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做主,把東西分給各房,各房得了東西,自是歡喜,對三房越發客氣,開始瞧不起三房的主子下人,對三房刮目相看。
柳絮進柳府,深宅大院裏住著,趙琛想見一麵反倒難了,不如在剪刀胡同說去抬腿就去,趙琛頭一次登門,送了東西,便告辭走了。
慈寧宮
周太後居中上座,皇帝和郭皇後側座相陪,趙琛站在一旁。
宮門外,太監高喊:“柳學士之女覲見太後皇上皇後。”
隨著太監喊聲,太後和皇上皇後、梁王的目光齊刷刷朝宮門口看去,隻見殿門口一個妙齡女子緩步行來,這女子身穿月色蘇繡紗衣,薄羅隱約透出海水藍,腰係素白羅裙,肌膚欺霜賽雪,一雙明眸若雪地裏一股清泉,不染微塵,澄澈見底,又靈動異常。
女子款步上前,端端正正行下禮去,聲音如翠鳥嬌啼婉轉,“民女柳絮拜見皇上、太後娘娘、皇後娘娘,願皇上、太後娘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周太後身子不自覺前傾、永熹帝和郭皇後的目光盯著殿下飄然下拜的絕色出塵的女子,恍若炎炎夏日裏、一股甘冽的感覺。
趙琛深情地注視柳絮。
周太後脫口稱讚,連道兩聲,“好啊!好!平身。”柳絮身行不搖,穩穩地站起身,徐徐退過一旁。
周太後歎息道;“看見柳絮姑娘,哀家覺得老了。”
“母後怎麽會老?母後當年豔冠後宮。”皇上奉承道。朝兒子瞅了一眼,滿眼讚許,好小子,從哪裏尋出的寶貝,今才帶來給朕看。
郭皇後笑著道;“難怪琛兒這麽著急,本宮現在理解了,琛兒平常在這上頭留意,到底覓到真絕色,本宮看這六宮粉黛讓柳絮姑娘這一比,全都比下去了。”
柳絮餘光瞥見郭皇後,郭皇後乃永熹帝的繼後,年屆中年,雍容華貴,風華絕代,曾聽說當年寵冠後宮,雖已過了青春妙齡,自有一股成熟風韻,牢牢地抓住皇帝的心,不管永熹帝寵愛哪位嬪妃,對她敬愛有加。
皇後這話,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柳絮聽來,是故意打擊永熹帝後宮嬪妃,把梁王趙琛踩了一腳,暗示梁王好色,不愛江山愛美人,柳絮今一見皇後,就知道是個厲害角色。
柳絮探身,恭敬地道;“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鍾愛梁王,對民女是愛屋及烏。”
永熹帝哈哈一笑,“說得好,愛屋及烏,朕的兒子眼光不錯。”
柳絮覺得身後帷幔動,像是後麵藏著不少人。
永熹帝朝帷幔後笑說道;“都別躲躲藏藏了,要看出來好好看,不是好奇梁王選了什麽樣的王妃,你們也都開開眼。”
一刹那,慈寧宮裏鶯聲燕語,一群後宮妃子從帷幔後走出來,圍著柳絮看。
“肌膚細嫩得像剛出生的嬰兒。”“看這雙眼睛像一汪春水,像是會說話。”“這秀發烏黑像墨染的。”“這小蠻腰不盈一握。”
趙琛看一群妃嬪圍著柳絮,品頭論足,怕柳絮害臊,欠身,想解圍,有太後皇上皇後在,不好插嘴,幹著急。
還是周太後慈善,笑著解圍道;“好了,你們都別圍著她了,讓人笑話我們後宮的人沒規矩,把人家姑娘看害羞了。”
柳絮任人相看,垂頭,嬌羞不語,永熹帝看她全無一絲驚慌膽怯,靜如嬌花照水,很有好感,偏頭對兒子道;“嗯,這份沉穩就難得。”
趙琛對柳絮一向有信心,對柳絮的大方表現不感意外,他的柳絮與別的女子是不同的,笑吟吟賣弄道;“父皇,她若是一般平常女子,兒臣怎麽能看上。”
太後皇上和皇後都笑了。
周太後拍兩下手,進來一個老嬤嬤,周太後吩咐道;“帶柳絮姑娘去後麵。”
“是太後。”老嬤嬤答道。
柳絮躬身告退,跟在那老嬤嬤身後,往後麵偏殿去了。
行到偏殿,那老嬤嬤關上殿門,說了聲,“冒犯姑娘了,請姑娘脫去衣衫。”
柳絮在一個老嬤嬤麵前赤身*,心裏不自在,那老嬤嬤看她沒動,又正色說了一遍,“請姑娘脫去衣衫。”
柳絮知道皇家的規矩,這是例行程序,迫於無奈,隻好脫掉身上衣裙,滿麵含羞,站直。
那老嬤嬤先用手捏□□,然後湊近她腋下嗅,又看她肚臍的形狀深淺,從袖子裏摸出一把尺子,量她肩膀的寬厚、腰圍、腿長度,試她臂的彈性,看大小腿膚色、手掌十指、腳板平凹與十腳趾的顏色,檢查耳、鼻、齒、眼、眉,頭發濃密及顏色,又讓柳絮說句話,以檢查聲帶發音。
最後吩咐柳絮躺在榻上,柳絮明白,倍感羞恥,躊躇一下,無奈隻好走去臥榻,躺下去,分開雙股,任由那老嬤嬤檢查。
柳絮闔眼,直到聽那老嬤嬤說,“好了,姑娘請穿上衣裳。”
柳絮長噓一口氣。
柳絮穿戴整齊,跟著那老嬤嬤迴到慈寧宮正殿,周太後朝那老嬤嬤望著,似乎詢問,那老嬤嬤微笑,“柳絮姑娘是奴婢見過的身材最標準的,沒有一點瑕疵,肌膚光滑如緞,渾身上下連個疤痕都沒有。”
眾人笑著看趙琛,趙琛從未看見過柳絮身體,柳絮跟他在一起,從來領口扣子都係得嚴實,聽聞,咧嘴傻笑。
周太後身邊當紅的一個姑姑笑道;“王爺笑得嘴都合不攏。”
一幹妃嬪宮女太監哄堂大笑。
趙琛誕著臉對太後討好笑道;“皇祖母,既然柳絮這關已過了,孫兒的婚事就早早辦了吧!三日後娶親,皇祖母說可好?”
周太後笑著指著他道;“你看他猴急的樣子,別說三日,就是三十日也不夠,準備婚禮,還有好多事要辦。”
趙琛一聽,有點急了,“不用準備什麽了,皇祖母和父皇母後賞賜下來,備轎子抬過王府,拜堂入洞房。”
一屋子宮妃笑得岔氣了,柳絮這迴臉上繃不住,這廝說什麽入洞房,丟死人了,羞臊得無地自容。
永熹帝維持帝王尊嚴,忍住笑,正色道;“皇家娶兒媳婦,怎可草率,婚姻大事,就是平民百姓,也講究個三媒六聘,選個良辰吉日,你一年都忍了,還差這幾日。”
趙琛略急的口氣道;“兒臣怕夜長夢多,早娶進門踏實。”
“朕下旨意,金口玉言,還怕媳婦飛了不成。”永熹帝不答應。
柳絮看後宮一幹人等憋不住偷樂,暗怪趙琛口無遮攔。
郭皇後一直未說話,周圍熱鬧,郭皇後卻另有心事,六皇子爭太子之位,又去了一個勁敵,看梁王在女色上用心,自己對他大可放心,不然皇上對梁王偏疼,若不是梁王生母出身低微,慧妃娘家無人,沒有母家可依靠,說不準皇上把皇位傳給他,現在好了,他娶了這柳姑娘,沉溺酒色,哪還有心思爭奪儲君,郭皇後想到這,心情大好,笑著道;“母後迴頭找人查一下黃曆,挑一個最近的日子成親。”
趙琛欣喜若狂,趕緊離座,跪倒,“兒臣謝母後成全。”
又拜太後和皇上,太後和皇上都麵帶笑容,對梁王妃極為滿意,也就不攔著了。
柳絮被送迴柳府。
趙琛陪著太後皇上皇後,用過午膳,方出了慈寧宮,走在宮中甬道上,午後長長的甬道無人,宮保湊近小聲道;“皇後娘娘今很高興,王爺讓皇後娘娘安心。”
趙琛抬頭望了望高高的紅牆中間一塊天空,唇角噙著笑意,“對本王來說,沒有比娶柳絮更重要的,其他的事看天意。”
柳絮一迴柳府,老太太的貼身丫鬟等在中門,柳絮進了垂花門,那□□雁的丫鬟趕上前笑著道:“二姑娘,大太太和二太太姑娘們都在老太太屋裏等著姑娘。”
柳絮跟著春雁直接去老太太上房,柳老太太和大太太對自己更多是從家族利益去考慮,至於親情,十幾年都沒見過麵,一下子怎麽能培養出來。
柳絮一進門,柳老太太看柳絮神態,就知道婚事順利。
二太太馬氏快言快語,“怎麽樣柳絮,見到太後和皇上了?他們怎麽說?答應婚事了嗎?”馬氏跟連珠炮似的,不容柳絮迴答。
柳老太太嗔怪地看了二太太一眼,“你等你侄女喘口氣,一進門,就聽你問,都插不進話。”
馬氏被老太太數落,把肚子裏的話憋迴去,訕訕地解釋道;“我這不是關心二姑娘。”柳旺德受了家法,馬氏早拋開對三房的怨憤,現在一門心思盼著柳絮入選梁王妃,柳明珠今年已及笄,該說婆家,水漲船高,堂姐嫁進王府,堂妹的婚事,身價倍漲。
柳老太太忙命丫鬟;“快給二姑娘看座,拿蒲扇扇扇風,一路走熱了。”
大太太高氏搶過話茬道:“老太太,媳婦一早命人煮了綠豆湯,拿冰塊鎮上,給二姑娘取一碗來喝。”
柳明珠看大家奉承柳絮,嫉妒她,巴望她落選,陰陽怪氣地道:“哎呦!我怎麽看著像是當上貴妃的架勢,梁王妃是不是有點低就了。”
柳老太太聽這話,陰下臉,嗬斥道;“休得胡言,你二姐姐能入選王妃,就已經是我柳家的榮耀,柳家出了王妃,光宗耀祖,你有本事選個王妃試試。”
柳明珠被柳老太太一頓搶白,堵得說不出一句硬氣話,她不敢較真,自己就真沒那本事當上王妃,連個側妃都撈不著。
柳明月神色淡淡的,讓柳絮打臉,她堂堂大房嫡女,父親是嫡出,三品侍郎,結親公爹也是三品官職,柳明月沒有柳絮比著,很滿意,未婚夫婿是嫡長子,平庸了點,不過忠厚可靠,現在看著未婚夫沒什麽本事,考個舉人考了三年未考中,柳明月心裏稍許失落。
柳絮坐下,丫鬟端上冰鎮的綠豆湯,柳絮喝了一大口,早起不敢喝粥,怕進宮見駕,萬一忍不住想出恭,多難堪。
天熱,口渴,她端起碗把一大碗冰涼的綠豆湯都喝了,高氏吩咐丫鬟道;“在給二姑娘盛上一碗,二姑娘一路走渴了,大概在宮裏沒敢喝水。”
柳老太太忙阻止道;“那東西涼,她姑娘家,少喝些涼東西,省得一會鬧著肚子疼,把那溫熱的茶水喝上一盅,解解暑氣。”
老太太和大太太看柳絮麵帶□□,早猜到結果,不追著問了,二太太這半天沒說話,還是忍不住,道;“二姑娘,到底怎麽樣了?見到太後皇帝怎麽說?”
柳絮喝口茶水,微笑道:“太後和皇後慈祥,皇上仁厚,一點沒難為我,說查查黃曆,找個黃道吉日成禮。”
柳老太太沒想到這麽快,喜道;“太好了,原來說明年大姑娘的喜事,我柳家借著機會熱鬧熱鬧,沒想到今年喜事就來了。”
又命大太太道;“你先把手裏的事都撂下,專心準備二姑娘的婚事,籌備嫁妝,可不許給我省錢,柳絮這是嫁到皇家去,不能讓皇上看我侍郎府太小氣了。”
高氏高興地道;“那是自然,媳婦從哪裏省錢也不能從這上頭省錢。”
次日,宮裏太監到柳府傳旨意,冊封柳絮為梁王正妃,即日完婚。
闔府在老太太帶領下,朝南叩頭,謝主隆恩。
太監傳完旨意,對柳文龍笑著道;“梁王催著皇上,皇上被梁王纏著無法,挑了一個最近的日子完婚,本來皇上的意思是上秋,天涼快把婚事辦了,梁王不依。”
柳文龍臉上有光,次日上朝,滿朝文武,當麵道賀。
☆、第147章
宮裏派來一個春姑姑,教授柳絮宮裏禮儀、宮規,同時從旁考察她,柳絮認真聽,牢牢地記住,宮裏的規矩一點不能錯,有之前蔡嬤嬤教授的底子,學起來絲毫不覺得吃力。
趙琛和柳絮的婚事,定在一月後,大太太這陣子異常忙碌,柳絮的嫁妝現準備,時間倉促,沒辦法,隻好把為大姑娘柳明月準備的嫁妝,先給柳絮做嫁妝,大太太想,反正大姑娘出嫁是明年,等忙完柳絮這宗喜事,騰出空在給大姑娘置辦。
柳明月看母親一門心思張羅柳絮的事,把自己的嫁妝都占用了,心中不悅,隻是不好說出來,她的個性不像二姑娘柳明珠顧三不顧四的,有什麽話不藏著掖著。
柳絮知道了,心裏覺得過意不去,對大伯母高氏道:“梁王知道我家情況,當年我們三房連飯都吃不上,他也沒嫌棄,嫁妝多少,王府不在乎這個,大伯母把我大姐姐準備的嫁妝給我,讓侄女怎麽能心安,時間倉促,大伯母準備麵上必須的幾樣就行。”
高氏嗔怪道;“看你這孩子這話說的,皇家金山銀山,是皇家的,我們柳家陪嫁是柳家的,這也是你大伯的意思,你不用操心了,隻管學規矩,等著做你的新娘。”
柳絮為難,這兩日,柳明月姊妹幾個聽說皇後派來宮裏的姑姑教授柳絮規矩,站在一旁聽,柳明月臉色冷落落的,明顯不悅,柳絮心想,自己嫁人,以後小生子、柳芽兒和寶兒幾個留在柳府,不能跟過去,因嫁妝的事惹柳府兩房人不高興,對小生子他們不好,可是自己手裏又沒什麽錢財,為這事犯愁。
柳絮悶在屋裏,玉釵和碧珠看著姑娘呆坐想心事,不知為何今沒練習。暗自納悶。
一個小丫鬟跑進來,道;“二姑娘,梁王親自來府上送東西。”
柳絮隨意地問;“送什麽東西?”
“聽說是幾簍子陽澄湖大閘蟹,特意從江南船運來的,都是活的,個大肥美新鮮。”
梁王趙琛特意來柳府,巴巴的送螃蟹來,送完東西並不急著走,柳文龍何等精明,猜出梁王心思,這是想見柳絮,不好明說。
柳文龍趁著梁王跟身旁太監交代什麽事情,趕緊招手招唿一個下人,俯身低聲吩咐,“迴內宅告訴大太太,帶著二姑娘去花園,到通往外院的角門口,等著,千萬別走。”
那下人趕緊走到中門上,招唿一個婆子去內宅傳話。
內宅裏,聽說梁王送東西過來,倆房的人都聚在老太太屋裏看送來什麽好東西,老太太派個丫鬟去前廳探聽消息。
一會那個丫鬟迴轉,“迴老太太,梁王送到幾簍子陽澄湖大閘蟹,梁王說孝敬老太太、太太,二姑娘平常愛吃,特意著人用船運來的,放水裏養著,螃蟹都是活著,個大體肥,奴婢看著每隻螃蟹少說能有七八兩重。”
柳明月像是不經意瞟了柳絮一眼,心下暗道,她哪裏來的福氣,眾星捧月,自打柳絮來了以後,自己的婚事無人提及,就連嫁妝都讓給她了,好像自己的婚事不重要,沒人放在心上,就連父母親都捧著柳絮。
柳明月臉色不善,身旁的柳明珠小聲嘀咕,“看人家真是好命。大姐,你定親,大姐夫家裏何時送來過東西,你那裏比她差,人比人,氣死人。”
柳明月哼了聲,“我不稀罕。”掉頭走了。
柳絮進柳府,深宅大院裏住著,趙琛想見一麵反倒難了,不如在剪刀胡同說去抬腿就去,趙琛頭一次登門,送了東西,便告辭走了。
慈寧宮
周太後居中上座,皇帝和郭皇後側座相陪,趙琛站在一旁。
宮門外,太監高喊:“柳學士之女覲見太後皇上皇後。”
隨著太監喊聲,太後和皇上皇後、梁王的目光齊刷刷朝宮門口看去,隻見殿門口一個妙齡女子緩步行來,這女子身穿月色蘇繡紗衣,薄羅隱約透出海水藍,腰係素白羅裙,肌膚欺霜賽雪,一雙明眸若雪地裏一股清泉,不染微塵,澄澈見底,又靈動異常。
女子款步上前,端端正正行下禮去,聲音如翠鳥嬌啼婉轉,“民女柳絮拜見皇上、太後娘娘、皇後娘娘,願皇上、太後娘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周太後身子不自覺前傾、永熹帝和郭皇後的目光盯著殿下飄然下拜的絕色出塵的女子,恍若炎炎夏日裏、一股甘冽的感覺。
趙琛深情地注視柳絮。
周太後脫口稱讚,連道兩聲,“好啊!好!平身。”柳絮身行不搖,穩穩地站起身,徐徐退過一旁。
周太後歎息道;“看見柳絮姑娘,哀家覺得老了。”
“母後怎麽會老?母後當年豔冠後宮。”皇上奉承道。朝兒子瞅了一眼,滿眼讚許,好小子,從哪裏尋出的寶貝,今才帶來給朕看。
郭皇後笑著道;“難怪琛兒這麽著急,本宮現在理解了,琛兒平常在這上頭留意,到底覓到真絕色,本宮看這六宮粉黛讓柳絮姑娘這一比,全都比下去了。”
柳絮餘光瞥見郭皇後,郭皇後乃永熹帝的繼後,年屆中年,雍容華貴,風華絕代,曾聽說當年寵冠後宮,雖已過了青春妙齡,自有一股成熟風韻,牢牢地抓住皇帝的心,不管永熹帝寵愛哪位嬪妃,對她敬愛有加。
皇後這話,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柳絮聽來,是故意打擊永熹帝後宮嬪妃,把梁王趙琛踩了一腳,暗示梁王好色,不愛江山愛美人,柳絮今一見皇後,就知道是個厲害角色。
柳絮探身,恭敬地道;“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鍾愛梁王,對民女是愛屋及烏。”
永熹帝哈哈一笑,“說得好,愛屋及烏,朕的兒子眼光不錯。”
柳絮覺得身後帷幔動,像是後麵藏著不少人。
永熹帝朝帷幔後笑說道;“都別躲躲藏藏了,要看出來好好看,不是好奇梁王選了什麽樣的王妃,你們也都開開眼。”
一刹那,慈寧宮裏鶯聲燕語,一群後宮妃子從帷幔後走出來,圍著柳絮看。
“肌膚細嫩得像剛出生的嬰兒。”“看這雙眼睛像一汪春水,像是會說話。”“這秀發烏黑像墨染的。”“這小蠻腰不盈一握。”
趙琛看一群妃嬪圍著柳絮,品頭論足,怕柳絮害臊,欠身,想解圍,有太後皇上皇後在,不好插嘴,幹著急。
還是周太後慈善,笑著解圍道;“好了,你們都別圍著她了,讓人笑話我們後宮的人沒規矩,把人家姑娘看害羞了。”
柳絮任人相看,垂頭,嬌羞不語,永熹帝看她全無一絲驚慌膽怯,靜如嬌花照水,很有好感,偏頭對兒子道;“嗯,這份沉穩就難得。”
趙琛對柳絮一向有信心,對柳絮的大方表現不感意外,他的柳絮與別的女子是不同的,笑吟吟賣弄道;“父皇,她若是一般平常女子,兒臣怎麽能看上。”
太後皇上和皇後都笑了。
周太後拍兩下手,進來一個老嬤嬤,周太後吩咐道;“帶柳絮姑娘去後麵。”
“是太後。”老嬤嬤答道。
柳絮躬身告退,跟在那老嬤嬤身後,往後麵偏殿去了。
行到偏殿,那老嬤嬤關上殿門,說了聲,“冒犯姑娘了,請姑娘脫去衣衫。”
柳絮在一個老嬤嬤麵前赤身*,心裏不自在,那老嬤嬤看她沒動,又正色說了一遍,“請姑娘脫去衣衫。”
柳絮知道皇家的規矩,這是例行程序,迫於無奈,隻好脫掉身上衣裙,滿麵含羞,站直。
那老嬤嬤先用手捏□□,然後湊近她腋下嗅,又看她肚臍的形狀深淺,從袖子裏摸出一把尺子,量她肩膀的寬厚、腰圍、腿長度,試她臂的彈性,看大小腿膚色、手掌十指、腳板平凹與十腳趾的顏色,檢查耳、鼻、齒、眼、眉,頭發濃密及顏色,又讓柳絮說句話,以檢查聲帶發音。
最後吩咐柳絮躺在榻上,柳絮明白,倍感羞恥,躊躇一下,無奈隻好走去臥榻,躺下去,分開雙股,任由那老嬤嬤檢查。
柳絮闔眼,直到聽那老嬤嬤說,“好了,姑娘請穿上衣裳。”
柳絮長噓一口氣。
柳絮穿戴整齊,跟著那老嬤嬤迴到慈寧宮正殿,周太後朝那老嬤嬤望著,似乎詢問,那老嬤嬤微笑,“柳絮姑娘是奴婢見過的身材最標準的,沒有一點瑕疵,肌膚光滑如緞,渾身上下連個疤痕都沒有。”
眾人笑著看趙琛,趙琛從未看見過柳絮身體,柳絮跟他在一起,從來領口扣子都係得嚴實,聽聞,咧嘴傻笑。
周太後身邊當紅的一個姑姑笑道;“王爺笑得嘴都合不攏。”
一幹妃嬪宮女太監哄堂大笑。
趙琛誕著臉對太後討好笑道;“皇祖母,既然柳絮這關已過了,孫兒的婚事就早早辦了吧!三日後娶親,皇祖母說可好?”
周太後笑著指著他道;“你看他猴急的樣子,別說三日,就是三十日也不夠,準備婚禮,還有好多事要辦。”
趙琛一聽,有點急了,“不用準備什麽了,皇祖母和父皇母後賞賜下來,備轎子抬過王府,拜堂入洞房。”
一屋子宮妃笑得岔氣了,柳絮這迴臉上繃不住,這廝說什麽入洞房,丟死人了,羞臊得無地自容。
永熹帝維持帝王尊嚴,忍住笑,正色道;“皇家娶兒媳婦,怎可草率,婚姻大事,就是平民百姓,也講究個三媒六聘,選個良辰吉日,你一年都忍了,還差這幾日。”
趙琛略急的口氣道;“兒臣怕夜長夢多,早娶進門踏實。”
“朕下旨意,金口玉言,還怕媳婦飛了不成。”永熹帝不答應。
柳絮看後宮一幹人等憋不住偷樂,暗怪趙琛口無遮攔。
郭皇後一直未說話,周圍熱鬧,郭皇後卻另有心事,六皇子爭太子之位,又去了一個勁敵,看梁王在女色上用心,自己對他大可放心,不然皇上對梁王偏疼,若不是梁王生母出身低微,慧妃娘家無人,沒有母家可依靠,說不準皇上把皇位傳給他,現在好了,他娶了這柳姑娘,沉溺酒色,哪還有心思爭奪儲君,郭皇後想到這,心情大好,笑著道;“母後迴頭找人查一下黃曆,挑一個最近的日子成親。”
趙琛欣喜若狂,趕緊離座,跪倒,“兒臣謝母後成全。”
又拜太後和皇上,太後和皇上都麵帶笑容,對梁王妃極為滿意,也就不攔著了。
柳絮被送迴柳府。
趙琛陪著太後皇上皇後,用過午膳,方出了慈寧宮,走在宮中甬道上,午後長長的甬道無人,宮保湊近小聲道;“皇後娘娘今很高興,王爺讓皇後娘娘安心。”
趙琛抬頭望了望高高的紅牆中間一塊天空,唇角噙著笑意,“對本王來說,沒有比娶柳絮更重要的,其他的事看天意。”
柳絮一迴柳府,老太太的貼身丫鬟等在中門,柳絮進了垂花門,那□□雁的丫鬟趕上前笑著道:“二姑娘,大太太和二太太姑娘們都在老太太屋裏等著姑娘。”
柳絮跟著春雁直接去老太太上房,柳老太太和大太太對自己更多是從家族利益去考慮,至於親情,十幾年都沒見過麵,一下子怎麽能培養出來。
柳絮一進門,柳老太太看柳絮神態,就知道婚事順利。
二太太馬氏快言快語,“怎麽樣柳絮,見到太後和皇上了?他們怎麽說?答應婚事了嗎?”馬氏跟連珠炮似的,不容柳絮迴答。
柳老太太嗔怪地看了二太太一眼,“你等你侄女喘口氣,一進門,就聽你問,都插不進話。”
馬氏被老太太數落,把肚子裏的話憋迴去,訕訕地解釋道;“我這不是關心二姑娘。”柳旺德受了家法,馬氏早拋開對三房的怨憤,現在一門心思盼著柳絮入選梁王妃,柳明珠今年已及笄,該說婆家,水漲船高,堂姐嫁進王府,堂妹的婚事,身價倍漲。
柳老太太忙命丫鬟;“快給二姑娘看座,拿蒲扇扇扇風,一路走熱了。”
大太太高氏搶過話茬道:“老太太,媳婦一早命人煮了綠豆湯,拿冰塊鎮上,給二姑娘取一碗來喝。”
柳明珠看大家奉承柳絮,嫉妒她,巴望她落選,陰陽怪氣地道:“哎呦!我怎麽看著像是當上貴妃的架勢,梁王妃是不是有點低就了。”
柳老太太聽這話,陰下臉,嗬斥道;“休得胡言,你二姐姐能入選王妃,就已經是我柳家的榮耀,柳家出了王妃,光宗耀祖,你有本事選個王妃試試。”
柳明珠被柳老太太一頓搶白,堵得說不出一句硬氣話,她不敢較真,自己就真沒那本事當上王妃,連個側妃都撈不著。
柳明月神色淡淡的,讓柳絮打臉,她堂堂大房嫡女,父親是嫡出,三品侍郎,結親公爹也是三品官職,柳明月沒有柳絮比著,很滿意,未婚夫婿是嫡長子,平庸了點,不過忠厚可靠,現在看著未婚夫沒什麽本事,考個舉人考了三年未考中,柳明月心裏稍許失落。
柳絮坐下,丫鬟端上冰鎮的綠豆湯,柳絮喝了一大口,早起不敢喝粥,怕進宮見駕,萬一忍不住想出恭,多難堪。
天熱,口渴,她端起碗把一大碗冰涼的綠豆湯都喝了,高氏吩咐丫鬟道;“在給二姑娘盛上一碗,二姑娘一路走渴了,大概在宮裏沒敢喝水。”
柳老太太忙阻止道;“那東西涼,她姑娘家,少喝些涼東西,省得一會鬧著肚子疼,把那溫熱的茶水喝上一盅,解解暑氣。”
老太太和大太太看柳絮麵帶□□,早猜到結果,不追著問了,二太太這半天沒說話,還是忍不住,道;“二姑娘,到底怎麽樣了?見到太後皇帝怎麽說?”
柳絮喝口茶水,微笑道:“太後和皇後慈祥,皇上仁厚,一點沒難為我,說查查黃曆,找個黃道吉日成禮。”
柳老太太沒想到這麽快,喜道;“太好了,原來說明年大姑娘的喜事,我柳家借著機會熱鬧熱鬧,沒想到今年喜事就來了。”
又命大太太道;“你先把手裏的事都撂下,專心準備二姑娘的婚事,籌備嫁妝,可不許給我省錢,柳絮這是嫁到皇家去,不能讓皇上看我侍郎府太小氣了。”
高氏高興地道;“那是自然,媳婦從哪裏省錢也不能從這上頭省錢。”
次日,宮裏太監到柳府傳旨意,冊封柳絮為梁王正妃,即日完婚。
闔府在老太太帶領下,朝南叩頭,謝主隆恩。
太監傳完旨意,對柳文龍笑著道;“梁王催著皇上,皇上被梁王纏著無法,挑了一個最近的日子完婚,本來皇上的意思是上秋,天涼快把婚事辦了,梁王不依。”
柳文龍臉上有光,次日上朝,滿朝文武,當麵道賀。
☆、第147章
宮裏派來一個春姑姑,教授柳絮宮裏禮儀、宮規,同時從旁考察她,柳絮認真聽,牢牢地記住,宮裏的規矩一點不能錯,有之前蔡嬤嬤教授的底子,學起來絲毫不覺得吃力。
趙琛和柳絮的婚事,定在一月後,大太太這陣子異常忙碌,柳絮的嫁妝現準備,時間倉促,沒辦法,隻好把為大姑娘柳明月準備的嫁妝,先給柳絮做嫁妝,大太太想,反正大姑娘出嫁是明年,等忙完柳絮這宗喜事,騰出空在給大姑娘置辦。
柳明月看母親一門心思張羅柳絮的事,把自己的嫁妝都占用了,心中不悅,隻是不好說出來,她的個性不像二姑娘柳明珠顧三不顧四的,有什麽話不藏著掖著。
柳絮知道了,心裏覺得過意不去,對大伯母高氏道:“梁王知道我家情況,當年我們三房連飯都吃不上,他也沒嫌棄,嫁妝多少,王府不在乎這個,大伯母把我大姐姐準備的嫁妝給我,讓侄女怎麽能心安,時間倉促,大伯母準備麵上必須的幾樣就行。”
高氏嗔怪道;“看你這孩子這話說的,皇家金山銀山,是皇家的,我們柳家陪嫁是柳家的,這也是你大伯的意思,你不用操心了,隻管學規矩,等著做你的新娘。”
柳絮為難,這兩日,柳明月姊妹幾個聽說皇後派來宮裏的姑姑教授柳絮規矩,站在一旁聽,柳明月臉色冷落落的,明顯不悅,柳絮心想,自己嫁人,以後小生子、柳芽兒和寶兒幾個留在柳府,不能跟過去,因嫁妝的事惹柳府兩房人不高興,對小生子他們不好,可是自己手裏又沒什麽錢財,為這事犯愁。
柳絮悶在屋裏,玉釵和碧珠看著姑娘呆坐想心事,不知為何今沒練習。暗自納悶。
一個小丫鬟跑進來,道;“二姑娘,梁王親自來府上送東西。”
柳絮隨意地問;“送什麽東西?”
“聽說是幾簍子陽澄湖大閘蟹,特意從江南船運來的,都是活的,個大肥美新鮮。”
梁王趙琛特意來柳府,巴巴的送螃蟹來,送完東西並不急著走,柳文龍何等精明,猜出梁王心思,這是想見柳絮,不好明說。
柳文龍趁著梁王跟身旁太監交代什麽事情,趕緊招手招唿一個下人,俯身低聲吩咐,“迴內宅告訴大太太,帶著二姑娘去花園,到通往外院的角門口,等著,千萬別走。”
那下人趕緊走到中門上,招唿一個婆子去內宅傳話。
內宅裏,聽說梁王送東西過來,倆房的人都聚在老太太屋裏看送來什麽好東西,老太太派個丫鬟去前廳探聽消息。
一會那個丫鬟迴轉,“迴老太太,梁王送到幾簍子陽澄湖大閘蟹,梁王說孝敬老太太、太太,二姑娘平常愛吃,特意著人用船運來的,放水裏養著,螃蟹都是活著,個大體肥,奴婢看著每隻螃蟹少說能有七八兩重。”
柳明月像是不經意瞟了柳絮一眼,心下暗道,她哪裏來的福氣,眾星捧月,自打柳絮來了以後,自己的婚事無人提及,就連嫁妝都讓給她了,好像自己的婚事不重要,沒人放在心上,就連父母親都捧著柳絮。
柳明月臉色不善,身旁的柳明珠小聲嘀咕,“看人家真是好命。大姐,你定親,大姐夫家裏何時送來過東西,你那裏比她差,人比人,氣死人。”
柳明月哼了聲,“我不稀罕。”掉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