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麽?”


    “柳絮”二人一問一答,柳絮不卑不亢,也不多言。


    小丫鬟端上茶,先給柏舅爺,端給柳絮,“姑娘請用茶。“


    “這裏不用你侍候了,你先下去吧。”柏舅爺支走下人。


    柏舅爺細細打量她,這叫柳絮的婢女言談舉止大方得體,頭腦清晰,知道說什麽觸動他,懂得適時沉默,無一句囉嗦,沒不知趣地絮叨骨肉親情之類的話。


    柳絮貼身摸出一張紙,走向前,雙手呈給柏舅爺,“這是太太當年嫁妝單子,姑娘謄寫的,原件姑娘收著,怕弄丟了。”


    柏家老太太當年嫁女兒,跟前在無一個可倚靠之人,把應留在柏家嫁妝清單給柏氏帶走。


    柏舅爺接過,略一掃,眼底憤懣掩飾不住,長姊的嫁妝,是他現在家產的數倍之多,柏老太太當年娘家嫁妝豐厚,盡數給了親生女兒,一點沒給庶子留下,就連柏家財產大半都讓柏氏帶去吳家。


    柳絮道;“姑娘說了,如果事成,把柏家陪嫁的財產送一半給舅爺,算物歸原主,柏家好,她也有個靠山,舅爺若不信,有姑娘立字為證。”


    柳絮又呈上一張借據,是吳淑真事前寫好的,一並帶來,顯出誠意。


    柏舅爺從借據上抬起頭,“你家姑娘始終是吳家人,我柏家是外親,說到底父女親情血濃於水,沒的攛掇外人,爭自家財產,白白便宜外人的理。”


    柳絮平淡地道:“舅爺是明白人,說穿了姑娘是為自己爭,不是為柏家爭,何況柏家不是外人,舅爺是姑娘唯一可倚靠之人,日後嫁到邵府,少不得舅爺幫襯。”


    “就算姑娘這話有理,即便是我答應了,但吳家怎會把我柏家放在眼裏,隻怕徒勞。”柏舅爺顯然被她說動。


    “大周朝律,妻陪嫁奩田產,夫家不得侵占,姑娘有權拿迴太太的嫁妝,訴之公堂,理在柏家一邊,即便吳府勢大,難道他就不顧忌留下惡名,畢竟吳家生意買賣靠的是誠信為本,此事,姑娘不便出頭,姑娘若出頭,官司贏了,女告父,大不孝,影響閨譽。”


    柏舅爺心想,柳絮說得句句是實,吳淑真確實無可倚靠之人,柏家是她母親的娘家,柏家的陪嫁,正應該柏家人出頭要。


    打官司柏舅爺有點猶豫,官司輸了,顯然對柏家不利,吳家想報複柏家,就像踩死一隻螞蟻。


    柳絮似看透他心思,道:“不說別的,舅爺乃是生意人,這宗大好處,是否值得冒一次險。”


    柏舅爺朝柳絮投去目光裏有幾許讚賞,這丫鬟年紀不大,句句說到他心裏。


    話都說到這份上,柏舅爺把心一橫,“好,就按你說的辦,先禮後兵,吳家欺人太甚,就為這一口氣,我也豁出去了。”


    事情辦妥,柳絮告辭,柏舅爺送到門口,道:“姑娘是要迴吳府?”


    柳絮道:“我明日迴吳府,今迴家住。”


    “姑娘等一下,我讓柏家的轎子送你迴去。”


    柏舅爺直看著柳絮上了小轎,轎子走遠,心裏不知為何對這姑娘生出好感,柳絮姑娘長相標致,性子爽利,不拖泥帶水,這樣聰慧的女子,能幫襯夫君,決不會拖夫君後腿,商戶之家若娶這樣女子進門,興家旺夫,何愁日子不紅火。


    柏舅爺搖搖頭,自嘲笑了,素味平生,她是甥女的丫鬟,怎麽想到這上頭來了。


    吳老爺入後宅,直奔上房,楊氏見到他,詫異地問:“老爺今迴來這麽早。”


    吳老爺一屁股坐在椅子裏,氣悶,楊氏見丈夫臉色不善,狐疑,生意出了問題,暗地裏使了個眼色,一屋子丫鬟仆婦溜邊退出去。


    楊氏捧上茶水,小心地問;“老爺有事?”


    吳老爺恨聲道:“柏家雜種找我,說為淑真女討要她母親的嫁妝。”


    楊氏手一抖,茶水潑灑出來,她最怕提啥,偏那小賤人就像跟她作對。


    楊氏穩住情緒,“老爺就沒說,當年姐姐在時,把嫁妝悉數贈與吳家做生意本錢。”


    楊氏心想,死無對證,現在吳家怎麽說,柏家雜種幹瞅著,吳家是無權動用她的嫁妝,她自己把嫁妝送誰,總有權決定,更何況當年吳老爺手頭吃緊,確實是柏氏心甘情願拿出私房錢給丈夫渡過難關。


    吳老爺煩惱地道:“如今人都不在了,說這些可有憑據。”


    楊氏憤懣,跌坐椅子裏,“難道是有人逼她拿銀子出來,若真有人逼她,當年怎沒見她討要,人死這些年,才說這話,可見是窮急,放刁耍賴,訛錢財。”


    “我也是這麽說的,可姓柏的那窮小子,非說嫁妝怎麽可能白白送人,就是夫家也不能給,這是婦人的體己錢,有嫡出女兒,不留給親生女,於理不合。”吳老爺手肘柱在桌子上,眉頭深鎖,後悔當年就該哄著柏氏立張贈與的字據。


    楊氏刁蠻地道;“那也不能由著他說什麽就是什麽,在來討要,就說嫁妝折變早投到生意裏頭,他還能怎樣?難不成還要告官不成?借他個膽,反了他,他算什麽東西,柏家的雜種,吃幾頓飽飯,渾忘了當年柏家老太太是怎麽對他的,糊塗油蒙了心,替那丫頭出頭。”


    說到這,楊氏挑眉,“老爺,別是那丫頭許了他什麽好處?”


    “他說了,討要不成,就告官,讓官府了斷。”吳老爺愁眉不展。


    楊氏怒道:“無利不起早,他說告官,果然是淑真那丫頭背著我們搞的鬼,不然就憑柏家那野種,哪來的硬氣,告官讓他告好了,不信他能贏,把吳府看成什麽了,是他這種下三濫能訛得了的,真是笑話。”


    吳老爺看一眼夫人,女人真是頭發長見識短,“婦人之見,他若真的告官,官司輸贏不說,我吳家的聲譽盡毀,外人怎麽看我,靠女人起家,霸占妻女嫁妝不給,即便是當年柏氏自願拿出嫁妝幫我,現在吳家生意做大,連柏家嫁妝錢扣下不還,我還有什麽臉麵在商場上混,還有什麽人敢跟我吳家做生意,這些日子外間又有傳言說我吳家表麵光鮮,內裏已是空架子,萬一引起恐慌,錢莊的生意必然受影響,此事不是你想得簡單。”


    吳老爺悶悶的聲,“你難道忘了,淑真嫁的是邵千戶,嫁妝帶去邵家,邵家說是不圖錢財,麵上也不能插手不管。”


    楊氏聽丈夫一說,是呀,邵家插手,官司輸贏就兩說著,恨自己當時昏了頭,怎麽就指了邵家婚事,轉念一想,就是官司贏了,滿城人人盡知,怕連當年那點事都翻騰出來,柏家那野種,光腳不怕穿鞋的,那小賤人也不是好惹的,自己惡毒繼母名聲在外,又添上一條霸占嫡女嫁妝,自己名聲不打緊,可還有兩個親生女兒未出閣。


    楊氏這樣一想,頓時泄氣,“老爺預備怎麽辦?認真跟他打官司,許他點好處,他不就是要錢嗎?”


    “這話我何嚐沒說,我找人恐嚇他,軟硬兼施都不管用,那小子就是鐵了心。”


    “那老爺的意思是?”楊氏強打精神。


    “我想好歹這錢財也沒給外人,她母親留下的,給她做嫁妝,也應該。”


    楊氏驚道;“老爺真是這樣想,難道老爺忘了那丫頭做的事,一點都不恨,難道老爺隻顧著柏氏生養的,就不顧我……”楊氏真急了。


    吳老爺歎一聲,“當年是我們有錯在先,柏氏的死,你我難逃幹係,不管怎麽說,這些年你對她做的,我不聞不問,就是想你心裏好受些,這麽多年過去,你心裏始終放不下。”


    楊氏嚶嚀哭起來,嗚咽道;“老爺說我狠,怎麽不說她做了什麽,你可曾知道我的感受,我的兒子沒了,我沒能為吳家生兒子,這也是我的錯,老爺拍拍良心,說對不起柏氏,可曾對得起我。”


    “你說她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你可有證據?”吳老爺有些許不耐煩。


    “算她狠!”一陣透徹心扉的慟哭。


    夏婆子往大姑娘房中送飯出來,柳絮跟在身後相送,出來外麵,夏婆子扯著她的手,小聲道;“廚房裏我給你留了一碗小雞燉蘑菇,雞是白日裏莊子上送來的,現宰殺的,你一會得空過去一趟,我還有話對你說。”


    柳絮服侍姑娘用過飯,說去廚房一趟,看看舊人。


    吳淑真也沒攔著,道;“應該的,過段日子出了這府,不知幾時能見著。”


    廚房裏晚膳後,清淨無人,夏婆子看見她,扯她到灶間坐在矮凳子上吃。


    夏婆子看著柳絮吃,躊躇片刻,往四周看看,壓低聲道;“我喚你來,是不放心你,你跟姑娘嫁去邵家不知是禍是福,我若不說,怕你心實,吃虧,這條小命搭上。”


    柳絮停箸,她心裏隱隱不踏實。


    夏婆子湊近她小聲道;“晚秋是後來到大姑娘身邊的,姑娘起先有兩個丫鬟,想必你也知道。”


    柳絮點頭,“知道,聽說發賣了。”


    夏婆子搖頭,聲音壓得很低,似耳語般地道:“對府裏人說是賣了,可誰也沒看見,後來姑娘身邊叫靈兒的丫頭暴斃那晚,是我值夜,天剛亮,我正巧有事路過花園,看府裏兩個下人抬著那丫鬟,打我身邊經過,一陣風把蒙著她臉的布掀開,我看見那丫頭臉色泛青光,嘴唇烏黑,不是好死的。”


    柳絮身子一緊,中毒而死,那毒是誰下的?


    ☆、第26章 成婚(一)


    吳淑真喜期至,一大早,天剛蒙蒙亮,柳絮和晚秋就爬起身,二人分工,晚秋用小銅爐子煎藥,柳絮燒水。


    晚秋端著煎好的藥進屋,放到桌上,撩起帳子一角,看吳淑真睜眼,一動不動躺著,輕喚;“姑娘,該起了。”


    楊氏顧著麵子,頭兩日讓吳淑真主仆三人搬到上房後麵的一處偏院。


    聽見晚秋喚,吳淑真醒過神,捏了捏晚秋的手,一臉凝重,“我娘在天上看著我,千萬別忘了我交代你的事。”


    晚秋用力點頭,“姑娘放心。”扶著吳淑真坐起,端過桌上的盛藥的釉白瓷碗,“姑娘,這是最後一副藥。”


    吳淑真端起碗,“喝下這劑藥,能支撐過今晚。”一仰頭,喝淨。


    柳絮進屋裏,“姑娘,香湯備好。”吳淑真遂穿衣下地,看著柳絮溫和聲道:“這次多虧了你,才討迴我母親的嫁妝。”


    柳絮低頭幫吳淑真係裙帶子,“是舅爺的功勞。”楊氏剜肉,把柏家財產分文不少,給她做嫁妝。


    “我沒看錯你。”吳淑真心底萌生的想法,又冒出來,暗自苦笑。


    吳淑真沐浴,有一幹侍女侍候梳頭上妝,晚秋站在身旁,手裏托著鳳冠霞帔。


    柳絮看鏡中的吳淑真一番精心打扮後,竟像換了個人似的,細膩的宮粉掩蓋略顯蒼白的臉,泛出桃粉,血色極淡的唇塗上玫瑰膏脂,鮮豔欲滴,中上之姿,竟平添幾分嫵媚,服用補藥後,吳淑真氣色精神頭極好。


    柳絮讓廚房做了一碗湯圓,吳淑真破例竟吃了四五個。


    吳府嫁女,張燈結彩,盛況空前,滿城達官顯貴,富商巨賈,具登門道賀。


    幾撥下人跑出幾裏地,望邵府的花轎影,急忙往迴傳信。


    吳淑真早已打扮停當,聽外間嚷嚷著花轎到門,柳絮替她蒙上紅蓋頭,和晚秋扶著她出後堂。


    邵英傑眾人簇擁,已在堂中等候,他身披大紅繡金線蟒袍,身材高大、英武,一看就是習武之人,他麵部線條呆板,目不斜視,顯然心裏有幾分不情願,隻在吳淑真出後堂時,掃了一眼,便把眼睛移開。


    吳府老太太、吳老爺、楊氏上座,受禮,新人同吳府幾位姑娘和小爺眾親友告別。


    隨著司禮高聲喊:“新人上轎”


    柳絮和晚秋一左一右攙扶吳淑真,柳絮低頭,餘光瞥見吳淑真右手捏了一下晚秋手臂,隨之吳淑真身子朝下滑去,柳絮本來是虛扶她,冷不防她身子一軟,便朝地倒下。


    頓時,喜慶熱鬧的花廳大亂,吳老爺反應最快,忙大喊;“快去請大夫。”


    幾乎吳老爺剛開口喊人,晚秋便先跑出去,跟外麵一個小廝嘀咕一句,那小廝便飛跑走,等楊氏反應過來,那小廝早已出府請大夫去了。


    眾人七手八腳把吳淑真抬進後堂,放到床上,紗帳撂下,屋裏除了吳老爺和楊氏,邵英傑也跟進來,餘者都在外麵等。


    柳絮和晚秋守在床邊喚姑娘,吳淑真任二人千唿萬喚,闔眼一動不動。


    吳老爺擰眉,看了妻子一眼,似責怪,楊氏一臉無辜和委屈,厲聲問柳絮,“你主子昨不是好好的,今怎麽就突然暈倒”


    柳絮不敢亂說,束手垂頭道;“奴婢不知道。”邵英傑瞅了她一眼,沒什麽表情。


    晚秋上前一步跪倒,“迴老爺太太、姑爺,小姐昨好好的,今早還吃了幾個湯圓。”


    吳老爺煩躁來迴踱步,吩咐下去,“招待賓客,就說小姐一時身體不適,沒什麽大礙,讓大家放心。”


    足忙亂半個時辰,外間丫鬟喊了聲,“大夫來了”


    慌得一幹婦人紛紛迴避,楊氏卻沒走,眼睛望著帳子裏的繼女,心底冷笑,不知這小賤人又出什麽幺蛾子。


    大夫進門,楊氏卻愣住,不是平常吳府常請的王大夫,麵孔生,脫口問;“敢問大夫貴姓。”


    “在下姓況。”


    “況大夫快給小女看看,好端端就暈倒了。”吳老爺心急,不全是為嫡女,吳府喜事,鬧出這檔子事,晦氣。


    況大夫二話不說,放下藥箱,近前診脈。


    柳絮從帳子底下把吳淑真的手拿出來,用一個小枕頭墊在下麵,心裏尋思,姓況,這個姓有點耳熟,低頭,無意間瞥見他的一雙腳,突然,記起,她曾聽到吳淑真問晚秋況大夫可曾走了,是姓況,那晚看見女人打扮的人,雪地裏那雙男人的腳印,一定是他的。


    吳淑真有的事瞞著自己的,對自己有戒心,想起那晚夏婆子的話,看來所有的事都不像表麵簡單。


    她朝帳子裏看一眼,吳淑真輕輕動了下,況大夫認真診脈,少頃,抬起手,吳老爺焦急地問;“小女怎麽樣?”外間賓客都等著,他恨不得立時打發掉這個不祥的嫡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悍婦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伊憔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伊憔悴並收藏悍婦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