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瀾院
堂屋裏,柳絮和紀側妃邊做針線邊閑聊,柳絮繡一方手帕,紀側妃不時指點她,海棠笑著道:“我們姑娘什麽都好,就女紅的技藝生疏。”
柳絮笑著駁道;“什麽生疏?笨手笨腳的。”
紀側妃繡一副鞋墊,手法嫻熟繡一朵桃花上的花瓣,接話茬道;“勤練練就好了,熟能生巧,表姑娘那是笨,是不用心。”
海棠附和道;“我們姑娘手裏捧著書本,一坐幾個時辰,有時飯都忘了吃,就是懶怠動針線。”
柳絮笑道;“這一針針的,看著心急。”
紀側妃手裏沒停,嘴上沒耽誤說話,“這繡花磨練性子,慢功夫,表姑娘原來在家時不做這些嗎?”
“給弟妹們做棉衣,好歹能鼓搗上。”柳絮剛穿過來,正是暮秋時節,天冷了,無法,她硬著頭皮給三個孩子做棉衣,她比量著舊衣裳裁剪,用線先把布連上,讓幾個孩子試穿看合不合體,若肥了往迴收了一收,瘦了放一放,留有餘份,糊弄著做得了。
紀側妃抬頭瞅瞅她,“表姑娘是個要強的性子,我能看出來,你舅父王爺走時,特意叮囑我照顧你,對你極不放心,依我看,表姑娘豈是那用人照顧的人?”
紀側妃說話聲音軟糯,帶著江南女子溫婉,吳儂軟語,聽著心裏熨帖,紀側妃平常身體弱,不常出門,自梁王走後,受梁王囑托,時不時過柳絮的秋瀾殿。
舅父太過關心外甥女,容易令人起疑,柳絮心念一動,佯作撒嬌地道:“難怪側妃往我屋裏來,我還自作多情,以為側妃是喜歡我,才來找我玩,原來是這麽一迴事。”
紀側妃抬頭,睨了她一眼,笑嗔道;“這鬼丫頭,我若不是真心喜歡你,每日應個卯,還用一呆就是小半天。”
門簾一響,紫霞腳步匆忙進屋,口氣略急,“側妃、姑娘,奴婢方才聽說瘟疫已在汝陽城四周村鎮蔓延開來,這次瘟疫來勢兇猛,聽說不少莊戶一家子都染上,十停死了三四停,有的村子,僅剩下十幾戶。”
紀側妃唬得變顏變色,繡活沒心思做,道;“汝陽城地處江南樞紐,南來北往客商雲集,瘟疫會很快傳播到這裏。”
海棠嚇得臉都白了,“這可如何是好?”
柳絮暗想梁王不在王府,若引起恐慌,下人滋事,忙鎮斥道;“離著還遠,就慌了,冬日氣溫低,瘟疫未等傳播到這裏,許就自生自滅了。”
紀側妃坐不住,忙忙收拾起活計,扶著侍女迴寢殿去了。
柳絮不由憂心,麵上不能表現出來,怕海棠和杏雨一嚷嚷,瘟疫未來,人心先就亂了,不敢聲張。
屋裏沒人時,看就紫霞在跟前,柳絮壓低聲道;“你這幾日勤去打聽,有消息趕緊趕緊來迴我,好提早做準備,萬一瘟疫傳播開來,汝陽城人口稠密,疫情不好控製。”
紫霞知道事情嚴重,臉色凝重,點點頭。
晚間,念琴早早鋪好被褥,柳絮歇下時,湯婆子已把被捂熱乎了,柳絮看外麵天空月亮被雲遮擋,心說不是個好兆頭。
是晚輾轉反側,久不成眠。
次日早起,柳絮透過窗子看外麵的天灰蒙蒙的,天邊有厚重的黑雲層壓過來,像是要下雨,柳絮對念琴道;“一場冷雨過後,空氣陰冷潮濕,更加劇瘟疫的蔓延,這樣的天氣,體弱的老者和幼童很容易染病。”
念琴手裏拿著一件夾襖替柳絮穿在身上,“天連著幾日不見日頭,屋裏升上火盆驅驅寒氣,聽說今冬市麵上炭稀缺,炭價奇貴,我們王府裏主子屋裏燒著紅羅炭,銀絲炭,下人屋裏定量比往年少,都是不太好燒的炭麵,就活著儉省著使,這還都算好的了,平民百姓連這個都使不上。”
“可是這話,王府的日子好過,百姓可苦了。”
早膳擺上桌,念琴盛了一碗粥,“姑娘喝一碗紅棗桂圓赤豆粥,祛體內濕氣,連陰天,空氣裏散著黴味。”
柳絮喝下半碗粥,淨手,紫霞拿著一方帛布邊替她擦去手上的水珠,邊道:“府裏的下人裏有家住附近鄉下的,聽說已有不少人染病的,一個村子裏一戶人家有得了疫病的,很快這一個村子接二連三傳染上疫病,有不少等不及救治,就撒手人寰。”
門口小丫鬟喊了聲;“紀側妃來了。”
紀氏進門,臉色憂鬱,“柳絮,你也聽說了,看樣子這場劫難躲不過去,幸好王爺帶著闔府家眷去廣寒宮,廣寒宮乃一座孤城,甚少接觸外界,瘟疫傳播不到哪裏。”
海棠急道;“主子去跟王妃說說,府裏剩下的人都一塊去廣寒宮,不就沒事了。”
紀氏道;“府裏剩下的主子都禁不得旅途勞頓,即便身體好,沿途瘟疫已蔓延開來,反倒容易染上病,一動不如一靜,呆在王府比出門安全。”
柳絮擔憂地道:“我們去王妃上院看看,聽聽信,我們坐在這裏,井底之蛙,消息不靈通。”
上院
陳錄打聽消息迴來,跟陳王妃說疫情的事,“聽說我們汝陽城發現有人染病,開始身子發熱,繼而忽冷忽熱,胸悶氣短,沒幾日就命喪黃泉。”
陳氏蹙眉,手裏絞著繡帕,“城裏的郎中難道就一點法子都沒有。”
陳錄無奈搖頭,“這種病無藥可醫,身子骨結實的,僥幸或許在鬼門關門口溜達一圈,緩過這口氣,身子骨弱的,不能幸免,郎中們束手無策,現在是汝陽城人心大亂,官府怕引起恐慌,彈壓不讓傳播流言,聽說瘟疫死了的人,官府不讓發喪,直接火燒了,連死人穿過的衣裳鞋襪一塊燒了。”
陳氏越聽身子越冷,抱緊懷裏的暖手爐,“這可怎麽是好?難道官府也沒辦法。”
陳錄搖頭,“那能有什麽法子,天災*。”
柳絮和紀側妃一進上院,就看陳錄下了台階,紀側妃攔住他急問;“怎麽樣了,外麵有什麽消息?”
陳錄道:“迴側妃,消息不好,疫情嚴重,奴才已吩咐下人沒事不得出王府大門,外人不許進王府。”
紀側妃和柳絮二人緊忙進上房,二人進屋時,陳氏交代奶娘,“給小郡主喂奶之前洗手,小郡主吃奶的用具滾水燙過,方能給小郡主用,小郡主別接觸人。”
奶娘唯唯諾諾答應,陳氏又吩咐丫鬟告訴大廚房,奶娘的膳食清淡為主。
陳王妃看見紀氏和柳絮進門,道;“你們來得正好,這麽大的事,王爺不在府裏,我一個女人家不知外頭的事,心裏著慌,沒個人商量。”
紀側妃道:“為今之計,也沒有什麽好法子,還是把禦醫接進府裏,萬一有人染病,及時救治,不至耽擱了。”
柳絮道;“現在剛開始發疫病,等過陣子大範圍感染上,藥鋪裏的草藥搶手,先準備些草藥,待急用。”
陳氏連連點頭,“有道理。”
命身旁雲燕道:“去藥房告訴一聲,多備些草藥,把王禦醫請進府裏,這陣子住在王府,以備有事,出府找人來不及。”
紀側妃又想起道;“我看宣哥的課別上了,讓先生家去,等過陣子風聲過去,進府授課。”
陳氏道;“才我已吩咐陳管家,大門緊閉,實在有要緊事走角門,外人一個不能放進來,府裏人別出去,各人都呆在自己房裏,最好別到處走動,大廚房吃飯的家夥潔淨。”
紀側妃道;“還是姐姐想得周到。”
陳氏擔憂地道;“猶是這樣,王府人多,保不齊有染上病的,紀妹妹身子骨一向弱,要多加留意,還有表姑娘,你是不是要家去看看,出門可要注意。”
柳絮道:“我正是來迴舅母,家去一趟,我不放心府外的弟妹們。”
陳氏關切地道;“實在不行,就把他們也接進府裏。”
柳絮沒打算接生子兄妹進府,王府人雜,出入往來頻繁,容易把病帶迴來,再說,除了病患之外,王府內勾心鬥角,反而不妥。
柳絮和紀側妃從王妃正院出來,在岔道上分手後,迴秋瀾院,柳絮進門對念琴道;“取些銀子帶上,順道買些預防疫毒的草藥。”
念琴走去西稍間,炕櫃裏取出銀兩踹上,碧紗櫥裏紫霞和海棠服侍柳絮換上出門的衣裳,紫霞替柳絮披上一件玫瑰紫鑲銀鼠錦鬥篷,“姑娘一出門,風就打透了,王府高牆擋著,總比府外暖和,冬天風硬,姑娘仗著年輕,身子骨結實,不愛惜自個…..。”
柳絮習慣紫霞嘴碎,紫霞無非是為她好,她往往由著她,不駁她的話。
王府大門都已上鎖,平常就開正門旁一個小角門,柳絮迴柳家常走的東門也已落鎖,王妃為謹慎起見,王府的主子奴才有要緊的事才準許出門。
門上的人知道表姑娘經常出入,並不攔著,門上的下人好心地囑咐,“表姑娘出門可要注意,現在街麵上很亂。”
柳絮笑著點頭。
出了王府西角門,要去柳宅,柳絮和念琴需要繞道後街,柳絮道:“出來是正街,找間藥鋪,先去買草藥。”
二人上官道不遠,就有兩家掛著幌子的生藥鋪,柳絮和念琴上了官道,頭頂太陽被雲層覆蓋,天陰沉沉的,空氣中彌漫著凝重氣息,官道上行人往來匆忙,皆神色恐慌。
柳絮和念琴走到就近一個生藥鋪,藥鋪裏擠滿了人,藥鋪夥計大聲喊;“斷貨了,都散了吧!沒有貨源,等也沒用。”
屋裏吵吵嚷嚷的,買不到草藥的人失望,不肯走,圍著櫃台七嘴八舌地問。
夥計高聲喊道;“蒼術、雄黃、山奈、白芷……都賣空了,庫底子都空了,去別家看看吧!”
眾人嚷嚷著,三三兩兩失望地往外走,柳絮和念琴出來,柳絮看看念琴,道:“在府裏不知道外麵已人心慌慌的,看來事態發展比想象中的嚴重,藥鋪的藥都賣空了,得病的人無法救治,死路一條。”
念琴心裏恐懼,“姑娘,抓緊去別家藥鋪看看,或許沒賣光,還有剩的。”
二人沿著街道又去了兩家藥鋪,比這家藥鋪情形都不如,一家藥鋪把人攆出去,直接上了門板,另一家好不到哪去,往出趕人。
這時,街上一陣吵鬧,哭喊聲傳來,柳絮和念琴和不少買藥的人站在藥鋪門口看,就見一輛大車,車上拉著幾具屍首,破草席卷著,後麵一群官兵,趕開車後麵跟著一群男女老幼,這群人哀嚎著,追著馬車,顯然,是家裏的親人得了瘟疫喪生,疫病歿的,官府規定不得土葬,一律拉到城外火燒了,以免瘟疫傳播。
柳絮和念琴看著淒慘,眾人臉上都現出恐懼。
柳絮和念琴隻好往遠了走找藥鋪,柳絮看念琴走累了,停住腳步,迴頭望望,都走出幾條街道,遂道:“先迴去吧!迴去想想法子。”
念琴錘了兩下腿,“主子,不然我們迴王府藥房問問,王府若有,要點拿迴柳家。”
柳絮眼睛四處尋找,邊道:“王府人多,府裏都不知夠不夠,這非常時期,王府有特權,脫銷,藥鋪進不來藥材,也是枉然,藥鋪估計有剩餘,留待備用,不可能全都賣空。”
柳絮說著,一眼發現前麵橫道往西好像有個掛幌子的生藥鋪。
柳絮用手一指,“那邊還有個藥鋪,我們過去看看。”
二人朝那間藥鋪走過去,到了跟前,正看見一個夥計在上門板,柳絮看背影有點眼熟,念琴不抱什麽希望閑問了一句,“小哥,打烊了,天還早。”
那夥計一迴頭,看見柳絮笑道;“這不是柳姑娘嗎?姑娘怎麽來了,是買藥嗎?”
柳絮認出來,這夥計不是柏舅爺鋪子裏的夥計嗎?遂笑道;“小哥,換東家了,不跟柏家大爺了?”
夥計放下手上的門板,走過來,熱絡地道;“姑娘還不知道,這是我家大爺新開的藥鋪,有一戶人家家主染了疫病,找我家大爺去給瞧病。”
柳絮抬頭看店鋪上懸牌匾,柏氏生藥鋪分店,笑了,“原來是你家大爺新開張的,恕我不知,失禮,沒來道賀。”
夥計朝四周看看,湊近柳絮悄聲道;“姑娘一準是來買藥,草藥早就搶光了,我家大爺吩咐庫裏還留下一些,以備急用,姑娘家住在哪裏,留個住地,我家大爺迴來,小的迴我家大爺,給姑娘勻一些出來使。”
柳絮道:“這怎麽好意思,你們自己留的不多,別告訴你家大爺說我來過。”
柳絮告辭,跟念琴走了,離開柏氏生藥鋪,念琴道;“姑娘,買不到藥材可怎麽辦?”
柳絮道:“先迴去看看幾個孩子,待會雇車去遠一點的鋪麵看看。”
二人折迴,柳絮到了柳家門首,大門上的小門虛掩著,柳絮進去,看門的兩個下人看見她,恭敬地彎腰,“姑娘迴來了。”
柳家停住步子,道:“汝陽城發現疫情,柳家的人都不能出門,把大門關上,開一個小門,平常小門上門閂。”
兩個下人道:“奴才知道了。”忙把大門上的小門從裏麵上了門拴。
穿過一進庭院,進到內院,上房門上掛著猩紅厚氈簾子,天冷,庭院裏無人。
柳絮上了台階,進堂屋,聽見腳步聲,管家媳婦馮才家的迎出來,“姑娘迴來了,奴婢這兩日心裏沒底,外麵亂哄哄,奴婢不敢讓小爺和姐兒出去玩,沒事呆在屋子裏。”
柳絮道:“冬日裏關著門窗,空氣不暢通,敞開門換換空氣。”
馮財家的謹小慎微,不錯行一步,事事都請示大姑娘,不敢自家拿主意。
馮財家的打起裏間門簾,“小爺帶著姐兒和哥兒在屋裏。”
柳絮進門就看見小生子帶著柳芽兒和寶兒趴在炕桌上畫畫,小生子抬頭看見柳絮,露出純真的笑容,“姐迴來了。”
柳絮坐上炕,笑著趴過去看,“姐看畫什麽呢?”
寶兒童稚的聲音道;“哥給我們畫大老虎。”
柳絮拿起桌上的紙張,小生子畫得有三分像虎,有七分像貓,柳絮笑著誇讚道;“初見端倪。”
小生子道;“舅給我請了師傅,學繪畫和琴技。”
“舅什麽時候來的?”柳絮頗為意外,趙琛給生子請師傅,對她沒提起過。
堂屋裏,柳絮和紀側妃邊做針線邊閑聊,柳絮繡一方手帕,紀側妃不時指點她,海棠笑著道:“我們姑娘什麽都好,就女紅的技藝生疏。”
柳絮笑著駁道;“什麽生疏?笨手笨腳的。”
紀側妃繡一副鞋墊,手法嫻熟繡一朵桃花上的花瓣,接話茬道;“勤練練就好了,熟能生巧,表姑娘那是笨,是不用心。”
海棠附和道;“我們姑娘手裏捧著書本,一坐幾個時辰,有時飯都忘了吃,就是懶怠動針線。”
柳絮笑道;“這一針針的,看著心急。”
紀側妃手裏沒停,嘴上沒耽誤說話,“這繡花磨練性子,慢功夫,表姑娘原來在家時不做這些嗎?”
“給弟妹們做棉衣,好歹能鼓搗上。”柳絮剛穿過來,正是暮秋時節,天冷了,無法,她硬著頭皮給三個孩子做棉衣,她比量著舊衣裳裁剪,用線先把布連上,讓幾個孩子試穿看合不合體,若肥了往迴收了一收,瘦了放一放,留有餘份,糊弄著做得了。
紀側妃抬頭瞅瞅她,“表姑娘是個要強的性子,我能看出來,你舅父王爺走時,特意叮囑我照顧你,對你極不放心,依我看,表姑娘豈是那用人照顧的人?”
紀側妃說話聲音軟糯,帶著江南女子溫婉,吳儂軟語,聽著心裏熨帖,紀側妃平常身體弱,不常出門,自梁王走後,受梁王囑托,時不時過柳絮的秋瀾殿。
舅父太過關心外甥女,容易令人起疑,柳絮心念一動,佯作撒嬌地道:“難怪側妃往我屋裏來,我還自作多情,以為側妃是喜歡我,才來找我玩,原來是這麽一迴事。”
紀側妃抬頭,睨了她一眼,笑嗔道;“這鬼丫頭,我若不是真心喜歡你,每日應個卯,還用一呆就是小半天。”
門簾一響,紫霞腳步匆忙進屋,口氣略急,“側妃、姑娘,奴婢方才聽說瘟疫已在汝陽城四周村鎮蔓延開來,這次瘟疫來勢兇猛,聽說不少莊戶一家子都染上,十停死了三四停,有的村子,僅剩下十幾戶。”
紀側妃唬得變顏變色,繡活沒心思做,道;“汝陽城地處江南樞紐,南來北往客商雲集,瘟疫會很快傳播到這裏。”
海棠嚇得臉都白了,“這可如何是好?”
柳絮暗想梁王不在王府,若引起恐慌,下人滋事,忙鎮斥道;“離著還遠,就慌了,冬日氣溫低,瘟疫未等傳播到這裏,許就自生自滅了。”
紀側妃坐不住,忙忙收拾起活計,扶著侍女迴寢殿去了。
柳絮不由憂心,麵上不能表現出來,怕海棠和杏雨一嚷嚷,瘟疫未來,人心先就亂了,不敢聲張。
屋裏沒人時,看就紫霞在跟前,柳絮壓低聲道;“你這幾日勤去打聽,有消息趕緊趕緊來迴我,好提早做準備,萬一瘟疫傳播開來,汝陽城人口稠密,疫情不好控製。”
紫霞知道事情嚴重,臉色凝重,點點頭。
晚間,念琴早早鋪好被褥,柳絮歇下時,湯婆子已把被捂熱乎了,柳絮看外麵天空月亮被雲遮擋,心說不是個好兆頭。
是晚輾轉反側,久不成眠。
次日早起,柳絮透過窗子看外麵的天灰蒙蒙的,天邊有厚重的黑雲層壓過來,像是要下雨,柳絮對念琴道;“一場冷雨過後,空氣陰冷潮濕,更加劇瘟疫的蔓延,這樣的天氣,體弱的老者和幼童很容易染病。”
念琴手裏拿著一件夾襖替柳絮穿在身上,“天連著幾日不見日頭,屋裏升上火盆驅驅寒氣,聽說今冬市麵上炭稀缺,炭價奇貴,我們王府裏主子屋裏燒著紅羅炭,銀絲炭,下人屋裏定量比往年少,都是不太好燒的炭麵,就活著儉省著使,這還都算好的了,平民百姓連這個都使不上。”
“可是這話,王府的日子好過,百姓可苦了。”
早膳擺上桌,念琴盛了一碗粥,“姑娘喝一碗紅棗桂圓赤豆粥,祛體內濕氣,連陰天,空氣裏散著黴味。”
柳絮喝下半碗粥,淨手,紫霞拿著一方帛布邊替她擦去手上的水珠,邊道:“府裏的下人裏有家住附近鄉下的,聽說已有不少人染病的,一個村子裏一戶人家有得了疫病的,很快這一個村子接二連三傳染上疫病,有不少等不及救治,就撒手人寰。”
門口小丫鬟喊了聲;“紀側妃來了。”
紀氏進門,臉色憂鬱,“柳絮,你也聽說了,看樣子這場劫難躲不過去,幸好王爺帶著闔府家眷去廣寒宮,廣寒宮乃一座孤城,甚少接觸外界,瘟疫傳播不到哪裏。”
海棠急道;“主子去跟王妃說說,府裏剩下的人都一塊去廣寒宮,不就沒事了。”
紀氏道;“府裏剩下的主子都禁不得旅途勞頓,即便身體好,沿途瘟疫已蔓延開來,反倒容易染上病,一動不如一靜,呆在王府比出門安全。”
柳絮擔憂地道:“我們去王妃上院看看,聽聽信,我們坐在這裏,井底之蛙,消息不靈通。”
上院
陳錄打聽消息迴來,跟陳王妃說疫情的事,“聽說我們汝陽城發現有人染病,開始身子發熱,繼而忽冷忽熱,胸悶氣短,沒幾日就命喪黃泉。”
陳氏蹙眉,手裏絞著繡帕,“城裏的郎中難道就一點法子都沒有。”
陳錄無奈搖頭,“這種病無藥可醫,身子骨結實的,僥幸或許在鬼門關門口溜達一圈,緩過這口氣,身子骨弱的,不能幸免,郎中們束手無策,現在是汝陽城人心大亂,官府怕引起恐慌,彈壓不讓傳播流言,聽說瘟疫死了的人,官府不讓發喪,直接火燒了,連死人穿過的衣裳鞋襪一塊燒了。”
陳氏越聽身子越冷,抱緊懷裏的暖手爐,“這可怎麽是好?難道官府也沒辦法。”
陳錄搖頭,“那能有什麽法子,天災*。”
柳絮和紀側妃一進上院,就看陳錄下了台階,紀側妃攔住他急問;“怎麽樣了,外麵有什麽消息?”
陳錄道:“迴側妃,消息不好,疫情嚴重,奴才已吩咐下人沒事不得出王府大門,外人不許進王府。”
紀側妃和柳絮二人緊忙進上房,二人進屋時,陳氏交代奶娘,“給小郡主喂奶之前洗手,小郡主吃奶的用具滾水燙過,方能給小郡主用,小郡主別接觸人。”
奶娘唯唯諾諾答應,陳氏又吩咐丫鬟告訴大廚房,奶娘的膳食清淡為主。
陳王妃看見紀氏和柳絮進門,道;“你們來得正好,這麽大的事,王爺不在府裏,我一個女人家不知外頭的事,心裏著慌,沒個人商量。”
紀側妃道:“為今之計,也沒有什麽好法子,還是把禦醫接進府裏,萬一有人染病,及時救治,不至耽擱了。”
柳絮道;“現在剛開始發疫病,等過陣子大範圍感染上,藥鋪裏的草藥搶手,先準備些草藥,待急用。”
陳氏連連點頭,“有道理。”
命身旁雲燕道:“去藥房告訴一聲,多備些草藥,把王禦醫請進府裏,這陣子住在王府,以備有事,出府找人來不及。”
紀側妃又想起道;“我看宣哥的課別上了,讓先生家去,等過陣子風聲過去,進府授課。”
陳氏道;“才我已吩咐陳管家,大門緊閉,實在有要緊事走角門,外人一個不能放進來,府裏人別出去,各人都呆在自己房裏,最好別到處走動,大廚房吃飯的家夥潔淨。”
紀側妃道;“還是姐姐想得周到。”
陳氏擔憂地道;“猶是這樣,王府人多,保不齊有染上病的,紀妹妹身子骨一向弱,要多加留意,還有表姑娘,你是不是要家去看看,出門可要注意。”
柳絮道:“我正是來迴舅母,家去一趟,我不放心府外的弟妹們。”
陳氏關切地道;“實在不行,就把他們也接進府裏。”
柳絮沒打算接生子兄妹進府,王府人雜,出入往來頻繁,容易把病帶迴來,再說,除了病患之外,王府內勾心鬥角,反而不妥。
柳絮和紀側妃從王妃正院出來,在岔道上分手後,迴秋瀾院,柳絮進門對念琴道;“取些銀子帶上,順道買些預防疫毒的草藥。”
念琴走去西稍間,炕櫃裏取出銀兩踹上,碧紗櫥裏紫霞和海棠服侍柳絮換上出門的衣裳,紫霞替柳絮披上一件玫瑰紫鑲銀鼠錦鬥篷,“姑娘一出門,風就打透了,王府高牆擋著,總比府外暖和,冬天風硬,姑娘仗著年輕,身子骨結實,不愛惜自個…..。”
柳絮習慣紫霞嘴碎,紫霞無非是為她好,她往往由著她,不駁她的話。
王府大門都已上鎖,平常就開正門旁一個小角門,柳絮迴柳家常走的東門也已落鎖,王妃為謹慎起見,王府的主子奴才有要緊的事才準許出門。
門上的人知道表姑娘經常出入,並不攔著,門上的下人好心地囑咐,“表姑娘出門可要注意,現在街麵上很亂。”
柳絮笑著點頭。
出了王府西角門,要去柳宅,柳絮和念琴需要繞道後街,柳絮道:“出來是正街,找間藥鋪,先去買草藥。”
二人上官道不遠,就有兩家掛著幌子的生藥鋪,柳絮和念琴上了官道,頭頂太陽被雲層覆蓋,天陰沉沉的,空氣中彌漫著凝重氣息,官道上行人往來匆忙,皆神色恐慌。
柳絮和念琴走到就近一個生藥鋪,藥鋪裏擠滿了人,藥鋪夥計大聲喊;“斷貨了,都散了吧!沒有貨源,等也沒用。”
屋裏吵吵嚷嚷的,買不到草藥的人失望,不肯走,圍著櫃台七嘴八舌地問。
夥計高聲喊道;“蒼術、雄黃、山奈、白芷……都賣空了,庫底子都空了,去別家看看吧!”
眾人嚷嚷著,三三兩兩失望地往外走,柳絮和念琴出來,柳絮看看念琴,道:“在府裏不知道外麵已人心慌慌的,看來事態發展比想象中的嚴重,藥鋪的藥都賣空了,得病的人無法救治,死路一條。”
念琴心裏恐懼,“姑娘,抓緊去別家藥鋪看看,或許沒賣光,還有剩的。”
二人沿著街道又去了兩家藥鋪,比這家藥鋪情形都不如,一家藥鋪把人攆出去,直接上了門板,另一家好不到哪去,往出趕人。
這時,街上一陣吵鬧,哭喊聲傳來,柳絮和念琴和不少買藥的人站在藥鋪門口看,就見一輛大車,車上拉著幾具屍首,破草席卷著,後麵一群官兵,趕開車後麵跟著一群男女老幼,這群人哀嚎著,追著馬車,顯然,是家裏的親人得了瘟疫喪生,疫病歿的,官府規定不得土葬,一律拉到城外火燒了,以免瘟疫傳播。
柳絮和念琴看著淒慘,眾人臉上都現出恐懼。
柳絮和念琴隻好往遠了走找藥鋪,柳絮看念琴走累了,停住腳步,迴頭望望,都走出幾條街道,遂道:“先迴去吧!迴去想想法子。”
念琴錘了兩下腿,“主子,不然我們迴王府藥房問問,王府若有,要點拿迴柳家。”
柳絮眼睛四處尋找,邊道:“王府人多,府裏都不知夠不夠,這非常時期,王府有特權,脫銷,藥鋪進不來藥材,也是枉然,藥鋪估計有剩餘,留待備用,不可能全都賣空。”
柳絮說著,一眼發現前麵橫道往西好像有個掛幌子的生藥鋪。
柳絮用手一指,“那邊還有個藥鋪,我們過去看看。”
二人朝那間藥鋪走過去,到了跟前,正看見一個夥計在上門板,柳絮看背影有點眼熟,念琴不抱什麽希望閑問了一句,“小哥,打烊了,天還早。”
那夥計一迴頭,看見柳絮笑道;“這不是柳姑娘嗎?姑娘怎麽來了,是買藥嗎?”
柳絮認出來,這夥計不是柏舅爺鋪子裏的夥計嗎?遂笑道;“小哥,換東家了,不跟柏家大爺了?”
夥計放下手上的門板,走過來,熱絡地道;“姑娘還不知道,這是我家大爺新開的藥鋪,有一戶人家家主染了疫病,找我家大爺去給瞧病。”
柳絮抬頭看店鋪上懸牌匾,柏氏生藥鋪分店,笑了,“原來是你家大爺新開張的,恕我不知,失禮,沒來道賀。”
夥計朝四周看看,湊近柳絮悄聲道;“姑娘一準是來買藥,草藥早就搶光了,我家大爺吩咐庫裏還留下一些,以備急用,姑娘家住在哪裏,留個住地,我家大爺迴來,小的迴我家大爺,給姑娘勻一些出來使。”
柳絮道:“這怎麽好意思,你們自己留的不多,別告訴你家大爺說我來過。”
柳絮告辭,跟念琴走了,離開柏氏生藥鋪,念琴道;“姑娘,買不到藥材可怎麽辦?”
柳絮道:“先迴去看看幾個孩子,待會雇車去遠一點的鋪麵看看。”
二人折迴,柳絮到了柳家門首,大門上的小門虛掩著,柳絮進去,看門的兩個下人看見她,恭敬地彎腰,“姑娘迴來了。”
柳家停住步子,道:“汝陽城發現疫情,柳家的人都不能出門,把大門關上,開一個小門,平常小門上門閂。”
兩個下人道:“奴才知道了。”忙把大門上的小門從裏麵上了門拴。
穿過一進庭院,進到內院,上房門上掛著猩紅厚氈簾子,天冷,庭院裏無人。
柳絮上了台階,進堂屋,聽見腳步聲,管家媳婦馮才家的迎出來,“姑娘迴來了,奴婢這兩日心裏沒底,外麵亂哄哄,奴婢不敢讓小爺和姐兒出去玩,沒事呆在屋子裏。”
柳絮道:“冬日裏關著門窗,空氣不暢通,敞開門換換空氣。”
馮財家的謹小慎微,不錯行一步,事事都請示大姑娘,不敢自家拿主意。
馮財家的打起裏間門簾,“小爺帶著姐兒和哥兒在屋裏。”
柳絮進門就看見小生子帶著柳芽兒和寶兒趴在炕桌上畫畫,小生子抬頭看見柳絮,露出純真的笑容,“姐迴來了。”
柳絮坐上炕,笑著趴過去看,“姐看畫什麽呢?”
寶兒童稚的聲音道;“哥給我們畫大老虎。”
柳絮拿起桌上的紙張,小生子畫得有三分像虎,有七分像貓,柳絮笑著誇讚道;“初見端倪。”
小生子道;“舅給我請了師傅,學繪畫和琴技。”
“舅什麽時候來的?”柳絮頗為意外,趙琛給生子請師傅,對她沒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