庸碌無為,就是隻能為別人活,活生生被拖累死。”
趙戈聽得懵懵懂懂的,見母親提到了自己,立刻挺起小胸脯說:“戈也要這樣。”
晏河高高地挑起了眉,看著自己的兒子說:“你也知道要怎樣了?”
趙戈當然不知道,但他還是非常認真地點頭。
晏河自上往下睥睨著自己的兒子說:“蠢死了。”
趙戈泫然欲泣。
……
說說笑笑就到了啟程的時候。
晏河親自到江邊,送走了華苓和趙戈一行人。然後她進了宮去見道慶帝,劈頭就問:“聖上是說,要將太後接迴宮裏來?”
道慶帝是在起居的甘露殿裏接見的親姐姐。
這位年輕的皇帝坐在精雕細琢的龍椅上,身披明黃色九龍袍,頭戴翼善冠,腳踏青舄,坐得四平八穩。他保養得極其白皙的雙掌按在龍椅兩側的扶手上,微微用力捏緊。
晏河神色淡淡地打量了弟弟幾眼,注意到這迴錢昭是沒有一來就叫人給她上座,年輕的麵上帶著笑,但依然能叫她看出底下掩藏的幾分沒底氣,話卻說得很圓滿。
“太後在皇廟裏也待了好幾年。我等為人兒女的,將太後一人孤零零留在那等鳥不生蛋的地方,到底是不應該啊。正好也快過年了,何不此時將太後接迴宮中,好好孝順,也好好過一個肥年。”
“太後這幾日裏才命人送迴了一封信。那鍾山上皇廟的日子清苦,太後每日裏是百無聊賴,不知應如何度日。遠離了宮中,沒有我等看顧,宮婢們也日漸憊賴,竟叫她不得不自己捧水濯麵。我等在金陵城中享盡富貴,卻叫太後在鍾山上清苦度日,與囚禁又有何異?太後是堂堂的大丹之母,如何能落拓至此,傳出去,是要叫世人恥笑於我等了。”
“再則,往前數朝,也從來並無一朝太後長居寺廟、不歸宮廷的,朝臣早有意見。漣姐,往迴想想,太後其實也並無大錯,這幾年清修,也盡夠了。”
道慶帝看著他的姐姐,是越說語氣越強硬。“漣姐,我是決定了,這幾日叫人打點一切,我當親自出宮去迎太後歸來。”
晏河細細打量了錢昭一二。她心中清楚,這個弟弟本性略綿,機靈勁兒是有的,但是耳根子太軟。這迴,怕是又叫陰妃在耳邊吹了風罷,許是也有覺得手上權利太小的意思,以為太後迴宮來了,自然還是幫著他這個唯一的兒子的,倒是將過去太後是如何影響他的行事的,是如何明裏暗裏想要插手朝政的,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陰妃是出身洛陽陰氏大姓的嫡係女,身份比皇後李氏並不差什麽,並且比起李氏端莊圓潤的相貌,陰妃長得是更纖弱、更美麗些。也是因此,這幾年裏,即使太後被逼走了,陰妃依然頗受寵愛,膝下有一子一女。兒子是錢昭長子,女兒是長公主。
至於李皇後,數年前小產,是直到前兩年才成功生下了二皇子,到底已經有些失了先機。若不是她到底得錢昭重信,又與李皇後同一陣線,這宮廷之中,恐怕早就是陰妃當大了。
晏河心中微微冷笑,錢昭如今是開始認為她手上的權利已經太大?請太後迴來,自然是為了節製於她。
又一次,當今聖上要從她手上收權了,也不想想,這些產業若不是在她手上,能經營出個什麽鬼樣來?
但她還真沒有辦法。她到底隻是公主而已,對皇室一脈來說,她還是族人,但她的兒子、孫子,就很可斟酌了,她手上掌著那麽多的產業,年年紅利滾滾,誰不眼紅。晏河心中打定了主意,便隻是道:
“既然聖上心意已定,我也不好多說什麽。並且,我還有另一事,要與聖上商量。近來手上事務太多,我漸感疲憊,這許多產業的經營,怕是再也難以勝任。之前接過皇族這沉重的擔子,是迫不得已,如今也該到了卸下的時候。若是聖上同意,便請聖上在皇族宗親之中挑選合適人選,將從宗親手上攬來的事務慢慢接過罷?”
“長姐此話是當真?”錢昭眼中閃過悅色。隻要能順利讓晏河交出那些極其賺錢的產業,他能在宗親族裏獲取很多的支持。嘴上卻是順坡下驢:“我想也是如此,漣姐畢竟是女郎,身子骨弱些。打理這許多宗族事務,也是疲憊。漣姐你放心,你為宗族竭心盡力這許久,孤與宗親們,都是感念十分,絕不虧待於長姐的。”
錢昭是到此時,像忘了剛想起來一般,笑容滿麵地,立即命人給晏河挪來了一把以刺繡的彩色九鳳裝飾的錦緞高椅,一切招待都換上了最好的。
“但是,聖上也該知曉,我手上的產業,除了宗族的那些,還有隻屬於我自己的那些。一切都是清清楚楚的,造冊登記著。宗族的產業交還與宗族是應分的,但若是有那等不長眼的宵小想要染指我自己的東西,聖上也不要怪我生怒。”
“自該如此,自該如此。”錢昭是滿口應承了下來。老實說,他原本也沒有想過要將屬於晏河自己的資產奪走,反正隻要他是皇帝,不論是晏河這邊,還是宗親那邊,每年都有大量的紅利貢進他的內庫之中。
“還有一點。”晏河改了稱唿,一雙丹鳳眼眸透出淩厲意味,盯著錢昭道:“阿昭,你是九五之尊,心中自然該有自己的種種思量。你當遵從你本身所想,要有規矩章程,莫要為旁人左右了你的心思才好。”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道慶帝麵色一凜,滿麵笑著應了。
從小到大,錢漣在錢昭心中就建立有極高的威信,其實從小錢漣就是比錢昭要聰明許多,不論是在學堂上,還是在經營上,還是在別的什麽地方。至今即使錢昭已經貴為皇帝,心中對錢漣的一份敬畏,也還殘留不少。
……
蘇州諸氏一門千餘人,被押解入金陵之後,接受了三司共審。
諸氏嫡係在蘇州所居住的大宅之中,被搜出了兩封以新羅文字書寫的信件。雖然信中內容都非常普通,沒有什麽疑點,上麵也並未表明收信之人、寄信之人,但此刻東北遼城州城破,近十萬遼城州子民死傷慘重的戰況已經傳迴了金陵來。
大丹朝野是如此憤慨,出了一個諸清延的蘇州諸氏,是不能再存在於世上了。
諸氏嫡係、旁係共五族,八百餘人於十一月倒數第二日午時,被處斬於金陵城西街市口,又另有幹係不大的千餘人被流放西南。
當日,金陵城西的街市口血流成河,到最後,連劊子手都砍卷了刀刃。
……
既然打定了主意,錢漣也就很麻利地辦起了這個事情。她掌握了宗親族中約有七成的產業,這些產業在她手上經營得是越發的好,任何時候要讓出去,都有無數的人願意接手的。在年前兩個月內,也就都交接出去了。皇族宗親之中,原本對晏河獨攬大權早就怨言滿腹,晏河如此行事之後,自然人人稱快。
並且,大部分的人都以為,錢漣是懾於聖上的威嚴,才不得不如此做的,於是對道慶帝是越發擁護了。
對此,晏河隻是嗤之以鼻,她不過是將手上前景不夠好的產業都處理了而已。她手上如今剩下的產業,就剩了西市工坊,鍾表作坊,零散建在江南其他州城的十來家工坊,所生產的基本都是像鍾表這樣的。旁人極難仿製的產品,利潤豐厚。還有就是大量的田地和宅邸。
……
在十一月底,道慶帝是召集了近五百人的車駕儀仗前往鍾山,為皇廟中供奉的皇族錢氏的曆代祖宗祭祀進香,而後便浩浩蕩蕩地接迴了陰太後。
聖上陣仗是如此大,金陵人是都知道了,陰太後執意在鍾山上清修,為聖上祈福數載,苦勸不迴。聖上也無法,隻得每年數迴,令宮中內命婦前往鍾山上的皇廟麵見太後,略獻孝心。
聖上孝順母親,終於在今歲年末說動了陰太後,將她老人家迎迴宮中享福。
這是何等的母慈子孝,值得載入史書,流傳千古的事跡?
……
太後重又迴到了宮中居住。許是在山上寺廟中清修已久,與宮中諸人的記憶裏的太後對比,陰太後如今是沉寂了許多,獨居西宮,在殿堂裏是設了一個小佛堂,每日裏照舊吃齋念佛,也令宮中諸命婦無事不必打擾。
許是當真佛經修入了心裏,雖然迴到了宮廷,如今陰太後是當真十分安靜了,大多數時候,便是道慶帝想要麵見一二,都會被拒絕。
太後並未召見晏河這個親女兒,倒是晏河自己,對太後的反應有些不安,隔日便親自去見了母親。
“臣見過太後。太後在山上清修,是十分受苦了。”晏河進入了太後的偏殿便大禮拜下。
“起來罷。不必多禮。”太後的聲線不冷不熱的,坐在堆錦鋪繡的炕上,垂目觀心,手裏握著一串念珠,邊慢慢數著,邊誦念經文。
兩母女之間,早已經算是撕破臉了,晏河也不指望太後能對她有多好,隻是行全了禮,自己在炕下的龍鳳高椅坐下了,又自然地朝太後身邊的掌事嬤嬤笑道:“如今已是十一月了,氣候寒冷,你們這些侍候人的,切切要記得好好侍候太後。若是太後在你等手上差了一根頭發絲兒,我也是不能放過你等的。”
太後還是垂目念經不語。
雖然貴為一國之母,但陰太後如今也還不到五十歲,在山上清修數年,看起來是更年輕了。
兩名掌事姑姑是不冷不熱地應了晏河的話。她們眼睛都利著呢,太後的風光是來自於聖上,可與長公主沒有什麽關係。並且幾年前,太後是早就惱長公主惱得不行,若不是長公主慫恿,聖上怎會請太後到皇廟去清修,還一修就是幾年?
“既然太後事忙,臣便不打攪了。”晏河也不拿冷臉去貼熱屁股,就此告退。
……
江州的日子很平靜。
一家子將郡王趙戈帶迴了江州,就在宅邸的前院清掃出來一個園子,將趙戈安頓了下來。
趙戈年紀還小,才住兩個月,也沒有特地請塾師的道理,華苓便親自編了教材,每日花上半日來教他些天文地理的開蒙常識。恰好家裏有未成年的溫順小馬,又每日裏帶著趙戈慢悠悠地練習馬術。
趙戈這孩子雖然長得並不是特別俊秀,但性子是很好的,在謝家裏,就連大郎、二郎都頗為喜愛他,二郎閑來無事,還帶著趙戈騎了兩迴高頭大馬。
鳳娘的兒子還不會走路,又有柚娘是折了胎的,這妯娌倆對能跑能跳、乖巧有禮的趙戈都很是喜愛,鳳娘時時關注這孩子的飲食起居。柚娘還親自為趙戈製了一套新的冬衣。七*三個女郎更是不必說了,跟著華苓一起,帶著趙戈經常在校場裏騎馬射箭,習鞭習拳,經常一玩就是半日。便是寒風蕭瑟,時不時下場雪,也擋不住她們鍛煉的心。
年前,晏河當真按照約定,派了幾名心腹掌事往江州來接兒子,趙戈這下倒是很有些樂不思蜀了,謝家相比他自己家人多不少,並且,氣氛上其實也比自己家要輕快許多。
但趙戈還是想念母親的,還是帶著大郎、二郎夫妻給收拾的大量禮物,登船歸了金陵。
送走了唯一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謝家一家子便還是安安靜靜地過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