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光陰似箭。


    日子過得太快了,自從孟占山進入到抗大一分校,轉眼間兩年時間過去了。


    兩年的時間,外麵的世界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歐洲戰場上,西線的英美發動了諾曼底登陸,開辟了第二戰場。東線的蘇聯相繼發動了10次大型的反擊戰,徹底把德軍趕出了國土。


    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在馬裏亞納海戰和萊特灣海戰中大敗日軍,世界反***戰爭前景一片光明。


    本來孟占山去年就畢業了,去年6月學業到期,孟占山以全優的成績拿到了畢業證,這家夥正準備拿行李開拔,卻被宣布為留校人員。


    孟占山驚呆了,以為組織上弄錯了,誰知杜隊長卻說沒錯,還帶他去見了校長。


    見了校長他才明白,原來自大青山突圍戰以後學校一直缺少教員,前一陣子趙振國又因為胃穿孔不得不進行手術,手術後還要休養很長時間。


    於是,學校決定從剛畢業的學員當中選拔一兩個新人,補充師資力量。


    而在教過孟占山的十一個教員當中,除了趙振國以外,其餘十個教員都極力推薦他。於是,他毫無懸念地被留校了,雖然他一百個不願意。


    這件事弄得孟占山非常惱火,可他已經修煉有道,雖然心裏著急,表麵上卻沒表現出來。在和校長一番推心置腹的長談後,校長說,先應急,日後會讓他迴作戰部隊。


    事已至此,孟占山隻好答應,沒想到趙隊長當初一句玩笑話,現在居然成了真。


    不過他是那種適應能力極強的人,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投入到了新的崗位中。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在教員們的帶領下,新學員們活動在沂蒙山區的每一座山頭、每一個村莊,到處播撒著革命火種。


    他們走訪群眾,宣傳抗日,幫助群眾挑水掃地,走到哪裏就把群眾工作和宣傳工作做到哪裏。


    孟占山師承老教員的衣缽,每日拂曉,就帶領學員們迎著晨霧出操,“一二三四”的呐喊聲和“黃河之濱,聚集著一群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孫”的校歌聲此起彼伏。


    他在教學上別具一格,所講的第一課就反響甚大,學員們都反應他的軍事課新穎耐聽。


    這家夥最大的能耐就是善於把複雜的問題通俗化,他還能舉出五花八門的例證,把軍事課講得鮮活生動,精彩紛呈,弄得學員們盼他上課就跟盼星星盼月亮一樣。


    他還是教員當中最沒有架子的那一個,和學員們混的非常熟絡。


    他最愛幹的就是和學員們比試身體,他的胸大肌結實有力,腹部沒有一點兒贅肉,在雙杠上一連做十幾個大迴環都麵不改色,把一眾學員佩服的五體投地。


    他的口頭禪就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為了提高鍛煉的趣味性,他還別出心裁地搞了個簡易籃球場。一方硬土地,兩個破籃筐,他親自組織籃球比賽,指導學員們怎麽運球、怎麽突破,如何布陣,一時間籃球場成了分校最熱鬧的地方。


    日子過的很緊張,白天行軍、上課,晚上上自習或者開討論會,熄燈號一響就要休息。


    可每到夜深人靜時,他卻會很長時間地睡不著覺。


    他十六歲當兵,打了十幾年的仗,半個生命都是在槍林彈雨中度過,他早已習慣了那種硝煙彌漫的生活,以至於在靈魂中都浸滿了硝煙的味道。


    可是,他卻成了教書匠,遠離了心愛的戰場,他無時無刻不在企盼著能夠滿血迴歸!


    機會,終於來了。


    經過一年多的調養,趙振國終於重歸分校。


    聽到這個消息後,孟占山的精神為之一振,一瞬間虎眼驟亮。


    他意識到,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必須抓住!於是他立即給學校打了報告,一寫就是洋洋灑灑上萬字,希望能夠重迴戰場。


    恰在此時,他的老領導陶司令也害怕他樂不思歸,於是借口部隊要向日偽軍發起全麵反攻,特別需要得力幹將,請求軍區將孟占山調迴軍分區。


    終於,綜合各方麵考慮,分校經過慎重研究,最後決定放孟占山迴作戰部隊。


    1945年春天,恰逢百花盛開的時候,孟占山終於要迴歸闊別已久的軍分區。


    殷紅的朝霞浸染了東方的天空,蒼茫大地依舊沉浸在淡淡的霧氣中,杜雲齋和趙振國一直把孟占山送出老遠。


    孟占山的心情好極了,臉上有掩飾不住的興奮,杜雲齋和趙振國卻心情複雜。


    一直把孟占山送上大路,三人才依依話別。


    孟占山在風中漸漸遠去,在山坡上緩緩揮手。


    他站的筆直,宛如一棵挺拔的白楊樹,高大的身軀放射出一股攝人心魄的力量。


    杜雲齋感歎萬千:“唉,老趙,我真是替他可惜,也替咱們分校可惜,他是一個很好的教員,可以培養出千百個優秀的學員,卻這樣走了……真是可惜!”


    “讓他走吧……”


    趙振國沉聲道,“他是個戰將,應該迴到戰場!作為指揮員,他正處於黃金年齡,作戰經驗豐富,戰術理念完備,無論是心智還是體力,都處於巔峰時期,讓他去大顯身手吧!”


    “可是,戰場形勢變化很快,也許用不了多久,抗戰就要勝利了。


    戰爭打到現在,還有多少機會留給他呢?”


    “老杜,你太樂觀了……


    你想過沒有,抗戰一旦勝利,國內形勢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


    “嗯,倒也是……


    那好!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這小子能給我們帶來多麽大的驚喜!”


    ……


    迴到駐地的趙振國在床頭發現一個信封,旁邊是十幾包中藥。


    打開信封,上麵寫著:


    尊敬的隊長大人:


    您大我十幾歲,叫哥顯小,叫幹爹又顯大,何況,我已經有幹爹了。


    不過,您卻是我除了於大學問以外最尊敬的人,於大學問是我幹爹,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就叫您亞父吧。


    您別笑啊,突然多了個這麽大的兒子。我也知道咱們八路軍不興這個,可我願意這麽叫(嘿嘿,偷偷地叫)。


    我隻想讓您知道,您是我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幹爹以外最親近的人。


    我托人從省城抓來了十幾副中藥,專治胃潰瘍,您可以吃吃試試。


    亞父,我深切地知道,您在我的身上寄托了太多馳騁戰場的夢想,所以,我會在戰場上給您好好放幾個大炮仗!您必須好好保重身體,拭目以待。


    亞父,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你我各自珍重,咱們活著再見!


    亞兒拜上!


    一瞬間,趙振國輕笑出聲,隨之又淚眼朦朧……


    一股突如其來的情緒刹那間溢滿胸腔,流過喉頭,行經鼻腔,最後從眼角傾泄而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活著再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敖楚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敖楚戈並收藏抗日之活著再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