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勞不勞,奴才這便去!”說著,忙轉身走了去。


    向嬤嬤看了看那人一樣,笑道:“宮裏麵不長眼的奴才多得是,易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沒事,人多手雜的,難免出差錯。”柳橋笑道,“太後一路上可好?”


    “太後很好。”向嬤嬤笑道,“若是夫人方便,不如隨奴婢去見見太後?太後正記掛著夫人了。”


    “這……”


    “哦。”向嬤嬤不待她說完便道,“看我,易老夫人身子不好,夫人自然不能離開,那奴婢迴去跟太後迴稟一聲,待夫人安置好了之後再過去給太後請安。”


    “多謝嬤嬤。”柳橋道。


    向嬤嬤忙道:“夫人言重了。”隨後轉身看向身旁的宮女,“這是燕兒,這些日子便留在夫人身邊伺候,若是夫人有什麽需要而這邊的人辦事不利,便讓燕兒前去中央營帳那邊通知奴婢。”


    燕兒上前行禮。


    柳橋點了點頭,福身道:“多謝嬤嬤。”


    向嬤嬤迴了一禮,便迴去跟複命去了。


    而一刻鍾後,方才那公公便領著一個太醫來了,似乎走得很著急,額頭都冒汗了,“易夫人對不住,奴才方才多有怠慢,還請易夫人不要見怪。”


    說罷,心裏還驚著,這便是那傳言中跟太後長的極為相似的禦林軍統領夫人!


    柳橋笑了笑,也沒打算為難,“公公言重了,公公伺候這般多人,自然又疏忽之處,我豈會見怪?”


    “多謝易夫人。”


    柳橋笑笑,便請那太醫進營帳。


    雲氏似乎沒想到她真的將太醫給請來了,不過還是安靜地接受了太醫的診脈,而結果自然是沒事,隻是路途勞累罷了。


    而事實上大部分需要太醫的夫人都是這般。


    診過脈,開了方子,便退下了。


    很快,藥送了過來了,崔媽媽領著小丫鬟去煎藥,每個營區都劃出了一塊地方當廚房,膳食便在這裏解決,若是嫌營區廚房做的不好也可以自己開小灶,便在營帳前麵架火堆自己做。


    因為煎藥,羅媽媽也沒在廚房裏麵做,就在營帳前麵架了火堆,拿出了自帶的藥壺,去營區廚房裏麵取了水來煎。


    此外還從廚房裏麵弄來了一些吃食,權當午膳。


    雖說是一個營區,但是每座府邸的營帳都隔了不少的距離,內務府跟禮部根據每戶前來參加秋獵的人數安排各自的營帳,一個府邸的營帳聚在了一起,因為都是一家子的,倒也沒分男女眷。


    易府這邊隻有四個營帳,兩個是布置過的,是給主人的,剩下的兩個簡單搭建的便是下人的住處,男女各一個。


    待雲氏喝過了藥休息之後,柳橋方才迴到了自己的營帳中,跟雲氏的營帳基本一樣。


    如今已經十月了,倒也不熱,可是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折騰,柳橋仍感覺渾身不舒服,隻是在這般條件之下自然不可能沐浴了,隻能讓夏深等男人去營地外麵小河中提水迴來,燒了擦拭了身子,才清爽了。


    下午的時間都是給大家安置的,沒有任何的活動。


    柳橋歇息會兒,申時時分,便在燕兒的引領之下去給明睿太後請安。


    整個營區是從裏到外一層一層布置的,最中間的明黃色偌大營帳便是皇帝的帝帳,帝帳不遠處便是明睿太後的營帳,另一邊則是皇後的,三座大營帳的周邊依照尊卑落著太子皇子公主後妃的營帳,這邊是中央營帳區。


    中央營帳外便是皇室宗親的營帳區,再往外便是勳貴區,再往外才是朝中官員的營帳,依照一品二品三品一圈一圈地往外排。


    每一個圈子外麵都有一批重甲士兵把守,到了中央營帳區,更是有宮廷侍衛把守巡邏。


    從最外的三品營帳區往內走去,燕兒用腰牌一路暢通無阻,柳橋也是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等級是何等的森嚴。


    從易府的營帳到明睿太後的營帳,足足走了半個時辰。


    到了太後鸞帳外,燕兒跟守在外麵的內侍細說會兒,那內侍便前去稟報,沒過多久,向嬤嬤便出來了,“易夫人可來了。”


    柳橋笑了笑,“婆婆身子並無大礙,便來給太後請安謝恩。”


    “太後在裏頭等著,夫人快進去吧。”向嬤嬤笑道。


    柳橋頷首,在她的引領之下進去,這鸞帳自然比他們那頂小帳要豪華多了,說是一個移動的宮殿也不為過。


    進了帳子,便見明睿太後坐在了東麵的一個用紗帳隔出來的小閣內,而此時除了明睿太後之外,還有兩個十歲左右的孩子,都長得不錯,不過其中臉色稍差,身子骨似乎不怎好。


    兩人身後站著兩個嬤嬤。


    “阿橋來了。”明睿太後看起來本就心情不錯,見了柳橋之後,便更是笑容滿麵。


    柳橋上前行禮,“太後萬福。”


    “起來起來。”明睿太後道,“過來哀家這邊坐。”


    柳橋笑著謝了恩,方才上前。


    明睿太後拉著她坐下,“這一路折騰的厲害了吧?”


    “還好。”柳橋笑道,“以前我也時常在外,倒也不覺得折騰,隻是我婆婆有些不舒服,好在不嚴重。”


    “這便好。”明睿太後笑道,隨後轉向旁邊的兩個孩子,“來,哀家給你介紹介紹,這是哀家的兩個孫兒,三皇子跟四皇子。”


    柳橋起身,“易柳氏見過三皇子、四皇子。”


    “夫人有禮。”兩人一同拱手。


    明睿太後笑道:“這次出宮來,這兩個小家夥說要來見見世麵,便求了他們父皇帶著一同來,這不,過來給哀家請安了。”


    柳橋笑笑,沒說話,兩個皇子雖說年紀小,但是也輪不到她說什麽。


    明睿太後見了柳橋的反應,眼底閃過了一抹失落,隨後對兩個孩子道:“好了,哀家這邊沒事,你們都去玩吧。”


    “孫兒告退。”兩人行禮道。


    明睿太後頷首,對那兩個嬤嬤道:“照顧好你們主子!”


    “奴婢領命。”兩位嬤嬤領旨道,隨後便跟著各自的主子出去了。


    柳橋見這兩個孩子規規矩矩地推下去,倒是有幾分明白為何易之雲說皇子之間的爭鬥便是太子跟二皇子的爭鬥。


    “怎麽了?”明睿太後見柳橋似乎有些失神,問道。


    柳橋迴過神來,“沒什麽,隻是見四皇子的身子似乎有些不好。”


    明睿太後笑了,眼中盡是慈愛,“這孩子的母親身子本就不好,後來生他的時候還是早產,便一直體弱多病了,也好在生在皇家,倒也平平安安養到現在。”


    “說起來淑妃也去了好些年了,當年哀家還記得她出進宮之時來給哀家請安的模樣。”明睿太後言語間有些傷感,“一晃便好些年了。”


    “淑妃娘娘在天有靈必定會庇佑四皇子的。”柳橋想起了易之雲曾經說過四皇子的生母早早便過世了。


    明睿太後笑了笑,“恩。”隨後繼續說道:“三皇子的身子倒是不錯,哀家聽說一年到頭也都沒病沒災的,隻是可惜康嬪出身低,便是皇帝隻有五個皇子,可也抵不住母賤子輕的局麵。”


    “皇子貴重,哪裏輕了?”柳橋迴道。


    明睿太後歎了口氣,“說起來哀家這個當祖母的實在當的不稱職。”


    “看太後說的。”柳橋笑了笑,“您是祖母,幾個殿下自有皇上教導,哪裏能說你不稱職?”


    明睿太後笑了,“你不必安慰哀家,哀家知道這些年哀家都做了什麽。”


    “太後……”


    “對了,小五今年才三歲,這次沒跟著來,等迴宮之後,哀家讓人將他帶來給你瞧瞧?”明睿太後岔開了話題。


    柳橋有些無語,“太後,皇子貴重,哪裏能帶給我瞧瞧?”


    “為何不能?”明睿太後卻道,“你瞧瞧好,瞧瞧好!”


    柳橋看著她,若不是她的眼底始終彌漫著一絲傷感在,她甚至以為她已經知道了,“待迴宮之後再說吧。”


    這事自然不能真的這般做,隻是這時候她也不想反駁她。


    “好!”明睿太後握住了她的手,“這次一同來的還有好些人,等到了哀家壽辰那日,一一讓你見見!”


    “太後……”


    “哀家知道你想說什麽。”明睿太後打斷了她的話,“哀家知道你不是永安,也不是想要將你當成永安的替身,哀家隻是想讓你見見……你見了,就好像永安見了一般!宮中的家宴你不能去,可是這迴哀家的壽辰便在這裏辦,所有人你都可以見!孩子,你就當全了哀家的心願如何?”


    柳橋看著她眼底的渴求,無法拒絕,“太後大恩,柳橋不敢推卻。”


    “好!”明睿太後笑了出聲,“好!”


    柳橋陪了明睿太後一個時辰,在酉時的時候方才離開,這時候天邊已經被晚霞染紅,甚是好看,迴到了營帳,夜幕已經悄然降臨。


    “老夫人還在休息?”


    崔媽媽道:“酉時的時候便醒來了,身子也感覺好多了,方才還出來走在了小半個時辰。”


    “恩。”柳橋點頭,隨後走向營帳外麵架起的爐火,“在煮什麽?”


    “夫人去給太後請安沒多久,爺迴來了一趟,擰著一隻野兔來。”崔媽媽道,“剛剛老夫人讓給燉了。”


    柳橋詫異,她以為易之雲會很忙很忙,“爺可還說了什麽?”


    “爺說晚上再迴來。”崔媽媽道。


    柳橋笑了,“恩,給他留點。”


    “是。”


    柳橋轉身迴了營帳,沒過多久,外麵便的天便全黑了,不過每個營帳前都架著火爐,外圍守衛的崗哨也都架著火,還有在營帳中巡邏的各家護衛舉著的火把,倒也不算是黑的可怕。


    身在野外,入夜之後涼風習習,倒是有兩分寒意。


    幸好易之雲事前有交代,這次的行囊中也戴上了披風之類的。


    晚膳是在雲氏的營帳中用地,除了自家的燉兔肉之外,還有廚房送來的晚膳,看著倒也豐富,另外附近的幾個營帳也送來了一些備下的吃食,滿滿地擺了一桌。


    自然,禮尚往來的,柳橋也讓人送去了燉好的兔肉,同時也打聽了一番附近幾家人的底細,不過卻都是文官,並無武將。


    文官沒有雄厚的家世,基本都是靠熬資曆的,當上了三品,至少也得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倒是武將,戰事一出,立了戰功便能扶搖直上。


    這也造成了文官跟武將之間的矛盾。


    文官清高看不上武夫,而武將則覺得這些老學究迂腐可笑,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對立,形成了朝堂上得一種平衡。


    若是文官跟武將好的跟一個人似的,皇帝才頭疼。


    大周並不算重文輕武,但是在對待文官武將之上,仍是傾向於文官。


    這迴承平帝所下的旨意也包括武將,隻是武將不是在軍營便是外放邊疆,沒有男主人在,其家眷自然也不會貿貿然地來。


    所以這次前來的武將之家並不多。


    三品這個位子上的更是少。


    這次來圍場,柳橋沒打算迴避正常的人際交往,但是也不會過於的熱情,這個度能不能把握好關係到易之雲的將來,乃至他們一家子的身家性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夫人之農家貴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苑舒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苑舒蘭並收藏一品夫人之農家貴妻最新章節