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柳絮和趙琛坐上攆車,後麵跟著兩輛馬車,載著給柳府娘家的禮物。


    柳府主子們都聚在柳老太太屋裏,柳老太太支使丫鬟,“快去前麵看看,二姑娘來了沒有。”


    那個丫鬟腳還沒邁出房門,院子裏一疊連聲喊:“二姑娘迴來了,梁王也來了,車子到大門口了。“


    柳老太太喜不自禁,招唿大兒媳高氏,“快扶我去迎接王爺和王妃。“


    高氏一臉喜色,邊走邊道:“梁王對二姑娘真是沒說的,堂堂王爺屈尊降貴跟王妃歸寧,媳婦還是頭一迴聽說,要說柳絮好福氣。“


    柳絮跟趙琛的攆車剛轉彎,看見柳侍郎府邸,柳家的下人老早張望,眼尖看見,急忙打開大門,朝裏迴稟。


    柳文龍迎接出來,就看梁王把柳絮從車上抱了下來,王府的下人正從後麵馬車上往下抬東西。


    柳文龍很意外,沒想到柳絮歸寧,梁王竟陪著一道來了,提著袍子快走幾步,跪倒行禮,“微臣不知王爺駕臨,有失遠迎,王爺恕罪。“


    梁王親自相攙,“大伯父不用多禮。“


    柳文龍前頭帶路,眾人簇擁著梁王和王妃去內宅上房給老太太請安。


    柳大姑娘柳明月和柳明珠姐仨,柳絮成婚當日,花廳有男客,大太太拘著不讓亂跑,最後隔著帷幔偷著往外看,人多,梁王樣貌沒大看清楚,就看見梁王身量頗高,站在人堆裏如鶴立雞群。


    梁王和王妃由柳文龍陪著一出現在人們視線裏,柳明月和柳明珠眼睛都看直了,梁王趙琛朗如日月,眼前天地間頓覺清朗一片,周圍黯然失色,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趙琛跟柳絮走在一起,交相輝映,珠聯璧合。


    柳絮快走幾步,上前,柳老太太帶著闔府中人跪倒,口中道:“老身帶領闔府人迎接梁王千歲和王妃。”


    柳絮忙攙扶柳老太太,“祖母當受孫女的禮,祖母和伯父伯母請到花廳受禮。“


    一行人朝花廳走去,柳文龍引路,梁王前頭走,柳絮攙扶著柳老太太,柳府一幹主子下人跟隨。


    進到花廳,趙琛道:“請祖母上座,受我夫妻的禮。“


    柳老太太死活不肯坐上首,請王爺和王妃上座,側座相陪。


    趙琛預拜見柳老太太,柳老太太忙起身,“梁王千歲折煞老身。“


    彼此謙讓著,柳老太太不肯受禮,柳絮到底拜了幾拜,梁王的禮老太太實在不肯,算了。


    柳明珠站在柳老太太身後,偷眼瞄著上座的梁王,少女春心萌動,心咚咚直跳。


    柳明月豔羨,自己出身高過柳絮,挑的夫婿跟柳絮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柳文龍道躬身道:“王爺,酒宴已擺下,請王爺廳堂飲酒。”


    趙琛起身,隨著柳文龍去前廳,大爺柳文龍和二爺柳文成作陪。


    這廂,女眷們也在花廳擺下酒席,柳老太太和大太太高氏二太太馬氏陪著柳絮,馬氏殷勤勸膳。


    柳明珠看母親巴結柳絮,心裏不自在,自己臉上無光,嫉妒柳絮,自己貴為嫡子嫡孫女,反倒不如柳絮這個無用的三房庶子之女,自己就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梁王這樣的夫婿。


    大太太高氏趁著二太太出恭,拉著柳絮說幾句體己話,“柳絮,梁王對你還好吧?”


    柳絮微笑點點頭,高氏看她臉色越發嬌豔,又添了幾分嫵媚,放心。


    柳絮一想晚上就要離京,抓緊時間把該要說的話趁著此刻說了,柳絮望著高氏道;“侄女今晚就要離京迴江南,侄女走了,還有些事情不放心,想拜托大伯母。“


    高氏意外,道;“今晚就走,這麽急,柳絮你要是有什麽話,就跟大伯母說,大伯母能做到的,盡力做。“


    柳絮道;“梁王有封地,庶務多,已經耽擱很久,柳絮這次走了,別的倒還沒什麽,就有一件事,拜托大伯母,我父親大伯母是知道的,腿傷養好,他閑著無聊生事,侄女想大伯母給我父親物色一房妾室,老實本分的,能拴住他,他身邊有個人照顧。“


    高氏看柳絮神色頗難為情,知道父親這種事,不該由女兒提出來,柳絮有這不成器的爹也是沒辦法,應承道;“柳絮,你放心走吧!你父親的事,我早已打算好了,已看好一個丫鬟,先派她去三房侍候你父親,等三弟腿傷好了,開臉,放在屋裏,你放心,這丫鬟我觀察許久,是極妥當的人。“


    柳絮看看周圍人不注意,從袖子裏掏出一張銀票,壓低聲對周氏道;“這五千兩銀子,大伯母替三房收著,萬一有急用,不好動公中的,就使這個錢。“


    高氏執意不收,“柳絮,你這孩子就是想得多,三弟已認祖,就是柳家的人,三房有事就是柳家的事,那還用你出閣的姑娘管,說出去,不讓人背後戳脊梁骨。“


    柳絮看看,無人注意,遂極小聲音道;“柳府不是大伯母一個人,多少眼睛看著,大伯母有心向著三房,還要顧忌別房的人。“柳絮暗指二房,三房動公中的錢,二房當麵不好說,背地裏不定怎麽嚼舌根。


    高氏明白她的意思,收下,道;“大娘給你放著,等以後小生子他們急用在使。“


    柳絮看二伯母馬氏進了花廳的門口,二人打住話頭。


    柳絮佯作出恭,走到外麵,丫鬟玉釵和碧玉跟她來柳府,被柳府安排招待,柳府的年幼的姑娘小爺在偏廳裏擺下一桌,念琴領著柳芽兒和寶兒在哪裏坐著吃。


    柳絮叫過一個丫鬟,去偏廳裏把念琴叫出來,交代念琴些話,告訴她今晚迴江南,念琴不舍,“姑娘這一走不知幾時才能見麵。“


    柳絮安慰她道;“或許很快就能見麵,江南走水路進京方便。“


    柳絮怕耽誤工夫長了,別人看著不好,叫念琴迴去。


    自己去前院,找個婆子,悄悄把小生子叫出來,柳絮站在牆根下等,小生子從前廳出來,柳絮輕輕叫了一聲,“生子。“


    小生子朝她跑過來,柳絮注意到這陣子生子長高了不少,古時候,十一歲男孩,懂事了。


    柳絮為他撫平衣領子,“姐今晚就走了,迴江南去了,弟妹們就靠你照顧了,有事找念琴姐商量,跟大伯說,或者跟大伯母說。“


    說著,把袖子裏的銀票取出來,“這個拿著,使著方便,不用問公中要。“


    小生子掃了一眼,看票麵是五千兩銀票,搖頭,“姐,我不要,你迴江南帶著吧!“


    柳絮硬塞給他,“傻弟弟,姐現在還能缺錢嗎?這點錢對梁王府來說算不得什麽。“


    小生子方拿著,姊弟說了一會話,柳絮就讓他迴去。


    過了正午,梁王夫妻辭別柳家,迴王府,黃昏時分,動身啟程。


    四皇子簡王走旱路,先行一步,不跟梁王兄弟同行。


    梁王府一行人到碼頭,哪裏早已備好大船,六艘大船,趙琛和柳絮先行上船,前麵一艘大船載著王府侍衛,後麵兩艘大船載著柳絮的嫁妝,最後一艘船是護衛梁王大船的,旁邊還有一艘船是照應梁王大船的。


    此刻,已日落,南北大運河上,往來船隻頻繁,不少是商船,船上已掌燈,運河上燈火通明。


    柳絮依著趙琛坐在船窗口,望著河上夜景,趙琛拉開袍子把柳絮裹上,怕夜晚河上風涼。


    二人靜靜地相互依偎著,心裏都覺得幸福甜蜜。


    船行出京城這段,南下,漸漸地除了商船,多了不少遊河的畫舫。


    盛夏,晚涼,習習河風,暑氣漸漸消散,柳絮看兩岸河房,雕欄畫檻,綺窗絲障,十裏珠簾,佳麗如雲,畫舫上舞妓歌聲低柔婉轉,徐徐微風漂送過來,華燈映水,槳聲燈影裏幽香襲來,燈火笙歌,為一時之盛。


    一條畫舫經過,柳絮清晰地看見畫舫裏幾位衣裳華麗的年輕男子懷裏摟著衣不蔽體的美人親熱,風中不時送來打情罵俏,女子纏綿低吟。


    趙琛摟著柳絮透過窗格這一切盡收眼底。


    趙琛輕柔在她耳邊道:“我二人效仿他們好不好,別辜負這良辰美景,良宵苦短。”


    柳絮朝艙裏四周看看,船艙木質的隔板,不隔音,船在水麵上行走,不時有遊船經過,擦著船舷,艙窗裏不經意一瞥,便能看見。


    柳絮搖頭,“這地方親熱,都讓人看了去。”


    趙琛手攀上來,口手並用,把柳絮撩撥得心癢癢的,纏綿低哼兩聲,恰巧有船經過,紗簾隱約能看清對麵船上人影,嚇得柳絮後半聲堵在嘴裏,咬唇忍住,推拒他逗弄的手,小聲央求道;“迴王府多少沒有,你偏急這一時。”


    趙琛用唇摩挲她頸項,“船上要好幾日,你忍心讓我守著你受煎熬。”


    柳絮勉強地道;“等夜深了,都睡去了,任你擺布。”


    “運河上晝夜喧囂,笙簫達旦,我等不了。”趙琛邊說邊替她解衣扣。


    柳絮拗不過他,隻好任他擺布。


    趙琛把她壓在身下,也許受了周圍心裏暗示,異常亢奮,趙琛大弄,每搗一下發出很大聲,撞得柳絮差點暈死過去,正這時,一條遊船經過,柳絮聽見離著極近水聲很響,半眯眼,突然發現,船艙的窗格紗簾被經過船風帶起,船艙中一切暴漏出來,好像對麵船艙裏有男男女女,柳絮急推趙琛,趙琛正興頭上那肯停手,柳絮臊得是渾身抖顫,隻好縮緊身子,蜷縮在趙琛身下,以免兩船並行,船上的人往艙裏看發現。


    好容易,熬到兩船錯開,梁王府的大船把對麵的船甩開,趙琛這裏,已雲消雨散,趙琛弄了個爽利,偃旗息鼓,從她身上翻身下來,躺在她身側。


    趙琛這才發現她不對勁,摸著她手足冰涼,啞聲道;“柳絮,你冷嗎?”


    “冷。”


    看她蜷縮著,趙琛把一條床頭搭著單子扯過來,給她蓋上,溫存地摟著她,摸摸她額頭,自言自語;“頭不熱,夜裏風涼,是不是凍著了?”


    柳絮貼著他,呢喃,“我不是凍的,是方才嚇得,你沒看過去條船,船上有許多人。”


    趙琛唇角漫上笑意,“原來如此,我明命人去找快厚實的窗紗,固定住,就不會飄起來,外間看不到裏麵。”


    柳絮握住他的嘴,“小點聲,隔壁人都能聽見。“


    趙琛笑著貼著她的臉,“乖,你這膽子越來越小了,這有什麽,你我是正經夫妻,別的船上不是夫妻,比我們大方,你總是放不開。“


    柳絮囑咐道;“明別提窗紗的事,就這幾日,沒的讓人笑話。“


    趙琛帶著笑,“好,就聽王妃的。“


    又握住她的手,寵溺心疼地道;“手這麽涼,準是方才嚇壞了。”


    柳絮嬌嗔道;“王爺總是用強,妾身生氣了。”


    趙琛揉著她秀發,哄道:“就這件事聽我的,其它的都聽你的。”


    柳絮往他懷裏拱了拱。


    ☆、第152章


    次日,船到了一個極熱鬧的城鎮,這個地方不大,看樣子是極繁華的,趙琛問身旁站著的宮保,“這是什麽地方?”


    “迴王爺,這是個叫十裏堡的一個鎮子,這地方奴才問過,是個很大集市,別看地方不大,融通南北,天南海北的物件應有盡有,東西是極全的。”


    趙琛怕柳絮連著坐幾日船枯燥,對柳絮道;“想去岸上逛逛嗎?我帶你上岸走走?”


    柳絮挑眉,“想去,等我一下,我換衣裳。”


    梁王坐的船是豪華畫舫,上下兩層,下層裏外兩間船艙供梁王夫妻起座,柳絮進去裏間,玉釵和碧玉服侍她換上衣衫。


    柳絮一出來,趙琛眼前一亮,笑容浮上臉,柳絮上穿梨花白蘇繡綢衫,腰係沙藍百褶裙,足穿著素緞白綾平底鞋,頭上插著一隻素銀簪,就像春風裏綻放的雪白梨花,清新自然,裝束簡單素淡,卻別有一番韻味。


    趙琛擺手讓柳絮過去,柳絮故意拿捏姿勢,款款上前,軟糯嬌柔柔聲,“民女參見王爺。”


    柳絮剛一蹲下,一把被趙琛拉進懷裏,嗅一下她的臉頰,沒有一點脂粉味,有一股甜香,趙琛親了一口,調笑道;“這麽勾引我,我可扛不住,不去了,還是在家辦正經事。”


    柳絮掃一眼旁邊的玉釵和碧珠,二人別過臉,抿嘴笑。


    柳絮從他懷裏爬起來,整整衣衫,正色道;“請王爺更衣。”


    趙琛換上一件雪青袍子,頭戴玉冠,柳絮替他係玉帶,扯了扯袖子,打量一下,趙琛一身極普通的常服,卻難掩身上貴氣,像一道初照晨光,幹淨得令人舒爽。


    玉釵讚道;“王爺和王妃簡直就是一對璧人,奴婢沒看見過這麽般配絕美的人兒。”


    玉釵心想,二人走在一起,王妃不輸王爺半分,兩個人氣質出塵,這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趙琛命船停靠岸邊,帶著玉釵、碧玉、宮保、小路子上岸。


    上岸後,一條筆直的官道,橫跨東西,街道寬闊,連接南北一座橋,橋頭街麵。人頭攢動,不少攤販和遊客,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又有賣茶水的,看相算命的,人流熙熙攘攘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悍婦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伊憔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伊憔悴並收藏悍婦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