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走去素雲姨娘住的小偏院,院子裏一個婆子掃地,看見柳絮熱絡地問;“姑娘是找我們主子,主子還未起身。”
柳絮腹誹,一個做妾的起的比主子都晚,走到明間門口,門關著,朝裏喊了聲,“巧兒妹妹。”
半天,巧兒鬆散丫髻走出來,開門看見是柳絮,一愣神,馬上清醒,“柳絮姐一大早上怎麽來了?”
柳絮悄聲道;“你們姨娘還未起身?”
巧兒故意道;“我們姨娘有身子,嗜睡,整日像睡不夠,除了吃飯,就是歪著。”
柳絮聽出來,巧兒口氣,好像是刻意強調她主子懷有身孕,生怕外人不知道。
巧兒站在門口擋著,柳絮無意進屋,道;“奶奶說了,一會讓姨娘過去,錦繡姑娘給主子敬茶,姨娘該受她一盅茶水,論地位,姨娘比錦繡姑娘高,討杯茶水,彼此日後好見麵。”
巧兒略一躊躇,笑容有點頗不自然,期期艾艾,“姨娘這兩日直嚷著身上熱,走路多了,怕腹中胎兒有什麽閃失。”
柳絮笑道;“所以奶奶才讓姨娘早些過去,太陽沒上來,涼快。”
柳絮傳完話,就離開小偏院,邊走邊猜測,巧兒一再推脫,找借口,她家主子為何不能來上房受禮,素雲姨娘不正該在錦繡端足架,做給下人們看,她壓錦繡一頭。
柳絮走迴上房院子,門口站著一個小丫鬟,悄聲笑道;“爺和錦繡姑娘過來了。”
小丫鬟邊說挑起簾子,柳絮聽裏麵說笑聲,聲音像是吳淑真的,看見她進門,笑著問;“告訴素雲姨娘了。”
“告訴了,素雲姨娘未起身,巧兒出來開門,告訴巧兒了。”
柳絮看見邵英傑坐在上麵,錦繡站在他身後,穿戴新鮮喜慶,等著敬茶。
吳淑真談笑風生,看不出一絲牽強,像真心替邵英傑高興,柳絮感歎,如果說誰更愛邵英傑,不消說一定是素雲姨娘,邵英傑收錦繡,素雲姨娘錐心刺骨的痛,吳淑真心中難免泛酸,那緊緊出於女人的嫉妒,吳淑真並非隻把丈夫看做真愛,而是一個需要籠絡爭取終身倚靠,對待像邵英傑這樣的古代男人,認真你就輸了。
錦繡開始敬茶,吳淑真體貼地命人在地上鋪上厚厚的蒲絨墊子,錦繡一跪下,取過晚秋端著的銀盤裏的茶盅,雙手恭敬呈上,先給邵英傑,“婢妾給爺敬茶。”
邵英傑經過昨晚,男女赤.裸相對,該幹的事都幹了,彼此不再陌生,對錦繡不能說多麽喜歡,錦繡經昨晚成了他的女人,他占了她身子,享受一個女人初夜,總不免生出幾分憐惜之情,他接過茶盅,喝下,和顏悅色道:“你原來在老太太屋裏,規矩不用我說都知道,日後跟著你奶奶,和素雲姊妹相處。”
錦繡垂頭,“是,婢妾一定盡心竭力侍奉奶奶。”
吳淑真笑道:“不唯侍候我,主要還是侍候你爺。”
錦繡又接過晚秋端著的茶水,雙手捧著呈給吳淑真,“婢妾給奶奶敬茶。”
吳淑真不像一般大婦,小妾進門時難為一番,為自己立威,而是立刻接過茶盅,痛快一飲而盡,一團和氣微笑道:“願妹妹多為邵家開枝散葉。”
側頭示意,柳絮端上一個銀盤,上麵擺著一隻赤金釵,另外一副翡翠鐲子,吳淑真魚白手指,拈起頭釵,輕輕插在跪在身前錦繡的發髻間,又探手取過一對鐲子,拉過錦繡的玉手,親自為她戴在腕上,瞅瞅,得意地笑著對邵英傑道;“妹妹肌膚雪白,配上翡翠綠鐲子,正合適,這支頭釵是我喜歡的,一並送妹妹。”
晚秋在旁笑著湊趣道:“我們奶奶挑來揀去,把最好的東西送錦繡姑娘。”
邵英傑娶吳淑真,迫於無奈,非出自本意,夫妻相敬如賓,心底生疏,這段日子相處,讓邵英傑不得不佩服母親眼光準,為他挑選的媳婦,不愧是見麵世麵,行事溫柔大方,識大體,不妒不驕,尊重夫君,孝敬婆母,妯娌和睦,具賢婦之德。
邵英傑心裏一經變化,向妻子投去目光包涵著敬愛,邵英傑對吳淑真敬重多於愛的。
屋裏妻妾和睦,主仆和樂。
錦繡給主子敬完茶,束手站立吳淑真身後,邵英傑道;“素雲姨娘怎麽還沒來?”
吳淑真賠笑對丈夫道;“妹妹一時貪睡,大概起晚了。”
吩咐一旁柳絮,“你再去催催,就說大家都等著她。”
柳絮答應一聲出上房,邊走邊尋思,素雲姨娘對邵英傑把丫鬟收房,縱然吃醋拈酸,可也不至不來,不來,不單是給錦繡沒臉,爺臉麵不好看,這一點素雲姨娘不會不明白,素雲姨娘得寵不假,寵愛是男人給的,邵英傑不是她夫君,是他主子,是她該拚盡全力巴結討好的,素雲姨娘在邵府多年,這點道理不用旁人說,比誰都懂得,通房敬茶,不露麵,傳出去,府裏人會說,她拿大,奶奶都接了錦繡的茶,偏她容不下,把爺看成她一個人的,持寵生嬌,之前種種好處,豈不是都白做了。
柳絮走到素雲姨娘小偏院,還是那個老婆子掃院子,一個小丫鬟從上房出來,端了盆汙水,往門外潑,看見柳絮,提著空盆笑道;“柳絮姐來了,姨娘剛起身。”
柳絮笑著上了台階,小丫鬟打起門簾,柳絮聽見東間裏邵冀說話聲,小爺都起來了,素雲姨娘才起身,有點奇怪,小丫鬟把柳絮讓進西間,隨口說了聲,“柳絮姐來了。”
柳絮第一眼看見素雲姨娘,不由愣怔,素雲姨娘坐在炕上,未梳洗,麵色慘白,沒有一點血色,杏核眼大大的,空洞沒有一點神采,柳絮鼻子靈敏,聞一絲絲血腥味,看眼窗門緊閉,倏忽明白發生了什麽。
柳絮裝作毫無察覺,上前行禮,“奴婢給姨娘請安。”
“柳絮,你是奉你主子命請我去接你爺新歡錦繡的茶嗎?”
素雲姨娘邊說,由於心情激動,腮邊漸泛起血色,聲音有些抖,柳絮垂眸道;“是,錦繡姑娘等著給姨娘敬茶。”
錦繡是通房,素雲抬了姨娘,壓錦繡一頭,素雲姨娘又生兒育女,地位上自然高過錦繡。
素雲姨娘嗤笑一聲,“爺的好日子,你主子今兒可高興?”
柳絮恭敬地道:“爺高興,奶奶自然就高興。”
“你奶奶可真是賢惠。”素雲姨娘嘲諷道。
“奶奶是一房主母,多一個人侍候爺,奶奶卸去身上擔子,自然是不是壞事。”
素雲姨娘臉上肌肉僵住,柳絮一句話點破,吳淑真是正妻,無論邵英傑納多少小妾,以她為尊,妾是半主半仆,吳淑珍和邵英傑一樣是她們的主子,除非小妾不安分,主母下手清理,打壓,老實守本分,不妨礙主母地位,多數主母能容下。
素雲姨娘就不一樣,妾靠的是男人寵過日子,男人每納一個妾,對她來說都是威脅。
柳絮的話戳中素雲姨娘心事,素雲姨娘臉白了,“迴去告訴爺和奶奶,就說我病了,不能受茶,改日給爺和奶奶請安。”
柳絮不多說,告退。
走出房門,迴頭看了一眼撂下的撒花門簾,素雲姨娘並非負氣,看樣子小月是不能出門的,瞞著闔府的人,靈芝早起過上房找吳淑真,一定是為這事,素雲姨娘自以為瞞得嚴實,其實吳淑真老早就知道了,卻裝作不知道,不說出去,刻意隱瞞,打的是什麽主意?
☆、第66章
柳絮想起一宗事,素雲姨娘剛懷孕時,吳淑真知道後,趕去看望,握住素雲姨娘的手腕,狀似把脈,當日,邵英傑叫人去請大夫,被吳淑真攔下,次日,吳淑真不知哪裏找了個大夫來,以後沒給素雲姨娘請過大夫診脈。
素雲姨娘小產,絕非偶然,當時吳淑真暗中給素雲姨娘把脈,眼神怪異,她就曾狐疑過,這一連串事情聯係起來,吳淑真看來是早就知道素雲姨娘這胎不穩,找來的大夫也是買通好的,決口不提安胎之事,吳淑真一而再再而三刺激素雲姨娘,令她連連出醜失態,還有一點素雲姨娘舉動有點反常,像痰迷了心竅,情緒起伏太大,素雲姨娘打小在邵府,妻妾爭寵司空見慣,為何竟心裏脆弱到如此不堪一擊,這是一個很大的疑點。
一路想著,柳絮走到上房門口,拉迴思緒,進門時,邵英傑已等得不耐煩,“素雲來了嗎?”
柳絮垂目道;“素雲姨娘這幾日身子不舒坦,說讓奴婢迴爺和奶奶一聲,不過來了,改日身體好,過來給爺和奶奶請安。”
邵英傑蹙眉,“哪裏不舒服?用不用請大夫?”
吳淑真笑著接話茬道:“你們男人這卻不懂,素雲姨娘懷孩子辛苦,懶怠動彈,不來就不來吧!”
柳絮餘光瞥了吳淑真一眼,吳淑真明知事情真相,主動替素雲姨娘擋了,大夫若來,素雲姨娘小產一事就穿幫了。
吳淑真朝錦繡道;“素雲妹妹不自在,不能來,你去她房中敬茶,順帶著替我和你爺看看她。”
又吩咐晚秋,“把我準備做藥引的上好的野參拿出來,讓錦霞給素雲姨娘,補補身子。”
晚秋從裏間取出一個精致鍍金匣子,交給錦繡,錦繡站在吳淑真身後,小臉繃著,生暗氣,不情願接過。
吳淑真朝柳絮道:“你帶錦繡姑娘去素雲姨娘屋裏。”
柳絮答應聲,接過錦繡懷裏的匣子抱著,跟著錦繡身後出了上房。
一踏出上房門,錦繡手裏擰著繡帕,恨恨地腳步走得很快,柳絮加快步子緊跟在身後。
錦繡是越想越氣,奶奶都讓我三分,高看我一眼,偏她一個姨娘拿喬,虛張作勢,還讓我親身去她房中敬茶,不過就生養兩個庶出子女,過一二年,誰不會生,等自己生一男半女,抬了位份,和她平起平坐,現在初來乍到,少不得受她窩囊氣,錦繡心底氣憤,臉色不善,走到素雲明間門口,一個小丫鬟攔住,“姨娘吩咐,姨娘睡覺,不讓人打擾。”
錦繡平素在老太太屋裏,是老太太跟前紅人,就是正經主子見了她,都敬重三分,就連大奶奶齊氏見了她的麵,極盡拉攏,二羅氏一口一個錦繡姐叫著,主子跟前的得臉的貼身大丫鬟脾氣大,更何況她是老太太屋裏的,到一個下賤的姨娘屋裏,被一個小丫鬟不客氣攔住,那裏還忍得住,大聲道:“滾開,你算什麽東西,敢攔住我的道。”
素雲姨娘身體虛,柳絮走了,她歪著迷迷糊糊剛睡著,被門口聲音嚇醒,驚出一身冷汗,睜開眼,對巧兒道:“快去看看,是那個小蹄子大唿小叫,給我掌嘴。”
巧兒掀開門簾出來,揚聲道;“那個膽大的,姨娘睡覺,在門外吵嚷?”
“是我,姨娘要動家法,掌我的嘴。”錦繡把門口小丫鬟推過一旁,邁步進去。
巧兒唬了一跳,以為是那個毛躁的丫頭婆子,沒承想是錦繡,腦中閃過,錦繡昨剛讓爺收了房,一大早怎麽跑這院來了,錦繡是通房,比丫鬟地位高一等,巧兒忙退過一旁,賠笑解釋道;“原來是姑娘,奴婢不知道以為是那個淘氣的小丫頭,言語冒犯姑娘,姑娘大人大量,不知者不怪。”
錦繡斜了她一眼,狗仗人勢的奴才懶怠跟她費口舌,自己打簾子進裏屋。
素雲姨娘心情煩躁,剛想開口罵人,看見她進來,瞬間一愣,地方沒挪,“我當是誰,大唿小叫,原來是錦繡姑娘。”
錦繡上前幾步,淡笑道:“奴婢給姨娘敬茶來了。”
素雲姨娘慍怒,這是給我敬茶還是來找茬,闔眼,強壓下厭煩,冷冷地道:“勞動妹妹,是姐姐的罪過,姐姐身子骨不爭氣,敬茶就免了,你我都是一樣的人。”
錦繡錯會她意思,是不承認自己是爺的屋裏人,嘴上說一樣人,心裏還不是高高在上,仗著爺偏疼,不把自己放在眼裏,言外之意是自己不配跟她一樣,在自己麵前儼然以主子自居。
老太太屋裏丫鬟各個伶俐,錦繡更是牙尖嘴利,不好惹的主,當下滿臉堆笑,嘲諷道:“姐姐懷了爺的骨肉,是有功之臣,妹妹豈敢怪姐姐,爺和奶奶命我來給姐姐敬茶,妹妹不敢不尊,喝不喝是姐姐的事。”
錦繡話裏話外,敬素雲姨娘這杯茶,走個過場,她是個擺設,占個爺屋裏人的位置。
“巧兒,給我倒茶。”錦繡揚臉,命令道。
錦繡擺出主子的譜,到她屋裏支使她的侍女,素雲姨娘咬碎銀牙,才壓下這口氣。
巧兒偷著瞅眼主子,素雲姨娘闔眼運氣,巧兒被錦繡氣勢鎮住,不敢不聽,連下裏忙拿起桌上茶壺,涮了一個茶盅,倒上茶水。
雙手捧給錦繡,錦繡接過,走到炕沿邊,略一屈膝,陰陽怪氣道:“妹妹給姐姐敬茶。”
素雲姨娘氣得幹瞪眼,不加理睬,連手都不抬。
錦繡看她不接,抬腕將茶盅一歪,把茶水潑灑在地上,媚笑著道:“妹妹不中用,端茶盅久了,手不聽使喚,潑灑了茶水,姐姐別見怪。”
錦繡直直地站著,身不動,眼睛裏俱是輕蔑之色,揚聲道;“再給我倒一盅茶水。”
巧兒應聲,端茶壺,剛想倒水,素雲姨娘那廂突然大聲道:“夠了,隻當我喝了,妹妹請迴。”
錦繡一甩臉,哼聲,朝柳絮道:“我們走吧!”禮也不行,揚長而去。
素雲姨娘氣得渾身哆嗦,她自昨晚小產,下身淋漓不斷,這一氣,到晚間,更是不好,血竟不斷,巧兒害怕,“姨娘,失血過多,傷身體,落下病根,還是找大夫看看吧!”
素雲姨娘堵心,錦繡囂張,這個時候若是讓她知道自己小產,她更張狂,自己失寵於邵英傑,兩個孩子子憑母貴,正房在誕下子嗣,自己就徹底翻不了身了,甚至連錦繡這小蹄子都不如,在這屋裏還有自己立足之地嗎?想了想,對巧兒道:“明你偷著托人去醫館求點止血的藥。”
二日,巧兒托門上相好的小廝弄來藥,素雲姨娘服下去,到晚間,果然,血流少了,瀝瀝拉拉又流了半月,這是後話。
立秋後,天高雲淡,風清月明,吵了一夏的蟬鳴消失了。
大周朝三年一考的鄉試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在江南貢院舉行。考三場,每場三天。
汝陽城裏人漸漸多起來,外地趕考的舉子提前到省城,把客棧住滿,滿大街都是頭戴儒巾身穿白袍書生打扮的應試舉子。
散去一夏的燥熱,早晚有幾許涼風,入秋之後,盡管晝夜溫差大,白日仍然很熱,加上天晴少雨,秋老虎肆虐,暑氣逼人。
柳絮這幾日擱心裏盤算,陸誌文應考鄉試,貢院裏上萬間號房,每間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狹小悶熱,考生進去後,號門關閉,上鎖,三日後打開,不分晝夜,一場下來,不知遭多少罪,尋思做點清涼解暑吃食。
琢磨幾日,決定做些小點心,秋季,桂樹飄香,邵府後花園裏有幾棵桂樹,滿枝頭桂花,遠看像一片白雪。
柳絮閑來無事,去小廚房跟杜婆子學做桂花糕,杜婆子自打上次立功得了五兩銀子賞錢,著實感激柳絮,把手藝傳悉數傳給她,柳絮試著做了幾迴,杜婆子讚不絕口。
八月六日,黃昏時分,柳絮等在剪刀胡同口,這是陸誌文下學必經之路,遙遙地看見陸誌文和小生子往這廂走來。
小生子最先看見她喊了聲,“姐”便跑過來。
陸誌文看見她,意外驚喜,也跟著跑過道,二人麵對,柳絮看著他笑,陸誌文嘿嘿傻笑,憨聲道;“姑娘在此處是等我嗎?”
柳絮朝他瞟了一眼,心想,這呆子不完全不解風情,抿嘴笑,“公子後鄉試,都準備好了嗎?”
陸誌文一說學問,一反剛才呆樣,滿臉自信,“放心吧!上乙榜有十成把握。”
柳絮腹誹,一個做妾的起的比主子都晚,走到明間門口,門關著,朝裏喊了聲,“巧兒妹妹。”
半天,巧兒鬆散丫髻走出來,開門看見是柳絮,一愣神,馬上清醒,“柳絮姐一大早上怎麽來了?”
柳絮悄聲道;“你們姨娘還未起身?”
巧兒故意道;“我們姨娘有身子,嗜睡,整日像睡不夠,除了吃飯,就是歪著。”
柳絮聽出來,巧兒口氣,好像是刻意強調她主子懷有身孕,生怕外人不知道。
巧兒站在門口擋著,柳絮無意進屋,道;“奶奶說了,一會讓姨娘過去,錦繡姑娘給主子敬茶,姨娘該受她一盅茶水,論地位,姨娘比錦繡姑娘高,討杯茶水,彼此日後好見麵。”
巧兒略一躊躇,笑容有點頗不自然,期期艾艾,“姨娘這兩日直嚷著身上熱,走路多了,怕腹中胎兒有什麽閃失。”
柳絮笑道;“所以奶奶才讓姨娘早些過去,太陽沒上來,涼快。”
柳絮傳完話,就離開小偏院,邊走邊猜測,巧兒一再推脫,找借口,她家主子為何不能來上房受禮,素雲姨娘不正該在錦繡端足架,做給下人們看,她壓錦繡一頭。
柳絮走迴上房院子,門口站著一個小丫鬟,悄聲笑道;“爺和錦繡姑娘過來了。”
小丫鬟邊說挑起簾子,柳絮聽裏麵說笑聲,聲音像是吳淑真的,看見她進門,笑著問;“告訴素雲姨娘了。”
“告訴了,素雲姨娘未起身,巧兒出來開門,告訴巧兒了。”
柳絮看見邵英傑坐在上麵,錦繡站在他身後,穿戴新鮮喜慶,等著敬茶。
吳淑真談笑風生,看不出一絲牽強,像真心替邵英傑高興,柳絮感歎,如果說誰更愛邵英傑,不消說一定是素雲姨娘,邵英傑收錦繡,素雲姨娘錐心刺骨的痛,吳淑真心中難免泛酸,那緊緊出於女人的嫉妒,吳淑真並非隻把丈夫看做真愛,而是一個需要籠絡爭取終身倚靠,對待像邵英傑這樣的古代男人,認真你就輸了。
錦繡開始敬茶,吳淑真體貼地命人在地上鋪上厚厚的蒲絨墊子,錦繡一跪下,取過晚秋端著的銀盤裏的茶盅,雙手恭敬呈上,先給邵英傑,“婢妾給爺敬茶。”
邵英傑經過昨晚,男女赤.裸相對,該幹的事都幹了,彼此不再陌生,對錦繡不能說多麽喜歡,錦繡經昨晚成了他的女人,他占了她身子,享受一個女人初夜,總不免生出幾分憐惜之情,他接過茶盅,喝下,和顏悅色道:“你原來在老太太屋裏,規矩不用我說都知道,日後跟著你奶奶,和素雲姊妹相處。”
錦繡垂頭,“是,婢妾一定盡心竭力侍奉奶奶。”
吳淑真笑道:“不唯侍候我,主要還是侍候你爺。”
錦繡又接過晚秋端著的茶水,雙手捧著呈給吳淑真,“婢妾給奶奶敬茶。”
吳淑真不像一般大婦,小妾進門時難為一番,為自己立威,而是立刻接過茶盅,痛快一飲而盡,一團和氣微笑道:“願妹妹多為邵家開枝散葉。”
側頭示意,柳絮端上一個銀盤,上麵擺著一隻赤金釵,另外一副翡翠鐲子,吳淑真魚白手指,拈起頭釵,輕輕插在跪在身前錦繡的發髻間,又探手取過一對鐲子,拉過錦繡的玉手,親自為她戴在腕上,瞅瞅,得意地笑著對邵英傑道;“妹妹肌膚雪白,配上翡翠綠鐲子,正合適,這支頭釵是我喜歡的,一並送妹妹。”
晚秋在旁笑著湊趣道:“我們奶奶挑來揀去,把最好的東西送錦繡姑娘。”
邵英傑娶吳淑真,迫於無奈,非出自本意,夫妻相敬如賓,心底生疏,這段日子相處,讓邵英傑不得不佩服母親眼光準,為他挑選的媳婦,不愧是見麵世麵,行事溫柔大方,識大體,不妒不驕,尊重夫君,孝敬婆母,妯娌和睦,具賢婦之德。
邵英傑心裏一經變化,向妻子投去目光包涵著敬愛,邵英傑對吳淑真敬重多於愛的。
屋裏妻妾和睦,主仆和樂。
錦繡給主子敬完茶,束手站立吳淑真身後,邵英傑道;“素雲姨娘怎麽還沒來?”
吳淑真賠笑對丈夫道;“妹妹一時貪睡,大概起晚了。”
吩咐一旁柳絮,“你再去催催,就說大家都等著她。”
柳絮答應一聲出上房,邊走邊尋思,素雲姨娘對邵英傑把丫鬟收房,縱然吃醋拈酸,可也不至不來,不來,不單是給錦繡沒臉,爺臉麵不好看,這一點素雲姨娘不會不明白,素雲姨娘得寵不假,寵愛是男人給的,邵英傑不是她夫君,是他主子,是她該拚盡全力巴結討好的,素雲姨娘在邵府多年,這點道理不用旁人說,比誰都懂得,通房敬茶,不露麵,傳出去,府裏人會說,她拿大,奶奶都接了錦繡的茶,偏她容不下,把爺看成她一個人的,持寵生嬌,之前種種好處,豈不是都白做了。
柳絮走到素雲姨娘小偏院,還是那個老婆子掃院子,一個小丫鬟從上房出來,端了盆汙水,往門外潑,看見柳絮,提著空盆笑道;“柳絮姐來了,姨娘剛起身。”
柳絮笑著上了台階,小丫鬟打起門簾,柳絮聽見東間裏邵冀說話聲,小爺都起來了,素雲姨娘才起身,有點奇怪,小丫鬟把柳絮讓進西間,隨口說了聲,“柳絮姐來了。”
柳絮第一眼看見素雲姨娘,不由愣怔,素雲姨娘坐在炕上,未梳洗,麵色慘白,沒有一點血色,杏核眼大大的,空洞沒有一點神采,柳絮鼻子靈敏,聞一絲絲血腥味,看眼窗門緊閉,倏忽明白發生了什麽。
柳絮裝作毫無察覺,上前行禮,“奴婢給姨娘請安。”
“柳絮,你是奉你主子命請我去接你爺新歡錦繡的茶嗎?”
素雲姨娘邊說,由於心情激動,腮邊漸泛起血色,聲音有些抖,柳絮垂眸道;“是,錦繡姑娘等著給姨娘敬茶。”
錦繡是通房,素雲抬了姨娘,壓錦繡一頭,素雲姨娘又生兒育女,地位上自然高過錦繡。
素雲姨娘嗤笑一聲,“爺的好日子,你主子今兒可高興?”
柳絮恭敬地道:“爺高興,奶奶自然就高興。”
“你奶奶可真是賢惠。”素雲姨娘嘲諷道。
“奶奶是一房主母,多一個人侍候爺,奶奶卸去身上擔子,自然是不是壞事。”
素雲姨娘臉上肌肉僵住,柳絮一句話點破,吳淑真是正妻,無論邵英傑納多少小妾,以她為尊,妾是半主半仆,吳淑珍和邵英傑一樣是她們的主子,除非小妾不安分,主母下手清理,打壓,老實守本分,不妨礙主母地位,多數主母能容下。
素雲姨娘就不一樣,妾靠的是男人寵過日子,男人每納一個妾,對她來說都是威脅。
柳絮的話戳中素雲姨娘心事,素雲姨娘臉白了,“迴去告訴爺和奶奶,就說我病了,不能受茶,改日給爺和奶奶請安。”
柳絮不多說,告退。
走出房門,迴頭看了一眼撂下的撒花門簾,素雲姨娘並非負氣,看樣子小月是不能出門的,瞞著闔府的人,靈芝早起過上房找吳淑真,一定是為這事,素雲姨娘自以為瞞得嚴實,其實吳淑真老早就知道了,卻裝作不知道,不說出去,刻意隱瞞,打的是什麽主意?
☆、第66章
柳絮想起一宗事,素雲姨娘剛懷孕時,吳淑真知道後,趕去看望,握住素雲姨娘的手腕,狀似把脈,當日,邵英傑叫人去請大夫,被吳淑真攔下,次日,吳淑真不知哪裏找了個大夫來,以後沒給素雲姨娘請過大夫診脈。
素雲姨娘小產,絕非偶然,當時吳淑真暗中給素雲姨娘把脈,眼神怪異,她就曾狐疑過,這一連串事情聯係起來,吳淑真看來是早就知道素雲姨娘這胎不穩,找來的大夫也是買通好的,決口不提安胎之事,吳淑真一而再再而三刺激素雲姨娘,令她連連出醜失態,還有一點素雲姨娘舉動有點反常,像痰迷了心竅,情緒起伏太大,素雲姨娘打小在邵府,妻妾爭寵司空見慣,為何竟心裏脆弱到如此不堪一擊,這是一個很大的疑點。
一路想著,柳絮走到上房門口,拉迴思緒,進門時,邵英傑已等得不耐煩,“素雲來了嗎?”
柳絮垂目道;“素雲姨娘這幾日身子不舒坦,說讓奴婢迴爺和奶奶一聲,不過來了,改日身體好,過來給爺和奶奶請安。”
邵英傑蹙眉,“哪裏不舒服?用不用請大夫?”
吳淑真笑著接話茬道:“你們男人這卻不懂,素雲姨娘懷孩子辛苦,懶怠動彈,不來就不來吧!”
柳絮餘光瞥了吳淑真一眼,吳淑真明知事情真相,主動替素雲姨娘擋了,大夫若來,素雲姨娘小產一事就穿幫了。
吳淑真朝錦繡道;“素雲妹妹不自在,不能來,你去她房中敬茶,順帶著替我和你爺看看她。”
又吩咐晚秋,“把我準備做藥引的上好的野參拿出來,讓錦霞給素雲姨娘,補補身子。”
晚秋從裏間取出一個精致鍍金匣子,交給錦繡,錦繡站在吳淑真身後,小臉繃著,生暗氣,不情願接過。
吳淑真朝柳絮道:“你帶錦繡姑娘去素雲姨娘屋裏。”
柳絮答應聲,接過錦繡懷裏的匣子抱著,跟著錦繡身後出了上房。
一踏出上房門,錦繡手裏擰著繡帕,恨恨地腳步走得很快,柳絮加快步子緊跟在身後。
錦繡是越想越氣,奶奶都讓我三分,高看我一眼,偏她一個姨娘拿喬,虛張作勢,還讓我親身去她房中敬茶,不過就生養兩個庶出子女,過一二年,誰不會生,等自己生一男半女,抬了位份,和她平起平坐,現在初來乍到,少不得受她窩囊氣,錦繡心底氣憤,臉色不善,走到素雲明間門口,一個小丫鬟攔住,“姨娘吩咐,姨娘睡覺,不讓人打擾。”
錦繡平素在老太太屋裏,是老太太跟前紅人,就是正經主子見了她,都敬重三分,就連大奶奶齊氏見了她的麵,極盡拉攏,二羅氏一口一個錦繡姐叫著,主子跟前的得臉的貼身大丫鬟脾氣大,更何況她是老太太屋裏的,到一個下賤的姨娘屋裏,被一個小丫鬟不客氣攔住,那裏還忍得住,大聲道:“滾開,你算什麽東西,敢攔住我的道。”
素雲姨娘身體虛,柳絮走了,她歪著迷迷糊糊剛睡著,被門口聲音嚇醒,驚出一身冷汗,睜開眼,對巧兒道:“快去看看,是那個小蹄子大唿小叫,給我掌嘴。”
巧兒掀開門簾出來,揚聲道;“那個膽大的,姨娘睡覺,在門外吵嚷?”
“是我,姨娘要動家法,掌我的嘴。”錦繡把門口小丫鬟推過一旁,邁步進去。
巧兒唬了一跳,以為是那個毛躁的丫頭婆子,沒承想是錦繡,腦中閃過,錦繡昨剛讓爺收了房,一大早怎麽跑這院來了,錦繡是通房,比丫鬟地位高一等,巧兒忙退過一旁,賠笑解釋道;“原來是姑娘,奴婢不知道以為是那個淘氣的小丫頭,言語冒犯姑娘,姑娘大人大量,不知者不怪。”
錦繡斜了她一眼,狗仗人勢的奴才懶怠跟她費口舌,自己打簾子進裏屋。
素雲姨娘心情煩躁,剛想開口罵人,看見她進來,瞬間一愣,地方沒挪,“我當是誰,大唿小叫,原來是錦繡姑娘。”
錦繡上前幾步,淡笑道:“奴婢給姨娘敬茶來了。”
素雲姨娘慍怒,這是給我敬茶還是來找茬,闔眼,強壓下厭煩,冷冷地道:“勞動妹妹,是姐姐的罪過,姐姐身子骨不爭氣,敬茶就免了,你我都是一樣的人。”
錦繡錯會她意思,是不承認自己是爺的屋裏人,嘴上說一樣人,心裏還不是高高在上,仗著爺偏疼,不把自己放在眼裏,言外之意是自己不配跟她一樣,在自己麵前儼然以主子自居。
老太太屋裏丫鬟各個伶俐,錦繡更是牙尖嘴利,不好惹的主,當下滿臉堆笑,嘲諷道:“姐姐懷了爺的骨肉,是有功之臣,妹妹豈敢怪姐姐,爺和奶奶命我來給姐姐敬茶,妹妹不敢不尊,喝不喝是姐姐的事。”
錦繡話裏話外,敬素雲姨娘這杯茶,走個過場,她是個擺設,占個爺屋裏人的位置。
“巧兒,給我倒茶。”錦繡揚臉,命令道。
錦繡擺出主子的譜,到她屋裏支使她的侍女,素雲姨娘咬碎銀牙,才壓下這口氣。
巧兒偷著瞅眼主子,素雲姨娘闔眼運氣,巧兒被錦繡氣勢鎮住,不敢不聽,連下裏忙拿起桌上茶壺,涮了一個茶盅,倒上茶水。
雙手捧給錦繡,錦繡接過,走到炕沿邊,略一屈膝,陰陽怪氣道:“妹妹給姐姐敬茶。”
素雲姨娘氣得幹瞪眼,不加理睬,連手都不抬。
錦繡看她不接,抬腕將茶盅一歪,把茶水潑灑在地上,媚笑著道:“妹妹不中用,端茶盅久了,手不聽使喚,潑灑了茶水,姐姐別見怪。”
錦繡直直地站著,身不動,眼睛裏俱是輕蔑之色,揚聲道;“再給我倒一盅茶水。”
巧兒應聲,端茶壺,剛想倒水,素雲姨娘那廂突然大聲道:“夠了,隻當我喝了,妹妹請迴。”
錦繡一甩臉,哼聲,朝柳絮道:“我們走吧!”禮也不行,揚長而去。
素雲姨娘氣得渾身哆嗦,她自昨晚小產,下身淋漓不斷,這一氣,到晚間,更是不好,血竟不斷,巧兒害怕,“姨娘,失血過多,傷身體,落下病根,還是找大夫看看吧!”
素雲姨娘堵心,錦繡囂張,這個時候若是讓她知道自己小產,她更張狂,自己失寵於邵英傑,兩個孩子子憑母貴,正房在誕下子嗣,自己就徹底翻不了身了,甚至連錦繡這小蹄子都不如,在這屋裏還有自己立足之地嗎?想了想,對巧兒道:“明你偷著托人去醫館求點止血的藥。”
二日,巧兒托門上相好的小廝弄來藥,素雲姨娘服下去,到晚間,果然,血流少了,瀝瀝拉拉又流了半月,這是後話。
立秋後,天高雲淡,風清月明,吵了一夏的蟬鳴消失了。
大周朝三年一考的鄉試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在江南貢院舉行。考三場,每場三天。
汝陽城裏人漸漸多起來,外地趕考的舉子提前到省城,把客棧住滿,滿大街都是頭戴儒巾身穿白袍書生打扮的應試舉子。
散去一夏的燥熱,早晚有幾許涼風,入秋之後,盡管晝夜溫差大,白日仍然很熱,加上天晴少雨,秋老虎肆虐,暑氣逼人。
柳絮這幾日擱心裏盤算,陸誌文應考鄉試,貢院裏上萬間號房,每間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狹小悶熱,考生進去後,號門關閉,上鎖,三日後打開,不分晝夜,一場下來,不知遭多少罪,尋思做點清涼解暑吃食。
琢磨幾日,決定做些小點心,秋季,桂樹飄香,邵府後花園裏有幾棵桂樹,滿枝頭桂花,遠看像一片白雪。
柳絮閑來無事,去小廚房跟杜婆子學做桂花糕,杜婆子自打上次立功得了五兩銀子賞錢,著實感激柳絮,把手藝傳悉數傳給她,柳絮試著做了幾迴,杜婆子讚不絕口。
八月六日,黃昏時分,柳絮等在剪刀胡同口,這是陸誌文下學必經之路,遙遙地看見陸誌文和小生子往這廂走來。
小生子最先看見她喊了聲,“姐”便跑過來。
陸誌文看見她,意外驚喜,也跟著跑過道,二人麵對,柳絮看著他笑,陸誌文嘿嘿傻笑,憨聲道;“姑娘在此處是等我嗎?”
柳絮朝他瞟了一眼,心想,這呆子不完全不解風情,抿嘴笑,“公子後鄉試,都準備好了嗎?”
陸誌文一說學問,一反剛才呆樣,滿臉自信,“放心吧!上乙榜有十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