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華苓被一個木頭人般的大漢拉扯著帶出了廳堂。這是個低矮、粗糙的庭院,院牆一人多高,也是土磚砌的,並排的三間房屋上麵覆蓋的是灰蒙蒙的瓦片,沒有一點可堪讚揚的地方。
華苓偷偷抬眼打量,院牆外隱約能看到其他屋頂,也覆著灰蒙蒙的瓦片,卻沒有聽到其他人聲,到處靜悄悄的。她之前被關押的地方就是外麵的某處,金甌那幾個侍婢,應該也是被關在附近。
茅房建在三間屋子的背後,衛生條件比丞公府中也不知差了幾萬個等級,華苓一打開那爛木板釘的門板就被迎麵而來的肮髒臭氣惡心得差點吐了出來。
看守她的大漢基本上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見她猶豫了一下,差點粗暴地將她推進了茅廁中。華苓也隻得強忍著惡心,用最快的速度解完手,又被大漢帶迴了那廳堂之中。
這是什麽位置?馬車在城中繞路的那段時間,她們在車中被看守得死死的,並沒有得到機會觀察車窗外的環境。從當時馬車行駛時,車輪和地麵摩擦產生的聲音,她能確定這還是在金陵城中。以這種近乎於貧民窟的建築水平,也隻可能是在城南片區了。
迴到那堂屋中,華苓自自然然地朝笑吟吟看著她的椒娘道了謝,然後在椒娘對麵坐了下來,坐得端端正正地,問道:“請問椒娘姐姐,是為了何事將小妹叫來此處?”
“此事不急,謝九娘一夜水米未進,定是餓極了,還是先用些飯食再說罷。若是餓壞了九娘,卻是奴家的罪過了。”椒娘又恢複了十分溫柔的態度,將粗瓷碗碟盛放的飯菜往華苓的方向推推。
華苓也就順從地閉了嘴,開始用飯。她先是盛了一碗湯喝下,饑渴的腸胃如逢甘霖,貪婪地蠕動起來,讓身體虛弱的感覺消退了一些。喝了湯然後是一碗飯,就著油汪汪的雞肉、豆腐和青菜,華苓吃得津津有味,最後還又喝了第二碗湯,全程有三個人在一旁看著,也沒有影響她半分食欲。
雖然對方說‘隻是請她來問一問事情’,態度似乎很好,但她半點也不信。隻不過,不論如何,吃飽了飯保證身體有力氣,才是現在她首要解決的問題。
椒娘笑盈盈地看著華苓用完飯,心裏對這個丞公女也有了新的評估。見華苓放下了碗,她便叫一條大漢撤走了殘羹冷菜,然後笑著說:“想必謝九娘不知,如今城中已經戒嚴了。”
“城中戒嚴?”
“確然。此是聖上昨夜裏下的諭令。”椒娘說:“我聽說,聖上昨夜裏將你父親請入宮敘話,至今丞公也還在宮中。”她盯著跟前的小娘子看。
華苓恍悟,點頭道:“聖上和我爹爹一向都十分親厚,叫人請我爹爹去敘話有甚大不了的。”想了想,她又說道:“想來聖上一定是因為弼公家祭禮的事十分著急,才令城中戒嚴,是為了抓嫌犯罷?”
椒娘眼裏閃過幾分輕蔑,這個謝九娘哪裏沒有他們嘴裏說的那麽聰慧。如今謝家危在旦夕,她還以為聖上將丞公請進宮中是為了敘話?真是可笑。
椒娘對城中戒嚴的事也隻是略提了提,之後又東拉西扯地問了許多話,問華苓家裏兄弟姐妹有多少個,和誰最親,平時吃的飯食是不是比現在的好許多,等等。
華苓也就一一答了,態度極好,完全擺正了自己作為階下囚,籠中俘應有的心態。
“你們謝家不是在研製火藥麽,”椒娘若無其事地提到了這一節,“昨日衛家祭禮的河灘上,爆炸的那火藥桶是殺死了許多人。你家的火藥也有這麽駭人麽?”
華苓用力搖頭道:“怎可能啊!椒娘姐姐,你莫要錯怪我家。不說我家的火藥才剛剛開始了研製,現下還一張能用的方子都沒有。我家和衛家是何等的好交情,我家如何會去害衛家?”她又認真地補充說:“我與衛家五郎定了親事,日後可是要嫁去衛家的,你莫要亂說,叫我們兩家生了罅隙。”
椒娘笑著安撫她道:“九娘莫要激動。我又豈是在說你家害了衛家,世人誰不知道,朱衛王謝四姓是最親厚的。我隻是聽說了此事,想要多了解些。那祭禮上爆炸的火藥之威也太嚇人,你說是也不是?”
“椒娘姐姐說得是,便是如此。”華苓迴想起了當時的情景,雙手緊緊絞在一起,垂眸咬唇,半晌才說道:“當時我距離遠,並未看清那火藥爆炸時的光景。但我後來去那爆炸之處看了,心裏不知有多害怕,一瞬就害死了那許多的人……椒娘姐姐,不瞞你說,其實我家裏會有火藥的研究,還是因為我在爹爹書房裏亂翻,從故紙堆裏發現了族人曾經煉丹的手記。我當時頗感興趣,就翻出來與爹爹看了。爹爹才將它又送到了梁州去試驗。”
“隻是,我真的想不到,這火藥有這樣可怕的威力。若是我早知如此,我絕不會去翻那故紙堆,也不會將它拿出來與爹爹看。這是造出來就要殺人的物事!”
……
不知不覺間,椒娘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坐正了身子,聆聽對方說話的姿態也分外專注。但也許,即使她意識到了這迴事,也不會在意。這小娘子,不過是有幾分聰慧而已,年紀還這樣小,心腸又軟,成不了大事。
聽華苓說完有關火藥研製的事的時候,椒娘很巧妙而不著痕跡地旁敲側擊了幾次,讓華苓從不同的角度將同一件事說了一遍。
之後,她又有意無意地引起話頭,問華苓是否在曾經醫治過她的藥叟那裏學過醫術,特別是和毒藥,能讓人在特定的某個時間死去的毒藥有關的東西。
華苓也就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地將藥叟當時醫治她的情形和椒娘描述了一番,又說當初在宮廷裏戲弄三公主罷了,實是不曾向藥叟學過那樣可怕的毒術,雲雲。
終於,在華苓吃下肚子的食物都差不多被消化了之後,椒娘十分滿意地走了,臨走前,見華苓百般懇求讓她見侍婢們一麵,低聲下氣,說自己與侍婢情同手足,十分擔憂雲雲,椒娘發善心說道:“你那幾個侍婢不過是關在柴房罷了,也有飯食,虧待不了。你就安心在此住著罷,三餐飯食都會有人送來予你。如今我手上有許多事,還暫時不能讓你歸家,但你放心,隻待我手上這些事處置完畢,就送你毫發無傷歸家去。”
“……多謝椒娘姐姐。”華苓泫然欲泣地道謝,被兩條大漢挾迴了那黑洞洞的屋中,重新鎖上了。
關押她的土磚房裏連個最小的窗戶都沒有,隻有門口不嚴實的木門,透進來白日的幾寸明光。
在黑暗裏,看著那一點點的光暈,華苓站了半晌,輕輕勾了勾嘴角。
……
七月初二,衛羿得知華苓被擄走、謝丞公卻疑似被扣在了宮中的消息。
雖然金陵城被禁軍從裏到外結結實實地圍了起來,朱衛王謝四家想要進出些什麽消息,卻還是容易得很。
衛羿當即點了麾下兵馬,要闖進金陵城去找華苓,但是被屬下拚死勸住了。新弼公衛二郎麵色冷峻地匆匆趕來,斥道:“你是要帶著我們闔族謀反?”
衛羿說:“那是我的妻子。”
衛二郎喝道:“凡事以大局為重,你在邊疆磨礪多年,竟是都活到狗身上去了!?若你真敢如此衝動,莫怪我即時卸了你身上盔甲,叫你打迴原形!”
衛羿沉默了片刻,往後一揚手,在他身後整整齊齊擺成了方陣的一千五百軍士整齊劃一地下了馬,等候命令。“黃鬥,點五十人。”
算是衛羿麾下軍師的黃鬥一聽便懂,從一千五百軍士中挑選了一批身有各種特殊技藝的人,五十名精銳軍士集結到了衛羿身後。
衛羿說:“我隻帶五十人。”
衛二郎見他神情堅定,歎道:“罷了,由你。隻一件,在城中不可與禁軍衝突。”衛家自然不會將那爆炸火藥之人輕輕放過,但是如今澤帝是鐵了心要和四家作對,要為難丞公,居然不管不顧地用禁軍鎖了金陵城。
當大家都很照規矩行事的時候,第一個不守規矩的人總是能撈些額外好處的。澤帝如今的行為便是如此。
調禁軍鎖住金陵城,這是大丹開國以後從未發生過的事。雖然鍾山之西一直駐紮有一萬五千禁軍,但君臣心中其實都很清楚,這支兵馬其實是作為皇家的心理安慰而存在著的,世家不會去觸犯皇家的威嚴,皇家也不會胡亂折辱世家,禁軍不動,大家相安無事。
澤帝的作為,就是赤-裸裸地要打破皇家和世家之間的平衡了,他畢竟是占了先出手的時機,世家既然還不願與他撕破臉,暫時能做的也就是不斷向皇室施加壓力,等待澤帝扛不住壓力,自動收手的時候。
當然,這次事畢以後,隻要世家依然占上風,是絕不會讓澤帝再有如此輕易調動禁軍圍城的機會——就好象大人發現不懂事的小孩手上拿著能傷人的利刃的話,是絕不會讓他再碰得到那把刀了。
衛羿帶著五十名親兵從金陵南城門進入城中,圍城的禁軍小將領竟是不能攔他——澤帝仗著五姓之間的約定,拒絕了衛家兵馬進入城中搜索的要求,但衛家子帶著少量親兵隊伍進城,若是澤帝敢對這種行為置喙,就是同時得罪了金陵幾乎所有的世家——那個人家的府邸當中,沒有個幾十人的仆婢侍候?
隻不過,如今澤帝的心神都在更重要的事務之上,其實也沒有空餘心思關注一名隻帶著幾十親兵的衛家郎君了。
衛羿帶著五十人進城直奔丞公府。
丞公府如今守門的已經換了一批,全都換成了讓衛羿感覺到十分麵生的奴仆。但這並非他關注的重點,他冷冷看著來迎接他的謝華鼎道:“爾等不曾遣人去尋謝九?”
謝華鼎苦笑著將衛羿迎進府中,無奈地辯解道:“怎會不尋,苓娘是我堂妹。她被擄走,府中上下都是難過得很。隻是,如今城中宵禁嚴苛,府中人手不足,丞公又還在宮中,我們實是顧此失彼。如今我們也在每日宵禁之前,派十數人在城中四處尋找……”
衛羿盯了謝華鼎片刻,也不再說什麽,告辭離開。
在丞公府外,衛羿勒停了馬。他鷹隼般銳利的褐眸往七月湛藍的天空凝望了片刻,召來黃鬥:“你可還記得謝九如何看那火藥桶的碎片?”
……
金陵城中氣氛緊繃,而王家,在此時,終於低調地應下了蘇州諸氏的提親。
……
“你當真要娶王霏那女人?”
“是又如何?”
“你娶她,不知我會不開心的麽?”
“我知。”
“那你還這樣作!你心裏可有半分裝著我!”
“並無。”男人的聲音冷漠了下來。
“與你玩笑罷了,如此較真是為何。”女人輕笑。
……
七月初三,金陵城中依舊戒嚴,像王相公一樣,不少官員因病告假,躲在家中歇息,朝堂立刻空了一大半。
金鑾殿上,朝臣們心中正在打鼓,為何丞公被聖上連夜請進宮中敘話,如今朝會卻不見人影的時候,澤帝忽然頒布了一道旨意,曰:
“江陵謝氏丞公熙和失職失察,竟縱容族中叛亂之徒肆意冒犯皇家威嚴,危及社稷安危,罪加一等。如此罪人,怎堪為我朝丞公,故撤其位。思及丞公此職自開國以降,便屬江陵謝掌管,茲令江陵謝於旬日內,推舉新任丞公繼任之。”
朝臣百官再次嘩然。
隻要是有資格站在這金鑾殿上的人,腦筋就死不到哪裏去,怎會不知道,朱衛王謝四族各掌一公之位,這位置可以說就是四族自身的財產,四族願意如何傳承、由誰傳承,是四族自己的事,即使是皇家,也不該插手,無法插手。
聖上這是失心瘋了?!
但很快,禁軍禦製兵器鋒利的刀刃告訴了朝臣們,聖上不是失心瘋,聖上是豁出去了。為了性命著想,朝臣們不得不接受了聖上頒布的諭令。
……
黃門侍郎趙辛親至丞公府門口宣讀了聖上的諭旨,丞公府闔府主人出迎聆聽。
趙辛趙侍郎如今年方四十五,卻已經長了一頭好白發,花白如雪,身著紫色團花朝服,戴進德冠,意氣風發。宣讀完了天子諭令之後,趙侍郎將明黃色的諭令放到謝華鼎手中,高聲說道:“聖上乃是體恤爾等,方才寬限了一旬日,爾等卻不可怠慢處之。必得早日推舉出新任丞公,早早上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國家社稷謀福才是。”
謝華鼎雙手捧著諭旨,肅容道:“謝華鼎代族人恭受聖命。”
趙辛將丞公府諸人喜怒不一的麵色一一收於眼底,高聲笑道:“謝華鼎,我看著你就是個十分合適的人選,你可得多多努力著些。”說完,領著五百朱衣銀袍的禁軍,揚長而去。
謝華鼎自顧自捧著聖旨迴了前院,主母牟氏帶著一雙兒女迴了後院,一大群的奴仆跟著去了。府邸門前,隻剩下了一群小兒女麵麵相覷,相對無言。
若說往日裏,身為丞公子女的他們不曾知道過‘牆倒眾人推’是何意思,如今,他們是都已明曉了個中滋味。
旦夕間長大,不過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ok 今天就這麽多
☆、第118章 憤怒的謝族
118
澤帝下了那樣一份詔書的消息,在七月初二當晚就傳迴了江陵謝氏族中。江陵謝氏的長老們一個個氣得差點腦溢血不治身亡,年輕人們更是怒發衝冠,即時就要衝到金陵跟澤帝拚命,澤帝這是什麽意思?不願活了?撕破臉了?誰給他的膽子?
江陵謝氏,並不是天家的奴仆,從來都不是!
江陵祖村當中,謝族子弟們漸漸匯聚到了祠堂之前。
“數典忘祖,說的就是此人!說的就是此家!”十六曾叔公顫顫巍巍地罵:“百年前,我江陵謝氏與他錢氏,便是平起平坐的幹係。若論根底,他錢氏祖上傳承不過二百餘年,如何比得我家!不過在那金鑾殿上坐了百年,便敢將我族人肆意磋磨,若是叫他更得了勢,難道竟是敢將我族連根拔起了!”
有長老憤怒地說:“我族決不能容皇家如此對待。即刻便傳令各地族人,不必再留有餘地,將他皇家產業統統擾了去!倒要看看他皇家無有收入時,再如何直起腰杆來!”
“正該如此!”
“族長被如此折辱,若是我族不奮起反擊,定是叫世人看輕我等,日後定是越發肆無忌憚了!”
“叔公、叔父,我等如今便點兩萬族兵往金陵去,也將他金陵周近一圍,看他皇家又敢如何!”
“說得是,走,點兵整裝去!”
族人泰半都是憤怒難安,但這個時候,卻也有些不同的聲音冒了出來。
謝熙和的親弟謝熙瑚便是其中一個。
這位顯得格外瘦削幹癟的族長親弟麵色焦灼,止住眾人說道:“兄弟們怎能如此衝動。要知聖上也是因為我族中出了那等叛亂之賊,在弼公衛氏的祭禮上鬧起動亂,欲要刺殺聖上,危及聖上龍體,方才大怒。我等始終是臣,聖上為君,若是如此便輕易調兵往金陵去,與那亂臣賊子何異?”
“況且族長如今在宮中也不知如何了,若是我族手段過激,越發激怒了聖上,聖上一氣之下奪了族長性命,或是行種種宮刑,又如何是好?族長乃是我族顏麵,若是被行了刺麵刑,又或是刖刑,我族日後還如何能在大丹朝世家當中立住腳跟?”
“依我看,聖上確是憤怒的,但也並不敢做得太過,他那令諭裏,也是說,我等當推選出接任丞公之位者,他也依舊不敢幹涉我族傳承的抉擇,是也不是?如今我等群龍無首,麵對族外許多紛爭,竟無一人足以名正言順統領諸事,形象越發軟弱,我打量著,如今族外諸家,怕是都在家裏笑我等綿軟可欺!如今頭一件,我看還是先推選出繼任丞公之人罷,統籌族事,總是將聖上糊弄過去,將族長迎迴來,方是正理!”
謝熙瑚的話激起了許多年輕族人的憤怒,照他的意思,竟是要照著澤帝說的話去做?若是謝族人當真這樣做了,和麵團有什麽區別?
竟是被打了左臉不疼,還要將右臉送上去呢!
但也有熙字輩族人出來附和謝熙瑚的話:“我聽熙瑚說得竟是有理。如今我們當作的,還是思索如何與天家緩和關係為好。族長乃是我族肱骨,有甚事能比保住他毫發無損,迎迴來更重要?”
華苓偷偷抬眼打量,院牆外隱約能看到其他屋頂,也覆著灰蒙蒙的瓦片,卻沒有聽到其他人聲,到處靜悄悄的。她之前被關押的地方就是外麵的某處,金甌那幾個侍婢,應該也是被關在附近。
茅房建在三間屋子的背後,衛生條件比丞公府中也不知差了幾萬個等級,華苓一打開那爛木板釘的門板就被迎麵而來的肮髒臭氣惡心得差點吐了出來。
看守她的大漢基本上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見她猶豫了一下,差點粗暴地將她推進了茅廁中。華苓也隻得強忍著惡心,用最快的速度解完手,又被大漢帶迴了那廳堂之中。
這是什麽位置?馬車在城中繞路的那段時間,她們在車中被看守得死死的,並沒有得到機會觀察車窗外的環境。從當時馬車行駛時,車輪和地麵摩擦產生的聲音,她能確定這還是在金陵城中。以這種近乎於貧民窟的建築水平,也隻可能是在城南片區了。
迴到那堂屋中,華苓自自然然地朝笑吟吟看著她的椒娘道了謝,然後在椒娘對麵坐了下來,坐得端端正正地,問道:“請問椒娘姐姐,是為了何事將小妹叫來此處?”
“此事不急,謝九娘一夜水米未進,定是餓極了,還是先用些飯食再說罷。若是餓壞了九娘,卻是奴家的罪過了。”椒娘又恢複了十分溫柔的態度,將粗瓷碗碟盛放的飯菜往華苓的方向推推。
華苓也就順從地閉了嘴,開始用飯。她先是盛了一碗湯喝下,饑渴的腸胃如逢甘霖,貪婪地蠕動起來,讓身體虛弱的感覺消退了一些。喝了湯然後是一碗飯,就著油汪汪的雞肉、豆腐和青菜,華苓吃得津津有味,最後還又喝了第二碗湯,全程有三個人在一旁看著,也沒有影響她半分食欲。
雖然對方說‘隻是請她來問一問事情’,態度似乎很好,但她半點也不信。隻不過,不論如何,吃飽了飯保證身體有力氣,才是現在她首要解決的問題。
椒娘笑盈盈地看著華苓用完飯,心裏對這個丞公女也有了新的評估。見華苓放下了碗,她便叫一條大漢撤走了殘羹冷菜,然後笑著說:“想必謝九娘不知,如今城中已經戒嚴了。”
“城中戒嚴?”
“確然。此是聖上昨夜裏下的諭令。”椒娘說:“我聽說,聖上昨夜裏將你父親請入宮敘話,至今丞公也還在宮中。”她盯著跟前的小娘子看。
華苓恍悟,點頭道:“聖上和我爹爹一向都十分親厚,叫人請我爹爹去敘話有甚大不了的。”想了想,她又說道:“想來聖上一定是因為弼公家祭禮的事十分著急,才令城中戒嚴,是為了抓嫌犯罷?”
椒娘眼裏閃過幾分輕蔑,這個謝九娘哪裏沒有他們嘴裏說的那麽聰慧。如今謝家危在旦夕,她還以為聖上將丞公請進宮中是為了敘話?真是可笑。
椒娘對城中戒嚴的事也隻是略提了提,之後又東拉西扯地問了許多話,問華苓家裏兄弟姐妹有多少個,和誰最親,平時吃的飯食是不是比現在的好許多,等等。
華苓也就一一答了,態度極好,完全擺正了自己作為階下囚,籠中俘應有的心態。
“你們謝家不是在研製火藥麽,”椒娘若無其事地提到了這一節,“昨日衛家祭禮的河灘上,爆炸的那火藥桶是殺死了許多人。你家的火藥也有這麽駭人麽?”
華苓用力搖頭道:“怎可能啊!椒娘姐姐,你莫要錯怪我家。不說我家的火藥才剛剛開始了研製,現下還一張能用的方子都沒有。我家和衛家是何等的好交情,我家如何會去害衛家?”她又認真地補充說:“我與衛家五郎定了親事,日後可是要嫁去衛家的,你莫要亂說,叫我們兩家生了罅隙。”
椒娘笑著安撫她道:“九娘莫要激動。我又豈是在說你家害了衛家,世人誰不知道,朱衛王謝四姓是最親厚的。我隻是聽說了此事,想要多了解些。那祭禮上爆炸的火藥之威也太嚇人,你說是也不是?”
“椒娘姐姐說得是,便是如此。”華苓迴想起了當時的情景,雙手緊緊絞在一起,垂眸咬唇,半晌才說道:“當時我距離遠,並未看清那火藥爆炸時的光景。但我後來去那爆炸之處看了,心裏不知有多害怕,一瞬就害死了那許多的人……椒娘姐姐,不瞞你說,其實我家裏會有火藥的研究,還是因為我在爹爹書房裏亂翻,從故紙堆裏發現了族人曾經煉丹的手記。我當時頗感興趣,就翻出來與爹爹看了。爹爹才將它又送到了梁州去試驗。”
“隻是,我真的想不到,這火藥有這樣可怕的威力。若是我早知如此,我絕不會去翻那故紙堆,也不會將它拿出來與爹爹看。這是造出來就要殺人的物事!”
……
不知不覺間,椒娘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坐正了身子,聆聽對方說話的姿態也分外專注。但也許,即使她意識到了這迴事,也不會在意。這小娘子,不過是有幾分聰慧而已,年紀還這樣小,心腸又軟,成不了大事。
聽華苓說完有關火藥研製的事的時候,椒娘很巧妙而不著痕跡地旁敲側擊了幾次,讓華苓從不同的角度將同一件事說了一遍。
之後,她又有意無意地引起話頭,問華苓是否在曾經醫治過她的藥叟那裏學過醫術,特別是和毒藥,能讓人在特定的某個時間死去的毒藥有關的東西。
華苓也就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地將藥叟當時醫治她的情形和椒娘描述了一番,又說當初在宮廷裏戲弄三公主罷了,實是不曾向藥叟學過那樣可怕的毒術,雲雲。
終於,在華苓吃下肚子的食物都差不多被消化了之後,椒娘十分滿意地走了,臨走前,見華苓百般懇求讓她見侍婢們一麵,低聲下氣,說自己與侍婢情同手足,十分擔憂雲雲,椒娘發善心說道:“你那幾個侍婢不過是關在柴房罷了,也有飯食,虧待不了。你就安心在此住著罷,三餐飯食都會有人送來予你。如今我手上有許多事,還暫時不能讓你歸家,但你放心,隻待我手上這些事處置完畢,就送你毫發無傷歸家去。”
“……多謝椒娘姐姐。”華苓泫然欲泣地道謝,被兩條大漢挾迴了那黑洞洞的屋中,重新鎖上了。
關押她的土磚房裏連個最小的窗戶都沒有,隻有門口不嚴實的木門,透進來白日的幾寸明光。
在黑暗裏,看著那一點點的光暈,華苓站了半晌,輕輕勾了勾嘴角。
……
七月初二,衛羿得知華苓被擄走、謝丞公卻疑似被扣在了宮中的消息。
雖然金陵城被禁軍從裏到外結結實實地圍了起來,朱衛王謝四家想要進出些什麽消息,卻還是容易得很。
衛羿當即點了麾下兵馬,要闖進金陵城去找華苓,但是被屬下拚死勸住了。新弼公衛二郎麵色冷峻地匆匆趕來,斥道:“你是要帶著我們闔族謀反?”
衛羿說:“那是我的妻子。”
衛二郎喝道:“凡事以大局為重,你在邊疆磨礪多年,竟是都活到狗身上去了!?若你真敢如此衝動,莫怪我即時卸了你身上盔甲,叫你打迴原形!”
衛羿沉默了片刻,往後一揚手,在他身後整整齊齊擺成了方陣的一千五百軍士整齊劃一地下了馬,等候命令。“黃鬥,點五十人。”
算是衛羿麾下軍師的黃鬥一聽便懂,從一千五百軍士中挑選了一批身有各種特殊技藝的人,五十名精銳軍士集結到了衛羿身後。
衛羿說:“我隻帶五十人。”
衛二郎見他神情堅定,歎道:“罷了,由你。隻一件,在城中不可與禁軍衝突。”衛家自然不會將那爆炸火藥之人輕輕放過,但是如今澤帝是鐵了心要和四家作對,要為難丞公,居然不管不顧地用禁軍鎖了金陵城。
當大家都很照規矩行事的時候,第一個不守規矩的人總是能撈些額外好處的。澤帝如今的行為便是如此。
調禁軍鎖住金陵城,這是大丹開國以後從未發生過的事。雖然鍾山之西一直駐紮有一萬五千禁軍,但君臣心中其實都很清楚,這支兵馬其實是作為皇家的心理安慰而存在著的,世家不會去觸犯皇家的威嚴,皇家也不會胡亂折辱世家,禁軍不動,大家相安無事。
澤帝的作為,就是赤-裸裸地要打破皇家和世家之間的平衡了,他畢竟是占了先出手的時機,世家既然還不願與他撕破臉,暫時能做的也就是不斷向皇室施加壓力,等待澤帝扛不住壓力,自動收手的時候。
當然,這次事畢以後,隻要世家依然占上風,是絕不會讓澤帝再有如此輕易調動禁軍圍城的機會——就好象大人發現不懂事的小孩手上拿著能傷人的利刃的話,是絕不會讓他再碰得到那把刀了。
衛羿帶著五十名親兵從金陵南城門進入城中,圍城的禁軍小將領竟是不能攔他——澤帝仗著五姓之間的約定,拒絕了衛家兵馬進入城中搜索的要求,但衛家子帶著少量親兵隊伍進城,若是澤帝敢對這種行為置喙,就是同時得罪了金陵幾乎所有的世家——那個人家的府邸當中,沒有個幾十人的仆婢侍候?
隻不過,如今澤帝的心神都在更重要的事務之上,其實也沒有空餘心思關注一名隻帶著幾十親兵的衛家郎君了。
衛羿帶著五十人進城直奔丞公府。
丞公府如今守門的已經換了一批,全都換成了讓衛羿感覺到十分麵生的奴仆。但這並非他關注的重點,他冷冷看著來迎接他的謝華鼎道:“爾等不曾遣人去尋謝九?”
謝華鼎苦笑著將衛羿迎進府中,無奈地辯解道:“怎會不尋,苓娘是我堂妹。她被擄走,府中上下都是難過得很。隻是,如今城中宵禁嚴苛,府中人手不足,丞公又還在宮中,我們實是顧此失彼。如今我們也在每日宵禁之前,派十數人在城中四處尋找……”
衛羿盯了謝華鼎片刻,也不再說什麽,告辭離開。
在丞公府外,衛羿勒停了馬。他鷹隼般銳利的褐眸往七月湛藍的天空凝望了片刻,召來黃鬥:“你可還記得謝九如何看那火藥桶的碎片?”
……
金陵城中氣氛緊繃,而王家,在此時,終於低調地應下了蘇州諸氏的提親。
……
“你當真要娶王霏那女人?”
“是又如何?”
“你娶她,不知我會不開心的麽?”
“我知。”
“那你還這樣作!你心裏可有半分裝著我!”
“並無。”男人的聲音冷漠了下來。
“與你玩笑罷了,如此較真是為何。”女人輕笑。
……
七月初三,金陵城中依舊戒嚴,像王相公一樣,不少官員因病告假,躲在家中歇息,朝堂立刻空了一大半。
金鑾殿上,朝臣們心中正在打鼓,為何丞公被聖上連夜請進宮中敘話,如今朝會卻不見人影的時候,澤帝忽然頒布了一道旨意,曰:
“江陵謝氏丞公熙和失職失察,竟縱容族中叛亂之徒肆意冒犯皇家威嚴,危及社稷安危,罪加一等。如此罪人,怎堪為我朝丞公,故撤其位。思及丞公此職自開國以降,便屬江陵謝掌管,茲令江陵謝於旬日內,推舉新任丞公繼任之。”
朝臣百官再次嘩然。
隻要是有資格站在這金鑾殿上的人,腦筋就死不到哪裏去,怎會不知道,朱衛王謝四族各掌一公之位,這位置可以說就是四族自身的財產,四族願意如何傳承、由誰傳承,是四族自己的事,即使是皇家,也不該插手,無法插手。
聖上這是失心瘋了?!
但很快,禁軍禦製兵器鋒利的刀刃告訴了朝臣們,聖上不是失心瘋,聖上是豁出去了。為了性命著想,朝臣們不得不接受了聖上頒布的諭令。
……
黃門侍郎趙辛親至丞公府門口宣讀了聖上的諭旨,丞公府闔府主人出迎聆聽。
趙辛趙侍郎如今年方四十五,卻已經長了一頭好白發,花白如雪,身著紫色團花朝服,戴進德冠,意氣風發。宣讀完了天子諭令之後,趙侍郎將明黃色的諭令放到謝華鼎手中,高聲說道:“聖上乃是體恤爾等,方才寬限了一旬日,爾等卻不可怠慢處之。必得早日推舉出新任丞公,早早上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國家社稷謀福才是。”
謝華鼎雙手捧著諭旨,肅容道:“謝華鼎代族人恭受聖命。”
趙辛將丞公府諸人喜怒不一的麵色一一收於眼底,高聲笑道:“謝華鼎,我看著你就是個十分合適的人選,你可得多多努力著些。”說完,領著五百朱衣銀袍的禁軍,揚長而去。
謝華鼎自顧自捧著聖旨迴了前院,主母牟氏帶著一雙兒女迴了後院,一大群的奴仆跟著去了。府邸門前,隻剩下了一群小兒女麵麵相覷,相對無言。
若說往日裏,身為丞公子女的他們不曾知道過‘牆倒眾人推’是何意思,如今,他們是都已明曉了個中滋味。
旦夕間長大,不過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ok 今天就這麽多
☆、第118章 憤怒的謝族
118
澤帝下了那樣一份詔書的消息,在七月初二當晚就傳迴了江陵謝氏族中。江陵謝氏的長老們一個個氣得差點腦溢血不治身亡,年輕人們更是怒發衝冠,即時就要衝到金陵跟澤帝拚命,澤帝這是什麽意思?不願活了?撕破臉了?誰給他的膽子?
江陵謝氏,並不是天家的奴仆,從來都不是!
江陵祖村當中,謝族子弟們漸漸匯聚到了祠堂之前。
“數典忘祖,說的就是此人!說的就是此家!”十六曾叔公顫顫巍巍地罵:“百年前,我江陵謝氏與他錢氏,便是平起平坐的幹係。若論根底,他錢氏祖上傳承不過二百餘年,如何比得我家!不過在那金鑾殿上坐了百年,便敢將我族人肆意磋磨,若是叫他更得了勢,難道竟是敢將我族連根拔起了!”
有長老憤怒地說:“我族決不能容皇家如此對待。即刻便傳令各地族人,不必再留有餘地,將他皇家產業統統擾了去!倒要看看他皇家無有收入時,再如何直起腰杆來!”
“正該如此!”
“族長被如此折辱,若是我族不奮起反擊,定是叫世人看輕我等,日後定是越發肆無忌憚了!”
“叔公、叔父,我等如今便點兩萬族兵往金陵去,也將他金陵周近一圍,看他皇家又敢如何!”
“說得是,走,點兵整裝去!”
族人泰半都是憤怒難安,但這個時候,卻也有些不同的聲音冒了出來。
謝熙和的親弟謝熙瑚便是其中一個。
這位顯得格外瘦削幹癟的族長親弟麵色焦灼,止住眾人說道:“兄弟們怎能如此衝動。要知聖上也是因為我族中出了那等叛亂之賊,在弼公衛氏的祭禮上鬧起動亂,欲要刺殺聖上,危及聖上龍體,方才大怒。我等始終是臣,聖上為君,若是如此便輕易調兵往金陵去,與那亂臣賊子何異?”
“況且族長如今在宮中也不知如何了,若是我族手段過激,越發激怒了聖上,聖上一氣之下奪了族長性命,或是行種種宮刑,又如何是好?族長乃是我族顏麵,若是被行了刺麵刑,又或是刖刑,我族日後還如何能在大丹朝世家當中立住腳跟?”
“依我看,聖上確是憤怒的,但也並不敢做得太過,他那令諭裏,也是說,我等當推選出接任丞公之位者,他也依舊不敢幹涉我族傳承的抉擇,是也不是?如今我等群龍無首,麵對族外許多紛爭,竟無一人足以名正言順統領諸事,形象越發軟弱,我打量著,如今族外諸家,怕是都在家裏笑我等綿軟可欺!如今頭一件,我看還是先推選出繼任丞公之人罷,統籌族事,總是將聖上糊弄過去,將族長迎迴來,方是正理!”
謝熙瑚的話激起了許多年輕族人的憤怒,照他的意思,竟是要照著澤帝說的話去做?若是謝族人當真這樣做了,和麵團有什麽區別?
竟是被打了左臉不疼,還要將右臉送上去呢!
但也有熙字輩族人出來附和謝熙瑚的話:“我聽熙瑚說得竟是有理。如今我們當作的,還是思索如何與天家緩和關係為好。族長乃是我族肱骨,有甚事能比保住他毫發無損,迎迴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